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28400000024

第24章 今天我们怎样阅读(7)

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是,知识与实践脱节。当代社会,传统意义上的书呆子是越来越少见了,但口会说,笔会写,却脱离生活实际的事,还是时有所闻。中国人知道很多道理,就是不按道理做。中国成绩很差的孩子到美国都能当班长,当数学课代表。我们整个基础教育是非常扎实的,而且学者也是。大家知道,清朝人的传统文化比我们好,但是鸦片战争还是照样打败了,国家照样衰亡。这里原因固然很多,但“知而不行”是其中之一,学的道理不去做。世界上的道理并不多,你抱定一个道理,然后去实践它,你就是一个了不起的人。难怪有人讽刺一些读书人,称其不是知识分子,而只是一个“知道分子”。这种人从幼儿园小班开始到博士毕业,考试成绩都非常好,别人和他提到的事情,他全知道,却无远见卓识和创新能力。这个问题很值得我们深思,这是中国近两百年来落后的主要原因。对此,我同意刘震云的看法。他说:“我觉得我们中国什么都不缺,我们不缺人,因为中国人最多;我们不缺钱,因为现在世界上很多奢侈品店是靠中国人来支撑的。我们缺的是什么呢?……缺的是见识,是远见。”因为在我看来,读了书,并且有见识和远见,这才是真正的“学以致用”,才是真正的知识分子。

到了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知而后行”显得更为重要。人们不仅学了以后要去做,还必须根据实际需要来学。也就是说,读书学习要有针对性。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要撒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教师相对于学生而言,是知识的播种者、智慧的促生者、心灵的塑造者、道德的引领者。因此,教师不应该自甘平庸。要做一个好教师,就要结合本职工作认真去读一些书。教师读书的目的是什么?提升自我,成就自我,完善自我。而这一切,都是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成就学生、完善学生。所以,有兴趣的东西,我们要学;没有兴趣的东西,我们也要学。教师读书不能只凭个人的兴趣,还要看需要而定。有人对年轻人提了这样三条建议,第一是读书与思考,第二还是读书与思考,第三不能老是读书与思考。换句话说就是要行动起来。毛泽东同志曾说过:“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人之读书,可以有多种目的,但大略说来包括两类: 一类是消遣,读什么书没有固定的标准,凭自己的兴趣,喜欢读什么就读什么;一类是使用,即抱有功利性目的读书。消遣犹如消费,使用转化为创造。德国学者伊莱亚斯·卡内蒂说,有一种人叫书迷鬼,“书迷鬼看到所有的书,无论什么书都可以,只要读得懂就行”。这是一种兴趣爱好、一种生活方式。他们不愿聊天、不愿打牌、不愿旅行,就是愿意面对书籍,这是非功利的。但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有功利性的一面,比如你准备做一个研究,或者搞一个课题,或者想弄明白什么问题的时候,目标明确,有方向、有系统地阅读就显得非常重要。

教师是离书本最近的群体,教师读书不仅是涵养自己,还应该把读书与教书结合起来。作为一名教师,最忌讳的是“就知识讲知识”。如果一个数学老师只会讲解公式,那学生怎么会感兴趣呢?教师应该通过自身的阅读,充分解读公式背后的故事,拓展公式修正的过程,这样更能打开学生的学习视野。语文老师的知识结构更要宽泛,在课堂上要能旁征博引,触类旁通。其实,每个教师都应该培养阅读习惯,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益。语文特级教师张万祥在《优秀教师的30本案头书》的序言中说:“最优秀最幸福的教师,一辈子只做两件事——读书、教书。读书是利己的,教书是利人的,而教师的幸福正在于,这两者是完全一致的。”由此看来,教师要在讲台上直挺挺地站着,肚子里没有几本书撑着是不行的。教师的书架上没有书,就好像农民秋收后的粮仓里没有种子。当书架上只剩下教科书和参考书,当书架成为书香不再的地方,教师就已远离阅读。特级教师王栋生曾感慨地说:“教师的个人修养直接作用于学生,不读书的老师怎么教好新时代的学生?”

教师要在读书中充实自己,发展自己。教师在读了一些书、思考了一些问题、积累了一些知识后,就要注意把这些思考和知识转化到实践中去,大胆尝试,努力改进教学。比如,我国古代文学长廊中有许多优美的篇章,它们吸引着人们去阅读欣赏。那优美的词句、铿锵的音节、深厚的内涵,无不陶冶人们的情操,打动读者的心。将古典诗词引入写作或教学中,既可增加文采,又可彰显你的文化内涵。只教书不读书,教书可能成为“教死书”,或是无书可教了;只读书不教书,“躲进小楼成一统”,不去实践,没有实践的检验。没有行动和研究,读再好的书都只能是“纸上谈兵”。教书只有与读书结合起来,在教书的过程中多读书,通过汲取书中的营养以用之于教书。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这句话,人们的一般理解是,一个人做事或做学问,一方面要读书,另一方面也要实践。其实,这句话还有一层意思,“是说读书与实践两者有互动互构的关系。实践越多,体验越多,那么读书才能读懂读透;反过来,读书越多越深,实践就越自觉,收益就越大”。童庆炳: 因此,对于读书来说,除了消遣娱乐,我们总应该有一个目标和追求。只有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把读书与工作、事业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把学习的收获转化为教师发展的实际本领,并从中获得源源不竭的动力。读以为学,可以增加知识;学以致用,可以把工作干得更好。这样,读书也就有了非同寻常的意义。著名教育专家顾泠沅,曾在上海市青浦县(现为青浦区)任中学教师十余年,边读书边实践,笔记记了百余本,主持青浦农村教改实验十五年,其研究成果被中国教育学会评价为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著名特级教师赵谦翔,他的语文教学之路,发动于读书,升华于读书。他把课外读书与课内教学挂钩,开创了“青春读书课”,语文课堂活水绵绵,生机无限,学生获得了素质提升和决胜高考的“双赢”。可见,对教师来说,读书的最高境界是将需要与兴趣结合起来,头脑中始终装着“教育”两个字。

十一、 读书要善于借鉴

一个成功的人需要吸收历史上累积下来的成果,并且与当下的实际联系起来。人生很短,无论一个人多聪明,多有天分,也不可能漠视几千年来人类创造的成果。这是人们了解自然、了解人生、了解人际关系累积下来的经验与智慧,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够成就的,所以一个人通过读书来获得知识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一个人在生活中直接向别人学习的经验是极其有限的,但是通过读书间接向别人学习的经验则是无限的。

通常说,世界名著之所以成为世界名著,除了语言之美,更重要的是能给读者提供一种可资借鉴的思维方式。正因为如此,读书治学必须借助前人,按牛顿的说法,就是“站在巨人的肩上”。有人曾批评这句名言,说含有骄人自得的成分。其实,这正好说明牛顿的博大与谦逊,它旨在告白: 自己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只是借鉴前人作了点创新而已。还有,于漪老师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国际创造性与领导学基金会有次邀请约瑟夫·布罗茨基作演讲。演讲结束,当主持人表示谢意时,这位孤傲的诗人毫不客气地当众宣称:“一点也不要谢我。我坐在这里,并不完全是我自己,我是我所读过和所记得的东西的总和。一旦我不记得了那些东西,一旦我成了街上的普通人,任何人都可以捅死我也不会造成很大损失。但是只要我记得,我就是件珍品!”于漪: 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类社会之所以不断进步,正是由于科学文化知识不断传承和创新的结果,这既需要前辈甘于做“人梯”,更需要后辈勇于不断攀登高峰。这正如田径运动中的接力赛跑,每人都只能跑完自己那一棒的路程。当然,在学习借鉴前人的同时,对所读之书还有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用心理学的术语来说,就是一个“内化”的过程,一本书也罢,一种思想也罢,只有经过这个过程才能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和财富,“内化”为自身的素质。就书籍本身来说,也是这样。如果打开一本书,里面尽是作者一个人的倾吐,丝毫不见对同一话题别人意见的讨论或借鉴,那么,这本书通常是不值得读的。以大家熟悉的马克思为例,他的《资本论》的文献引用就是一个非常系统的经济思想史学习指南。所以吕叔湘先生说:“阅读的本领学会了,自己写文章就不难了。”从一定意义上说,学会写作大都是从模仿开始的。没有大量的阅读、学习、模仿和借鉴,是写不出来优秀作品的。

十二、 读书需要“意志”

历史上,对读书,我们有读《易》“韦编三绝”的先贤孔子,有“头悬梁”的孙敬和“锥刺股”的苏秦,有“凿壁借光”的匡衡,有“映雪读书”的孙康……他们以自己的刻苦和坚毅传承着中国文化,也为世代的读书人树立了榜样。

看来,读书学习是一项艰辛复杂的脑力劳动,坚持读书学习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读书之法,贵在持之以恒,不能心血来潮,高兴时拼命读,兴头过后就丢弃一旁。真要读书,须善耐寂寞,甘守孤独。古人云:“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睡;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白纸黑字的阅读是个“苦中有乐,乐中有苦”的过程,没有极大的毅力支撑,是很难将阅读坚持到底的,所谓“一天爱读书容易,一辈子爱读书不易”。毅力是一种希望,更是一种成功的力量,凭勤奋和毅力可以水滴而石穿。在阅读的时候,我们要耐住寂寞,不怕孤独,专心致志。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咬定青山不放松,养成一种“板凳甘坐十年冷”的读书习惯,就一定能够达到理想的境界。中国有句俗话,叫做“心急吃不到热汤圆”;说得稍微文雅一点,就是“一口吃不成胖子”;再文雅一点,就是“欲速则不达”;再文雅一点,就是荀子所说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篇》)。无论表达方式是俗是雅,其意思都是一样的: 任何成功或进步都是一点一滴不断努力的结果。

战国时期,张仪在各诸侯国从事游说活动,说服各国采纳他的主张,游说数年没有成功,还受到很大侮辱。回到魏国故乡,他的妻子劝说他不要再游说了。张仪对妻子说:“你看看我的舌头还在否?”他的妻子笑着说“还在”。张仪说,“有舌头在就足够了”。后来张仪自荐成功,担任秦相,说服各国服从秦国,瓦解齐楚联盟夺取楚汉中地,辅秦惠文君称王。试想,如果他“不锲而舍”,那恐怕就不能成就后来的事业了。

知名作家方益松曾写过《蜗牛的壮举》,大意是讲一群蜗牛靠着自己的力量,坚持不懈地爬上了世界著名建筑胡夫金字塔的顶峰。这则寓言给我们的启示是: 像蜗牛如此速度的,也能达到它们理想的顶峰,这世界上的事,靠的就是“毅力”二字,只要坚持不懈,你就能成功。

让我们再看一个美国人的人生轨迹: 21岁——生意失败;22岁——角逐议员落选;23岁——再度生意失败;26岁——爱侣去世;34岁——角逐联邦众议员落选: 36岁——角逐联邦参议员再度落选;47岁——提名副总统落选;49岁——角逐联邦参议员落选。

这个“大失败者”,就是亚伯拉罕·林肯。无数次的失败,没有让他泄气,反而激发了他强大的信心与敬业热忱。他始终坚持不懈,终于在52岁时登上了总统宝座,成为了名垂千古的伟人。

人生如此,读书和做学问也是一样,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清朝咸丰年间有个武官叫张曜,因苦战有功,被提拔为河南布政使。他是个文盲,常受朝臣歧视,御使刘毓楠说他“目不识丁”,因此改任他为总兵。他受此耻辱,从此立志要好好读书,使自己能文能武。张曜想到自己的妻子很有文化,回到家要求妻子教他念书。妻子说: 要教是可以的,不过要有一个条件,就是要行拜师之礼,恭恭敬敬地学。张曜满口答应,马上穿起朝服,让妻子坐在孔子牌位前,对她行三拜九叩之礼。从此以后,凡公余时间,都由妻子教他读经史。每当妻子一摆老师的架子,他就躬身肃立听训,不敢稍有不敬。与此同时,他还请人刻了一方“目不识丁”的印章,经常佩在身上自警。几年之后,张曜终于成为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后来,他在山东做巡抚时,又有人参他“目不识丁”。他就上书请皇上面试。面试成绩使皇上和许多大臣都大为惊奇。张曜在山东任上,筑河堤,修道路,开厂局,精制造,做了不少利国利民之事。因为他勤奋好学,死后皇帝谥他为“勤果”。在这方面,现代国学大师陈寅恪更是一个典范。赵元任的夫人杨步伟回忆说:“那时在德国的学生们大多数玩得乱得不得了,只有孟真(傅斯年)和(陈)寅恪两个是‘宁国府门前的一对石狮子’。”意思是说他们对读书对学问颇有定力。这种咬定目标、坚持不懈的定力,值得我们学习。

同类推荐
  • 思考世界的100部学术名著(下)

    思考世界的100部学术名著(下)

    人类的历史,犹如一串华美的项链,是由无数大大小小的事件连接而成的。那一个个辉煌的瞬间,便是历史链条中璀灿的宝石与珍珠,它熠熠生辉,警示着后人。
  • 追寻教育的乌托邦

    追寻教育的乌托邦

    本书记载了作者的心灵成长、记录了作者变革的梦想,体现了作者对理想教育的向往及一种大教育的情怀。全书内容包括:走向讲台——在执著与坚毅中为人师表、享受课堂——让课堂成为孩子的精神舞台、学生观——你的心我永远会懂等七章。
  • 班主任对班级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班主任对班级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没有活动便没有集体。一个班集体如果除了上课便是考试是不会让学生产生感情的。一次又一次花样翻新、妙趣横生的活动,使班级内始终充满生机并对学生保持着一种魅力。学生会油然而生自豪:“我们班真有趣!真有意思!我们的班有别班所没有的东西!”而且更重要的是,从教育艺术的角度看,在集体活动中培养集体观念,是通过淡化教育痕迹的方法来获得并非淡化的教育效果。这是教育的辩证之所在,也是教育者的明智之所在。
  • 电视与未成年人心理

    电视与未成年人心理

    本书从传播心理视角出发,结合大众传播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以及教育学等相关理论,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与未成年人心理发展特点相适应的电视接触特点及使用模式:在现实收视情境中,通过质的研究方法获取数据,考察中国电视节目与未成年人心理的应对,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进而提出传者素养提高与未成年人媒介教育两方面的改善策略。
  • 奥林匹克的传播学研究

    奥林匹克的传播学研究

    伴随着中国“申奥”成功,“奥运”上升为中国社会的重要议题,有关奥运与媒介传播的研究逐渐成为新闻传播学界的一个关注方向。作为该研究领域具有奠基意义的中外学者交流和研讨的盛会,2006年7月28日至29日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安南堡传播学院联合召开了“2006传播论坛——体育与大众媒介”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密苏里大学圣路易斯分校、法国巴黎政治学院、英国利物浦大学等学术研究机构的国外学者,与来自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等国内高校的中国研究者共聚一堂,就广泛的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为奥运传播研究提供了多元的观点与研究的路径。
热门推荐
  • 卫影风云

    卫影风云

    当他们闯进卫影时,就注定没有回头路,除非愿意付出灰飞烟灭的代价…静谧的夜空,喧嚣的不停,是?是…沉睡于地底的古老种族。卫影世界,等你来战!
  • 终极系列之世界王者

    终极系列之世界王者

    她,一个谜一样的女子,他,一个风一般的少年,当冷面的她遇上了只弹琴不谈情的他,究竟会发生什么?是水星撞地球?还是老鼠遇上猫?敬请期待吧!
  • 你是我无法触及的阳光

    你是我无法触及的阳光

    我借你的孤单,今生恐怕难还。
  • 血色彼岸:花开时节待君归

    血色彼岸:花开时节待君归

    第一世,他是弑神殇,她是冥界公主幽冥飞鸾。她,不爱他。“殇,你明明知道……我不可能回应你什么,你这又是何苦?”“我愿意,你管不着。”第二世,他是慕容集团养子慕容桀,她是集团独女慕容雅。她说,愿意下辈子爱他。“哥……”“雅雅,不要怕,有哥在,你不会有事。”第三世,他是龙啸国的弑王爷宫离殇,她是沐大将军府的小姐沐凰兮。她,爱他了,却是因为忘了第一世的事。所以,他一直战战兢兢,担惊受怕。为她,散尽神气,失了不死之身。为陪在她身边,定时去彼岸花丛压制神力,痛苦万分。在虚弱之际,强行破开时空之门去救她,被时空风刃刮伤,月月受非人之苦……这些,够不够你爱我?
  • 萌妃当道:美男快到碗里来

    萌妃当道:美男快到碗里来

    苏念有三大爱好:寻找美男,爱慕美男,调戏美男。一天,一位男子说:“我就是美男,快来调戏我吧!”“男人滚粗!后宫什么都缺,唯独不缺美男!你,排队吧!”
  • 荒月

    荒月

    雷诺大陆,沧海之中的唯一大陆,有东,南,西,北四方帝国。雷诺大陆风云变幻,暗流涌动,星罗水镜上的异象,神的遗民人之一族与魔的遗民暗隐一族的交锋,传说中的半兽人与怀着复仇之火的炼金术师。。。荒月,一个小镇上的孤儿,一位年轻的青铜武士。荒月将有着怎样的命运,他的未来将走向何方,他会创造怎样的传奇。。。敬请关注井月的《荒月》!新人新书,多多支持!
  • 帝女情

    帝女情

    年幼时,母亲因她而死,父亲对她恨之入骨,在她母亲死去的第二天父亲也徇情了,这成了她一生摆脱不了的噩梦,直到遇到他,冰封已久的心渐渐融化,谁知他的心却装着别人,她知道,她这一生不配得到幸福……
  • 校草别走:学霸的世界你不懂

    校草别走:学霸的世界你不懂

    她是人见人避的灭绝师太学霸千金,他是人见人爱的国民校草,当嚣张腹黑又毒舌的她遇上呆萌可爱又傻甜的他两者之间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PS:小烟第一次写文还请大家见谅么么哒!(づ ̄3 ̄)づ╭?~
  • 特种兵王

    特种兵王

    结束了八年为祖国献身牺牲的事业之后,林东终于要回到久违的故乡了,然而他却没有想到,自己刚一脚回到省城,还没有回到家,就被无缘无故的牵扯进了一脏涉嫌绑架谋杀的案件。进,会惹得一身麻烦。退,会丢掉小命。两者一比,林东只能奋起反抗了。枪林弹雨,刀光剑影荡,这依旧是一个属于英雄的年代!PS:本书属于内.签,质量有保证,请放心观看。
  • 封魁人

    封魁人

    青梅竹马的死让我跟着一个奇葩师傅走上了封鬼的道路魁字拆开乃斗鬼,我的职业就是封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