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29100000008

第8章 中国社会组织的发展与现状(3)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在执政过程中遇到了许多新的问题与挑战,其中社会组织的迅速发展,对党的执政能力及其权威造成巨大的影响就是其一。罗峰(2009)总结了社会组织对党的执政能力及其权威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首先,对政党社会性的冲击。由于政党具有社会性,这与社会组织的属性具有同一性,因而政党权威的扩展与社会组织的发展可能面临着一个空间重叠的问题,这就意味着对一定资源的争夺,特别是对认同资源的争夺。其次,对政党政治性的冲击。面对着多样的且处在发展进程中的社会组织,执政党在将其纳入国家政权的建设过程中,怎样保证其发展的理性化、有序化和有机化,这是对其政治性产生的冲击和影响。再次,对政党行为方式的影响。改革开放后,随着政治行为的逐步规范化和理性化,在国家和社会双重动力推进下的社会生产使各种社会组织快速得以萌生和发展,社会逐渐从以前的均质化走向异质化。政党作为“整合器”功能的发挥就需要考虑已经分化的社会现实,要考虑各异的社会组织的不同需求和功能,这就构成了对执政党行为方式的影响。最后,对政党认同产生的影响。政党的政治性和社会组织的发展需求与政党的政治愿望间并非总是高度契合,社会组织有自身的发展逻辑与愿望,因而构成了对政党认同的影响。

面对着社会组织在社会领域的巨大作用以及对政党执政所产生的影响,政党要想实现对社会组织的良好治理,促进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最重要的是政党对社会组织的定位问题,即是把社会组织看作自己提高执政能力的伙伴,还是看作同政党争夺社会资源的竞争对手。换言之,在不同社会的政治背景和文化传统下,政党与社会组织之间既可以是友好合作关系,也可以是竞争对抗关系,因此有必要对政党与社会组织的关系进行梳理。概括地说,政党与社会组织的关系(国家民间组织管理局编,2009)主要体现为四种模式:一是政党支配社会组织模式。在“强政府、弱社会”的国家或地区,一般是政党支配社会组织的关系模式。其特点是政党,尤其是执政党居于支配领导地位,各类社会组织处于下属、服从地位。由于政党的特殊地位,它在资源和组织等方面具有相对于社会组织的压倒性优势,因此政党可以借助其强势地位掌控社会组织,形成政党支配社会组织的模式。二是社会组织支配政党模式。在“强社会、弱政府”的国家或地区,一般是社会组织支配政党的关系模式,其特点是社会组织长期处于绝对强势的地位,而政党,尤其是执政党处于弱势地位。在一些政党制度不完善的发展中国家,由于社会组织拥有强大的优势地位,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发挥着政党的作用,从而直接介入国家政权领域,形成了社会组织支配政党的模式。三是社会组织与政党竞争对抗模式。竞争对抗模式的特点是,社会组织与政党在利益表达、动员社会资源和发动群众方面形成相互对立和对抗的零和关系。竞争对抗模式反映了政党与社会组织在利益冲突上的“零和博弈”关系,即政党和社会组织双方都认为二者在利益上是“一方所得必为另一方所失”的关系。四是社会组织与政党合作互补模式。合作互补模式的特点是政党与社会组织基于职能分工而相互支持和利用,它反映了政党与社会组织在利益上是“非零和博弈”的关系,即政党和社会组织双方认为二者之间在利益上是“一方所得并非另一方所失”的关系,双方能够在合作互补中实现“双赢”,在双方的良性互动中实现社会和谐。因此,怎样处理好党与社会组织的关系,改善对社会组织的治理,就成为党在新时期面临的重要问题。张文成(2006)指出,“妥善处理执政党与民间组织的关系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扩大党的社会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面对社会组织的蓬勃发展,中国共产党对社会组织的态度出现了如下变化:首先是控制;其次是规范;再次是建立党组织;最后是整合民间组织,开发民间组织的功能。(王名,2008)

1.控制。社会组织的快速发展,容易导致社会秩序的无序混乱,如不加以引导控制,势必会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但这种控制不是扼杀社会组织,而是在正视社会组织作用的基础上加以引导。1984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严格控制成立全国性组织的通知》指出,随着“四化”建设的发展,一些从事经济技术咨询、信息服务和专题研究的民间组织相应出现,对搞活经济、促进智力开发起了积极作用。但是现在有些单位和个人不经中央审批,随意成立全国性的组织,这种做法发展下去,叠床架屋,鱼龙混杂,可能助长某些不正之风,不利于“四化”建设。因此要严格控制成立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的全国性组织,是否成立这类组织要由中央、国务院统筹考虑,任何部门和个人无权决定。但是,也有部分党政干部对社会组织存在消极的态度,无视社会组织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对社会组织的限制、约束甚至反对。俞可平总结过党政干部对社会组织的四种消极态度:一是轻视和藐视民间组织,认为民间组织在中国的社会政治生活中无足轻重;二是不信任民间组织,认为民间组织不正式、不可靠;三是害怕民间组织,认为民间组织强大后会脱离政府的监管,导致政府的社会控制能力下降;四是敌视民间组织,认为民间组织总是不跟政府合作,甚至跟政府唱对台戏,必须坚决予以遏制。(陈金罗、刘培峰,2010)

2.规范。主要是通过政府制定法规条例来对社会组织进行规范,从而使社会组织在法定的框架内有序发展。如《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基金会管理条例》和《外国商会管理暂行规定》等。这些条例对特定的社会组织进行了规定,主要涉及社会组织的登记、注销、撤销以及相关的法律责任等。这些条例的制定,使对社会组织的监督和管理逐步走上了法制化轨道,促进了社会组织的有序发展。

3.建立党组织。主要是通过在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来加强对社会组织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任何组织都必须服从党中央的领导,因此,在社会组织中加强党建工作就成为党领导社会组织的重要方式。加强社会组织中的党建工作,有利于借助社会组织增强党同广大人民群众的联系,向群众进行宣传教育,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有利于加强党对社会组织的领导,引导其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1998年2月,中共中央组织部、民政部下发了《关于在社会团体中建立党组织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的第一条要求经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核准登记(原有社会团体经清理整顿换发新的证书)的社会团体,其常设办事机构专职人员中凡是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的,应建立党的基层组织。社会团体建立党组织,由其业务主管部门或挂靠单位的党组织审批。社会团体在筹备过程中就应考虑建立党组织问题。业务主管部门或挂靠单位应了解和掌握社会团体的情况,对应当建立党的基层组织而没有建立的,要帮助其尽快建立。第二条,社会团体已经建立党组织的,其常设办事机构专职人员中党员的组织关系应转入社会团体党组织;社会团体没有建立党组织的,其常设办事机构专职人员中党员的组织关系可转入业务主管部门或挂靠单位的党组织,参加党的活动。虽然中共中央一直强调在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但是效果并不理想,截至2000年,广东省市属社会团体7301个,建立党组织97个,占1.3%;省直属社会团体212个,建立党组织12个,占5.7%;四川省社会团体10380个,建立党支部324个,占3%。2000年7月,中共中央组织部发布了《关于加强社会团体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要求要充分认识加强社会团体党的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该文件认为目前社会团体管理工作比较薄弱,社会团体党的建设工作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绝大多数社会团体没有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尤其是有些已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社会团体没有及时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在这些社会团体中工作的党员长期不能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一些已经建立党组织的社会团体,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工作比较薄弱,党员未能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社会团体党组织的设置形式不够完善,难以担负起对社会团体的活动进行有效监督的职责;一些业务主管单位党组织对所属社会团体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疏于管理,有的甚至不闻不问。针对这些问题,各级党委要加强对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对社会组织的引导作用。

4.整合民间组织,开发民间组织的功能。“十六大”以后,党中央开始注重社会建设工作,关注社会组织的发展。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按照市场化原则规范和发展各类行业协会、商会等自律性组织”;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和政策法规,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发挥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形成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合力”,“加强和改进对各类社会组织的管理和监督”;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规范引导民间组织有序发展”,“完善民间组织自律机制,加强和改进对民间组织的监管”;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健全社会组织,增强服务社会功能。坚持培育发展和管理监督并重,完善培育扶持和依法管理社会组织的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社会福利等领域兴办民办非企业单位。发挥行业协会、学会、商会等社会团体的社会功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发展和规范各类基金会,促进公益事业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发挥社会组织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增强社会自治功能”,“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重视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组织的上述四个反应是一个连续的行动过程,新的反应行动出现,并不完全替代原有的反应行动,所以这四个反应行动实际上构成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组织问题上的基本行动框架。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已经正视社会组织作为一种权力的力量与治理资源在社会生活空间中的存在与发展,并且开始寻求通过与社会组织的共存、协调与合作,巩固自身的社会基础,同时在生活空间建构起以其为领导核心的治理体系,使得不断拓宽和深化的生活空间成为一个治理有效、运行有序的空间。(王名,2008)

还有学者从执政党和社会组织关系角度来研究党对社会组织的治理。如张文成(2006)指出,妥善处理执政党与民间组织的关系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扩大党的社会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吴辉、赵绪生从分析政党与社会组织的关系入手,提出了政党与社会组织的四种关系模式,即政党支配社会组织模式、社会组织支配政党模式、社会组织与政党对抗模式、社会组织与政党合作互补模式。(国家民间组织管理局,2009)

有的学者从党应对社会组织发展的路径选择角度研究党对社会组织的治理。周太彤认为,应该完善党对社会组织的领导,实现有效的治理。政党治理是现代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在我国,党的领导是核心和保证,是社会组织发展的前提,当前要切实提高基层党组织的质量和能力,在组织上和工作上实现全覆盖,要借助一批整合型的中间组织,形成以党的基本组织为核心,党联系社会、整合社会、服务社会的同心圆结构的社会工作体系。(国家民间组织管理局,2009)

林尚立提出,政党迎接挑战的唯一选择就是进行自我变革,在此基础上协调政党与民间组织的关系,努力使民间组织成为能够与政党协调、合作的伙伴,成为社会治理力量。他通过分析中国共产党对待民间组织的反应行动,提出了“控制—规范—引导—整合”的基本行动框架,从而说明中国共产党已经开始寻求通过与民间组织的共存、协调与合作,以巩固自身的社会基础,构建以其为领导核心的治理体系。(王名,2008)

同类推荐
  • 抗争与合作

    抗争与合作

    随着国家正式权力逐步退出乡村社会,传播正成为乡村治理中的主要策略。通过对江苏省J市的田野调查,提炼出乡村治理中的主要传播策略:强制型传播、灌输型传播、交易型传播、监督型传播和对抗型传播。最后本书提出一个理想型的乡村治理模式——协同型传播。
  • 历史视野中的大众媒介公信力

    历史视野中的大众媒介公信力

    本书以我国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史为线索,从政府、媒介、受众三方视角,对自1872年《申报》创刊至今一百多年内,我国大众媒介公信力的发展和变迁进行了系统考察。通过对不同历史阶段内政府的新闻政策、大众传播媒介的自我定位、受众对大众传播媒介的使用和认知这三个层面进行的观察和梳理,探讨了不同时期响大众传播媒介公信力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 舆论监督与社会正义

    舆论监督与社会正义

    全面阐述了舆论监督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合理发展在目标、理念和实践意义方面与正义精神的高度一致性;分析了舆论监督作为现代社会的政治观念与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冲突;论述了舆论监督之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意义;揭示了舆论监督对于完善社会主义社会评价体系以及在价值传播系统中的作用;通过中西方舆论监督比较、舆论监督案例评析,试图解析舆论监督在促进中国法制建设、推进民主化进程中的作用和意义;探索舆论监督方法的规范化、合法化,从而寻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舆论监督模式,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新闻法制体系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
  • 反校园暴力101招

    反校园暴力101招

    本书作者以多年从教的经验,详尽分析校园暴力的定义、性质、起因和行为特点,分别针对受害者、施暴者、家庭和学校,提出了在不同情况下的应对措施。
  • 中华语典(权威珍藏版)

    中华语典(权威珍藏版)

    本书对传统国学经典中的精华,历代名著中的名言警句,长期流传于民间的歇后语、俗语、谚语、谜语、绕口令,经久不衰的经典对联,历久弥新的各种典故等等进行了整理汇编。把这些形象鲜活、言简意赅、历经千年沉淀却盛传不衰的语言文字,以一种崭新的面貌再现于读者面前。无论是先哲的至理名言,还是才子的诗词歌赋;无论是智者的真知灼见,还是平民的家长里短,都让人受益匪浅。它们或音韵优美,或意味深长,或幽默风趣,或哲理深刻,使人在文化享受中提高文化修养。
热门推荐
  • 复仇,盛夏流年

    复仇,盛夏流年

    【第一次写文,写的不好的地方,多多体谅,谢谢】十年前,她们本应该拥有的天真童年,却遭到了毒手,沦落街头,遇到了上官连司,并认了她们做孙女,送她们去死亡岛训练。十年后,他们回来了,准备复仇……
  • 联盟之最强大圣

    联盟之最强大圣

    齐天大圣取经之后做了什么?联盟中的齐天大圣是否就是那个齐天大圣?
  • 宫锁明珠

    宫锁明珠

    【正式修文】
  • 无公害肉鸡高效饲养技术

    无公害肉鸡高效饲养技术

    本系列图书涵盖了种植业、养殖业、加工和服务业,门类齐全,技术方法先进,专业知识权威,既有种植、养殖新技术,又有致富新门路、职业技能训练等方方面面,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可操作性强,图文并茂,让农民朋友们轻轻松松地奔向致富路;同时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综合素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末日之安之若素

    末日之安之若素

    丧尸突然降临chivu等人在行尸中彷徨着,难以忍受分离与欺骗。十五个人死去了十一个,一个失踪,还有五十小时。他们需要逃避,还是战斗血海?一次次磨难将人性磨损的如行尸般凶险,也是他感受到情感的珍贵。食人族,阴谋,丧尸进化,团战,死亡,正一步步逼近。而现在,血海弥漫,尸横遍野,重点在哪里?只有安之若素
  • 枭霸娇妻

    枭霸娇妻

    一场酒醉,让她失去清白,失去爱人,失去家人,却得到万人景仰的斯总裁的宠爱。他阴冷,他铁血,他是无数女人趋之若鹜想嫁的钻石男,唯独对她视若珍宝。他宠她,爱她,让她忘记伤痛,但当美梦惊醒,她发现所有的一切,竟是无情的阴谋利用。她恨他,报复他,他忍着她,她逃跑,他追着她,她便再逃……
  • 娇萌医妃

    娇萌医妃

    她是救死扶伤的天才医生,亦是千里之外取人性命的杀手,一朝时空交错,成了名门弃女。再睁眸,锋芒乍现,谁与匹敌?骂她的人,变成哑巴,害她的人,悉数诛杀。“了却心头事,三生夙有缘,香开十里桂,移步入天边。”二十字的签文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她是因为谁而到来?是桀骜不驯的瑾王世子,还是深沉霸道的邻国太子,亦或温润如玉的少年将军?三生夙缘紧紧交缠,到底该如何了却?【注:本文作者很逗比,从来只写一对一。宠溺无限接地气,架得很空莫考据。】(简介无力,正文为主!——收藏最乖!)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风起狼烟

    风起狼烟

    一梦越古今,梦里不知身是客.这一年,永嘉之乱带来的硝烟仍在延续,这一年,杀胡令被更多的人记在心里。当楚辰到来的时候,历史却偏离的原先的轨迹,祸耶?福耶?在这战火纷飞的年代里,楚辰只是个过客,在发现自己再也回不到原来的世界之后,他只想做个有钱人,然后泡几个漂亮妹子左拥右抱。可是,当历史的车轮滚滚而来的时候,他又该何去何从?“在权力的游戏之中,你不当赢家,就只有死路一条,没有中间地带。”——《冰与火之歌》
  • 帝少心头宠:宝贝休想逃

    帝少心头宠:宝贝休想逃

    他生的妖孽,五官立体,鼻尖立挺,浑身散发着荷尔蒙气息,但偏偏是这样完美的男人却在大学时期爱上了邋遢成性的宅女,他曾几次跟她表白,但她却是当成是玩笑话。毕业后男人更是几次三番的寻找女人的线索,但却一直没所收获。她是一个宅女,准确的说是邋遢的不能再邋遢的女生,正当女生的美好青春的时候别人都在努力想嫁个好男人,但她却是窝在家里玩电脑,她每天用的穿的甚至吃的都是打电话叫闺蜜送来。高冷男人与邋遢宅女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