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29100000023

第23章 参考文献(1)

安蓉泉,2003,《中国民间组织研究中的概念矛盾分析》,《国家行政学院学报》第2期。

包亚军,2005,《治理理论对当代中国政府体制改革的启示》,《苏州大学学报》第1期。

毕天云,2008,《改革开放30年社会组织发展历程透视》,《中国发展简报》冬季刊第40期。

陈金罗、刘培峰,2010,《转型社会中的非营利组织监管》,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陈伟东、李雪萍,2003,《社区治理与公民社会的发育》,《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第1期。

陈振明等,2008,《健全社会管理格局创新社会管理体系》,《甘肃行政学院学报》第4期。

褚松燕,2008,《中外非政府组织管理体制比较》,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崔恒展,2002,《充分发育的民间组织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环节》,《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崔立群,2006,《辩证看待我国的民间组织双重管理体制》,《学会》第11期。

邓国胜,2010,《中国草根NGO发展的现状与障碍》,《社会观察》第5期。

邓海峰、乐园,2005,《NGO网络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以印度NGO网络建设经验为鉴》,《学会》第8期。

邓伟志,2004,《中国社团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上海行政学院学报》第11期。

邓伟志、陆春萍,2006,《合作主义模式下民间组织的培育和发展》,《南京社会科学》第11期。

丁东红,2001,《中国公民社会的形成及其价值范式》,《理论前沿》第17期。

范丽珠主编,2003,《全球化下的社会变迁与非政府组织》,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方文进,2010,《民办非企业单位治理结构问题探讨》,《社团管理研究》第11期。

共青团上海市委学校部,2011,《上海高校学生社团的现状分析与研究》,《思想、理论、教育》第11期。

国家民间组织管理局编,2009,《2008年中国社会组织理论研究文集》,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龚永梅,2007,《社团与政府的关系:苏州个案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顾建键、马力、布鲁斯·哈迪等,2009,《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与管理》,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甘肃省民政厅课题组,2009,《社会组织与政府关系模式研究》,民政部社会组织研究部级课题阶段性成果。

格里·斯托克,1999,《作为理论的治理:五个论点》,《国际社会科学》(中文版)第2期。

高丙中、袁瑞军主编,2008,《中国公民社会发展蓝皮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顾昕,2004,《公民社会发展的法团主义之道——能促型国家与国家和社会的相互增权》,《浙江学刊》第6期。

韩国明、魏丽莉,2006,《比较与借鉴:国外政府建构与NPO的合作模式》,《公共行政》第5期。

何精华,2006,《网络空间的政府治理》,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何增科,2000,《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何增科,2002,《治理、善治与中国政治发展》,《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第3期。

黄孟复主编,2008,《中国商会发展报告No.2(2008)版》,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黄晓勇主编,2009,《中国民间组织报告(2009—2010)》,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黄晓勇主编,2012,《中国民间组织报告(2011—2012)》,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黄子健,2006,《良性互动是政府与NPO合作的必然趋势》,《理论前沿》第10期。

胡伟、肖捷、危朝安、和占钧,2005,《构建有利于社会和谐的现代社会组织结构》,《天津日报》9月5日。

胡祥,2005,《近年来治理理论研究综述》,《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第3期。

姬斌,2008,《执政党要把握社会组织建设的主动权》,《中共中央党校报告选》第5期。

季明、李舒、郭奔胜,2008,《网络意见领袖“显性化”》,《瞭望(新闻周刊)》第25期。

纪丕霞、赵永厚,2006,《我国草根NGO发展的难题分析》,《科技信息》第1期。

金锦萍,2009,《论我国非营利组织所得税优惠政策及其法理基础》,《求是学刊》第1期。

金家厚、吴新叶,2002,《社区治理:对社区失灵的理论与实践的思考》,《广东社会科学》第5期。

贾西津,2005,《第三次改革:中国非营利部门战略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孔繁斌,2008,《公共性的再生产——多中心治理的合作机制建构》,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罗峰,2009,《社会组织的发展与执政党的组织嵌入:政党权威重塑的社会视角》,《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第4期。

罗伯特·罗茨,1996,《新的治理》,《政治研究》第154期。

李风华,2003,《治理理论:渊源、精神及其适用性》,《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5期。

李磊、王铭、沈恒超,2002,《网上社团及其管理:NGO新领域探讨》,《南京社会科学》第1期。

李芹,2005,《试论民间组织的非营利性及与政府的关系》,《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

李斌,2005,《政治发展的社会新动力:试论中国民间组织兴起的政治发展意义》,《理论与改革》第2期。

李友梅,2006,《民间组织与社会发育》,《探索与争鸣》第4期。

林莉红,2006,《民间组织合法性问题的法律学解析——以民间法律援助组织为视角》,《中国法学》第1期。

刘春湘,2007,《非营利组织治理结构研究》,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

刘斌、赵军、程亮、赵文健、黄文娟、王治保,2011,《南京网络社会组织现状分析与监管对策》,《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第5期。

刘忠祥,2006,《民间组织“双重负责”管理体制剖析》,《中国民政》第11期。

刘祖云,2008,《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关系:博弈、冲突及其治理》,《江海学刊》第1期。

林润辉、李维安,2000,《网络组织——更具环境适应能力的新型组织模式》,《南开管理评论》第3期。

林尚立,2007,《民间组织的政治意义:社会建构方式转型与执政逻辑调整》,《云南行政学院学报》第4期。

李惠斌、薛晓源,2003,《中国调查报告社会经济关系的新变化与执政党的建设》,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陆益龙,2005,《中国社团的发展现状、问题与前瞻》,《学会》第3期。

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编,2008,《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马西恒,2003,《民间组织发展与执政党建设——对上海市民间组织党建实践的思考》,《政治学研究》第1期。

南姆卡普库,2004,《无等级的合作:公共部门与非营利部门合作伙伴关系》,《国家行政学院学报》第1期。

全球治理委员会,1999,《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綦远方,2006,《在新型社会管理格局中发挥社会组织作用的思考》,《新长征》第1期。

萨拉蒙,2008,《公共服务中的伙伴——现代福利国家中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关系》,北京:商务印书馆。

斯蒂芬·戈德史密斯、威廉·埃格斯,2008,《网络化治理:公共部门的新形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邵鹏,2010,《全球治理:理论与实践》,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单美英,2003,《非政府组织的政治功能分析》,《兰州学刊》第6期。

沈荣华、周义程,2003,《善治理论与我国政府改革的有限性导向》,《理论探讨》第5期。

孙志祥,2001,《“双重管理”体制下的民间组织——以三个民间环保组织为例》,《中国软科学》第7期。

苏大林、周巍、申永丰,2006,《走向良性互动: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合作关系探讨》,《甘肃社会科学》第4期。

孙立平、王汉生、王思斌、林彬、杨善华,1994,《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第2期。

孙永福,2001,《中外民间组织交流与合作》,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

孙双琴,2002,《论当代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的选择:法团主义视角》,《云南行政学院学报》第5期。

唐秋伟、郭彩霞,2006,《转型期我国非政府组织在社会调控中的功能分析》,《市场论坛》第4期。

田兰、曾明华,2006,《对我国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合作的实践探索——以公共社区管理为基点》,《行政与法》第5期。

唐士其,1998,《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社会主义国家的理论与实践比较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汪向阳、胡春阳,2000,《治理:当代公共管理理论的新热点》,《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吴志成,2003,《治理创新——欧洲治理的历史、理论与实践》,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王建芹,2005,《我国民间组织的合法性困境及立法思路探讨》,《行政法学研究》第3期。

同类推荐
  • 传媒赢利模式

    传媒赢利模式

    本书的核心是建立传媒产业竞争的模式理论,在总结当今传媒主流商业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渠道产品模式”。该模式以实践为基础,因此这一模式的提出不仅在理论上有所创新,对传媒实践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传媒观察:危机与转机

    传媒观察:危机与转机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传媒大学校庆55周年之际,《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也迎来了30周年刊庆。《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迄今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作为国内创刊最早的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之一,30年来我们向广大读者奉献了160多期刊物,5000余篇论文,发行总量50万余册,为中国广播电视学术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 西北民族地区生态安全与水资源制度创新研究

    西北民族地区生态安全与水资源制度创新研究

    西北民族地区生态安全与水资源制度创新的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西北民族地区生态安全与水资源产权制度创新、西北民族地区生态安全与水价制度创新、西北民族地区生态安全与水资源保护非正式制度创新等。
  • 播音主持艺术10

    播音主持艺术10

    本书不仅是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对外进行学术交流的窗口,也是全国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学术交流的一个平台。编者虽对来稿有所选择,但书中论文作者的观点并不代表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或编委会的看法。我们将秉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欢迎全国高校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和其他相关专业的教师、研究人员来稿,对我国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学发表自己的看法。我们也欢迎全国各地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主持人来稿,就播音主持实践中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 教育,诗意地哲思

    教育,诗意地哲思

    本书是由多篇散文式的教育随笔编辑而成,以一线教师的视野审视教育,在行云流水般的笔触中倾注笔者对教育的理解。书稿主要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教育散文,第二部分是教育效应,第三部分是心理反思。书稿为随笔原创,随意洒脱,有别于一般的教育论文,有一定的可读性。
热门推荐
  • 且共白头:毒妃不倾城

    且共白头:毒妃不倾城

    她,前世是孤儿,死后穿越到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而这一世,母亲失踪,父亲对她不理不睬。家人的关心温暖,对于别人来说理所当然的事,于她,却是多么的奢侈!而因一纸圣旨,他就这么毫无征兆的闯入她的世界,不说,不问,却默默温暖着她已冷了的心……
  • 古老的崇7文化与男性周期

    古老的崇7文化与男性周期

    本书对崇7文化与男性周期进行了考证和研究。全书共分七章,包括崇7文化、古代创世观与生殖崇拜、神话的结构和考证、来自生命科学的启示、男性动态周期等。
  • 倾城系列:之倾城恋

    倾城系列:之倾城恋

    *&%%%#*~/※??’<:-(:-$:-!:O:-复仇的他
  • 我跟美女去抓鬼

    我跟美女去抓鬼

    一个古老的坟墓,一块神秘的玉佩。一场地府的历程,一段神秘的身份。贪婪而挖坟,神秘中的龙凤玉佩。严禁的地府,宿命不死却见无常。手持中龙凤,变换地府鬼警执法。诡异的历程,从一名警察,生起一片黑暗的地狱大门。侯三扣扣:476444201本书群:439208538
  • 女神的修真护卫

    女神的修真护卫

    仰望星空,总带有淡淡忧伤的主人公张毅和刁蛮的傲娇女生、个性的清纯女神、霸道的冰山女神之间的奇遇纠葛,,身上散发着耀眼的光芒的他,吸引着无数女人的目光,真的是没办法啊!
  • 华严一乘十玄门

    华严一乘十玄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异界超神牧师

    异界超神牧师

    看杨凡在异界,如何轻松玩转,杀人,战斗不是主流,改变一个世界才是实力。
  • 修仙创世录

    修仙创世录

    黄昏的郊外,一只野猫孤独的行走着,看其时而停下脚步,而且行走的姿势也有点怪异。
  • 缝尸匠

    缝尸匠

    传说中守棺人,度魂者,鬼画师,缝尸匠是古老留下来的职业。我家是世代相传的缝尸匠,专门给死人缝尸体。自从我女朋友死亡以后,我就发生了一系列诡异的事……
  • 葛上尘

    葛上尘

    古刹的菩提涤荡了滚滚浊浪,净池的青莲守候了千年灯火。曾经犯下天规的狐族公主跪坐蒲团苦求佛祖宽恕,用余生的光阴灌溉菩提古树洗去自己酿下的罪孽,换取儿子的安宁平顺。儿子为母偿债,游历佛国,为寺院用天泉净水描画菩提,并点下一盏由自己的血为引的长明灯,以燃尽自己生来的罪过。佛祖慈悲,派自己莲台下一名守灯童子下凡护佑于他。然却给这一程赎罪的旅途埋下了更深的祸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