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29700000009

第9章 傅斯年:归骨于田横之岛(4)

1928年秋,河南安阳殷墟开始发掘,此为1899年甲骨文现世以后,第一次有计划有组织应用科学方法进行发掘。从此以至1937年夏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先后十年间,发掘凡十五次。由董作宾、李济主持其事,发现了大量殷代铜器及龟甲兽骨文字。经过历史语言研究所各级研究人员详细研究,殷商史事遂由隐晦而日趋显明,中国之信史,因之向远古推进千百年。

3书生以讲学报危国

傅斯年为五四运动健将,对“九一八”空前国难之来临自极感悲愤,曾在当时的北平图书馆约集著名学人商讨“书生何以报国”,傅忧心如焚,慷慨陈词。他与几位知名学者几经商讨,都以编写中国通史以唤醒民族魂为急务。

此后北大史学系即以此一事业为己任。傅斯年旋建议校方聘请国学大师钱穆来北大讲授此一课程。抗战之初,钱穆所撰《国史大纲》刊行,可谓傅斯年此一号召的实现。

其时,日本人为掩饰侵略我国东北,发表“满蒙在历史上非支那领土”之谬论。傅斯年深感义不容辞,乃于百忙之中赶撰《东北史纲》,运用民族学、语言学及古籍中史料资料,以证明东北原为中国郡县,无论任何方面均与中国有不可分割之关系。稿成后由李济节译成英文本,送至国际联合会调查团以为参考,颇受调查团重视。

傅斯年四年中在北大及清华各校“危城讲学,大义凛然”。且时时怀着“最后一课”的隐忧,益加策励,终于造就中国近五十年来学术上的黄金时代,培植了众多的人才,有不少人后来成为抗战和国家建设的中坚。

蒋介石也赞叹傅斯年的高瞻远瞩,感叹:“每想起领袖人才的缺乏,想起世界领袖人才的缺乏,不能不想起孟真的胆大心细。(孟真)能做领袖,又能细心周密地办事,余真不可及!”

他的老师胡适之先生也高度肯定这个学生,称:“所谓傅先生所做的四件大事,除了‘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是傅先生手创,且经营较久,并有空前成就以外,其余三件大事,只是做了奠基工作便离开了。”对学生先老师而去,言下不胜唏嘘之意!

孟真先生是五四运动的健将,可知他在学生时代即是反日的。1926年,傅斯年在巴黎闻地理学大师丁文江在孙传芳势力下任淞沪总办,极为不满,曾对胡适言回国后“一定要杀他”。

1929年,傅斯年与丁文江在北平经胡适介绍而认识,两人深谈后不久即成为互相敬爱的好朋友。1936年1月,丁文江在粤汉铁路沿线考察时煤气中毒,傅斯年闻讯赶往湖南长沙救护并料理其身后事。又发表《我所认识的丁文江先生》、《丁文江一个人物的几片光影》,赞扬丁文江“是新时代最良善、最有用的中国之代表”,生死交情,永为士林佳话。

1932年10月,北大教授马衡企图划北平为中立的“文化城”以苟且偷安。傅斯年闻讯曾加劝阻,马衡不听,进而寄信蔡元培院长表示反对:“斯年实为中国读书人惭愧!”

当时傅斯年先生正在北平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这时日寇侵陷东北,平津危急,在北平的一部分学人发起设北平为“文化城”也就是中立区的运动,梦想以这种办法逃避日寇的炮火。傅斯年先生对他们劝说无效,因此不得不申明立场。10月12日,他写信给当时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总干事杨杏佛两先生,说明他绝未参与这种运动:“北大马叔平先生赴京,运动什么北平设为‘文化城’。此事初发起时斯年即表示不赞成。”对为此事图谋者,傅斯年在信中感慨道:“斯年为中国读书人惭愧也。”后来马衡等人策划的“文化城”之梦未能实现,固然不一定与傅斯年先生的反对有关,但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在北方的学人中,他是最坚决的反日者。

1933年5月,《塘沽停战协议》签订,傅斯年极力表示反对。

6月4日,胡适在《独立评论》发表《保全华北的重要》专文,认为当局一时无力收复失地,赞成华北停战。傅斯年接阅此文大怒,要求退出独立评论社,严正表现爱真理甚于爱吾师,他对胡先生素来执礼甚恭,这次却大大地例外,胡适为此非常感伤。最后由丁文江先生写一长信给他,加以劝解,他才打消退社的意思。丁先生的长信,他始终保存着,大概是作为与胡先生友情上的一点纪念吧!

但也显示他积极抗日主张持之益坚,立言退让亦有限度,虽弄得胡先生非常感伤也在所不惜。

正如胡适所称由此也可以“感觉他(傅)骂人的火气,也感觉到他爱朋友、了解朋友、鼓励朋友的真挚亲切”。胡适说,“一点也不怪傅孟真”。

1935年冬,日本特务土肥原到北平,与宋哲元幕中的亲日分子萧振瀛勾结(傅斯年先生一直说萧是汉奸,国人有同感者也不少。近来又有人说他不是汉奸,但说他是亲日分子,大概不会冤枉他),企图造成冀察乃至华北五省的“特殊化”。

日本人通过当时的北平市长萧振瀛邀集北平教育界人士谈话,席间萧以各人的安全为威胁,想迫使他们就范。俨然是为日本招降,至少是要北平教育界闭口。

在大家惶惑之际,胡适之先生和傅斯年先生挺身而起,当面教训萧振瀛一顿,表示了坚决反对的态度和誓死不屈的精神,结果大家一哄而散,粉碎了萧的阴谋。于是北平整个浑沌的空气为之一变,教育界俨然成为左右北方时局的重心。接着北平教育界组织起来,在手无寸铁的情况下,为国苦斗,直到“七七事变”。傅斯年先生骂萧的事,在当时北平各个学校中传诵一时。

傅斯年先生这种伸张正气的精神,使他不顾一切。大家不要忘记,那时候的华北,不但亲日派横行,而且日本特务也公开活动,这是一个随时都有生命危险的局面。

“一二·八”学生示威运动爆发,包括傅斯年在内的部分北大教授举行大会,共同宣誓“不南迁、不屈服!只要在北平一天,仍作二十年的打算,坚持到最后一分钟”。日人及亲日汉奸对傅斯年因之更加忌恨。然傅虽处险境,不稍抑其抗日爱国热诚。

傅斯年为表示其积极的抗日态度,在其夫人俞大彩怀孕时,即对罗家伦言:“如生男孩,即命名仁轨!”罗家伦竟不能喻意,傅当面谓:“你枉学历史!你忘记了中国第一位在朝鲜对日本兵打歼灭战的,就是唐朝的刘仁轨吗?”1935年9月15日,传其夫人生一男,他当即命名仁轨。可见他内心所蕴藏的是多么强烈的国家民族意识!

抗战胜利时,他在重庆。他在一封家书中说,他一听到日本投降的消息,欣喜欲狂,冲出寓所,飞奔上街,手舞足蹈,见人便拥抱,狂呼大叫,直到声嘶力竭。又说:“我可以出国治病了。”

他曾指着壁上的书架说,这些书,还有存于史语所一房间的书,他死后要留给儿子。他要请董作宾先生为他制一颗图章,上刻“孟真遗子之书”。在逝世前不久,果真刻一图章“孟真遗子之书”,印在书上,作为给儿子的财产。傅仁轨曾在给其母亲的信中写道:妈妈:爸爸要把他所有的书籍,都遗赐给我,我非常感动。如果别人有正当需要时,就请你毫无犹豫地借给他,因为有许多好学的学生,是能够读这些书的,要是为我而把这些书藏在箱子中,我觉得那是很自私的,爸爸给我的一切——道德方面的——自应珍视,而且我要尽量地利用它。

为了救国救民,傅斯年可以不顾生死,他常常准备以身殉国。

对外侮他奋起抵抗,对内忧他也勇敢迎战。他认为贪官污吏最该打倒。他强调:“现在革命过程中的一切牺牲,是为民众利益的,不是为贪污官吏中饱的,不是为买办阶级发财的。”他又说:“我拥护政府,不是拥护这班人的既得利益,所以我誓死要和这些败类搏斗,才能真正帮助政府。”他主张“除恶务尽”,他主张“攻敌攻坚”,而且他一动手攻坚,决不肯中途罢手。

有一次,在重庆为了某一种公债的案子,他在国民参政会发言到结束的时候,郑重声明他这番话不但在会场以内负责,而且在会场以外也负责,他愿意到法庭对簿。这话使全场兴奋,可是爱护他的朋友们为他捏了一把冷汗。会后朋友去看他,问他为什么敢说那样肯定的话,他说:“我没有根据,哪能说这话。”于是他取出两张照片给大家看。可见他说话是负责的,绝对不是所谓“大炮”者可比,也决不是风闻言事者之流。这种有风骨的人,无疑是值得敬佩的。

孟真先生不常做诗,尤其是旧诗。他在北京大学做学生时,虽曾发表过几篇新诗,旧诗则在抗战前似乎没有人见过。但在抗战期间,为了景慕忠烈,他曾破例做了几首旧诗。1938年末,山东省专员范筑先先生战死聊城,孟真先生曾写了四首诗哀悼他。

1940年张自忠将军战死于襄阳,1944年张将军殉国四周年,孟真先生有诗追悼,题曰《悲歌》,诗句如下:泰山重一死,堂堂去不回。

身名牧马革,风日惨云雷。

忠义犹生气,艰难想将才。

中原谁匡济,流涕楚郢哀。

这只蟋蟀不但会斗争,而且能说教,他对教育的重视可以说是无人能出其右。他曾强调指明:“今天的教育方案必须是针对着今天我们的‘穷’、‘愚’、‘不合作’。”

为此他写了许多文章解析中国知识分子的毛病。他认为:“现代社会的要求有两大项:

(1)工业化。

(2)大众化。

中国非工业文明的教育意义是必须改正的,中国传统文明之忽视大众是必须修正的。但他强调:“我所谓修正,并不是抹杀之谓,乃是扩充之谓。”“因为传统是不死的,所以也并抹杀不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尽管它的缺欠已成为第二天性,抹杀是不可能的,然而必须拿现代的事实衡量一番,其中应该抹杀的东西,不惜彻底地改;应扩充的东西,不惜彻底的扩充。

战前‘本位文化’之说,是极其不通的。”“与之相反便有‘全盘西化’之说,这又不通之至。一个民族在语言未经改变之前,全盘化成别人是不可能的。前者一说是拒绝认识新时代,后者一说原不能自圆其说。”“教育要认清中国文化传统的力量,因而要认定它是完全抹杀不了的。同时也要认定它与时代的脱节,因而要做彻底的修正。”

傅斯年更进一步指陈中国文化传统中“不应抹杀”与“必须矫正”之所在:“我所谓抹杀不了,并不是应抹杀的,就是人与人中间的关系。中国人的脾气,在合易近人情,争中有让,富于人道性等地方,属于这一类。至于读书人之阶级观、对于外务之不注意、思想上之不求逻辑,是必须矫正的。为前者需要把文化推广到一切人,再不可以‘礼不下庶人’。为后者需要纠正中国人用脑不用手的习惯和对物马马虎虎的观念。假如走这条路,是用力少而成功多的。”

1944年3月,傅斯年因公务忙碌,生活不安定,高血压症增剧,不能支持,入中央医院治疗。7月,出院休养。10月,傅母李太夫人弃养,傅悼念不已。自顾高血压症无法痊愈,唯有拖延时日而已。

他尝寄函胡适述病情及致病由来云:“病中想来,我之性格,虽有长有短,而实在是一个爱国之人。虽也不免好名,然比别人好名少多矣。心地十分淡泊,欢喜田园舒服。在太平之世,必可以学问见长。只是凡遇到公家之事,每每过量热心,此种热心却出于至诚,而绝非有所为。遇急事胆子也大,非如我平常办事之小心,有时急的强括不舍,简直是可笑。”

傅斯年也知道自己的毛病,也寻找过药方,但都无法阻止他“择善固执”的性格。他也写信给恩师说:“平日好读《老》、《庄》,而行为如此。有此性情,故遇有感动冲动之事,心中过分紧张。这种感情冲动,私事甚少,而为公者极多。性情如此,故得此病,更不易治。”他自我解嘲又说:“此等性情,自天外人看,未知还有趣否?但在中国却算比较少的了。”

傅斯年也曾经一度想退隐:“近日又读《庄子》,竭力自己为自己想开,何必一人怀千古之忧,一身忧国家之难。读来读去,似乎有些进步,此窍还是半通不通的。古人有以天下事为己任之说,一个人如此想,多半是夸大狂,我向不以此言为然。但自己不自觉之间,常在多管闲事,真把别人事弄成自己的事。此比有此意识者更坏事,以期更真也。我本以不满于政治社会,又看不出好路线来之故,而思遁入学问,偏又不能忘此生民。于是在此门里门外跑来跑去,至于咆哮,出也出不远,进也住不久,此其所以一事无成也。”

但他又挂念做学:“今遭此病,事实上不能容我再这样,只好从此以著书为业。所可惜者,病中能著书几何,大是问题耳。”可谓一代学人最珍贵之自画像。

正如程沧波所指陈:“他(傅斯年)对政治,喜欢谈论,而容易厌倦;偶然奋不顾身地一击,并不是对政治有兴趣,而是激发于士大夫的责任感,他的胸中实在是一张白纸,洁白的没有一点瑕疵。他终于不做李膺、范滂,而做了郭林宗,这是他的命运,也是今天的时代,究竟与东汉末年有别。”

4国家民族之大是大非

谈到中华民族大是大非的问题,孟真先生始终坚持着“中华民族是一个”的原则。他认为中华民族自古至今经常与外族同化,合成一体,中国境内现虽仍有若干种族,但也正在同化混合的过程中,不足影响中华民族的整体性。他对某些学者的巧立名目、强分中国为若干民族表示不满。他认为政治固不应支配学术,但如果某种学术对国家民族有危害的可能,政府应加以取缔。

同类推荐
  • 荷兰王后马克西玛传

    荷兰王后马克西玛传

    荷兰对你来说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呢?对普通中国读者而言,对荷兰的印象似乎只有……郁金香和风车,可能还有永远拿不到冠军的足球。其实,荷兰有自己的王室,和曝光率颇高的英国王室相比毫不逊色。2013年4月,威廉—亚历山大国王从他母亲贝娅特丽克丝那里继承王位,荷兰有了一位来自阿根廷的王后:马克西玛?索雷吉耶塔。本书聚焦于马克西玛王后,讲述了她和威廉—亚历山大的故事。你将能读到她令人印象深刻的职业生涯,1999年她和高个金发王储的邂逅和之后两人的秘密恋情。通过本书,你将对威廉—亚历山大国王和他卓越的王室祖先有所了解,还将了解到荷兰君主政体、荷兰王宫、荷兰国王日,以及欧洲其他王室情侣的情况。
  • 大医精诚:孙思邈传

    大医精诚:孙思邈传

    本传作者从“孙思邈是人不是神”这一基本观点出发,努力还原先贤真实面貌,既不取野史的荒诞之说,亦剔除“信史”中夸张之辞。只将孙思邈两部巨著视作记传第一手资料,透过字里行间,探寻著者行踪。再剔出书里透露的点滴行踪,反复甄别,形成缜密完整的一部传记。孙思邈,是京兆东原人(今陕西省耀县孙家塬)人,出生于隋开皇元年,卒于唐永淳元年。活了102岁(也有说他活了141岁),他是我国乃至世界历史上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历史上,被人们尊为“药王”。信史所载孙思邈事迹虽少,各种奇传却多。本传作者从“孙思邈是人不是神”这一基本观点出发,努力还原先贤真实面貌,既不取野史的荒诞之说,亦剔除“信史”中夸张之辞。
  • 撒切尔夫人给女人的13堂智慧课

    撒切尔夫人给女人的13堂智慧课

    2013年4月8日,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去世,享年87岁,引发全球媒体的关注。英国首相卡梅伦表示:“听到撒切尔夫人离世的消息,我十分悲伤。我们失去了一位伟大的领导人,一位伟大的首相,一位伟大的英国人”,“她不仅领导了英国,更拯救了英国”。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声明称,美国失去了一位“真正的朋友”。法国总统奥朗德表示,撒切尔是一名伟大的人物,她在英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迹。
  • 林海音:城南依稀梦寻

    林海音:城南依稀梦寻

    本书以林海音的一生为背景,来扫描、透视人们最感兴趣,也最能凸现人物性格和命运的某些片断,有传主的自述、他人的评点、图片说明。
  • 后宫:帝国王权中心的红颜往事

    后宫:帝国王权中心的红颜往事

    本书讲述了中国历史上十多个权利女人的奋斗史,包括汉武帝的四位皇后、唐太宗李世民妻长孙皇后、明英宗妻钱皇后等。
热门推荐
  • 仙帝仙帝仙帝

    仙帝仙帝仙帝

    仙者,逍遥也;帝者,无双也……人生如梦,世事如棋。一个被病魔折磨多年,只是等死的少年,人生最后闭眼含笑那一刻,命格却忽然发现改变——再次睁开眼的他惊奇地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奇异的海域世界……前所未见如陆地大小的巨大生物,可以一敌万的绝世强者,各种前世想到不到的天地奇观等等……这些都在这里真实的存在着。
  • 赤裸的天空

    赤裸的天空

    【世事倫常,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我情長,你貌尊,洗鉛華;他愛你,我爱他,你又爱谁?幽幽怨怨,不求必得,只求無愧;若你要,皆可給,命又何妨!但願生者幸,亡者安!】原本只是一个即将步入中年的普通女子,却因为家庭的变故,晚节不保出卖自己。本想咬咬牙一切都过去了,却不想哥哥突然失踪,自己莫名濒死。她生平第一次感觉那么绝望!那些以前围绕在她身边炙热的眼神,原来都不是为了她,而是身体里的那个寄生人!为了自己爱的人,和爱着自己的人她想死,可是依靠她的家人该如何生活;为了照顾一家老小她想活,可是那些心心念念爱着的人该多绝望!谁能告诉她,该怎么办?该怎么办?……
  • 天宇图

    天宇图

    璀璨的星空,终会为一人亮起,是幸运,却让全家罹难,是不幸?却让他攀登高峰,他是强者,但他却不愿意成为强者,因为他的出现,害死了他的家族。
  • 转个身,前世爱今生

    转个身,前世爱今生

    不是爱的人就可以和他在一起。宿命给我们的结局,只是叫我们摊开手心。里面是空洞,没有诺言,也没有永恒。少年往事,爱恨纠缠,放弃以后才获得自由。只有能平淡相处的人,才能长久。左右不过一场青春,不是付与爱情,就是付与婚姻。爱转角,等你的人是不是就在下一个路口?
  • 安暖相之

    安暖相之

    总有那么一个人,即使相隔天涯海角也会与你相遇,即使讨厌回想与他的点滴,也会在梦中盘旋不息,即使矛盾重重、风波不断,也不想与他分离片刻,总有那么一个人,而他就是全世界只属于你的唯一。
  • 萌学园7为未来而战

    萌学园7为未来而战

    索雷伊圣剑凭空出现,预言书预言暗黑魔王即将现身。萌骑士团即将迎来其他五星,那么,梦之星,雪之星,冰之星,水之星,光之星,奈亚守护和萌骑士守护也即将现身,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10位萌骑士能完成这次的考验来守护地球吗?
  • 医学纲目

    医学纲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黎明浅吟

    黎明浅吟

    七十年代,著名的电影编剧黎友老先生,他生过重病不记得自己以前的事情,却有一个让养女张酩觊觎多年的楠木盒子。76岁的一天,他让张酩取来了这个楠木的盒子。原来里面并不是装着什么了不得的宝贝,而是他尘封的宝贵记忆,那里面有一些对他来说至关重要的人,有一段让人心疼的爱情故事。随着盒子开启,那一段杂夹着墨香与桂花香的故事,在纸上缓缓展开。
  • 渡来烟花月无双

    渡来烟花月无双

    魅惑众生的他,与她青梅竹马朝夕相处......温润如玉的他,与她萍水相逢救她水深火热中......骄傲纯洁的他,与她乱世中相依为命惺惺相惜......三个男人的众星捧月,她该如何选择?这一世是付出了心收不回的情,爱我的人为我痴情不悔,我却为我爱的人流泪狂乱心碎,这般的情爱,如烟花般绚烂,美则美矣;如飞蛾扑火般决裂,伤则伤矣。
  • 寻道唯仙

    寻道唯仙

    寻,是寻找,追寻的意思。而道,有两种解释,一是道理,二是人生的道路。这路坎坷,无尽,缥缈。这道不可言,妙无边。自轮回起,劫动四界,念动万族,回眸间,唯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