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29300000041

第41章 白居易(五首)(4)

按照叙述的层次,全诗可分为四段。第一段从开头到“犹抱琵琶半遮面”,写琵琶女的出场。

首句“浔阳江头夜送客”,以送客起笔,交代了事情发生的地点、时间。“枫叶荻花秋瑟瑟”是环境描写,渲染出一种凄冷落寞的秋夜送别的气氛,为全诗设置了一个特定的秋的背景。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四句,续写送行情景:诗人送行到江边,客人已上船了,诗人赶忙上船与之饯别,但举杯欲饮却无音乐伴奏,岂不叫人扫兴?“无管弦”是从声情上写送别时的条件不好,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管弦声的渴念,为下面“忽闻”的情景作伏笔。“醉不成欢”是由“惨将别”引起的。分别之际,喝醉了酒更使人感伤,又逢这秋江月夜;凄清的景色与“惨将别”的心情交融为一体,构成了悲抑低沉的意境。有了上面渲染的环境气氛,接下去便可写琵琶女的出场了。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这几句写得曲折而富有层次。诗由“忽闻”一转,正当主客“醉不成欢”、无音乐助兴之时,忽然听到从水面上传来了琵琶声,无意中被这突如其来的乐声所吸引,以至“主人忘归客不发”,这是“忽闻”时所产生的惊人效果。接着诗人便“寻声暗问弹者谁”,因为是在夜间,看不清弹者,于是就根据声音去寻找,但夜江茫茫,其声飘然易逝,时有时无,断断续续,故用“暗问”二字,既真实而又传神。这一“寻”一“问”,便把诗人马上想见到弹者的急切心情表现出来了。而这时弹者的情形该是怎样的呢?“琵琶声停欲语迟。”此句一连用了三个动作:她闻声后,先是一惊,于是“琵琶声停”,想说话,而又迟疑了,由此可见她内心世界的复杂。“欲语迟”三字,正是把她那久历风尘、饱尝辛酸的残破心理和欲出而又不即出的痛苦情态,十分形象而细致地刻画出来了。但行文至此,“弹者谁”之谜尚未解开,于是又“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对方是否应邀而出呢?诗人故意在此置一悬念,吸引读者不得不往下看。她——这位弹者终于出场了,是经过“千呼万唤”才肯“出来”的,可见出来之不易;出来后却又“犹抱琵琶半遮面”,可见似含难言之痛。寥寥几笔,把琵琶女被邀出场时的迟疑腼腆,不愿见生人的种种神情表现得淋漓尽致,真切感人。

第二段从“转轴拨弦三两声”到“唯见江心秋月白”,集中描写琵琶女的弹奏。

“转轴拨弦三两声”,写调音定弦,然而却“未成曲调先有情”,突出一个“情”字。“情”字贯注于琵琶女的弹奏之中。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掩抑”,写弹奏时的手法。“低眉”,写弹奏时的情态,与上文“犹抱琵琶半遮面”相应,上下贯联,天衣无缝。“信手”而弹,见其从容轻松,为下文写其技艺的精湛作伏笔。“不得意”与“无限事”皆言情,而此情均得从“续续弹”的琵琶声中曲曲传出,如泣如诉,如怨如艾,感染于人者至深。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拢”、“捻”、“抹”、“挑”都是弹奏琵琶的指法。用一“轻”一“慢”一“复”,足见其指法之灵活多变、弹技之娴熟,加上弹奏的又是当时京都流行的名曲《霓裳》和《六幺》,这就更加引人入胜了。

接着便是“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这段文字十分精彩,堪称摹写音乐之绝唱:写弦声的沉重、舒长,如急风骤雨;写弦声的缠绵轻柔,如对耳私语;写弦声的嘹亮,如珠落玉盘;写弦声的圆润婉转,如花间莺语;写弦声的阻抑幽咽,如冰下泉流。吟诵着这样的诗句,我们仿佛见到了琵琶女那优美的弹奏姿态,欣赏到音乐本身的妙处。尤其是“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描写,既有听觉上的叮当之声,又有感觉上的明朗圆熟、自然流丽之美,令人耳目为之一新。“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由前面的高潮突然转入低潮。那“嘈嘈切切错杂弹”的音乐交响至此犹如结冰的泉水般渐渐停歇。这只是音乐上的“间歇”,弹者的情绪并没有完全平息下来,而另一种隐藏于内心深处的“愁”和“恨”缓缓升起,这时虽然没有声音,然而却比有声的演奏更为丰富,更为动人。这就是“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两句所表现的内容。诗以无声衬托有声,又以无声烘托有情,为下面演奏重新进入高潮作铺垫。清人沈德潜说:“小住复弹,此余声也。”又说,“诸本‘此时无声胜有声’,既无声矣,下二语如何接出?宋本‘无声复有声’谓住而又弹也。古本可贵如此。”(《唐诗别裁集》)高步瀛则认为“‘无声复有声’语稚而意浅,并失下二句斗转之妙”。(《唐宋诗举要》)笔者以为高说比沈说高明。且看“银瓶乍破水浆进,铁骑突出刀枪鸣”二句,笔锋急转,在经过刹那的万籁无声之后,终于迸发出一阵清脆激越的强音,这乐声如银瓶爆破,水浆迸溅,如铁骑突出,刀枪轰鸣,大有平地耸拔、异峰突起之势!弹者那被压抑的“幽愁暗恨”也随着这激越的弦声进入了高潮。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这是第一曲结束。曲终收拨,四弦齐发一声,如撕裂绸帛,乐曲在激越而强烈的高潮中戛然而止。一曲虽终,而人们对音乐的感受和情绪却并没有消失,诗的段末两句写道:“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在一声“裂帛”之后,乐曲停止了,东西船里的听众似梦方醒,静悄悄无人说话,环顾四周,万籁俱静,只见夜月已升在空中,它倒映在江心,把江水映得一片白亮。这是通过描写周围环境的寂静来衬托其演奏效果的迷人。“悄无言”与“唯见”,正是写出了听众入迷恍惚、如痴如醉的情景。

第三段从“沉吟放拨插弦中”到“梦啼妆泪红阑干”,写琵琶女自述身世。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这一系列动作和表情,反映了她欲说还休的内心矛盾,为下文“自言”过渡。可谓语未出口,情已动人。接着是她的诉说:“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伏,妆成每被秋娘妒。”这几句自述其籍贯、出身以及技艺和容貌。她原是京城人,居住在长安城东南的虾蟆陵(原名下马陵,后讹为“虾蟆陵”);十三岁学会了弹奏琵琶,便名列教坊魁首;她的演奏连琵琶名师也不得不佩服,打扮起来使当时长安的名伎也为之嫉妒。可见她在年轻时才貌俱佳,名噪一时,因而招来了下面豪华奢纵的场景:“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缠头”,唐时风俗,歌舞者演奏完毕,宾客以绫帛或财物为赠,叫作“缠头”。着一“争”字,写出了贵族子弟无不为之倾倒、争着与她接近的情景。“不知数”,极言馈赠之多;“击节碎”、“翻酒污”,更见其受宠而得意。她歌唱高兴之时,不用木板而是拔下头上的金银首饰在桌上打拍,以至将此珍贵之物击碎;她在宴会上和贵族们嬉笑取闹,狂饮作乐,以至身上血红色的罗裙被泼翻了的酒污染。如此豪华奢侈的盛况,简直叫人无法想象。不过,从“碎”、“血”、“翻”、“污”等字眼中,读者似乎可以预感到这位琵琶女将来的命运。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年复一年地在欢笑中不知不觉地度过了美好的青春,这是从时间的跨度上对旧日生活的追悔。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随着社会的变故,岁月的流逝,这位歌伎的生活境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后因朱颜衰老,不能再以卖笑为生,只得以“老大”之身“嫁作商人妇”。目前之境遇与昔日之盛况,一盛一衰,经过对比,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这是写商人对她的厌弃。“重利”二字,含蓄地揭示了当时“人不如钱”的社会现象。那些贵族商人,他们有钱,哪里买不到欢笑?因而把“离别”看得很平常,何况她又是一位年长色衰的长安故倡。据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此茶商之娶长安故倡,特不过一寻常之外妇,其关系在可离可合之间,以今日通行语言之,直同居而已。”所以将她抛在空船上,弃之而不顾,让她过着孤独悲凉的生活。

同类推荐
  • 中国当代诗歌经典选读

    中国当代诗歌经典选读

    本书选取新中国成立以来到20世纪90年代的当代诗人的诗歌作品进行“点读”,试图以感性的方式接触一些作家的作品,进行贴近心灵的解读。
  • 云岩河的歌

    云岩河的歌

    本书的作者是一群曾经到陕北插队落户的北京知识青年。他们以不同的经历和感受讲述了40多年前那段刻骨铭心的插队生活,向人们再现了“文革”时期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运动的真实一幕。
  • 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杜牧诗选

    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杜牧诗选

    本书选编杜牧诗作167题共185首,大抵以《文集》为主,其馀各集,凡能断定确为杜牧所作者,酌量选人。编选体例分编年与未编年两部分,以《独酌》为界。编年部分按年代排列,未编年部分则按原集顺序排列,先《文集》,后《外集》,再《别集》。入选的作品,一般有题解,具体说明每首诗的作年、写作背景、作品之特色、后人之评价等,但不求面面俱到,视作品的具体情况而定。注释重点是解决字词难点,说明典故含意,有时略作串讲,对于人名地名,尽量注释清楚。注释文字力求简明精当。
  • 丁玲精选集

    丁玲精选集

    20世纪是一个不寻常的世纪。20世纪的社会生活风云激荡,沧桑巨变,20世纪的华文文学也波澜壮阔,气象万千。上承19世纪,下启21世纪的20世纪华文文学,在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连接和与时代情绪的遥相呼应中,积极地开拓进取和不断地自我革新,以其大起大伏、大开大阖的自身演进,书写了中华民族五千年华彩乐章中光辉灿烂的一页。这是一个古老民族焕发出青春活力的精神写照,更是一笔浓墨重彩、彪炳史册的文化财富。20世纪的华文文学必将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的重要构成为后世所传承,20世纪的那些杰出的华文文学作品必将作为经典为后人所记取。
  • 雪野茫茫俄罗斯:勃留索夫抒情诗选

    雪野茫茫俄罗斯:勃留索夫抒情诗选

    本书是俄罗斯象征主义诗歌盟主勃留索夫的诗歌精选,译者按年代从勃留索夫的诗集(含未出版诗集)中选译(共141首),分为十辑。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俄罗斯文学与文化生活中,勃留索夫是个非同凡响的人物,被誉为“青铜和大理石”铸就的诗人。在诗坛上,勃留索夫还以诗歌理论家著称。
热门推荐
  • 【后周王朝】:红颜非祸水1(完)

    【后周王朝】:红颜非祸水1(完)

    《江山寂:红颜非祸水2》腾讯网上连载中。【简介】一个毫无心计的女子深受两朝帝王恩宠的缱绻故事。《红颜非祸水1》是《红颜非祸水2》的引子,大家若喜欢,请继续阅读《红颜非祸水2》http://***.***/origin/workintro/969/work_2095049.shtml
  • 鬼王盛宠:至尊废材绝色狂妃

    鬼王盛宠:至尊废材绝色狂妃

    她本是华夏国最强特工,却遭同伴出卖,身葬火海。再度睁眼,丑颜废材花痴之名结结实实的扣在了她头上,家族视她为耻辱,亲人对她各种不待见,甚至被未婚夫一纸休书当众休掉!然而,他们却不知道,她已不是那个任人宰割的羔羊,欺她辱她之人,她定要他们付出代价!高贵帅气的天才睿王爷?呵,她才不稀罕,她身边,有比他更尊贵更强大的人!
  • 人生要淡定,生活要从容

    人生要淡定,生活要从容

    哲学家周国平说:一个人对人性有了足够的理解,他看人包括看自己的眼光就会变得既深刻又宽容,在这样的眼光下,一切隐私都可以还原成普遍的人性现象,一切个人经历都可以转化成心灵的财富。淡定是一种心态,从容是一种境界,笑容背后是无奈,繁华过后是灰烬,常葆一颗从容的心,看云起云落;生活从容的人一定是最成功、最友善、最幸福的人。珍惜当下,把握自好自我的心灵,当下不在他方净土,而是内心一念。
  • 海风一拂过青城

    海风一拂过青城

    是夜,繁星点缀,深蓝色的天空做背景,两层楼的小木屋在我身后,耳边是蝉鸣的颂唱,鼻间是向日葵的芬芳,面对深沉的星空,我以睡颜相待。
  • 梦幻情缘之星际爱情

    梦幻情缘之星际爱情

    本书讲的是主人公夏洛重生到别的星球经历的一段爱情故事,主人公夏洛曾经说过:“我一见到你我就知道我喜欢你,但现实是残酷的而面对你的爱却是梦幻的,我真的好想拥有你!”之后夏洛能回她原来的星球吗?敬请期待吧!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一百个我想你

    一百个我想你

    雀儿喜欢爷。这一百封情书,送给爷。谢谢爷曾经对雀儿的疼爱。笑中带泪,幸福到融化的极品情书;甜美&心碎的图文创作。一百封情书;爱侣之间的种种或许已成过往,此书为念!看完这本书,你就会知道,雀儿有多爱爷,爷对雀儿有多宠爱,足以抵挡所有后来呼啸而过的孤单。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留足悬念,同样精彩!
  • 引魔

    引魔

    伴五彩霞光降世,奇香数日不散。拜于长生殿太上长老门下。好了,哥哥说完,我们来说说弟弟。十年寿命,资质奇差,看他如何逆天改命。
  • 农门外挂女

    农门外挂女

    本书烂尾了,当然也是有原因的,当时我第一本和这本是双开,我写着写着感觉精神分裂了快,然后就放下这本暂时不写,打算另一本周晓芙完结再写,结果起点的福利改了,也就是说同一个账户下不能有两本未完结作品,不得已把这本烂尾完结了,大家不要收藏了,谢谢各位!新书《重生之大劫难时代》希望大家收藏下。
  • 枕边囚爱:高冷首席请放手

    枕边囚爱:高冷首席请放手

    她心中的完美婚姻被好闺蜜的一张照片彻底破坏。完美婚姻之下包裹着的是复仇的火焰。“你妈害死了秦颂的爸,你知道吗!秦颂娶你单纯是为了报复!”灯光下,男人俊美的双眸冷冽如冰,薄唇轻启:“你就是死,也要是我的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