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22100000011

第11章 论功劳和过失,奖赏和惩罚(1)

(第一篇)论对功劳和过失的感觉

引言

这是另外一类属于人类行为举止的品质,它们不同于行为的适当或不适当,庄重或不雅,它们是赞同和不赞同的对象。这就是功劳和过失,值得奖赏和值得惩罚的品质。

前面已经说过,产生一切行为的内心的情感和感情以及行为的全部善与恶所赖以存在的内心的情感和感情,可以从两个不同的方面或者从两个不同的关系来进行研究。首先,从它同引起它的原因或对象的关系;其次,从它同它所要达到的目的或者它企图产生的效果的关系。这种关系就是感情对引起它的原因或对象的适合或不适合,相称或不相称取决于后继行为的得体或不得体,端庄或不雅;感情所意欲产生的效果的有益性或有害性取决于行为可能引起的功劳或过失,即行为的功过。对行为得体或不得体的感觉来源于何处,在本书的前一部分中已有所说明。我们现在研究的是行为的功过来源于何处。

(第一章)论凡表现为感激的恰当对象的行为看来就值得奖赏;同样,凡表现为愤恨的恰当对象的行为看来就应受到惩罚

因而对于我们来说,一个行为表现为某种感情的恰当的和公认的对象,而那种感情又最立即和最直接地促使我们去奖赏某人或给某人以好处,那么那个行为必然显得值得奖赏。

同样,一个行为表现为某种感情的恰当的和公认的对象,而那种感情又最立即和最直接地促使我们去惩罚某人或对某人加以惩处,那么那个行为必然就显得应该受到惩罚。

最立即和最直接促使我们去奖赏某人的感情是感激。最立即和最直接促使我们去惩罚某人的感情是愤恨。

因而,对于我们来说,一个行为表现为感激的恰当的和共同认可的对象,那个行为必然表现为值得奖赏;另一方面,一个行为表现为愤恨的恰当的和共同认可的对象,那个行为必然应该受到惩罚。

奖赏就是回报、补偿,以好还好。惩罚也是回报、补偿,只是用另外一种不同的形式,它是对所做的事以恶还恶。

除感激和愤恨以外还有其他几种使我们对别人的幸福或不幸发生关系的激情,但是再没有任何一种激情能如此直接地激发我们去作为它们的工具。建立在认识和习惯性的赞同上的爱和尊敬,必然促使我们为一个作为如此令人愉快的情绪的对象的人的好运而高兴,因而也愿伸出一只手去促进它。即使他的好运的到来没有经过我们的帮助,但是,我们的爱也得到了充分的满足。所有这种激情所渴望的就是看见他幸福,丝毫没有考虑他的成功是谁促成的,但是感激的满足的方式则不同。如果一个我们曾经得到过他的很多好处的人,他没有我们的帮助而得到了幸福,尽管他的幸福也使我们感到快慰,但是它并不能满足我们的感激之情。直至在我们报答他之前,直至在我们自己参与促成了他的幸福之前,我们依然会感到自己的肩上压着对他过去给我们的好处所负的沉重债务。憎恨和厌恶以同样的方式是在习惯性的不赞同中成长起来的,它们常常使我们对一个行为和性格都使我们感到厌恶的人的不幸抱有一种幸灾乐祸的态度。不过,虽然厌恶和憎恨使我们心肠变硬和丧失同情心,而且有时甚至使我们对别人的不幸幸灾乐祸,但是如果在这种场合不存在愤恨,如果在这种场合我们和我们的朋友又都没有受到任何严重的人身攻击,那么这些激情必然不会导致我们自身去参与给它带来的不幸。虽然我们可能并不畏惧由于亲自插手而受到惩罚,但是我们仍然宁愿他的不幸是通过其他的方式发生的。对于一个处于强烈的憎恨所支配下的人来说,也许他会乐意听到他极端仇恨和厌恶的人死于某一偶然事件。但是如果他还有一点正义感的话(虽然这种激情是与美德极不相吻合的),那么如果他自己成了(即使没有预谋)这次不幸事件的起因的话,而那一点正义感也将使他感到极端痛苦,那么单纯希望别人不幸这一念头就将使他极度不安了。他甚至都会恐惧地拒绝去想象这样一个该咒骂的企图,而且,如果他能够想象他自己能做出这样穷凶极恶的事,他就会开始用从前他看待他所厌恶的人的同样可憎的眼光来看待自己。但是愤恨则全然不同了。如果一个人对我们进行过某种极大的伤害,他杀害了我们的父亲或我们的兄弟,比方说其后不久他就将死于一场热病,甚或由于某一其他罪恶将被送上绞架,虽然它可以平息我们的憎恨,但它仍将不能完全满足我们对他的愤恨。愤恨促使我们去渴望,不仅渴望他应受到惩罚,而且渴望因为他对我们所做的那个伤害而受到我们亲手的惩罚。除非那个罪犯自己也被弄得伤心,而且还为他给我们造成的痛苦伤心。他必然要被弄得悔改,而且为自己的那个行为感到内疚。这样,其他的人才会由于惧怕遭到同样的惩罚,而可能不敢再犯类似的罪行。这种激情的自然满足自动地将有助于达到惩罚的各种目的,教育犯罪分子,为公众树立榜样。因此,感激和愤恨是两种最立即和最直接敦促报答和惩罚的情感。因而,对于我们来说,谁表现为感激的恰当的和共同认可的对象,他就应该得到报答;谁表现为愤恨的恰当的和共同认可的对象,他就应当受到惩罚。

(第二章)论感激和愤恨的恰当对象

成为感激或愤恨的恰当的和共同认可的对象并无别的含义,它仅表明它是感激和愤恨的对象。它显得自然而恰当,并为人们所公认。

它们像人性所有其他激情一样,只有当它们看来是恰当的而且又被共同认可的时候,当每个公正的旁观者的内心都对它们表示同情,当每个无关的旁观者都能充分理解并完全附和它们的时候,它们才会显得恰当并为人所认可。

因此,一个人是某人或某几个人感激的自然对象,每个人心里都愿意感激他,并因而赞同感激他,他看来就应该得到报答。另一方面,一个人以同样的方式是某人或某几个人愤恨的自然对象(每个讲理的人心里都准备接受那种愤恨和同情那种愤恨),他看来就应该受到惩罚。对于我们来说,一个行为如果凡是知道的人都乐于对它予以报答,而且也因而高兴看到它得到报答,那么那个行为肯定必然显得值得报答。同时,一个行为凡是听说了的人都因而生气,而且因为那个原因都乐于看到它受到惩罚,那么那个行为同样肯定必然显得应该受到惩罚。

由于在我们的同伴顺利时我们同情他们的欢乐,所以不论他们把什么视作他们好运的原因,我们都跟他们一起满足。我们理解他们对它所怀有的爱和情感,同时也开始热爱它。因而,如果它受到了破坏,甚或如果它被放置在离他们太远的地方,他们无法去关爱和保护它,虽然他们没有了看见它的愉快,但并不会因此而有所失,我们也会为了他们的缘故而感到遗憾。如果为他的同伴带来幸福的是一个人的话,那情况就更加特殊了。当我们看到一个人受到另外一个人的帮助、保护和宽慰时,我们对接受这些好处的那个人的同情只能激起我们对赠予他的人一种感激的同感。而当我们用我们想象的受益者必然会用望着他的恩人的眼光望着一个是受益者的快乐的原因的人时,他的恩人就仿佛披着一种最迷人和令人亲切的光辉站在我们面前。因此我们会乐意为他对受到了如此多好处的人所怀有的那种感激之情表示同情。因而我们也愿为对他所做好事做出的回报而鼓掌。由于我们完全理解产生这些回报的感情,它们必然在各方面看来都与其对象十分恰当和相适合。

同样,由于任何时候我们看见我们的同伴遭到了不幸,我们就会像对他的忧愁表示同情一样,我们同样理解他对引起和造成他的不幸的任何事物的憎恨和反感。我们的心由于接受和附和他的悲痛,因而也同样为他竭力想驱走或消灭造成他的悲痛的原因的那种精神所激动。在他处于痛苦中时,我们用以陪伴他的那种懒惰而消极的共同感会很乐意于让位给更具生气和活跃的情感。我们正是通过这种情感理解他为驱赶痛苦所做的努力,同情他对引起他的痛苦的东西的憎恨。当引起和造成这些痛苦的是某一个人时,情况就更加特殊了。当我们看到一个人受到另一个人的压迫或伤害时,我们对受害人的悲痛所感到的同情似乎只足以用来激起我们对他对冒犯者的憎恨的共同感。我们乐于看到轮到他向他的对手进攻,而且当他竭尽全力自卫时我们渴望,也愿意去援助他,甚或在一定程度上愿帮助他报仇。如果受害人在打斗中死去,我们不仅对他的友人和亲属的由衷的愤恨表示同情,而且对我们在想象中给予死者(他已不再可能感受愤恨或其他任何情感)的那种想象的憎恨也表示同情。但是当我们把自己放在他的位置上时,由于我们仿佛进入了他的躯体,于是在我们的想象中就会使那个被杀死变了形而且血肉模糊的尸体在某种程度上复活。当我们以这种方式深刻了解了他的情况后,在这时就像在许多其他场合一样,我们会感受到一种当事人不可能感受到的情绪,而且是我们也只有通过对他的一种虚幻的同情才能感受得到的情绪。我们为他的那种巨大而无可挽回的损失(他在我们想象中所蒙受的)而流的同情的泪水似乎只是我们对他所该欠的一小部分责任。我们认为他所遭受的伤害要求我们的关注。如果在他的冰冷和无生命的躯体内还保留着对地面上所发生的事情的任何意识的话,那么我们感受的那种愤恨就正是我们想象中他应该感到的和他会感到的愤恨。我们认为他的血液在大声呼唤要报仇。死者的尸骨仿佛在一想到他所受的伤害还没有进行报复时也都受到了打扰。人们想象中的萦绕在凶手床边的恐惧,迷信所想象的从坟墓中走出来的要求对过早结束他们生命的那些人报仇的鬼魂,所有这一切都来自于我们对死者的想象的愤恨所持有的自然的同情。关于所有罪行中这种最可怕的罪行,造物主至少在我们考虑各种惩罚的效用之前,就以这种方式用最大的而且是抹不掉的字体把对神圣的和必需的复仇法则的直接的和本能的赞同铭刻在了人类的心灵上。

(第三章)论不赞同施恩者的行为,就不会有对受益者的感激的同情;相反,对做坏事的人的动机不加以反对,就不会对受害者的愤恨表示同情

然而,必须看到行为人的行为或意图对于行为的受事者(如果我可以这样称呼的话)一方面是如何有益,或者在另一方面是如何有害。然而,如果在前一种情况,我们看不出行为人的动机有什么适宜性,如果我们不能理解引起其行为的感情,我们就不可能对受益人对他的感激有什么同情;或者如果在后一种情况,我们看不出行为人的动机有什么不适宜的地方,如果相反,引起他的行为的感情是我们必然可以理解的,那么我们对受害人的愤恨就不会有任何的同情。在前一种情况,没有什么感激看来是应该的;而在后一种情况,任何愤恨看来也是不公正的。前一行为看来应该得不到什么报答;后一行为看来不应该得到惩罚。

首先,凡是我们不能对行为人的感情表示同情的场合,影响其行为的动机看来就一定有不适当之处,我们也就不愿附和其行为受益者的感激之情。出于一种最微不足道的动机而给予对方以最大的好处,以及仅仅只是因为对方与其本人凑巧同名同姓便赠予一座庄园,对于这种愚蠢的毫不吝惜的慷慨看来只应得到极小的回报。这类效劳看来不应要求任何相应的回报。我们对行为人的愚蠢的蔑视使我们全然不可能附和受益人的感激之情,他的恩人似乎不值得感激。因为当我们把自己置身于感激者的地位时,我们感到我们对这样一个恩人不可能怀有极大的尊敬,而且我们很容易会因为我们认为那种尊重和敬意应属于一个更应受人尊敬的人而减弱对他的谦恭的尊重和敬意,并把他从他们中删除出去。如果他一贯对待懦弱的朋友和蔼而具爱心,那么我们也会倾向于不给予他过多的尊重和敬意,因为我们认为那些应属于一个更加值得尊敬的恩人。那些以最大的慷慨把大量的财富、权力和荣誉大量赠予自己的宠幸的君主,很少能激起那些对自己的宠幸比较手紧一些的君主常常从宠幸们那里所感受到的对自己的那种依恋之情。天性善良然而不明智的慷慨的不列颠詹姆士一世似乎并没有获得任何人的依恋,尽管他好社交而且生性不害人,可是不论是在他在位的时候还是在他死时他似乎都没有一个朋友。尽管他儿子日常行为冷酷和朴素,英格兰的所有绅士和贵族却都为他比较简朴和卓越的儿子舍弃了自己的生命和财产。

同类推荐
  • 东方人与西方人的50个思维差异

    东方人与西方人的50个思维差异

    本书引用了很多有说服力的故事,旨在通过一个轻松的视角来观察东方人和西方人不同的思维差异。懂得了这种差异,再去审视西方的文化,看待自身的文化,是大有益处的。东方与西方观念的碰撞,将带动世界更合理地向前发展。早在1840年的那一声炮响,不仅使得中国人重新开眼看世界,还让那些曾经张狂的国人落下了“崇洋媚外”的病根。外国的月亮比较圆?有比较,就会有差异。我们不该妄自菲薄,毕竟,有些差异并不等于距离。
  • 道家哲学智慧

    道家哲学智慧

    在战国时代,儒墨并称“显学”。韩非说:“世之显学,儒墨也”。道家是隐者之学,故不在显学之列,而其理论之湛深,思想之缜密,实超过了儒墨两家。孔子罕言天道,“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孟子虽说过“圣人之于天道也”,但也未多讲天道。道家老子不但谈论天道,而且提出“先天地生”的永恒性绝对性的“道”。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总结了夏商周三代的文化成就,墨子“背周道而用夏政”,老子则揭示了有史以来文化的流弊,对于文化发展提出批评意见。儒家虽反对苛政,而肯定区分贵贱上下的等级制度。墨家虽然宣称“官无常贵,民无终贱”,而仍承认贵贱之分,以“贵不傲贱”为理想。
  • 自主与和谐:莱布尼茨形而上学研究

    自主与和谐:莱布尼茨形而上学研究

    针对研究者对菜布尼茨形而上学体系的种种不同理解,本书试图以个体的整体关系问题为主线对它进行系统探讨。除引言和结语外,本书共分四章。第一章从广阔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的特殊经历的角度考察菜布尼茨研究形而上学问题的动机、出发点和目的,试图揭示菜布尼茨研究形而上学的思相实质和真实意图。第二章集中探讨菜而尼茨怎样使个体成为真正的实体并说明个体何以成为独立自方的实体。第三章着重阐述菜布尼茨怎样说明独立自主的个体之间的有序共存和协调变化的普遍和谐问题。第四章讨论菜布尼茨关于个人自由和社会正义的思想,第五章分析菜布尼茨的上帝论。第六章主要研究菜布尼茨的两大逻辑原则及其与他的两大形而上学原理的关系。
  • 思维创新

    思维创新

    什么是思维?思维与思考、思想是什么关系?思维究竟是由什么决定的?本书提出,思维是由人的品格与习惯决定的,人的深层底蕴决定人会产生什么样的思维方式。思维创新是一切创新的由来与去向。如何实现思维创新?作者提出养成假设的习惯、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尽最大可能地发散思维、不断地自我否定、培养和磨练直觉、更广泛地使用和开发工具、时刻自问自答、思无定势等八个取径。书中运用大量生动鲜活的案例,对思维创新的八个取径进行了系统论述与具体解析,读来令人感觉别开生面、深刻细腻、妙趣横生、回味无穷。
  • 诗美之辨:中国当代美学与诗学

    诗美之辨:中国当代美学与诗学

    本书对中国当代美学与诗学研究进行反思和重构,追溯中国当代美学研究的理论资源,系统阐释柏拉图、康德、尼采、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的美学思想对中国当代美学理论建构的影响;对中国当代美学研究中的理论基础、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等进行系统反思,并论及中国当代美学研究的未来走向问题;对诗学研究的反思主要是从诗学生产的角度出发,论及新时期以来影响深远的10本文学理论教材,对文学理论生产的知识空间、问题意识和现实语境进行反思,从而达成重建本文诗学的目标;最后以新时期浙江文学发展落脚点,阐释新时期浙江文学发展的诸多问题进行反思。
热门推荐
  • 灵动魂灭

    灵动魂灭

    这是属于灵力的世界,无灵便无魂。。。。。。。。。。
  • 现在,未来,只为tfboys

    现在,未来,只为tfboys

    tfboys,我们的三个王子:小时候,你不告而别,他帮我找寻你,我可以依靠的肩膀,便都不在我的身边,那年,我八岁;长大后,我们终于重逢,你说:你等我八年,我许你一世!成长的道路上,我们见证了身边一段段美好的爱情——我之所以憧憬未来,是因为我的未来里有你,那,便是我最美好的愿望......
  • exo之殇是离别的笙箫

    exo之殇是离别的笙箫

    一个阴谋让他们失去了她,几年后她回来了,可是她却不记得他们了。小夕,这次我会紧紧抓住你的手,在也不放开了。——这是他们给她的承诺。抱歉,我们不熟。——这是她给他们的沉默。可是她却不知道一种叫爱的萌芽在她的心里渐渐生根发芽。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篮球之王者

    篮球之王者

    篮球精神是一种承诺,你的刻苦、勇敢、以及执著不是因为别人的几句话,只因为你最真实的心愿它说身高矮不是问题,只要你在场上全心的拼搏,再高大的对手遇到你也会低下他高贵的头它说成功并非一朝一夕,但总有一天你所有的知识、经验和技巧会得到回报它说要坚信刚上初中不会打球没有关系,初三毕业的时候你就是班里最好的篮球精神是你不用像基里连科那样全能,因为雷阿伦也是巨星篮球精神是心态平和时篮筐像海一样大,急躁的时候海面会出现赤潮篮球精神是在生活中要低调,在球场上要有霸气,它并不一定体现在你的言语、表情和动作中篮球精神是斗士们的心,他们的心无时无刻的不在呼喊:Westandalonetogether!
  • 仙笺

    仙笺

    华夏国ccbox宇宙空间资源扩展团队在易凌博士的带领下,在一次外星殖民地勘察竞赛中,误入距离地球83万光年的区域。正在ccbos的成员为发现一颗孤立的新星球而欢呼雀跃之时,危险却已悄然降临......一颗孤星,一个仙界。一个天才,闯荡异界。看易凌博士经过种种历练,能否羽化登仙,仙界造册。都在《仙迹光年》里!
  • 最终,你还是我的

    最终,你还是我的

    她,一个从不喜欢认输的女孩,一个大大咧咧的女孩。可遇见他后,一切开始变了,也开始有了自己的秘密。他,一个酷酷的男孩,一个内向的男孩。可遇见她后,一切开始有变化了。
  • 第五维度之能量冢

    第五维度之能量冢

    苏晴在第五维度以自己的灵魂为抵押,完成宿主发布的任务,得到其所付出的灵魂能量为介质,方能在第五维度存活。于是苏晴为了存活,更为了活的更好,一步步......
  • 拽少爷的VIP恋人

    拽少爷的VIP恋人

    不是吧,新学期遇上交换生,此生有着江湖失传已久的“喷冰大法”,并且冰山、腹黑、毒舌......其实呢,事实好像并不是这样
  • 都市地府传人

    都市地府传人

    天道五百年前的突然关闭,和满天神佛一夜之间消失的无影无踪,六道轮回闭,鬼魂无法正常投胎转世,以至阳间鬼怪日益增多,五百年后天道复苏,现生死薄,寻有缘人重开地府,且看主角被生死薄认主,从地府最底层鬼卒一路直上,捉鬼灭妖,积功德升官职,一步一步揭开漫天神佛的消失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