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21200000098

第98章 荀彧反曹案大起底

孝献皇帝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

冬,十月,曹操东击孙权。董昭言于曹操曰:“自古以来,人臣匡世,未有今日之功;有今日之功,未有久处人臣之势者也。今明公耻有惭德,乐保名节。然处大臣之势,使人以大事疑己,诚不可不重虑也。”乃与列侯诸将议,以丞相宜进爵国公,九锡备物,以彰殊勋。荀彧以为:“曹公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操由是不悦。及击孙权,表请彧劳军于谯,因辄留彧,以侍中、光禄大夫、持节、参丞相军事。操军向濡须,彧以疾留寿春,饮药而卒。彧行义修整而有智谋,好推贤进士,故时人皆惜之。

我们再说说荀彧之死这段公案。

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春,曹操开始了如萧何故事:“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十月,董昭(当年是他建议并做内应让曹操把汉献帝从洛阳移都至许都的)提议曹操进爵魏公,加九锡,这些待遇都是“超级大臣”才可以享受的,或者说一旦享受了这些待遇,说明他已经是“超级大臣”,不受皇帝的控制了。如果说最早萧何享受“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的待遇,是皇家对老臣的一种优渥,那么到了三国时代,有董卓、曹操、司马父子做榜样,凡是“剑履上殿”,带着管制刀具见皇帝的都不是善茬儿,在公众心目中都是准备推翻旧世界开辟新世界的枭雄。

董昭把这个议题抛出,就秘密找荀彧咨询,听取荀彧的意见。

像董昭这样的热衷分子,好不容易想出一个讨好老板的建议来,按情理是不想让别人分享功劳的。所以董昭找荀彧估计是按曹操的意思办的。

董昭最初把建议递上去,曹操看了,不动声色,也不会表态,而是慢条斯理地对董昭说:“这种事嘛,涉及名分礼仪,你应该请教一下文若先生,他是这方面的专家,看看他是怎么说。噢,你去的时候,不要说是我让你去的,以免他有什么别的顾虑,你就说是自己有这么一个想法,想在报告给我以前,听听他的意见。”

董昭心里略有点酸,不过他也明白,荀彧的意见为曹操最重视,于是跑来征询荀彧。

荀彧的意见(正史上都是用“荀彧以为”而不是“荀彧曰”)是:“曹公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荀彧也许不知道曹操已经知道这事,还真以为董昭尚在密谋过程中,方案还没出来,所以采取了息事宁人的态度,以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天下尚在纷乱之中,不要给曹操添加政治上的麻烦。想想看,曹操刚刚下了《明志令》,而且刚刚开始“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你们又搞什么加九锡的活动,这样做是不是太急了,不利于曹公的国际形象。

董昭回到曹操那里汇报时,一定对荀彧的话作了节选,没有完整地、准确地汇报荀彧的意思,反而有可能加油添醋,说“老荀坚决反对丞相您继续进步”。

这事闹到最后,荀彧服毒自杀了。关于荀彧的死法,也有多种说法,一种是曹操嫌荀彧“反对进步”,冷遇荀彧,荀彧觉得没意思,服毒自杀;还有一种是曹操不仅是要冷遇荀彧,而且是非置其于死地不可,他派人送给荀彧一个空饭盒,意思是“您省点粮食吧”,活活把荀彧逼得自杀了。

不管怎么死的,反正曹操和荀彧这对合作伙伴最后是分裂了。

关于这段公案,主流的观点认为,荀彧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他跟随曹操是分阶段、有条件的。在安定社会、化乱为治方面是认同曹操的,也竭尽心力帮助曹操;当曹操要篡夺汉祚、甚至只是刚表现出这方面的一点意思的时候,比如要搞什么“加九锡”,荀彧就不认同,于是就和曹操分道扬镳。

还有一种观点,以唐代杜牧为代表,他们认为,荀彧一开始就和曹操同流合污,用高祖、光武皇帝打比喻,用楚汉之事作比方,怂恿曹操“进步”,到了最后,荀彧为了求名,“乃欲邀名于汉代”,这才故意忤逆曹操。也有人说荀彧到此时突然痛改前非,翻然悔悟。

荀彧为什么会在后世被不断“重新认识”并成为话题,锐圆认为,杜牧、司马光皆生活在大一统时代,在大一统时代,忠是硬道理,正是在这种大一统的意识下,荀彧是不是忠于汉室才会成为一个话题。忠字当头,忠是最大的政治正确,曹操是需要否定的白脸人物,在他的核心圈子里都有人反对他“进步”,这就是说明曹操是多么不得人心,所以荀彧才有了汉室忠臣的光环。

荀彧为曹操出谋划策,引荐同类,和曹操同流合污,事实俱在,荀彧怎么配做汉室的忠臣呢?难道最后一死就能洗白以前的罪行吗?

司马光为荀彧作了精彩的辩护。司马光说,管仲帮齐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就桓公本人而论,这家伙连猪狗都不如,差曹孟德远了去,但管仲不以帮助他为耻,因为管仲志在生民。司马光说,汉末大乱,天下涂炭,荀彧要救国救民,他只有通过帮助曹操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荀彧帮助曹操平定天下十之七八,老百姓是深受其惠的,要说功绩比管仲都大。荀彧生为百姓,死为汉室,生得伟大,死得光荣!

司马光认为荀彧比管仲还牛,这里面大有讲究。在孔圣人眼里,管仲是实践“仁”的典范,孔子的学生拿了一大堆名人请孔子品鉴,看谁能达到“仁“的标准,以便树立为学习的榜样。孔夫子评论这些人,有的“忠矣”,有的“清矣”,除了管仲,没有人能达到“仁矣”的水平。孔子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 吾其披发左衽矣!”“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事,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论语》)孔夫子认为,为国为民就是仁。不要让蛮夷统治百姓(披发左衽)就是为国,让百姓安居乐业(不以兵事)就是为民。

在儒家原教旨主义的教义里,“仁”是最高价值,“仁是硬道理”,后来儒家遭到专制权力强奸,“忠”升格为最高价值,成了硬道理。唐宋以降,大家总结前面天下混乱的历史教训,最后发现对皇帝不忠是最根本的原因,往上顺着一追查,曹操父子最浑蛋。一旦以忠为纲,看问题会很简单,形式主义概莫如此。所以杜牧认为,曹操不忠,荀彧和曹操共事,就是不忠,末了反戈一击,也不过是为了邀取忠的名声(他以为荀彧一样和他很看重“忠”)。司马光毕竟有历史眼光,能够从实际出发,认可曹操及荀彧维护秩序恢复民生的历史功绩,他内心也觉得“仁”的价值需要提倡。当然他不敢公开反对“忠字当头”,所以他说荀彧为曹操出谋划策并不损忠臣之节,是又仁又忠,又红又专。

那么,今天不需要再以忠为纲,我们该怎么了结这段公案呢?

其实,在包括荀彧在内的曹操集团的核心圈子,鲍鱼这道菜是可以点的,曹公是可以进步的,而且条件成熟后是必须进步的,这已经是共识了。曹氏将取代刘氏,这个趋势大家都心照不宣,这帮文臣武将呕心沥血、流血牺牲不是冲着汉献帝的,汉帝国国祚已尽,在当时是人所共知的事实。但事实归事实,汉天子仍然存在也是一个事实。

形禁势格,大家只能揣着明白装糊涂,走一步看一步。包括曹操在内,一班老人对汉帝国汉天子有一种复杂的感情,正统的观念很强大,“取而代之”能做不能说,这是一个禁忌的话题,相信曹操对荀彧这样的心腹谋臣都难以启齿。曹操没有推心置腹地和他讨论这个问题,荀彧按照士人的操守和谋士的职业道德,对董昭这样的人,也只能按曹操一贯的公开表态来表态,劝之以“君子爱人以德”,这也是非常适合身份的。

曹操“奉天子以令诸侯”,“以令诸侯”是利润,“奉天子”就是他的负债,这样账面上才平衡。汉天子汉献帝的利用价值越来越低,但如何处置,是一个难题。对曹操来说,在没有万全之策之前,这个问题不妨拖着,何况孙权、刘备等还没有彻底剪灭,在他们平定之前,这个问题并不是很迫切。转移汉祚是个大问题,会带来社会心理的震动,对于这类问题,大政治家是有耐心的。邓小平说五十年不变,曹操也说我活着的时候不变,他们都相信下一代的人“有智慧”解决问题,其实上一代不是没有智慧,而是拉不开面子。

我愿意相信,荀彧在这个问题上和曹操是心有灵犀的,也是曹操的知音。你曹操都搞模糊策略,不争论,我荀彧自然也没必要起哄,到底姓社姓资,五十年以后再说。但是有些人则不一样,曹公不进步,自己也就不能再进步,所以,总想挑起这个话题。这就和“台独”在台湾一样,有急独也有缓独。

从大历史背景看,荀彧这样的士大夫对国祚迁移、王朝轮替并不是没有思想准备,从现实看,汉室不可恢复也是既成的事实。献帝迁许以来,趋势是越来越衰,不是越来越强,就算荀彧是汉家天子的卧底,也应该在一开始想办法强化献帝的权威,引导曹操向恢复汉室的方向上前进,怎么会一直默认曹氏篡夺的野心渐渐膨胀呢?何况曹操做魏公和做皇帝毕竟不是一回事,荀彧何必这个时候以命相搏呢?

所以我认为,荀彧不想参与、有心回避“取而代之”的相关事宜,这是有可能的,曹操不找他,他不会谋划这事,但要说他心存汉室坚决反对却也未必然。

因为曹操和荀彧在这个问题上没有面对面地深谈,不免相互会错了意。曹操实行“单边主义”,伤害了老盟友也未可知。

同类推荐
  • 程疆

    程疆

    人这一生,须得历了多少苦难才能臻于圆满?他的一生并不顺遂,可他从没放弃他要守护的四样事物:脚下的土地;家中的父母;身边的兄弟;怀里的女人。然而,土地被人践踏,家人阴阳相隔,兄弟背后插刀,女人心有所属。可他一直信着: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所盼的,无非那十之一二。他也始终记着他的名字:程疆,程佑之。他也始终记着他的使命:佑我大沂之疆!
  • 召唤华夏之三国

    召唤华夏之三国

    不同的三国,没有穿越,只有原始。大汉帝国在巅峰时代崛起,诞生一代绝世名帝,刘鸿,拥有绝世系统,华夏名将名臣归顺尽大汉帝国掌控。曹操:刘鸿是一代名帝,具有颠覆世界的能力。刘备:刘鸿是我的刘家兄弟,我的军队就是刘鸿的军队。孙权:刘鸿是我的上头,我们孙家誓死效忠于大汉帝国。天下英雄谁敌手,唯我独尊。猛将文臣汇聚一堂,尽在召唤华夏之三国!
  • 三国之我就是我

    三国之我就是我

    猪脚王少宇重生三国,这里有你想知道的,有你知道的,有你不知道的,还有你知不知道都要知道的。
  • 红颜三千

    红颜三千

    王彦,转生成了一个富家少爷,凭着一身不俗的武艺,在这大梁乱世,手持三尺青锋,胯下朱蹄扬尘,血染黄沙,且试天下!
  • 穿回元朝之一战神横世

    穿回元朝之一战神横世

    宇宙飞船进入黑洞,利用黑洞引力加速重回地球,时间维度已经是元朝,由于当时地球引力场与现代不一样,飞船没有在设定位置迫降,并失事。吕文耀的安全舱降落到钦察汗国南部的一个山区。恰巧妮娜逃避官府追捕,妮娜救了吕文耀。在吕文耀的帮助下,博格达村民与官府对抗。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赤色之眼

    赤色之眼

    我不知道能不能改变我的命运,但我知道不能随波追流被命运玩弄。我在抗争命运,但不知道这抗争也是命运所安排。
  • 打造心态(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打造心态(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心态决定一切!智慧创造一切!这是一个人人追求成功的时代,心智的力量具有创造成功态势的无穷魔力!即具有成功暗示的随着灵感牵引的成功力。
  • 落凤天下

    落凤天下

    年少结发又如何?还不是亲眼看着他另娶她人。新人笑,旧人哭,到头来,空许诺。凤翩翩曾说:你是我的毒药,而我甘愿饮下。高重华在她看不见的地方低声轻叹:我要拿你如何是好?爱不得,恨不得。世间有多少痴男怨爱恨不得,你我恰好便是。当她带着一身伤离开后,无意中发现五年多年前凤家被灭居然隐藏着一个惊人的秘密。文昌帝突然病重,五皇叔回归,朝堂风起云涌。赫然发现,一切才正式开始。
  • 寻宝记之天门山寻宝

    寻宝记之天门山寻宝

    在2015年一个暑假,一群学生无意发现闯王李自成的侄子李过埋藏在湖南天门山宝藏的秘密,确定探险寻宝。这期间千难万险,历经种种难关,最终真相大白。
  • 光剑剑仙

    光剑剑仙

    地球联邦年轻的准大师,不慎为神秘晶体所困,陷入必死之境。朝闻道,夕死可矣!年轻人于必死之境开悟,成为最年轻的大师,却还是无法摆脱死局,于神秘晶体的爆炸中灰飞烟灭。年轻人神魂被晶体所救,进入波澜壮阔的修仙世界。光剑剑神的传奇,由此开始……
  • 疼爱之我的明星老公

    疼爱之我的明星老公

    她失忆成了他的老婆,许久过后得知那场车祸时,才发现自己真正爱得是……
  • 摸鱼犯案集

    摸鱼犯案集

    温柔乡“衔玉公子”李闲玉温润如玉,才情过人,屡破奇案,名扬天下;花衣巷“鬼娘子”邵药儿能通阴阳,会趋鬼神,明辨凶嫌,誉满江湖;栾光寺“小菩提”慧智年少早慧,过目不忘,五羊城“杨半仙”杨灿算尽锱铢,断绝纰漏。有他们这样的人存在才使得这个江湖不会风雨飘摇,这个江湖就是他们的江湖。但,摸鱼门犯案数十,在这个江湖里,却没有它的传说,只能隐隐约约的有些影子,言罢,言罢,毕竟这江湖其实是浑水摸鱼的江湖。
  • 鸡肋

    鸡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时心

    时心

    这是一个有关于时间旅行的故事,之所以没把它归类在科幻类,因为……去它的自然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