登陆注册
8129800000028

第28章 在国外(6)

但是我们享受这种完满的幸福并没有多久。5月初,天气极好,我们听从医生的一再劝告,每天把我们亲爱的小宝贝带到英国公园,让她在童车里躺上两三个小时。在一个倒霉的日子,就在这样闲游的时候,天气突变,刮起了寒冷的北风,显然,女孩子着了凉,因为就在当天晚上,她开始发烧,并且咳嗽。我们立即去请最好的儿科医生,他每天都来出诊,肯定地说,我们孩子的身体将会复原。甚至在她临死前三小时,他还说,病孩的情况好得多了。尽管医生说得这么肯定,但是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还是什么工作都没法儿干,几乎整天不离开她的摇篮。我们俩心惊胆战,而我们那不祥的预感终于应验了:5月12日白天,我们亲爱的索尼娅离开了人世。我无法表达看到可爱的女儿死亡时我们那种绝望的心情。女儿的夭折使我震惊和哀伤,但是我还得为我不幸的丈夫深深地担心:他悲痛欲绝,站在自己爱女冰凉的尸体面前,像女人那样号啕大哭,呜咽啜泣,热烈地吻着她那苍白的小脸和小手。我以后再也没有看到过他这种痛不欲生的模样。我们俩都感到难以经受住如此的悲哀。我们两天里片刻也不分离,一起奔波于各个机关之间,为的是要获得当局的许可,让我们埋葬自己的婴儿,一起订购她安葬时所需要的全部物品,一起替她穿上白色缎子的小连衣裙,一起把她安放在白色的、包着缎子的小棺材里,同时哭泣着,尽情地哭泣着。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的样儿实在可怕。在索尼娅害病的一周里,他消瘦多了。第三天,我们把我们的小宝贝送到俄国教堂里,为她举行了安魂弥撒,然后从那儿送往“素园”内的墓地,葬在专门埋葬婴儿的那块地里。几天以后,在她的坟墓周围种上了柏树,柏树中间立了一个白色的大理石十字架。我和丈夫每天都带着花到她的墓地去哭泣。我们是那么真切、深沉地喜爱我们宝贵的女儿,在她身上寄托了多少希望和憧憬,而今她永远离开了我们,我们的哀痛实在难以忍受。

日内瓦的件件事物都使我们想起索尼娅,我们再也待不下去,就决定立即实现我们很久以来的心愿,迁往也在日内瓦湖边的沃韦。我们感到很遗憾,由于手头拮据,不能一下子离开瑞士,而我丈夫现在几乎痛恨瑞士:他把索尼娅的死归咎于日内瓦变化无常的恶劣天气、医生的过于自信和保姆的笨拙,等等。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本来就不大喜欢瑞士人,再加上我们遇到大难时他们之中许多人表现出冷酷无情的态度,他就对他们更加反感了。举一个他们残酷无情的例子:我们的邻居虽然知道我们丧女,但还是打发人来请求我不要大声哭泣,说这影响他们的神经。

我永远也不会忘记那个凄惨的日子,那天,我们把行李送上轮船以后,最后一次去探望我们爱女的坟墓,在她的墓前放上告别的花圈。我们在墓碑的台基上坐了整整一小时,哭泣着,回忆着索尼娅,然后,两个孤苦伶仃的人才走掉,频频回过头去看她那最后的藏身之处。

我们乘坐的轮船是一艘货轮,我们待在船尾,那儿乘客很少。这一天天气暖和,但是阴沉,跟我们的心情一样。到索尼娅的墓地去和她告别之后,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心潮起伏,情绪十分激动,此时,生平第一次(他很少发牢骚),我听到他痛苦地抱怨命运一直折磨着他。他回忆往事,向我叙述在他心爱的母亲去世之后他的凄楚、孤独的青少年时期,回忆文学界的同事们对他的嘲笑,他们起初承认他的天才,随后又残酷地欺凌他。他忆起服苦役的地方,忆起他服苦役的四年间所经历的无数苦难。他还谈到他曾想望他与玛丽娅·德米特里耶芙娜的结合能给他带来他梦寐以求的家庭幸福,可叹的是这一希望未能实现:她没有给他生养孩子,而她那“古怪、多疑、充满病态的幻想的性格”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曾在他1865年3月31日给亚·叶·弗兰格尔的信中用这些言词形容他的第一个妻子的性格。——《传记和书信》,《陀思妥耶夫斯基。资料和研究集》,页278。——安·格·陀思妥耶夫斯卡娅注[45]却使他们的共同生活十分不幸。如今,天赐予他“人间唯一的巨大幸福——有了亲生的孩子”《传记和书信》,《陀思妥耶夫斯基。资料和研究集》,页288。——安·格·陀思妥耶夫斯卡娅注[46],他有了认识并且体验这种幸福的价值的可能性;然而凶恶的命运不肯放过他,把他如此珍爱的女儿从他手中夺走了!他从来也没有,以前没有,此后也没有,把他自己生活中从亲人们那儿经受的痛苦和委屈叙述得如此详尽过,有些细节令人动情。

我试图安慰他,恳求他顺从上天对我们的考验;但是,他显然满腔悲愤,需要别人缓解他的痛苦,即使抱怨那折磨他一生的命运也好。我真挚地同情我的不幸的丈夫,为他的命途多舛而和他一起哭泣。我们共同的深重苦难和彼此倾心的交谈(在交谈中,他向我敞开了他全部痛苦的心灵)好像使我们结合得更紧密了。

1868年,我们在维也纳度过了一个忧伤的夏天,在我们十四年的共同生活中,我不记得有哪一年的夏天是如此令人愁闷的。对我们来说,生活似乎停顿了;我们的全部思想、全部谈话都集中在对索尼娅和那一段幸福生活的回忆上,当时,她的存在照亮了我们的生活。我们碰到每一个孩子,都会想起我们丧女之痛;因此,为了不使自己触景生情,我们就到山间去散步,在那儿可能避免碰到那些引起我们情绪波动的孩子们。失去女儿使我十分哀伤,我为她洒尽了泪水。但是在内心深处,我却暗暗地抱着希望,期待慈悲的上帝为了我们的痛苦而怜悯我们,重新赐给我们一个孩子,我为此而热烈地祈祷。我的母亲也以重新得到孩子的希望来安慰我,她同样怀念自己的外孙女。由于祈祷和期望,我的痛苦慢慢地减轻了。可是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却不然,他的情绪使我真正感到心慌。他在6月22日给迈科夫写了封信,我在信上补充了几句向迈科夫的妻子问候的话语,此时,我读到信中如下的字句:“……随着时间的推移,[回忆越来越刺痛我的心,夭折的索尼娅的形象也越来越清楚地呈现在我面前。有些时刻实在难以忍受。她已经认识我了,当我在她去世的那一天离家去读报之际,我不知道再过两小时她就要死了,她的眼睛始终凝视着我,伴送着我,这情景直到现在还留在我的脑海里,而且越来越清晰了。这一切我再也忘不了,我的痛苦决不会消除!即使我又有了个孩子,我不知道我怎样爱他,哪能爱呢?我需要索尼娅,我不明白她怎么会离开人间,我再也见不到她了。]”[47]

我母亲安慰他,他也用同样的话来回答。他那忧郁的情绪使我十分担心,我忧心忡忡地想:如果上帝又赐给我们一个孩子,他是否会真的不喜欢他,不像索尼娅出世时那样感到幸福。在我们面前仿佛拉上了黑幕,我们的家庭里充满了忧伤和苦恼。

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还是继续进行创作,但是创作并不能给他安慰。这期间,我们又碰到了一件令人烦恼的事:亲友们寄给我们的信开始遗失,这样,我们和亲友们的联系就变得困难了,而这种联系是我们的唯一安慰。特别遗憾的是,阿·尼·迈科夫的来信丢失了,他的信总是充满了令人最感兴趣的内容。后来出现的情况更加使我们对信件的丢失产生疑惑:我们接到一封匿名信《传记和书信》,页192。——安·格·陀思妥耶夫斯卡娅注[48],信中告诉我们,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受到怀疑,当局下令拆他的信,并在他回国时,在边境上对他加以最严密的搜查。[49]恰巧在这时候,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拿到了一本禁书:《(沙皇尼古拉·帕夫洛维奇统治时期)沙皇宫廷秘闻》。[50]陀思妥耶夫斯基夫妇是书中的两个人物,而且书中还写了许多荒诞不经的事,其中谈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生命垂危,他的妻子进了修道院。这些故事引起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的绝大愤懑,他甚至想写信反驳(有信件的草稿),但后来认为不值得把这么一本无聊的书放在心上。[51]

到了秋天,我们开始明白,我们那种沉痛的心情非转变不可,因此,在9月初,我们就决定移居意大利,起初住在米兰。最近的旅途是翻过辛普朗山。其中有一部分路我们是步行的,我和丈夫走在巨大的、正在上山的公共马车旁边,后来我们追过了它,顺着小道登山,一边采集路边的山花。下山到了意大利那一边,我们则乘坐长途马车。我记得一件令人发笑的事:我在名叫多莫·陀索拉的村镇上买水果,想考验一下自己在夏天所获得的意大利语知识,看到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走进一家商店,我想在他与店员交谈的时候帮他的忙,就赶紧走到他身边。原来他想让我高兴一下,正在打听放在橱窗里的一根项链的价钱。那个生意人把我们当作“外国的显贵”,开口要三千法郎的高价,说这根项链大约是韦斯巴芗韦斯巴芗(9—79),古罗马皇帝。时代的。这么高的索价与可供我们支配的钱款很不相称,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不禁为此而失笑,这几乎是我们丧女以来他的第一次轻松的感觉。

环境的改变、旅途的印象、和陌生人的接触(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认为伦巴第的农民们的模样很像俄国农民)——这一切对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的情绪产生影响,在他到达米兰后的最初几天,非常兴奋:带我去参观著名的米兰大教堂——杜姆主教堂,这是他素来衷心赞叹的对象。唯一使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感到遗憾的是,教堂前面的空地上盖了房子,离教堂很近(现在空地已大大地扩展),他认为,这使杜姆主教堂宏伟的建筑风格减色。有一天,天气晴朗,我和丈夫甚至爬上教堂的屋顶,为的是鸟瞰周围的市容,仔细观看那些装饰教堂的雕像。我们住在科尔索附近一条十分狭窄的小街上,人们可以站在自家的窗前和对邻交谈。

我起初为丈夫兴奋的情绪而喜悦,但不幸的是这种情绪持续不久,他重又忧郁起来。有一件事能够稍稍驱散他的愁闷,那就是和阿·尼·迈科夫以及尼·尼·斯特拉霍夫通信。后者告诉我们,新出了一种名叫《霞光》的杂志,出版者是瓦·弗·卡什皮列夫。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很感兴趣,主要是由于编辑部的负责人是尼·尼·斯特拉霍夫——过去《当代》和《时代》的撰稿人;为此,我的丈夫在信中写道:“这样看来,我们所遵循的道路和共同的工作是永存不朽的。《当代》和《时代》还是带来了成果,而新的事业不能不从我们停步的基础上开始,这太可喜了。”《传记和书信》,页261。——安·格·陀思妥耶夫斯卡娅注[52]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完全支持这本新杂志,很关心它的撰稿人和他们提供的文章(他特别想知道尼·雅·丹尼列夫斯基尼古拉·雅科夫列维奇·丹尼列夫斯基(1822—1885),自然科学家和政论家,彼得拉舍夫斯基小组成员,斯拉夫派的历史学家。的情况,后者曾写过一本名为《俄国和欧洲》的很有价值的著作,我的丈夫在早年时代就认识他,知道他是傅立叶傅立叶(1772—1837),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译者注学说的追随者)。[53]

斯特拉霍夫坚决邀请我的丈夫当《霞光》的撰稿人。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欣然同意,但是要等长篇小说《白痴》结束以后,他写这部长篇小说感到很吃力,而且对它很不满意。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断然说,他的头脑中从未产生过一个比他在这部小说中所揭示的更美好、更珍贵的中心思想;但是他在小说中所表现的却不到他想要表现的十分之一。[54]

1868年秋,米兰的天气多雨、寒冷,不可能作长时间的散步,而我的丈夫却极爱散步。此外,在那儿的阅览室里没有俄国书刊,看不到报刊上有关祖国的消息使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感到苦闷。为此,我们在米兰住了两个月就移居佛罗伦萨去过冬。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从前曾在那儿待过,他对这个城市记得很清楚,主要是佛罗伦萨的艺术宝藏。

这样,1868年11月底,我们就迁移到当时的意大利首都,在柏蒂宫附近住了下来。环境的改变对我的丈夫又起了良好的作用,我们开始一起参观教堂、博物馆和王宫。我记得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对大教堂,圣马利亚教堂和婴儿通常在那儿受洗的洗礼堂的小教堂叹为观止。洗礼堂大门上的青铜浮雕(特别是天堂门)是著名的季培尔底季培尔底(1378—1455),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的雕塑家和画家。——译者注的作品,它们使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着了迷,他经常走过小教堂,总要驻足观赏一番。我丈夫十分确定地对我说,如果他有机会发财,那他一定要买下这两扇大门的照片,如果有可能,照片上的两扇门要跟实物一样大小,他将把它挂在自己的书房里,以便欣赏。

同类推荐
  • 画坛大隐李琼久

    画坛大隐李琼久

    中国画史自隋、唐至宋、元,历代大师巨擘辈出,到明、清却每况愈下。二十世纪以来,人们在批判自审中,苦苦探索、寻找出路,创新浪潮袭来,终于为中国画的复兴带来历史机遇,但“穷途末路论”、“笔墨等于零论”等的出炉,又似乎宣告了中国画百年改革的失败。然而请记住: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一个单薄而巨大的身影从蜀地走来,以他的奇才演绎的峨眉神话,一夜间震动了巴山蜀水,尔后名震京师,享誉大江南北,以他的杰出才华表明了中国画生生不息,与时俱新,可以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这样一个事实,像一块磁铁般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 黑塞传

    黑塞传

    德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大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他们为人类的精神文明大厦添了不少砖瓦,他们中间许多人的名字中国读者耳熟能详。可你听到过黑塞的名字吗?读过他的作品吗?黑塞何许人也?本书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国人赫尔曼?黑塞的传记。作者带你浏览一个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德国学者一生的传奇故事和心灵的轨迹,让你了解艰难的时世和对哲理的执着思索,如何成就一个诗人、散文家、心理学家、社会批评家、预言家、人道主义卫士、和平主义者……与独立的人格为友,与优雅的格调为友,与黑塞进行精神对话,你一定会受益匪浅。
  • 王明传

    王明传

    王明,中共早期主要领导人,凭借苏联的扶植,在20世纪30年代一度操控中共最高领导权,可谓中共高层内的“通天教主”。王明,一生瞻左顾右,歧路徘徊。他堪称中共“左”倾第一人,以他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共中央占据统治地位的时间长,危害大,给革命造成严重损失。悖论的是,抗战时期,王明又犯了严重的右倾错误。晚年踏上留居苏联的不归路,著书立说攻击中共和毛泽东。
  • 跟邓小平学领导方法

    跟邓小平学领导方法

    本书剖析了邓小平领导工作中,在决策、用人、管理、调研、协调、做思想政治工作、获取民心、进行人际交往和领导讲话等方面高超的方法和杰出的智慧。
  • 一封终于发出的信

    一封终于发出的信

    本书作者回首往昔,叙述了她与父母坎坷的生活历程,特别是他们一家在“文革”中的遭际。全书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松树的风格、淡定的秋色和永远的怀念。
热门推荐
  • 从责任走向优秀

    从责任走向优秀

    本书对“责任”这个概念进行了具体阐述,提出了“责任的价值”、“责任的行动”和“责任的经营”。
  • 落世魔骨

    落世魔骨

    不死传说谁不羡,九世孤独何人怜!!!!!!
  • 疏梅落

    疏梅落

    自打师妹拜师以来,就独得大师兄宠爱。这门中弟子三千,师兄就独宠她一人。于是她就劝师兄一定要雨露均沾,可师兄就是不听呢,就宠她,就宠她,就宠她!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冥婚喜嫁:鬼夫别咬我

    冥婚喜嫁:鬼夫别咬我

    我天生阴阳眼,算命的说我煞气太重,必须嫁给死人才能破。迷信的爸妈替我张罗冥婚,我竟然收到匿名寄来的古代嫁衣。从此以后,每天晚上都会梦见有鬼抬着花轿来接我;我被鬼破了身。从此以后,我的鬼夫君日日纠缠,夜夜压床;喂喂喂,你亲就亲,别咬行不行!--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老婆太天真腹黑总裁来骗婚

    老婆太天真腹黑总裁来骗婚

    闺蜜约吃饭,哪知道是安排相男朋友,其他人都是相亲结婚怎么到我了就变成了相男朋友了变化那么快吗?我怎么不知道。闺蜜说你天天宅在家里怎么可能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美好。我说你一个21岁的老姑娘初恋都还没出去你干脆上山当尼姑去吧。我也想去,可是尼姑不要我,说我还没看破红尘。为了不被闺蜜笑,大胆的对这个闺蜜老公朋友说“我不想当尼姑”我们结婚吧,闺蜜在旁边看呆了有这样求婚的吗?好。就这样答应了。以后问老公你为什么当初答应我结婚呀。额,看你太傻不忍心如果我不答应你就要当尼姑了。怒了,你现在每天晚上要我就忍心了。我这不是让你看破红尘吗?
  • 倾世医妃要休夫

    倾世医妃要休夫

    本是一名有大好前途的脑外科医生,她坚贞保守,视节操为生命。但是上天跟她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竟让她穿越到一位王爷的床上,糊糊涂涂就跟人家嘿咻了。嘿咻完了,才知道自己是一位被王爷厌恶鄙视的王妃,还被自己的亲妹妹各种整治。幸好,幸好,新时代的女性,尤其是靠拿刀混饭吃的女医生也不是那么好对付的,且看她如何在王府与皇宫混出个人模狗样!【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tfboys遇见

    tfboys遇见

    这是我第一次写小说我也是四叶草哦如果我写的不好家人和读者请谅解!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财富的规则

    财富的规则

    《财富的规则》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政治是分配财富、经济是创造财富;第二章历史不可重现、人性亘古不变;第三章增长不等于发展;第四章财富不等于幸福;第五章一切从“头”开始;第六章资本主义精神:新教伦理;第七章勤俭与奢靡: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第八章公平与效率: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第九章市场的帝王:诚信法则;第十章树与草:人治与法制;第十一章消费商品化;第十二章商品的品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