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21900000065

第65章 快乐的组织股(1982)(2)

组织股还有一个特点是思想解放。股里有一个台式牡丹牌收音机,在当时是比较高级的,据说是在襄渝线上师党委奖给47团党委的。早晚饭后空余时间经常收听以前总认为是“敌台”的节目,而且声音放得挺大,有外人在时也常放。开始有些不理解、害怕,后来才知道是澳洲台。唐股长到职后还自带一部日本产的盒式录音机,他不知道从哪里还搞了不少邓丽君的专辑唱带。那时还把邓丽君的歌声视为靡靡之音,唐股长带头听,机关几个股长也常跑到他的办公室“过瘾”。

组织股一向是团机关的先进集体,是团长、政委信任看重的部门,也是机关不少同志佩服、羡慕的单位。同样是股级单位,在大家心中的分量要重得多,地位也分外显赫。重点工作、重要活动到来时,政委、主任往往抽宣传股、保卫股、群工股的同志帮忙,有时搞得他们心里挺不是滋味。长期形成了这样的定式,谁也没办法。然而在安郁卿主任转业以后,新到任的主任一直对组织股不怎么感冒,经常表现出一种不信任、不放心、不认同的态度。这时唐道华股长业已转业,部队又正值青藏线收尾,陕西新区设防,我主持股里全面工作。股里人员分为新、老区两处,任务繁杂,人手不足。工作上有时出现一些小小的失误,但并不影响工作,更不影响大局。如不是求全责备,吹毛求疵,应该会理解,不会怎么计较。可那段时间组织股如走入雾霾天气,阴沉沉、凉冰冰的,平时表扬不多、批评不断,评奖没份、无理挨训。弄得我们几个走也不行,停也不可,上也不是,下也不好,找不到感觉,干不出名堂,都憋一肚子无名火。这时大家互相鼓励,相互安慰,几个人在忍气吞声之中维护着组织股的声誉,在极端无奈中送走了铁道兵生活的最后岁月。长期的友好相处、美好生活,到最后的艰难应对、痛苦忍受,使组织股的几位同志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战友情、兄弟谊,以至在改工以后多少年里,联系不断,情感不减,每年还从四面八方千里之外喜邀相聚,畅叙友情,共享欢乐,被不少人羡慕。

我离开二十局二处三年后,陪县里几个领导到江浙考察,途经上海时,专程到上海松江看望承建莘松高速公路的老首长老战友。那天晚上我们喝酒喝得头都有些大。宴席散场后,马春亮老兄乘兴挥毫赋诗一首:“相聚关角别于秦,斗室六载结情魂。忙里笔耕汗如雨,闲来吹牛笑声频。促膝常将茶代酒,斥邪势如风卷云。君归故里我独在,重会明月待几轮?”诗中“斥邪势如风卷云”,即是对当年组织股困难时期的精辟概括。

2.爱妻到高原

当历史的车轮驶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进入一个全新的时期,不论政治思想领域还是经济发展态势,无论军队建设还是外交工作,可谓风云激荡、日新月异。尤其是随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农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困扰我国三十多年的农民温饱问题得到快速改变。工业经济在各项改革措施的推动下也进入快车道,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国民经济呈现出良性快速发展的大好形势。全国人民欢欣鼓舞,整个社会呈现出安定团结局面。

身在高原上的铁道兵指战员受客观环境、自然条件的局限,对国家的这些变化、这种大好形势看到的很少,感知得比较迟钝。相比之下,我们这些干部,尤其是做政治工作的干部要好得多。一来是我们平时看到的文件、报刊、材料比较多,也相对多看多学不少新的东西。第二个原因就是每年有一次休假,未婚干部三十天,已婚干部一个半月,回到内地可以直接感受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化。

1982年9月我休婚假,来回两个月,对社会的变化感受非常深刻。新婚燕尔,原想在家多待几天,因部队工作太忙,没能久停,即返回部队投入紧张的年终工作总结及一些重要活动。

这年底,由于陈汉新、郭崇高、杨克贵几位老干事相继转业离开部队,张国祥干事调往师组织科,组织股暂时出现人员紧张趋势。尤其时近年终,部队大的活动一个接着一个,唐道华股长带领马春亮和新抽调到股里的杨青龙、郭祥君几个人天天忙得焦头烂额,不可开交。

这时组织股工作的忙不是战备施工,也不是党的建设,而是围绕部队撤编并部的决定精神重点做好部队的稳定工作。

1981年的5月19日,国家计委283号文件通知,为贯彻国民经济调整的方针,青(海)新(疆)线三五年内难以列入基建计划。青藏铁路沿线原有的道砟厂、水泥厂项目全部取消缓建。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整个部队的施工任务全部转入整道、维护、迎接验收阶段。今年年初,又提出做好上新线(陕西罕东线)准备工作的要求,施工任务比较轻松。

这让多少年适应了“时间紧、任务重”“抢时间、争速度”的部队官兵一时找不到了感觉。对下一步的去向开始忧心,对今后的命运产生迷茫。

根据这个特殊时期的实际情况,上级党委以贯彻党的第十二次代表大会精神为切入点,认真开展以“五讲四美三热爱”为主题的各项活动。共青团中央、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提出“五讲四美”,后来又加上了“三热爱”;解放军总政治部结合部队实际提出“四有三讲两不怕”。团党委召开党委扩大会、动员会,接着相继召开“士兵代表大会”“共青团代表会”“老兵退伍工作表彰会”等以往很少召开的大型会议,抓典型、树正气,全团上下出现了服从大局、保持稳定、生动活泼、奋发向上的局面。

1982年的年终工作总结,是多年来少有的政治工作篇幅超过施工生产篇幅。过去,部队以施工生产为中心,党委每年的工作总结一般以比较大的篇幅写施工、写管理。而当年部队施工任务比较零散,重点施工任务已经不多,加之思想政治建设方面的工作特别多,所以党委工作就占了很大篇幅。写党委工作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写组织股,至少可以表明组织股的工作。年终总结工作的党委会上,几个领导都提出对组织股给予奖励的意见。组织股下半年集中活动中最辛苦的是马春亮,最后给他记了三等功。团机关干部记三等功以往是很少的,那一年破了例。一人受奖,全股荣耀,股里的同志们都很受鼓舞。工作基本就绪,唐道华股长和马春亮休假过春节。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老同志全部转业以后,我成了股里的老家伙。股长离职期间,我理所当然地主持全股工作,只是所带的兵只有两个——抽调到股里帮助工作的杨青龙和郭祥君。

都说扬州出美女,其实扬州的小伙更帅。杨青龙原在团机械连当兵,提干后抽到组织股,我第一次见他,就觉得这小伙子堪比电影明星王心刚,帅气劲可以让无数美女迷失方向。他抽到组织股后正赶上几个大会,我休假了,马春亮带着他,跑前跑后,加班加点,经受了锻炼,很快适应了工作。郭祥君来自孔孟之乡,文化功底很好,铁道兵面临撤编之前提拔的少量干部全是优中选优,而且他提拔以后又派到长沙铁道兵学院深造,思想素质和工作水平都属一流。春节前后由我们仨在股里坚持工作,我充满了信心。

1982年农历闰四月,1983年春节来得比较晚。1983年元旦过后十几天才进入腊月。记得有天早上到伙房吃饭,大米稀饭有点稠,而且放了花生米和大枣。我们这些很少记农历、没有多少季节概念的高原军人,听说是“腊八”,还挺新鲜。吃过腊八粥刚上班,收到爱妻的来信,喜不自胜,立即拆阅。

结婚回到部队后,每天都希望收到妻子的信。不管怎么忙,都想抽空看看她来的信。收到妻子的信,手头的工作一时都显得不太重要。

我的恋爱信多,在组织股是出了名的。以前几个老干事,包括后来进到股里的马春亮,都是老同志,都是过来的人,给老婆写信很少,新调进的杨青龙还没有找好对象,还没有找到写恋爱信的感觉。这几年我正处在恋爱之中,信本来就多,与他们几个一比就显得更多。每次邮递员一到,就有人会喊:“小肖,接信!”玩笑开得有点悬!也习以为常。其实,每月也就是一封,最多两封信。高原上没有什么值得大家取乐的,单位同志的对象来封恋爱信也算是一件有趣的事。

那天我刚拆开小陈的信,在对面办公的小杨就笑着说:“是不是嫂子要来啦?”还没等他再说第二句,我也乐了:“真让你说准了,你嫂子真的想来!”

小陈在信中说,1月中旬统计报表报完后,想到部队来过年,征求我的意见,行不行?我心里说:明知故问,真封建!天天盼着你来呢!

对着青龙小兄弟还真不能说得太俗气:“年初岁尾组织股这么忙,她再来不合适吧!”在套间里面办公的祥军听到后也出来凑热闹,和青龙都说:“来吧!来吧!有多少事哩,由俺俩顶着!”

在部队这个特殊群体,尤其是到了我们这个层次,到了我们这个年龄段,同志们之间最关心的就是彼此的家庭问题,个人的婚姻问题。只要是有利于同志们家庭婚姻的问题,什么事情都甘愿担当,都会千方百计为同志们提供方便,这算是部队的一个好的传统。常年钻山沟、住帐篷、四海为家的铁道兵部队可能更“严重”一些。

当我给小陈回信明确表态同意她来部队以后,青龙和祥君两个小兄弟隔不几天就会问:“嫂子什么时间来?”“怎么去接?”“来了住在哪儿?”这些问题,他俩好像比我还操心。当然,有时候还就这个话题再开几句玩笑。真是乐死人!

从我内心来说,也十分地挂心。这不仅仅是我们成婚后她初次来队的新鲜,也不是怕她到高原上受不了这种艰苦环境,而是一直觉得在婚姻问题上我欠的有情、缺的有意。

小陈,名敏,我们同县不同乡,她是安良公社,两家相距十几华里。她父亲原在县民劳局工作,曾主管劳动安置。1976年夏天,小陈初中毕业刚满十六周岁,许昌烤烟厂招收工人,老父亲把她年龄虚报一岁招了工。到许昌烤烟厂上班一年,由于年龄小,生活自理能力弱,父母一直放心不下,又调回县计划委员会当打字员。1979年我们认识时她既是打字员,又负责一项劳动工资统计的业务,平时还真有些忙。她家里的条件在当时的农村是上上等,而我们家的景况则绝对是下等的档次。我提干以后,政治地位虽然多少有一点点提高,住房等物质条件没有多大改善,与门当户对的结婚理念还是有不小差距。我们恋爱以后,她既没有嫌弃我们家“一个像样的凳子也没有”,也没计较我们“山水相隔千里远”的不便,我那笨头笨脑的木讷劲她好像挺喜欢。恋爱以后鸿雁传书、心心相印。去年休假时我在家里翻修房子,她基本上天天骑自行车跑二十多里地给家里送菜送肉,让父母高兴得心花怒放。今年9月份休假前准备结婚,心想应该给小陈买点东西。在西宁市的商店里,买了一双青海产的牛皮棉鞋,在兰州又买一件上衣、一件衬衣。到家后,小陈觉得我回去结婚还能想到买两件衣服,也不算太窝囊,没见东西就高兴。看了又肥又大的皮鞋,她说不能穿充个数也中,现在不能穿以后穿。买的上衣,深蓝色,她说等我们结婚后送给她母亲穿。那件结婚季节可以穿的黑红相间的花格格衬衣,她夸我很有眼光,买了一件二十年以后穿着也不晚的衣服。三件结婚礼品没有一件合适的,而她都给出了恰当的安排。她的宽容与体谅让我既羞又愧。结婚前,我们那地方有“定亲下礼”送四样礼物的习惯,她怕我从外面买回去的衣服被外人看见会讥笑,还怕我重新买礼品多花钱,干脆把自己以前买的秋衣、秋裤、毛衣、衬衣拿到我们家里装箱子后送到她家去充我的脸面。那时时兴“三转一响(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我们一样也没有买,小陈给她父母解释:买了没地方放。结婚时,她托自己的同事,找了县公路段的工具车,把她娶到我们家。为了婚姻完美,少花钱,她想着法儿让我脸上有光彩,她成了我结婚办大事最得力的“参谋长”和“救援者”。假期结束返队前,她提出今年可不可以去部队玩玩。当时我已估计到部队年底肯定很忙,把情况说明以后,她说:影响工作我就不去了。为了不影响她的心情,我还是答应回部队看看再定,并说:如果你到部队去,青海人烟稀少,交通不便,我会到西宁去接你。结果,我却食言了。

十天前答应小陈来部队,没想到上星期决定这一周召开“双学”表先大会,那几天要连明彻夜准备会议材料。收到小陈“已从洛阳上车”的电报后,只好委托在西宁办事的老乡去车站接她。按正常考虑,我应该接住她后陪着在西宁停两天适应一下高原气候,阶梯式上高原,身体反应会轻一些,结果没有做到。

那天傍晚,陈敏在机关院里下了部队的中巴车以后,站在操场上环顾四周,只有微笑,始终没说一句话。我和战友提着行李到临时家属房后,她说了一句让我没法回答的话:“咋觉得我还在车上颠着,像是在做梦!”

同类推荐
  • 世界文学与浙江文学批评

    世界文学与浙江文学批评

    20世纪浙江文学批评所取得的杰出成就,既是两浙文化精神在20世纪激变动荡的社会形势下所孕育的文学成果,又与世界文学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密切相关。《世界文学与浙江文学批评》对王国维、夏丏尊、王任叔、冯雪峰、梁实秋以及王元骧这六位在20世纪浙江文学批评发展史上取得了较高理论成就的杰出文学批评家、文学理论家,本书从中外比较诗学、比较美学的角度入手,尽可能地揭示了他们的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研究是如何在两浙文化精神的制约下,接受世界文学的影响,来推动浙江地域文学批评的发展的。
  • 祖先图腾故事

    祖先图腾故事

    远古时候,世界混浊一片,没有天,没有地。那时候,只有创世主——迦萨甘。迦萨甘四肢兼具,五官齐全,长相和人差不多,有耳能听,有眼会看,有舌头可以讲话。迦萨甘先创造了天和地。最初,天只有圆镜那般大,地只像马蹄一样小。迦萨甘把天地做成三层:地下层、地面层和天空层。后来,天和地各增长为七层,而且在慢慢地长大。
  • 启迪世界的100部文学作品(上)

    启迪世界的100部文学作品(上)

    人类的历史,犹如一串华美的项链,是由无数大大小小的事件连接而成的。那一个个辉煌的瞬间,便是历史链条中璀灿的宝石与珍珠,它熠熠生辉,警示着后人。
  • 走出沙沟(中国西部文学文库)

    走出沙沟(中国西部文学文库)

    《中国西部文学文库:走出沙沟》不仅将杂文这一文学体裁纳入其中,还出现了一些宁夏文学的新变化。长期以小说创作为主的青年作家漠月、了一容和火会亮。其中,漠月的。《中国西部文学文库:走出沙沟》收录了作者近年的散文创作精品;了一容的《走出沙沟》还得到了文学大家王蒙的推荐;而火会亮的散文随笔集《细微的声音》,记录的则是作者在西海固生活的思想感悟,展现了贫困地区人们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此外,作为第22届书博会阅读大使的阿舍,此次被收录其中的短篇小说集《奔跑的骨头》,也是她的首部短篇小说集,作者以散文的笔触,女性的敏锐感,独特的语言穿透力,讲述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 有根的文学

    有根的文学

    本书主要寻找并系统认识了民族传统文化,包括儒家、道家、佛家文化及民间文化。这些寻根文学作品表现了民族传统文化对中国人的精神、心理的塑形和影响,也写出了作家们对文化转换过程中的焦虑状态。
热门推荐
  • 男神索吻:老公快到碗里来

    男神索吻:老公快到碗里来

    她第一次注意到他,不是因为他的人,而是因为他的文章。她是他的男神,都说男神是用来瞻仰的,可素...某天男神对他说“暖暖,我可以亲你么?”她是拒绝呢..还是任君采摘呢..要是拒绝..抬头望向某男水汪汪的大眼睛..她默默地把嘴边的话咽了下去..但顺从的话..她算是亵神么..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曾几何时的英雄们

    曾几何时的英雄们

    菲特无奈的扶额:“克格莫,给我停下,桌子不能吃。”一只牛一般大小的古怪生物点点头放下了桌子,盯着凳子又流出了口水。。。
  • 骑士风云录之南十字军远征(中)

    骑士风云录之南十字军远征(中)

    大陆历五百九十六年,在帝国宰相夫利斯的谋略和青龙、铁甲骑士团等帝国军主力的猛攻之下,索菲亚王国军遭遇到全面的溃败,就连国王诺兰德夫六世也丢掉了性命。从王都逃出的两个少年——索菲亚的王太子阿斯尔和利奥特大公爵之子莱恩斯,成为索菲亚复国的最后希望……
  • 校园娱圈女神:高冷帝少独宠

    校园娱圈女神:高冷帝少独宠

    寒千殇。拥有着一切,完美的家世,绝世的容颜,天才的智商,霸道又拽的性格,拥有了一切。一直到,她遇到那个人——帝夜辰。彻底改变了她。“帝夜辰,你看我干吗?”继续盯。“你喝水吗?”“不喝”继续盯“你吃东西吗?”“不吃”继续盯“那你别用你那炙热的眼神看着我”继续盯“你究竟想干嘛?”“我想吻你啊”“唔...唔...”
  • 抚安东夷记

    抚安东夷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大漠之门

    大漠之门

    上世纪三十年代开始,新疆罗布泊离奇事件频发:飞机离奇消失、神秘生物出现、科学家莫名失踪、小汽车一去不返、探险家横尸戈壁......每一个走进罗布泊的人,要么凭空消失,要么疯疯癫癫,要么魂归大漠。这里究竟隐藏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秘密?史前超文明横空出世,真相骇人听闻,真相毛骨悚然,真相匪夷所思!《大漠之门》带你开启一段惊心动魄的沙漠之旅,揭开罗布泊背后的神秘面纱!
  • 大姐的坏男人

    大姐的坏男人

    [花雨授权]这看起来有点眼熟的家伙,竟暗示她是投怀送抱的不正经女人!?拜托!她只不过是刚搬来,哼,这种空有皮相、没有内涵的跩男,她才不屑……呃?等等!他就是那个她很喜欢的顾氏集团的执行副董事长!?
  • 走向太空

    走向太空

    人们对神秘的太空一直都很向往,尤其是青少年,更是对探索扣了解太空充满了兴趣。本书从宇宙的产生、太空世界的物质、奇特的宇宙空间和现象、人类对太空的探索之旅、未来的太空建设等方面切入,为阅读者展示了一个充满魅力的太空世界。
  • 一代妖师

    一代妖师

    我是一个,炼妖师,炼妖、驱魔、抓鬼,也泡妞。提起泡妞么,咳咳,我的故事里也泡妖女,魔女、和鬼女。这就是我一代炼妖师,巫绝的人生,想了解么?不妨进来一同享受我的人生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