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29300000016

第16章 王维(五首)(3)

前两句合在一起的意思是:“我”奉皇帝的命令,带着朝廷的奖赏,将要从京城出发到边塞去宣慰那些打了胜仗的边防将士,欲去的属国之地远远超过了居延。这开头两句,表现了一种爽朗自豪的精神,为全诗设置了一个慷慨激昂的基调。

三、四两句写出使途中的情景:“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这一联以极精炼的语言、形象的比喻概括了作者步入塞上的万里行程。你看,诗人乘坐的车子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驶出了大唐的关塞,像天空的归雁一样飞进了边疆异域。这两句不仅叙事,而且写景抒情,三者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叫人难以分辨。

五、六两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更是“绘景绘情”的千古名句。诗人只用十个字,便勾勒出两幅塞外特有的风光图:一幅是“大漠孤烟直”,另一幅是“长河落日圆”。

先说“大漠孤烟直”。写沙漠,为什么要用个“大”字呢?因为“大”字有广阔无际的意思,而且饱含荒凉意味,这就写出了边疆风光的特征。“孤烟”二字,历来有不同的解释。有人引用宋代陆佃《埤雅》中“古之烽火用狼粪,取其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斜”的话作为佐证,认为是指“烽烟”。清人赵殿成注此句诗,先也说“孤烟”是指烽烟,接着又说:“或谓边外多回风,其风迅急,袅烟沙而直上,亲见其景者,始知‘直’字之佳。”其实这后一种解说是对的。如果指的是“烽烟”,前后相望,怎么会“孤”呢?再说王维出使塞上,唐军已经取得了胜利,并声威远播,哪里来的烽烟呢?而烽烟只有遇到敌警时才点燃。由此看来,这句中的“孤烟直”当作“烟沙直上”解。在边疆的大沙漠中,忽而一股“旋风”拔地而起,卷出一道沙柱,直冲云天,忽而风消“烟散”,什么都不见了。这种奇特的景象,在中原地带是不可能有的。就像岑参所写“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一样,诗人正是捕捉到了塞上所特有的奇景。一个“孤”字,给人的感觉,景色是单调的,似乎除了浩瀚无际的大沙漠,再也没其他景物了,但诗人却在“孤烟”后面用了一个“直”字,又绘出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

紧接“长河落日圆”一句,景色更加奇丽壮美。你看,长长的河流,圆圆的落日,交相辉映,这是一幅多么美的图景啊!从这出色的描绘中,我们不能不惊叹作者用字的精当巧妙。因为沙漠地势平远,没有山峦林木,河水流经沙漠,显得很平稳,所以用一个“长”字来形容“河”,是再好不过的了。如果有高山峻岭、悬崖陡壁,那气势就完全不同了。比如,李白笔下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王之涣笔下的“黄河远上白云间”。“落日”本是圆的,但它映照在河水中,更显得圆,故特用一个“圆”字形容,以突出日照长河的壮丽风貌。这一联之所以为人所称道,就在于它勾勒出了沙漠地带的典型风光。诚如《红楼梦》里初学写诗的香菱所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这是因为“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却是有理有情的”(《红楼梦》第四十八回)。

末尾两句“萧关逢候骑(jì),都护在燕然”,写自己在萧关遇到骑马的侦察兵,得知首将已亲临前线。“燕(yān)然”,指杭爱山,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据《后汉书·窦宪传》记载,汉代车骑将军窦宪曾大败匈奴,勒铭记功燕然山而还。这里借用此典故,暗示崔希逸率领唐军追击吐蕃,屡次获胜,就像汉代窦宪破匈奴一样,一直追击到燕然山。所以这里的“燕然”并非实指,而是代指最前线,进而反映唐帝国的军威远播。再说“肃关”离“燕然”山有数千里之遥,侦察兵又怎么能知道这些情况呢?

全诗在胜利的气氛中结束,但诗人奉使问边的行程尚未终止,这就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言有尽而意无穷”。

综上所述,这首诗就作者出塞途中的所见所闻,生动逼真地勾勒出了与中原迥然不同的塞上风光,歌颂了唐帝国的幅员广大,军威赫赫。

全诗意境雄浑,画面壮阔,极富诗情画意。尤其是“大漠”一联,寥寥几笔,便描绘出一幅完整壮丽的画面,在这幅画面中有浩瀚无际的沙漠,有直搏云天的沙烟,有日夜奔流的长河,有赤红滚圆的落日,这些边塞特有的景物与诗中昂扬的情调融合在一起,读之令人精神振奋,而毫无荒凉凄寂之感。无怪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称之为“千古壮观”了。

在用语方面,这首诗亦颇具匠心。诗中以“征蓬”、“归雁”的形象比喻来表现作者的行程,就眼前所见之景物,信手拈来,自然贴切。引用汉代的史事来反映唐帝国的声威,也很精当。

另外,诗的中间两联对仗较工整,但起承两联平仄失粘(第三句和第二句不粘),“征蓬”句应押仄声韵,而用了平声。不过,这种情况在唐诗中是常有的,对全诗的影响不大。

以动显静以有衬无

——读《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鹿柴(zhài),是辋川的一个地名,辋川在今陕西省蓝田县西,这里原是初唐诗人宋之问的别墅。王维自天宝初年买得这份产业后,常住在那里,与他的友人裴迪等“浮舟往来”,赋诗唱和,为辋川的二十处游地各写了一首绝句,共得四十篇,结成《辋川集》,《鹿柴》便是王维所作二十首诗中的一首。

这首诗通过动态景物的对比和映衬,写出了空山深林傍晚的幽静景色,反映了作者闲适静穆的生活情趣。

首句“空山不见人”,极写空山之寂。“空山”,不是说山中一无所有,而是因为人迹罕至而显得“空”。接着“但闻人语响”一句,写静中有动:山谷中偶然传来一阵人语的回响,这“人语响”似乎打破了空山的静寂,但它却听之而遥远,而且是暂时的“响”,人语响过之后,空山愈显空寂。实际上作者这里是以画外的动显示画内的静,以声显静,寂处有声,使画内的静境更加突出。

后两句写林中夕照,进一步突出空山的静美境界。“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一抹斜晖,透过幽暗的山林,斑斑驳驳地照在人们并不注意的青苔上。这是一幅多么幽深冷寂的空山落照图啊。这里是以夕阳的暖色来反衬空山中的幽冷,表现手法与前两句相同。裴迪同咏鹿柴的诗,原文是:“日夕见寒山,便为独往客。不知松林事,但有麏麚(jūn jiā)迹。”此诗也写其幽深,但较之王维的具体刻画稍微脱空一步,显得比较抽象,内容也较单薄。

这首诗总共才二十个字,但由于诗人善于剪裁,在山中景物中独取了夕阳和人声,并采用了以动显静、以有衬无的表现手法,使这幅有限的画面具有了无穷的意趣。清人沈德潜认为它可与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相媲美,可见这首诗是极有神韵的。

传诵不足三叠歌之

——读《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是一首很有名的送别诗,曾被后人推为唐人七绝第一。江淹《别赋》说:“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离别,对人类来说,是很动感情的事,古人比今人尤甚。现代交通发达,人们可以朝出夕归,即使出远门也可以通电话、发邮件,而古时候交通极不方便,一别动辄多少年,不知何时才能相见,甚至终成永诀。“相见时难别亦难”,亲朋远别,难免伤情。那时的上流社会,文人骚客,赶上送别时,除了置酒饯别、折柳赠送之外,常常写诗相赠,互慰互勉,是相当郑重其事的。王维的这首七言绝句,正是通过对送别地点的景色与饯行场面的描写,表现了挚友之间依依惜别的深厚情谊。

从诗题来看,这是王维为送别友人出使安西而作。元二,姓元,排行第二。古时称呼友人用排行是表示亲切和尊重。元二的生平事迹已难考证。使,出使。安西,唐代安西都护府治所,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附近。这首诗经乐工采以入乐,名为“渭城曲”,又叫“阳关三叠”。乐工采诗入乐的时候,用裁截和重叠两种方法,使整齐的字句成为长短句,以便于歌唱。《送元二使安西》当时影响非常大,有所谓“此辞一出,一时传诵不足,至为三叠歌之”(李东阳《麓堂诗话》)。唐代诗人也经常提到它,如白居易《对酒》:“相逢且莫推辞醉,所唱《阳关》第四声。”自注:“第四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也。”刘禹锡《与歌者何戡》:“旧人唯有何戡在,更与殷勤唱《渭城》。”李商隐《饮席喜赠同舍》:“唱尽《阳关》无限叠,半杯松叶冻颇黎。”后代还把“唱阳关”、“唱渭城”作为送别的代名。

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饯别。

“渭城朝雨浥(yì)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一是点明送行的地点是渭城,表明诗人特地赶来相送,情深意切;二是点明送行的时间在早晨,时令是春天;三是点明了当时的天气,一场雨后,天清气爽;四是点出了送行的环境,由于春雨的洗涤,馆舍砖瓦青青,路旁杨柳透着翠绿,正好折枝相赠。渭城,是秦都城咸阳的故址,汉武帝元鼎三年(前4)改名渭城,在今西安市西北,渭水北岸。这两句诗描写了一派春天的景象:在一个春天的早晨,天空下过一场细雨,那飞扬的尘土被微雨沾湿了,空气非常新鲜。客舍旁边绿柳扶疏,新生许多枝叶,经过细雨的洗涤,显得更加翠绿。在柳色的映照下,客舍也给蒙上了一层“青青”的颜色。一个“浥”字,下得恰到好处,它表明这场雨不是使道路泥泞的滂沱大雨,而是刚好润湿了轻尘的蒙蒙细雨,似乎是天遂人意,在为友人拂尘,以便上路。一个“新”字,也能使读者亲切地感受到杨柳经雨后那葱翠的颜色。诗中写柳色,不但是绘景,而且可以使人联想到古人折柳送别的风习,依依杨柳,蕴含着依依惜别的深情。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写饯行告别,是借叙事抒情。阳关,关名,地址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南,因位于玉门关之南,所以称“阳关”。唐时,长安和西域之间往来频繁,商贾、戍边军士、外交官员、都护府幕属等,来来往往,都要经过这条“阳关大道”。而今元二也要跨过陇山,穿过河西走廊,通过阳关,然后进入安西境内。故人,这是亲切的称呼,指认识的时间比较长,彼此感情很深厚的人,也就是老朋友。诗人意识到老朋友使命在身,实在无法耽延时日,但是又不忍猝然分手,还想再挽留片刻,于是深情地说:“老朋友!请你干了我为你斟的这最后一杯酒吧!因为你一出阳关,就再也难见到我们这样的知心朋友了!”诗人这里一不言离情,二不发议论,只是用捧杯劝酒这个具体行动来表达惜别的深情和无尽的情思。诗句中下了一个“劝”字和一个“更”字,便把诗人当时频频举杯、依依惜别的殷殷之意与难舍之情和盘托出了。

在艺术上,这首诗有两点值得注意。

一、借景抒情:“朝雨浥轻尘”,天公作美,清扫一路风尘,表示对即将上路远行的朋友的关切。“青青柳色新”,古人有折柳送别的风习,青青柳色象征与友人依依惜别的情景。

二、选择含意丰富的细节来表达深情:诗人略去了饯别宴会上的具体情景,只写了“劝君更尽一杯酒”,此前之连连干杯,情投意合,自是不言而喻;而临别举杯,祝愿一路平安,更是“酒深情更深”,好像万千离情都要通过这一杯酒来表达似的。

全诗内容蕴藉,景新情挚,情景交融,语言自然明畅。尤其是结句,收束有力,余味无穷。

同类推荐
  • 立正

    立正

    其次,小小说有着自己不可替代的艺术魅力。小小说最大的特点是“小”,因此有人称之为“螺丝壳里做道场”,也有人称之为“戴着镣铐的舞蹈”,这些说法都集中体现了小小说的艺术特点,在于以滴水见太阳,以平常映照博大,以最小的篇幅容纳最大的思想,给阅读者认识社会、认识自然、认识他人、认识自我提供另一种可能。
  • 中国名家经典随笔集萃

    中国名家经典随笔集萃

    本书分为品味生活、放飞心灵、拥抱自然、人生随想、智慧人生五辑,收录作品有:《风筝》、《我的家在哪里?》、《秋天的况味》、《荷塘月色》、《朋友四型》等。
  • 爱情漂流瓶

    爱情漂流瓶

    散文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在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史上可谓奇葩,它以其独特的形式、语言,展现了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展示了其作者的真我风采。本书作为一套经典读者散文选本,共收入200余位作者500余篇优秀作品。作品以刚柔的审美意识,以细腻优美的笔调,抒发了相思之委婉,热恋之缠绵,失意之感悟,理智之潜流等等多维多味的爱之情结,情理深处蕴含着温馨的爱心,给人以爱的启迪和美的陶冶。这些作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全方位理性的展示了高层次的情感阅历和人生感悟。
  • 红楼解梦

    红楼解梦

    著名作家刘心武从研究秦可卿这一人物形象入手,开创出《红楼梦》的角匙。他还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了三篇关于秦可卿、贾元春、妙玉的小说,这本书里还收入“红学”论说、随笔多篇,多有前人未曾道及的新发现、新观点,而且文笔轻松活泼,读来如吮橄榄,回味多滋,意蕴深远。这是一本“红学”方面的专著,同时也是一本清心悦性的休闲读物。
  • 冷眼看文坛:在学院于媒体之间

    冷眼看文坛:在学院于媒体之间

    本书是一本关于中国当代文坛批判的专著,部分章节已经在期刊发表过,涉及到当代热点文化现象探析、当代文学代表作家批评、当代文坛弊端批判、当代文学生产机制探讨、当代期刊观察、作家协会制度研究、网络文学批评等。
热门推荐
  • 侦探戴格昆

    侦探戴格昆

    一次次的拨开谜团,抽丝剥茧真相终于显现,本书为一本纯正推理小说,由很多独立章节构成一章一起案件,每章分上下。主要讲述了和警局合作的名侦探戴格昆以及他的警察朋友海束、高远、唐警监等人的破案经历和方法。主线由各个单独的案件构成,每件案件都疑点重重需要戴格昆用自己缜密的逻辑思维以及对微小事物的观察来抽丝剥茧用合理科学的推理方法找出真相,在一些案件中会出现与其隐藏着的宿敌有关的类容,渐渐的其宿敌会浮出水面,最后与其决斗。里面还包括了一些个人对当今社会的浅见,以及世人之间的人情冷乱。相信大家看了之后就会了解里面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变化。话不多说大家看了就知道谢谢大家!
  • 魔卡幻书

    魔卡幻书

    由魔法和卡片构成的世界!少年林璜手持魔卡幻书,不断前进,只为了心中的愿望!却不得已陷入了巨大的阴谋!“为什么是我?”小林璜疑惑。“你很弱,但是你有天赋,有骨气。”书灵文叔对他说。“为什么是我……”林璜再一次问出了这个问题。“因为,你不是人类……”比卡林这样说。魔卡幻书,带给林璜的究竟是什么?是你来改变世界?还是让命运将你湮没?
  • 荒古尊王

    荒古尊王

    看神秘骚年如何带领骚年伙伴一步步成为帝皇,一步步走出大陆,战世界。(⊙o⊙)
  • 绝脉破天

    绝脉破天

    圣原界很大,从东至西,由南而北,均不知有几十万里。圣原界很小,上有时空乱流,四周有青冥之气,像个笼子。笼子再大,还是笼子。是天道?还是神明?让圣原界变成了现在的样子??叶楚身负七绝天脉,废柴中的废柴,如何修炼,又如何冲破重重迷雾,让圣原界重归……
  • 民国奇案之红楼凶宅

    民国奇案之红楼凶宅

    本书为《民国奇案》系列第二部,第一部《鬼市人头》,第二部《红楼凶宅》均根据真实历史谜案创作。--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冷血王爷无情妃

    冷血王爷无情妃

    她,星珞人人欺负的无才四公主,背后却是冰冷嗜血的杀手羽蝶,尽管是个人人欺的无才公主,哥哥却对她万分疼爱,让她得以在深宫中存活。他,北玥文武双全的冰冷岚王,手段万千毒辣无比,人人敬而远之,万千少女却为之痴迷,可他却唯独宠她无度,在她面前,他柔情似水,霸道得不容拒绝,只是个为情所痴的男子,为她表现出不同的一面,他是她的后盾,是她的保护伞,只为她一人,直到永远……
  • 乱世情缘,复仇王妃爱恨生

    乱世情缘,复仇王妃爱恨生

    她,赫连·冉紫韵,弃爱远嫁,是为完成母亲的复仇大计他,萧良夙,为了摆脱束缚,娶她为妻。她对他好是因为愧疚,他对她好是因为报复。本想真心对她,却料她远离自己,投入旧爱的怀抱。本想与他相伴一生,他却征伐母国,完成大业。满心无望的她却被告知已有两个月的身孕,本以为孩子可以是保住母国的唯一的筹码,却不料他说,若是不能平安诞下婴儿,他便让她的家人为其陪葬。
  • 漫步成仙途

    漫步成仙途

    仙路渺渺,仙途坎坷,有机遇才有可能成功,抓住机遇才能步步成仙。
  • 天情锁之尘心覆雪

    天情锁之尘心覆雪

    黄泉上,忘川边,在那无边际的血色苍茫里,她初次苏醒,伴随在心间的,唯有那片空茫。有那么一个身影,刻在深沉的回忆里,眷恋,痴缠。她好像什么也没忘,又好像……什么都忘了。入了轮回,有了亲人朋友,为救哥哥,开始修仙,拜了师父,有了靠山。她不是生性冷淡,只是把所有的信任与情分都给了他。她以为,这就是她的一生,却不知,这只是她这一生的开始。当忆起千年往事,她是这个世界的守护神,本应守护世界,却为报他滴血救命之恩,拼尽全力为他挡退敌人,送他无上荣耀,自己化为原型,险些丧命。他发誓,她的世界,他来替她守护。再次相见,他冷她,落她,养她长大,却亲手毁了她。她的名字便是多余人,名字是一个咒,他给了她咒,他却不爱她。他说:“若可以用余生渡你成佛,那我甘愿堕落为魔。”万年承诺谁为谁而守,披荆斩棘谁为谁而来,冒天下之大不韪,是谁为谁而铤而走险,冲天一怒弑神杀佛,谁又为谁而起魔心。生生死死死死生生,谁的尘心破了情锁,谁的尘心覆了霜雪。
  • 恋爱娃娃亲:少爷别缠我了

    恋爱娃娃亲:少爷别缠我了

    (这是彩憬的好闺蜜写的书,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哦~)5岁那年,家里来了一个陌生的阿姨和一位叔叔还有一位跟女主年纪差不多的小男孩。妈妈很热情的款待他们,还提起了娃娃亲。还小的女主并不知道娃娃亲是什么意思,这件事情很快就抛之脑后了,可是没想到,未婚夫居然找上门了!找上门之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快点点进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