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20000000004

第4章 与共和国同行-王建军(3)

哈密工业园区2003年启动建设,2006年升格为自治区级工业园区。规划控制用地77平方公里,批准建设规划面积51平方公里,以“一园三区”的独特格局铺展在新疆东大门。广东工业加工区规划控制用地21平方公里,利用“粤哈”经济技术协作平台,重点发展石材、轻工、农副产品加工业和制造业;重工业加工区规划控制用地面积24平方公里,重点发展以电力为主的重化工、煤化工、矿产资源深加工等综合利用产业;有色金属加工区依托东天山有色金属带,重点发展铜、镍等有色金属采、选、冶、加工为主的支柱产业群。经过5年时间的发展,园区配套建成面积由2003年初建时的1平方公里增加到25平方公里。入驻园区的企业现有120家,82家企业开工建设;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25亿元。2008年,园区完成工业产值11.67亿元,实现利润1.05亿元。

1965年,第一家乡办化工厂——石人子一化的兴建,标志着巴里坤县盐化工业的起步。改革开放之初,四处点火冒烟的乡镇化工厂是巴里坤发展乡镇企业的一景。到1996年,巴里坤化工企业多达21家。散落在巴里坤湖畔15公里的地面上。无阻排放的废水、废渣、废气,在周边造成严重污染。市场的优胜劣汰法则先后淘汰了10家企业。而剩余11家企业产量最多的3.4万吨,最少的不足5000吨。

2006年巴里坤开始规划建设以硫化碱、精制硫化碱、煤焦化、精细化工为主导的新型工业园区,“十一五”末,这里将打造成为全国最大的硫化碱生产和供应基地。园区占地面积8.4平方公里。现已进驻3家企业。按照芒硝的总资源量和可持续利用的原则,建设规模确定为最大规模年产24万吨硫化碱,芒硝最大开采量控制在55万吨以内,对入驻园区企业设立了门槛:年产3万吨、环保达标企业方可进驻,芒硝资源以保新、保大、弃小的方案配置。

新联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是第一家由老化工区搬进新园区的当地企业。早在2005年,公司董事长李宝林就专门腾出一台转炉进行节能减排的工艺试验,经过不断改进,这套自主研发的工艺设备初步定型,并申请了发明专利。地区环境保护监测站对新联公司的脱硫除尘工艺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二氧化硫的排放量,每标准立方只有144毫克,而设备更新前则高达3651毫克,烟尘排放浓度也由每标准立方1616毫克降到了103毫克。节能效果也很显著,生产每吨硫化碱要比以前节煤350公斤。

汇友公司引进先进的节能减排设备,硫化碱年产能达到12万吨。实现焦碱联产后,年节约原煤可达10万吨。

至少在10年前,伊吾在现代工业史上还是一片空白。2008年的伊吾,工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80%。工业崛起正成为伊吾谋求新跨越的杠杆支点。伊吾工业加工区规划建成一个以煤化工产业、煤电能源产业为龙头,以金属加工和轻工加工产业为辅助的现代化综合性工业区。

改革开放以来,最意味深长的变化来自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工业非公有制企业在政策支持下发展迅速,活力迸发,在哈密工业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新疆大明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出资收购兵团乌二钢天湖2号铁矿,原矿设计为年产7万吨,经过技术改造达到了年生产15万吨原矿的能力。2001年大明公司投资1400万元建成天湖1号一期30万吨井建工程,投资1400万元建成30万吨原矿处理能力的选厂。2004年6月投资9600万元开工建设天湖铁矿1号矿体二期工程,年采矿100万吨、配套年产60万吨铁精粉选厂项目2008年顺利完工并投产。总资产已达4.01亿元。9年走完了雅满苏矿40年的路。

2007年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资产总额占全地区的35.2%,完成工业增加值占全地区的40.8%、利税占89.7%。近年来民营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十分强劲,不仅投资增幅较高,而且项目的体量越来越大,后劲十足。

在60年前,哈密没有一家年销售收入过10万元的企业,1949年,全部工业总产值只有20.23万元。30年前,没有一家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而到了2008年,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已达14家。工业是哈密崛起的重要支撑,工业强区是哈密跨越发展的核心战略。财富的种子在激情燃烧的土地上播种。哈密工业纵横捭阖迎来风生水起的大好局面。随着国际资本产业和中国中东部产业正向西部加快转移,哈密工业将会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抓住机遇,蓄势腾飞,显示出不可限量的发展前景。

三:在希望的田野上

戈壁腹地的淖毛湖绿洲,历史上曾是哈密王遣罪的流放之地。1952年,王秀英一家从哈密迁到了淖毛湖种地,坐了三天马车,一到地方,满眼荒凉。

1952年开始的土地改革,摧毁了封建剥削制度,翻身的农民,在勤劳的耕作中创造着新的生活。由于历史的本来局限,又遭遇持续的灾荒,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贫瘠的土地并不能承载更多的希望。从1958年到1978年,哈密农牧民年人均收入仅从78元增长到136元。年均增长不到3元。淖毛湖,这个伊吾县水土条件最好的农区多年缺粮。

1976年杨永和从孔子故里曲阜来到淖毛湖支边,在哈密市下了火车,坐了一辆敞篷卡车一路颠簸了十几个小时才到了地方。想给家里报个平安,全淖毛湖只有两部摇把子电话,想买二两红糖,没有。当时这里还是“以粮为纲”。种一茬小麦,7月份成熟,10月份才收完。

1978年12月18日,初冬的瑞雪点缀出一个新的天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向冰封的神州大地发出春的讯息。哈密春天的故事从解冻土地、解放思想开始。1980年,在刚刚实行包产到组的哈密县花园公社,八大队三小队社员克其克因为长年患病,没有承包组愿意接纳,克其克提出个人承包离水源较远的边角地。这难坏了公社领导,也惊动了县委。县委主要领导在掌握实情后,最终拍板决定克其克包产到户。结果,当年收入就较上年翻了一番。一石激起千层浪,消息经《新疆日报》发布后,在全疆引起震动。

1984年哈密全面实行大包干责任制。这一年淖毛湖的粮食总产比1980年增长近50%。出现了百余户产万斤粮的农户。从1980年到1985年,全地区大农业总收入、净收入都实现了翻番,人均收入增长3.5倍。

一个接一个的丰收年验证了农村改革的正确方向。但随着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短缺空间的溢满,增产不增收的矛盾又带给渴望富裕的农民新的烦恼。杨永和一家16亩承包地,种小麦最低亩产150公斤,除去种地的成本,一年的收入最多3000多元。他两次拖家带口回山东,但家乡人多地少,又逼着他回到淖毛湖。种地怎样才能致富?杨永和动起了心思。1990年,他试种了8亩棉花。没想到,让乡里抓了个典型。

这年冬天,地委分管农业的领导在伊吾主持召开讨论会,专题研究淖毛湖种粮还是种棉的问题。会场激烈争锋的结果,市场以比较效益说服了计划。

第二年,淖毛湖全乡动员种棉花。亩收入翻了一番。从种粮到种棉,人均收入由700多元提高到1500元。在收入的增长中,农民的市场意识也开始萌发,市场农业成为政府与农民共同学习的“课目”。

1993年西坎尔一村的村支书张新宪试着在大田种了6亩哈密瓜,中秋节前以每公斤0.38元的价格卖到了200公里外的哈密市。原来只在农户庭院、菜地里零星种植、仅供自家享用的“土瓜”赚钱啦,这个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在淖毛湖传开了。3年时间,晚熟哈密瓜替代棉花成为淖毛湖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有没有其他的办法让土地的收入更高些呢?1999年,一位西安瓜商的话点醒了杨永和。一开春,杨永和拿出了全部积蓄,卖了摩托车,凑足了9万元,建起了淖毛湖第一座保鲜库,能存瓜40吨。10月底收购了1万多元的瓜,两个月后,净赚1.2万元。几年间,杨永和又陆续投入近10万元,安装了全套制冷设备。2004年,部分农民种的哈密瓜因为种子有问题,网纹差,卖不出去,造成损失,但杨永和收进库里的“光皮瓜”,却以3倍多的价格被抢购一空。

2001年,淖毛湖晚熟哈密瓜正式注册商标,总种植面积现已达5.2万亩,年产10万吨,成为西北最大的晚熟哈密瓜生产基地。每到瓜熟季节,东南亚及沿海地区等各路客商闻香而至。人气的聚合是这块土地上最动人的景观。来淖毛湖务工的外地农民工比当地常住人口多出1倍多。这个过去极为封闭的地方俨然成了伊吾县对内、对外开放的窗口。

淖毛湖农业几十年的戏剧性变化折射出哈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轨迹。在1990年以前,哈密农业始终以粮食为主,一般年份粮食作物占总面积的85%以上。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棉花种植面积一直在数百亩左右徘徊。单产20来公斤。到90年代初哈密实施“南棉北牧”,种植业“保粮增棉上园”,90年代末确立实施“南园北牧”战略,种植业结构大幅调整,哈密农业效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

种植业结构以更大的力度向特色林果业、设施农业倾斜。

苏世义一家从巴里坤县大河镇搬迁到山南火石泉开发区,这几年靠种葡萄成了富裕户,年收入超过20万元。

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哈密地区葡萄种植面积非常少,仅限于庭院栽培;到80年代中期,哈密地区葡萄种植面积达8000亩,总产量只有4000吨左右,而且种植品种比较单一,主要种植无核白和马奶子,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都非常落后,效益非常差;1999年地委行署提出“南园北牧”特色农业发展战略,哈密地区葡萄产业才有了迅速发展。2009年全地区葡萄结果面积5.46万亩,平均单产1380公斤,总产值2.25亿元,涌现出大量的亩产值超万元的先进典型,葡萄产业已发展成为哈密地区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农业支柱产业。

哈密大枣古代称之“香枣”,一直是献给朝廷的上乘西域贡品。据史料考证,哈密大枣栽培已有近2000年历史。1984年被自治区列为重点推广品种。但当时大枣只是哈密市五堡乡房前屋后栽植的特产,到20世纪90年代初,最大的枣园也不过120亩。1992年红枣总产只有50吨。从这一年,大枣基地开发计划正式启动。1995年种植面积突破1万亩。2005年以来执行的大枣建园补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定植大枣的积极性。2005年建园面积为1.36万亩;2006年建园2.2万亩;2007年建园面积达到3.14万亩,年均增长90%以上。3年来大枣新建园6.7万亩,共兑现财政优惠政策补助资金1177.3万元。2008年又将分3次发放的补助改为每亩一次发放450元,一年完成大枣定植7.55万亩,累计面积达到21.5万亩,提前两年完成“十一五”规划指标。2009年大枣建园65800亩。

一把钥匙轻松打开了克依木·赛义甫的致富之门,也是这把钥匙把他和王学章的情谊牢牢固定。

克依木·赛义甫是哈密市二堡镇六村的维吾尔族农民,一家七口人,80多岁的老父亲靠他赡养,弱智的内弟靠他照顾,还要供两个孩子上学,没种大棚的那些年,就靠20多亩地维持一家的生计,日子过得紧巴巴的。2006年,同村有10多年大棚种植经验的汉族农民王学章,打算去新建的设施农业基地承包大棚,他看到克依木一家的困难,就动员他一起去。有老王拍胸作保,克依木心动了,他报名承包了两座大棚,老王承包了4座。6座棚挨在一起。

王学章手把手地教克依木大棚蔬菜种植管理技术,当年克依木的大棚蔬菜就收入了1.8万多元。他用这些钱为父亲和内弟翻新了旧房,家里还买了羊。

因为老父亲经常生病,克依木不得不撂下棚里的活时常往家里跑。农时不等人,这可就忙坏了王学章两口子。后来,两家的大棚钥匙干脆拴在了一起。

哈密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发展设施农业,试验小拱棚种植哈密瓜。90年代初期,哈密市从山东寿光请进一批温室栽培技术人员作指导,在全疆率先开始发展高效节能日光温室,基本解决了城乡居民冬季吃菜问题并可向乌鲁木齐等周边地区输出一部分蔬菜。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哈密把设施农业作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来抓,到2007年底,地区设施农业面积达到2.6万亩,共建日光温室7238栋,占地面积14476亩。2008年日光温室达到1.1万栋,主要种植反季节蔬菜、果树和食用菌等作物,一年两茬,亩均纯收入在8000元以上,成为种养业中效益最高的产业。

同类推荐
  • 岁月如水:还念我的农民父亲

    岁月如水:还念我的农民父亲

    感谢我的近百本日记,于吃喝拉撒中寻到一些原始的记录,那种原生态的情感,无法伪装。我不是作家,无法描写超越生活以外的那些东西:我不会展开想象的翅膀,我只是忠实地记录了一段我所经历过的生活。那里面有欢笑,有泪水,有奋斗,有艰辛,那里面的场......
  • 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亲情故事

    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亲情故事

    本书用平淡的语言、感人的真情展现了至纯至真的亲情故事。每一个故事都如一把灵动的钥匙,带你的心灵去体会人世间温情洋溢的至情至爱。
  • 我心中的校园文化

    我心中的校园文化

    本书收录了2006年云南大学举办的“我心中的校园文化”征文活动获奖文章,共24篇及特约稿件3篇。这些文章有的深刻凝练,揭示出优秀校园文化的精髓;有的以小见大,展示了云大校园文化的真实风貌;有的真情流露,勾勒着心中理想的校园文化图形。
  • 感悟母爱

    感悟母爱

    本书讲述了一系列关于母爱的故事,包括《母亲的鞋架》、《生命的支点》、《与爱同在》、《承载生命之路》、《送盒饭的母亲》、《守候》等文。
  • 夏丐尊精品集

    夏丐尊精品集

    大师的魅力是永恒的。大师们的精品是性情的结晶,是思想的精髓,是语言的楷模,是文学的榜样。能窥得大师们的心路历程,得大师们行文结集之堂奥,以开我之心智,启我之文采,何乐不为?
热门推荐
  • 丑男多变态

    丑男多变态

    两个包子馒头就能换个如花漂亮媳妇?真真是美事一桩。整个西山村的人都道是,那沈家阿丑是走了大运,抱回个天仙女。宁璇却是终日以泪洗面,不为别的,只因她便是那阿丑用两个包子馒头换回的美人!山下张三家的嫂子拉着她说——你家阿丑,可是个难寻的好男人哩。又有隔村的赵四家婶子点着她道——有了阿丑,可就知足吧。打着灯笼都找不着的好男人嘞。日子久了,她也就真的知道了他的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丘比特的恶作剧,看招!(全文完)

    丘比特的恶作剧,看招!(全文完)

    期待..希望友友喜歡!高中一年级傻傻的,笨笨的,纯纯的又超级善良的女孩蒙小语的生活本来是应该安安静静地。可是,遇到他绝对绝对不是一种艳福,而是倒霉的开始,根本就是八字不合嘛……这一切,都得归功于小语小时候买的一对丘比特娃娃....
  • 总裁你被捕啦,给姐跪下唱征服

    总裁你被捕啦,给姐跪下唱征服

    哈哈,爱新觉罗·胤翟??这都什么时代了,还爱新觉罗,就算你是雍正的后代又怎样,本小姐照样不稀罕你!喂喂喂,都说了不稀罕你,你这样倒贴上来又是几个意思?场景一:此时月黑风高,一道模糊的身影鬼鬼祟祟,〝它〞小心翼翼的爬上了某姝雨的床榻……一秒钟后,一阵杀猪般的嚎叫自房间传来。紧接着,别墅的灯光〝火力全开〞,闻声而来的众人只见得金贵的太子爷狼狈的躺在大小姐的房前,脸上依稀可辨一排排深浅不一的牙印,众人一阵恶寒。场景二:〝boss,夫人刚才来电话说让您现在回家跪搓衣板,好让您知道到底谁才是一家之主!〞某大boss表示不淡定了,赶紧收拾东西回家哄老婆去了!!呵呵,太子爷,您这样没节操真的好吗?
  • 黑道修神

    黑道修神

    英雄:名垂千古。枭雄:权掌天下。在修真界流传已久的神秘家族---天师族。传说每当天师族临世,世间必将有一番动荡与不凡。向天成,天师族唯一后人,被父亲称作怪才的家伙。天生异能与后天修真功法并存,凭借强悍的实力,重振族门,扬威天下,率领麾下一步步走向世界……
  • 地先生

    地先生

    术道上的每一种称谓都有特殊的含义:盗墓的叫土夫子、无门无派的叫白先生,给尸体缝头的叫补天姥姥……我们这行叫地先生。鬼顶香、剥皮煞、啄目蛊、九人窟……我接手的每一桩生意都波云诡谲,危机四伏,杀过去,才能神惊鬼惧,笑傲术道,杀不过去,就是尸骨无存。一路走来,我发现自己真正想要的,其实就是一个能给我收尸下葬、烧纸上香的人……
  • 繁华落世:夜夜笙歌

    繁华落世:夜夜笙歌

    瑾若汐,一个庶出的小姐,与上官冥夜从小青梅竹马,可是,圣命难违,上官冥夜娶了她的姐姐瑾若彤。
  • 幸福火影之绝对防御

    幸福火影之绝对防御

    忘忧拖着小腮帮,坐在天台上,郁闷的想着:“长门哥哥和君麻吕哥哥真的没有基情吗?白尼桑为什么长得那么中性呢?不知道人家很是着急吗?迪达拉哥哥,你的真爱又在什么地方?唉,家里出众的哥哥实在是太多了,终生大事很愁人呀!你们能在表现的和原著不一样点儿吗?”自来也看着自家可爱的乖女,也无奈的叹口气,“唉,为什么人家的乖女就是看不到自家的老爹还是单身贵族呢?操心那些妹控的小子干嘛?”鸣人突然冒出金黄色的脑袋,傻笑的看着忘忧,讨好的说:“小宝,还有哥哥我呐,哥哥的良配是谁呀?哥哥很着急哦!”鹿丸一脚踹飞了鸣人,摸摸忘忧的小揪揪辫,“小宝,咱们环球旅游去吧,远离这些无聊的妹控,妹控最讨厌了。”
  • 红妆谣

    红妆谣

    跃马扬疆北,柔情越岐地。扩疆千里,横尸万计。红颜不让须眉,披荆斩棘,血染腥红。江流石不转,一夕风云变,覆手定乾坤!
  • 青春作死记

    青春作死记

    你们曾经说好一起征服的世界呢?你们曾经说好一起追到的女孩呢?你们曾经说好一起考取的学校呢?你们曾经说好一起远游的地方呢?你们曾经说好,现在……因为年少,我们是否错过了太多。(注:本书只是不定期更新,完全心情随笔那种。)
  • 秘境心动

    秘境心动

    男主允凡扬总是在女主安冉遇到困难时,去帮助她,但是女主却不喜欢男主,最后爱上一个渣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