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塞尔维亚通过战争显示了自己的实力,其领土增至87500平方公里,人口也猛增130万,成为巴尔干的一个强国,因而也成为奥匈的眼中钉,欲先去之而后快。还在1912年底,即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爆发后不久,奥匈外交大臣巴尔赫托尔特便公然声称,绝不允许塞尔维亚在亚得里亚海取得一个出海口,并决心建立一个独立的阿尔巴尼亚,以抑制日益强大的塞尔维亚。不久奥匈帝国参谋总长康拉德便在向皇帝弗兰茨·约瑟夫一世上呈的报告中称:“塞尔维亚威信的巩固不仅在巴尔干、在波黑、在达尔马提亚,而且在帝国的内地,都会给帝国的声望带来巨大的打击”,必须认真对待。
此外他还曾多次声称,塞尔维亚已成为全体南斯拉夫人联合的中心,直接威胁到奥匈帝国的存在和壮大。为此在1912年底,奥匈曾在接近塞尔维亚的边境地区集结20万重兵,公开进行挑衅和威胁,此后奥匈和塞尔维亚之间的矛盾便日趋激化。
作为战败国,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相比,恰形成强烈的反差。自19世纪80年代起,保加利亚的统治集团便雄心勃勃,欲在巴尔干地区称霸一方。自1887年至1912年,保加利亚不断扩军备战,军队人数增加了273%,军费增加了100%,至1912年已拥有一支84409人的军队,在巴尔干首屈一指。在两次巴尔干战争中,保加利亚都投入重兵,结果却以惨败告终,损失极为惨重,共有5.8万人死亡,10余万人受伤,元气大伤,国际地位也一落千丈。保加利亚统治集团对此深为不满,准备卷土重来,并把塞尔维亚锁定为复仇的对象。
两次巴尔干战争期间,在巴尔干地区又诞生了一个新的国家,那就是阿尔巴尼亚。1913年7月29日,在伦敦召开的欧洲列强大使会议上决定建立一个独立的阿尔巴尼亚,并把它处于英、法、俄、德、意和奥匈六大国的监督之下,为期10年。塞尔维亚因这个新生的国家堵住了它的出海口而怨气冲天;黑山虽小,但也有野心,试图夺取阿尔巴尼亚的斯库台。这样一来,阿尔巴尼亚的建立不仅没有给巴尔干增添和平的氛围,反而带来了几分不安定的因素。
两次巴尔干战争后,奥匈力图通过削弱,甚至摧毁塞尔维亚的途径来扩展自身在巴尔干的势力范围,自然遭到俄罗斯的坚决反对,随后又引发协约国和同盟国在此的冲突,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祸根。
二、走进世界大战
自1908年至1912年,奥匈便不断进行挑衅,帝国参谋总长康拉德曾不下10次向塞尔维亚发出战争恐吓的信号。他反复强调:“独立的塞尔维亚即使不大,也很危险。”1913年底,在奥匈出版一本名为《武装的欧洲和奥地利》的着作,它代表奥匈统治集团的观点,公开宣扬:“我们应该拿下巴尔干,若想要成为一个大国,除此以外,别无他途。”
奥匈帝国的这一意图得到了德国方面的露骨支持。小毛奇在制订作战计划时,十分重视巴尔干的战略地位,强调它是东线反俄和地中海反英的侧翼,应全力争夺。小毛奇一贯认为对俄作战是不可避免的,必须找一个打仗的借口,而这个借口便是通过进攻塞尔维亚,挑起一场把俄国也拖进去的欧洲战争。1912年底,德皇威廉二世在柏林会晤奥匈皇储斐迪南时称,不能再轻易放过塞尔维亚问题,德国不惜为此打一场全欧规模的战争。1913年夏,德皇威廉二世频频与斐迪南和康拉德会晤,并多次扬言:“只要我和你们在一起,其他国家便都不足挂齿。”同年10月,威廉二世访问维也纳时又特邀奥匈外交大臣贝尔赫托尔特进行密谈,劝说后者必要时可炮轰贝尔格莱德,以迫使塞尔维亚屈服。
同时德国也努力在巴尔干扩展自己的势力范围,首先是经济上的渗透,在19世纪最后25年,德国与保加利亚的贸易增加了19倍,而罗马尼亚40%的进口均来自德国,另有60%的出口商品也都输往德国。在政治上和军事上,德国则试图建立一个由德国及奥匈领导的巴尔干联盟。
当德奥在巴尔干发动咄咄逼人攻势的时候,俄国在法国的支持下也不甘示弱。1914年初,俄陆军大臣苏哈姆林诺夫在报刊上公然声称:“俄国希望和平,但也准备战争。”表明俄国统治集团为了自身的利益已不惜一战。
在德国的怂恿和支持下,奥匈利用一切机会向塞尔维亚挑衅。1914年,为刺痛塞尔维亚的民族感情,奥匈特意选定6月28日为皇储斐迪南前往波黑首都萨拉热窝阅兵的日子,因为525年前(即1389年)的6月28日是塞军在科索沃被土耳其击溃的日子,是塞尔维亚民族的国丧日。结果,发生了斐迪南大公夫妇双双在萨拉热窝被刺身亡的事件。
在调查尚未全面展开,真相远未大白时,奥匈便迫不及待地准备向塞尔维亚动武。6月29日,即刺杀事件发生的次日,奥匈参谋总长康拉德便向外交大臣贝尔赫托尔特声称,必须开始军队总动员,得到了后者的同意,并且认为解决塞尔维亚问题的时机已到。6月30日,德驻维也纳大使契尔施基向本国政府汇报,维也纳希望“跟塞尔维亚人来一个一劳永逸的彻底清算”。
奥匈的立场得到了德国的赞同。还在1914年5月,德国参谋总长小毛奇便敦促奥匈军方对塞尔维亚立即采取行动,因为“任何迟疑都会减少我们的机会”,为此双方商定了共同作战的总方针。7月5日,德皇威廉二世在致奥皇弗兰茨·约瑟夫一世的亲笔信中强调:“只有把作为泛斯拉夫政策轴心的塞尔维亚从巴尔干清除出去后,才能最终修筑起一道阻止泛斯拉夫主义浪潮前进的堤坝。”同日,威廉二世在与奥匈驻德大使赛根尼共进午餐时又反复强调,对塞尔维亚的军事行动不能再向后拖延,德国在这方面坚决支持奥匈。次日,贝特曼首相也向赛根尼重申了德皇的观点,并强调要打,现在比一两年后更好,因为到那时协约国可能会比现在更强大。
尽管1914年7月13日,奥匈外交部法律顾问维斯奈尔在核实所有调查材料后,自萨拉热窝发出电报,向本国政府汇报称:“没有任何证据,甚至也没有任何理由去怀疑塞尔维亚政府事先就知道导致暗杀的步骤。”
但奥匈政府仍置若罔闻,对塞尔维亚采取步步紧逼的政策。
在7月19日举行的内阁会议上,参谋总长康拉德、陆军大臣克罗巴金和海军司令冯·科勒尔中将均积极请战,宣称:“一切均已准备就绪。”7月23日,奥匈向塞尔维亚发出最后通牒,外交大臣贝尔赫托尔特为此幸灾乐祸地欢呼:“我们把一个无法完成的任务交给了塞尔维亚。”
塞尔维亚政府在接到该通牒后,于7月24-25日不间断地举行紧急会议,商讨对策,直至25日下午5时45分,在通牒到期前10分钟才作出答复。除拒绝奥匈警察入境调查外,答应了所有奥匈提出的苛刻条件。尽管如此,奥匈驻塞尔维亚公使馆全体人员仍于6时10分撤离贝尔格莱德。7月26日,奥匈作了局部动员,28日向塞尔维亚宣战。俄国对塞尔维亚所采取的措施表示支持,7月31日开始总动员。8月1日,德国以俄国的总动员为借口,向俄国宣战,随后英法也介入。这样,萨拉热窝的枪声终于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塞尔维亚在这场大战中首当其冲,担当起抗击庞然大物奥匈帝国的重任。当时全国人口仅450万,共动员40余万人参战,但严重缺乏武器,仅有10万支能用的步枪。为此塞尔维亚紧急吁求俄罗斯迅速提供12万支步枪、20万套军服和电台。唯一能向塞尔维亚提供军事上援助的是小国黑山,虽然奥匈试图以割让塞尔维亚和阿尔巴尼亚领土为诱饵,来促成黑山反对俄罗斯及塞尔维亚,但由于黑山50%-80%的进口粮食靠俄国提供,再加上二分之一的财政预算也来自俄国,所以最终它仍加入协约国阵营,于8月5日向奥匈宣战。战争打响后,奥匈立即集中两个集团军的兵力开展大规模攻势,但开局并不顺利。在塞军英勇抗击的情况下,奥匈军队推进缓慢,直至12月2日始占领贝尔格莱德。此后塞军开始进行反击,于12月15日收复贝尔格莱德,重创对手,奥匈共损失28万名官兵,另有4.8万人被俘,元气大伤,只得转而采取守势。与此同时,塞军伤亡也近10万人,无力再扩大战果,双方遂转入对峙状态。
10月底,土耳其在德国的拉拢下,在黑海袭击俄国舰艇,俄军于11月1日进行还击,两国处于战争状态。随后英、法相继向土宣战,11月12日,土耳其向英、法、俄宣战。土耳其的参战对巴尔干的战局并未产生任何重大影响。
三、走出世界大战
协约国和同盟国在1914年并未决出胜负,于是双方都积极开展外交行动,争取更多的国家加盟自己的集团。
为了拉拢意大利参战,英、法于1915年4月26日与意大利签订密约,允诺在战后将主要由斯洛文尼亚人和克罗地亚人居住的伊斯特利亚、达尔马提亚的大片土地划给意大利,这就严重损害了南斯拉夫人民的利益,并由此引发意大利对巴尔干的扩张欲。1915年在巴尔干发生的最大事件莫过于保加利亚的参战。因在巴尔干战争中失利而心怀不满的保加利亚决定借一战之机向塞尔维亚报一箭之仇。
1915年9月6日,保加利亚与德奥签订秘密协定,制定了共同进攻塞尔维亚的计划。10月5日,保加利亚出动6个师自东面向塞尔维亚发动进攻,而德奥则集中14个师自东北面和北面向塞尔维亚进行合围。塞军虽英勇进行抵抗,但因寡不敌众,只得放弃贝尔格莱德向阿尔巴尼亚方向突围,沿途损失5万余人,共有15万人撤退至亚得里亚海岸,随后搭乘英法舰艇转移至科孚岛。黑山则于1916年2月7日向奥匈投降。
为促使希腊参战,协约国决定开辟萨洛尼卡战线,于1915年10月派遣英法联军8个师共计15万人在萨洛尼卡登陆,但当年未及采取军事行动。
罗马尼亚是在1916年才卷入大战的漩涡的。1883年即与德奥签署秘密协定的罗马尼亚在大战爆发后并未加入同盟国一方作战,而是采取观望政策,左右逢源,待价而沽。
俄罗斯十分重视罗马尼亚的战略位置,它不仅能使俄国和塞尔维亚连接起来,而且还能借此切断德奥同保加利亚以及土耳其的联系。为此,俄皇尼古拉二世于1914年6月在萨拉热窝刺杀事件发生前曾对罗马尼亚进行国事访问,密切了两国上层的关系。法国则通过经济关系极力拉拢罗马尼亚。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考虑到德奥无法满足自己的要求,罗马尼亚遂决定倒向协约国一边,于1916年8月17日与英法签订秘密协定,后者承诺战争结束后将把全部特兰西瓦尼亚、巴纳特和布科维纳都划归罗马尼亚,并承担在军事上支持罗马尼亚的义务。
8月28日,罗马尼亚如约参战,共投入23个步兵师、2个骑兵师,约80余万人,曾一度攻入特兰西瓦尼亚,但不久即屡屡受挫,12月6日,布加勒斯特便告失守。到该年年底,罗马尼亚几乎丢失全部领土,罗军伤亡和被俘共达25万余人,损失约30万支步枪和500门大炮,无力再战。1917年,罗马尼亚战线仍无任何起色,于是罗马尼亚政府只得于12月11日和德奥签订停战协定,随后又于1918年5月7日与同盟国单独媾和。
进入萨洛尼卡的协约国军队不断得到加强,到1916年3月已补充了4个法国师和5个英国师,随后在科孚岛得到休整和充实的塞军7个师也陆续到达,使协约国在巴尔干的总兵力增加到30余万人。自8月起,协约国军队即在萨洛尼卡频频发动攻势,前后伤亡4.7万人,再加上疾病困扰,共减员13万人,只得停止进攻。
到了1917年初,萨洛尼卡战线的协约国军队已增加到66万人,其中英军最多,达24万人,法军次之,近20万人,塞军也逾13万人。但在4月和5月的两次进攻中,虽然付出了2万人伤亡的代价,但进展却很少。这样,巴尔干战场在1917年几乎也没有什么变动。唯一可提及的是希腊终于参战,大战爆发后,希腊希望能借机扩大自己在爱琴海沿岸的势力范围,使该海变成一个“希腊湖”。经过长期观望后,希腊直到1917年6月29日才在协约国的持续压力下,宣布对德奥作战。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进入决定性阶段,各个战场都发生激战。8月3日,协约国决定在萨洛尼卡战线发动大规模攻势,共有29个师参加战斗,其中包括希腊军队10个师,塞尔维亚军队6个师,共667000人,配备有2070门火炮。德奥集团出动40余万人进行对抗,其中有保军12个师。9月15日,协约国军队开始进攻,经受1917年农业歉收的保加利亚国内局势一片混乱,9月24日保军中爆发起义,9月29日保政府与协约国签订停战协定,成为同盟国中第一个退出战争的国家。塞尔维亚军队在巴尔干的最后一战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45天内向前推进500公里,11月1日进入贝尔格莱德,光复了沦陷已逾三年的首都。
在协约国军队节节取胜,明显居上风的情况下,土耳其于10月30日也与协约国签订了停战协定。
而罗马尼亚则演出了戏剧性的一幕,于11月10日宣布动员,再次向德国宣战,此时离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只有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