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28400000004

第4章 “文化自觉”与教师专业发展(2)

尤其是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作为教师,光有良好的师德是不够的,还要有真正的专业水平。教育家徐特立先生说过:“教师是有两种人格的,一种是‘经师’,一种是‘人师’。我们的教学是要采取人师和经师二者合一的。每个教科学知识的人,他就是一个模范人物,同时也是一个有学问的人。”因为,教育的高度永远是与教师的专业水平同在的。陶行知先生说:“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这要求教师建构精深的广博的知识结构,广泛涉猎,为学生素质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要做一个与时俱进的新型教师,我们在专业上一定要“术业有专攻”,一定要尽力超过所有的学生。这样才能站在学科教育思想的高度,高屋建瓴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视界,在学生学科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方面真正起到引领的作用。

说到“教书”,还有一个理论和方法的问题。俗话说:“登山要有途径,渡海要有舟楫。”一种教学方式的实施也要有行之有效的方法。曾经听过一节语文课,老师讲的是伟大诗人李白的《静夜思》,那是一首明白如话的诗作,内涵挖掘需要凭借学生的想象。可是,老师却要大部分同学体验一把躺在床上的感觉,让接近一半的同学爬到课桌上躺下,本来充满诗情画意的课堂,变得滑稽可笑。这原因不是别的,就是因为老师没有找到合适的教学方式。毕竟,再好的形式也要与相应的内容匹配才好。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作为教师,多学一点教育孩子的理论与方法,就会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有人说:“平庸的老师传达知识,水平一般的老师解释知识,好的老师演示知识,伟大的老师激励学生去学习知识。”是啊,教育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科学,就是符合教育规律;艺术,就是讲究方法。事实证明,只有老师“会教”,学生才可能“会学”;只有学生“会学”,他们才可能学得快乐。静安区张人利校长常常对教师讲,上课有四种境界: 一是念课,新教师上课不会自如地教,只能照本宣科;二是背课,把教科书上讲的背下来;三是侃课,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教科书上的内容;上课的最高境界是“玩”课,跟学生一起“玩”。“玩”其实包括很多要素,第一是有趣,第二是有爱心。有了这两点,工作就是一种轻松的娱乐,不是一种负担,不会产生倦怠。可见,上课是教师的看家本领。很难想象,一个高级教师、一个特级教师,连课都上不好,外界会怎样评价我们的教育!

当然,教育科研和教育创新也很重要。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宋运来针对有人质疑一线教师从事研究者是“不务正业”时不无激愤地说:“从事研究的老师上课差,也差不到哪里去,不从事研究的老师上课好,也好不到哪里去。”是的,教育要大发展,教师就一定要在教学研究上下工夫。词学大师唐圭璋讲课时,言必有据,面前放着讲稿,但基本不看,心平气和,就像在书房里与朋友晤谈。没有研究的教学,是没有生命力的教学。假如说教学是叶,科研就是根,根好才能叶壮。教学和科研从根本上是统一的。从事教育科研不是一朝一夕的冲动,而是长期积累的水到渠成。科研其实有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基于问题的发现式科研。日常教学的一切都可以成为反思的内容。对问题有发现意识,对问题有敏感性,这就是一种科研的思维。第二层次是小课题研究,是我们持久性地对一个问题进行追踪研究,记录整理。像我们平时的叙事故事的撰写、教学论文的撰写都属于这类。第三个层次是规范课题的研究,也就是我们平时所看到的专家论证、课题汇报、结题等。在我看来,教育科研没有什么玄奥之处,无非是调研、记录、分析、研究、写作,以及因此改变我们的教育行为。关键在于你能否坚持下来。

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一个知识建构的过程,也是一个艺术创造和审美的过程。静心回味一下,我们曾教过的每一节课,有多少节课会在你或学生的心田里留下深深的痕迹?恐怕少而又少,凤毛麟角。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文化底蕴不够深厚,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强。“创新”一词,早在《南史·后妃传·宋世祖殷淑仪》中曾提到过,是创立或创造新的东西的意思。但是,教育很容易变成一项简单、机械重复的工作,看似同样的学生、同样的课程、不变的生活节奏,容易让教师总在“原地”打转停留。实际上,教育是需要创新的,只要用心去做,每一届学生都不一样,每一堂课都有新变化,每一天都有新发现。著名学者、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在一次讲隋唐史时的开场白是这样的:“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讲过的,我不讲。现在我讲未曾讲过的。”前人、近人和自己讲过的都是旧的,未曾讲过的才是新的。吕型伟先生也常说:“人云亦云不云,老生常谈不谈。”他要说的都是实践做过、独立思考想过、实实在在的东西。如果教师没有研究,没有实践,自己没有新的东西,就很难在一个比较高的起点去启发学生、带动学生、提升学生。也就是说,教师的高度决定了学科的高度。

作为教师,我们在引领学生成长的同时,自己也在成长。我们常说“教学相长”,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教师也不是完人,我们在很多方面还不如学生。韩愈早就说过:“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在现代社会,就更是如此。陶行知先生说:“我们要向小孩子学习,不愿意向小孩子学习的人,不配做小孩的先生,一个人不懂小孩的心理,小孩的问题,小孩的困难,小孩的愿望,小孩的脾气,如何能教小孩?如何知道小孩的力量?”这就告诫我们,不了解学生、不尊重学生、不虚心向学生学习的人,是不配做老师的。北京市第四中学著名特级教师刘景昆先生说:“学习好的学生是我提高业务能力的老师,学习差的学生是我改进教学方法的老师。”作为教育家、名师,尚且有这种“学生”意识,何况其他老师?因此,我们的教师也应该向学生学习。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更加尊敬教师、信任教师,师生关系也会变得更加和谐、融洽。

四、 实践自觉

实践出真知,这是至理名言。“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列宁说过:“一打纲领也抵不上一个行动。”教育学是“操作之学”,课程怎么设置,课堂怎么管理,教学怎么进行……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操作。离开了实践与操作,教育也就失去踏实的底气。马克思给自己的女儿讲过一个故事: 一个大学问家要过河,上了一只船。上船后,他趾高气扬地问船夫:“你会数学吗?”船夫说“不会”。“那你的生命意义失去一半。”“你会哲学吗?”“不会。”“那你的生命价值失去一半。”话音刚落,狂风卷起巨浪。船夫问大学问家:“你会游泳吗?”大学问家说“不会”。船夫说:“对不起,我今天救不了你……”

教育最可怕的是“坐而论道”。说着容易做着难,所以我们绝大部分人选择了说。说新课程理念,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说中国为什么培养不出创新人才……但是,我们没有去做。一件事的成功,5%靠的是策略,95%靠的是执行。大家都知道杜郎口的教育改革取得了成功。人们说它突破了藩篱,它颠覆了传统,它改变了教育。然而,在一定意义上说,这不叫改变,这叫执行,叫落实。教育理想,很多时候是融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

同类推荐
  • 传播中的心理效应解析

    传播中的心理效应解析

    本书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看似熟悉(如对心理效应词条和具体的传播活动)但又有些陌生的内容。它是以词典的形式,把精心选择的130条心理效应和生机勃勃的传播活动(包括新闻传播、广告传播、影视传播等)联系起来,用心理效应所包含的理论和知识去诠释传播活动中的传者及受众的心理特点和规律;反之,又用丰富多彩的传播实践活动去验证心理效应的内涵。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新闻与传播心理学案例教学的教材,也可以把它视为一本传播心理效应的词典,同时它还是一本有关传播心理学方面的趣味读物。
  • 康奈尔的精神

    康奈尔的精神

    《康奈尔的精神》是“纸上常春藤”系列之一,本书通过解读康奈尔大学的历史,发掘其古老建筑和街巷,庭院和绿地,感受其师生在学习生活中的疯狂与浪漫,欣赏这里丰富的文化艺术及其独特的个性,追踪那些曾经生活在这里的著名的以及平凡的人物,同时也为有志于入读该校的学生提供一些有用的技术支持,为大家构建一个了解、熟悉该校的崭新视角。
  • 战略传媒:分析框架与经典案例

    战略传媒:分析框架与经典案例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学界以及传媒实践者们看待媒体运营的方式正发生着巨大变化,这些变化是新的传媒管理政策、信息及数字技术,以及中国媒体市场增长所导致的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的结果。在此背景下,市场定位、跨媒体经营、拓宽融资渠道、构筑核心竞争力等已成为传媒业界耳熟能详的词汇。然而,上述方式不过是帮助媒体单位实现目标的手段,对媒体单位为何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却未做出解答。
  • 诸子人才观与现代人才学

    诸子人才观与现代人才学

    《诸子百家与现代文化》一书概括了诸子百家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哲学性认识,努力探索先秦诸子学说中规律性的见解,一分为二地评介其为人处世的原则,实事求是地介绍了诸子认识事物的方法和建功立业的方略。该书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集中反映了人生哲理与智慧的结晶,对于提高人们的精神文明和思想文化素质有重要意义。
  • 班主任开展主题班会技巧

    班主任开展主题班会技巧

    任何管理都必须依赖于人去实施,班级规范管理也必须依靠班级的干部、教师去做。因此要强化班级规范管理,就要重视班级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的建设。只有我们的干部、教师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并且在工作中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用自己良好的言行和优秀的人格魅力去感染、熏陶、影响学生,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启迪和帮助,并且通过这两支队伍贯彻执行规范管理的各项规定、制度。班级的各种活动是老师、学生展示自我的最好舞台,也是师生成长不可缺少的环节。活动是常规管理的一个部分,是规范办学的载体。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于乐。为学生创设舞台,张扬个性,陶冶情操。形成生动活泼,充满朝气的校园氛围。
热门推荐
  • 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

    本书详细介绍了组织行为学的基本原理,同时辅以实战案例,系统、全面、深入地介绍了组织行为学的思想、理念和方法,分为四个部分共15章。
  • 都市三国传

    都市三国传

    第一次写小说,写的不是很成熟,请书友见谅
  • 我看见了你的生前

    我看见了你的生前

    据说小孩的眼睛能看见不干净的东西,莉莉5岁时的灵异经历,鬼上身(据真实故事改编)
  • 都市超级至尊

    都市超级至尊

    ps:本书的主角是一个屌丝中的战斗机!意外被神器眷顾,至此开始,装逼无限!你想迎娶白富美吗?你想走上人生巅峰吗?你还在等待什么!你还需要犹豫吗?组织要的就是你这种人才!!三尺龙泉万卷书,上天生我意如何.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跟上队形,让主角带你装逼,带你飞吧!
  • 灵之魔法世界

    灵之魔法世界

    天和地诞生之处。巅峰的世界,与天共存,与日月同辉。天地法则诞生了武,魔法。给平凡生命创造机会。神的天赋和幸运降临在一个凡人身上。代表了他不平凡的命运
  • 花开时走过的独木桥

    花开时走过的独木桥

    ‘’嫂子,表哥他欺负我们单身狗!‘’“老公,我们别欺负他们了!”蓝初夏。“还是嫂子好!”沐阿凡,“我们直接开虐吧!”蓝初夏“老婆说得对!”沐星楠
  • 墨客天下之墨染天下

    墨客天下之墨染天下

    墨家传人聂之青在收回墨家至宝的过程中遭到表哥wen子爵的暗算,在意外中获得了朱雀之眼,无奈之下启动了朱雀自毁模式,怎料朱雀之眼竟是女娲补天时遗留之物,千年前的时空之门如何开启?异世界的仙迹会是巧合?
  • 那年夏天,正好

    那年夏天,正好

    1095天,三年的时间,可以改变很多,1095天,一眨眼的瞬间,可以忘记很多,我只愿在这短短的1095天的时间里,遇见你,靠近你,爱上你。
  • 泣血伐天

    泣血伐天

    步步惊心,成长于大山之内,热血无敌,崛起于草莽之间,且看主角张天行如何从山村中步步崛起,横推众敌,一步步接触千万纪元隐秘。天道的尽头,修道的真相,伐天之路漫漫,但我张天行一力扛起,责无旁贷!
  • 思考致富

    思考致富

    拿破仑·希尔的经典著作,个人成功领域畅销的《思考致富》一书揭示了财富制造的秘密,能彻底改变你的人生。这位著名的成功学大师花费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才发现了“成功法则”,而这一思想是其所有著作的基础,并且在《思考致富》中得到了集中总结。年,千百万人通过学习《思考致富》的实用方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和经济上的独立。在你手中的是一本能使你跻身于世界上最成功人士行列的行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