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20000000038

第38章 昔日戈壁滩-今朝宏图展-王建中(1)

——哈密城北戈壁、西戈壁开发纪事

不久前,从北戈壁和西戈壁参观回来的朋友告诉我,有空到那里看看,城北戈壁和城西戈壁变化太大了,变得蔚为壮观,让人惊叹不已……

朋友尽管这么说,但早年城北戈壁也好,城西戈壁也好,在我记忆中留下的印象,却挥之不去,依然历历在目,久久难忘记忆中的北戈壁和西戈壁。

哈密人都知道,历史上的小城哈密,位居哈密绿洲的中段,但小城四周并不都是绿色田园和林地环绕。小城北靠北戈壁连荒漠,只有东南与陶家官、回城、花园等乡村连接。朋友所说的城北戈壁和城西戈壁,就是指紧靠城北郊区和城西郊外的戈壁荒原,并不是广义上对北戈壁与西戈壁的泛称。若单从字意理解,那北戈壁可以一直指向东天山脚下,西戈壁也可涉及城镇以西几百公里之外。显然这同哈密人习惯提起的北戈壁和西戈壁的概念在含义上是不同的。

记得第一次走城北戈壁是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春耕时节,被派到巴里坤去了解春种。清晨便由城区出行,骑着毛驴,赶路,穿过兰新公路,也就是现在的广场南路,路北就是大戈壁荒滩了。远处除了大营房有一片新疆杨形成的绿色浓荫和老机场残留的几间土屋,其他几乎一无所有,既没有现在的广场北路、胜利路、光明路、前进东路,也没有融合、建国和青年北,更没有红星路、军垦路、平安路、益寿路。这一带像是为哈密小城张开的一大豁口,任由北风侵袭。所以多年来,狂风吹来的沙尘在城北堆积了几十座沙丘。在城北的居民区,积沙往往同居民的围墙墙头一样高。北沙窝、沙窝巷就是这样形成的地名。

一路上,我们绕过小营房,沿着小路继续北行。那时,北戈壁给我们留下的印象几乎完全是沙砾覆盖的荒野,一无居民,二无田园,三无绿色,越往北走越感到空旷、荒寂、单调。远看积雪的天山高远宏伟,近看坦荡的戈壁灰蒙蒙一片,确有“天悠悠,路漫漫,荒漠连片无人烟,相伴风沙出行难”的意境。从这里我们由北又向西走了几公里,才踏上了前往南山口的老哈巴公路。怎么也不会想到,半个世纪后的今天,这苍苍茫茫的北郊戈壁会变成今日现代新型工业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次,走城西戈壁则是在1958年初夏。根据自治区国民经济发展计划要筹建哈密钢铁联合企业,选址在城西戈壁。当时报社派我先去了解一下筹建情况,我们几人一起穿过西河坝以西的大营门村,就进入西戈壁了。

那时,这一带除了由回城到尖尖墩有一条土路,到钢铁厂还没有路,更没有现在的天山北路、东路和西路、八一路和环城路,到处是杂草丛生的碱土包。虽是初夏,但气温已经很高,人感到沉闷与暑热。抬头远望,既没有一处可以遮挡烈日暴晒的绿荫,也难发现让人滋润一下喉咙的小溪,只有脚下的骆驼刺在顽强地显示着生命的存在。显然,这里的自然条件恶劣,同城北戈壁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可哈密人都知道,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小城周边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些广袤无垠的戈壁荒原,在发展城市经济,拓展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中,完全可以不占耕地,完全可以由国家统一安排,统筹规划,在荒原上绘制出最新最美的图画。

初期开发

北戈壁与西戈壁的初期开发,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那时,兵团农五师驻哈密广大指战员,在完成修筑红星一渠、红星二渠建成红星一场和红星二场之后,便回过头来瞅准哈密城北、大营房以西、当时被称作北戈壁的荒原,率先投入人力、物力开发以园艺为主的青年农场。

在农场开发前,曾有人在这片戈壁荒滩发现一处被石头掩盖的清泉水,过路人口渴时常常饮用,清凉可口,人们说是龙王爷给人间的赏赐,于是有人利用这段清泉水做起酿酒生意,取名为龙泉酒。这个地方也因此有了个大名,叫龙泉镇。其实这里除了戈壁与狂风别无所有,现在的龙泉商店、龙泉小区也是农场建立以后才沿用的名号。

由此可以看出,那时的北戈壁虽然宽阔、空旷、荒凉,但是地下水位高,土质疏松,水土兼优,确是发展园艺业的好地方。所以,1956年,农垦战士们来到这里,化剑为犁,建设农场,无疑是一件屯垦固边的好事。但要在这一无所有的戈壁荒原建设并非易事。春天,农垦战士们一样要承受狂风与沙尘的袭扰天,要经受烈日的炙烤和干热的煎熬。具有光荣传统的农垦战士们一不怕苦,二不等靠,在不长时间就用自己的双手,开千亩条田,修建引水渠10多公里,并营造了防风林、条田林建立了3个农垦连,一个机耕队组成的青年农场。为光秃秃的北戈壁增添了一道绿色屏障。

在这期间,农五师又在北戈壁的不同地段,为汽车连建立了大修厂,为建筑单位建立了预制厂、砖厂,还建立了面粉厂、红星皮革厂等。地方政府也为当时准备修建的二部医院、卫校、汽运公司、客运站、四中、城建局、公路段和进驻哈密的第六地质大队七○四队以及计划开办的地质学校在新开辟的广场北路、胜利路、青年北路划地建房,使城北新区初具雏形。

同期,西戈壁的开发也不缓慢,甚至更快。这是因为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已开始实施,哈密人按照中央提出的“一化三改”(即实施工业化,对农业、牧业和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在“三面红旗”指引下,从干部到群众,从城市到农村都全力以赴投入这一重大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中。那时,中国人、哈密人都有一个强烈愿望,就是只有加快把新中国建设成拥有强大工业的社会主义国家,新中国才能真正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各族人民也才能真正走向国强民富之路。

因为如此,1958年,哈密要建设钢铁联合企业,同时要建设发电厂的消息传开后,各族人民受到极大鼓舞,加上当时兰新铁路已铺轨到哈密,一大批配套设施都要相继开工建设,像火车站、货场、车务段、工务段、电务段、桥梁厂、机关、学校、医院、商店和铁路职工住宅小区等。面对经济快速发展的大好形势,哈密人岂能错失良机,各级领导都予以高度关注,从各方面举全区之力支持,优先把和城区紧密相连的西戈壁作为首选开发区进行了大面积的部署与开发建设。

为使北戈壁与西戈壁的大规模开发建设能同老城区相互沟通,那几年,党和政府每年都要动员机关干部、企业职工、部队官兵、学校师生参加义务劳动,修建天山北路、天山东路和八一路尤其在春季,在这几条新开辟的道路上都常常有人挥舞铁镐填土平路、开沟种树,西戈壁一片繁忙,新工地一个接一个,运输材料的汽车一辆接一辆,压路机在不停地转动,发电机在不停地轰鸣,破土动工的钢铁厂工地更是热火朝天,高炉、厂房、电站车间以及生活福利区全线铺开,完全进入紧张的施工阶段;在西戈壁铁路车站工地,人来车往,川流不息,到处堆放着砖块、沙石和水泥,一座又一座的商店、饭馆、住宅、厂房、车间在前进东路拔地而起,原来被称作尖尖墩的西戈壁一下变成了充满勃勃生机而又热气腾腾的大工区。

显然,从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北戈壁和西戈壁的初期开发,不仅使哈密各族人民亲眼看到了开发北戈壁和西戈壁为边塞小城带来的巨大变化,使原被看作不毛之地的戈壁滩变了模样,变成了田成片、林成网、路成街、厂成区,成为城市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把老城区扩大一倍有余。从1958年起,工业基础非常薄弱的哈密开始告别只有落后作坊式手工业的生产体系,使一批比较正规的新型工业企业出现在北戈壁与西戈壁开发新区,像农机修造、汽车修配、化工、水利制品以及面粉服装等。这些厂还先后为本土试制成功了一批过去无法生产的新产品,像仿苏选种机、播种机、双轮双铧犁、绳索牵引犁等农机具;有些企业还试制成功鼓风机、龙门刨床、牛头刨床、电动机、电碾、夹板锤、水泵、冲眼机、砂轮机、粉碎机、打坯机等,使地方工业向电气机械化迈进了一大步。

到1977年,哈密县的工业生产总值达到529万元,比1949年工业总产值增长17倍。尽管在十年“文革”动乱期,工业生产受到极大影响,年产值一度低落到百万元左右,但工业生产的发展,依然使哈密由一座消费性小城变成可生产一批初级产品的新城。哈密人得到了锻炼,吸取了宝贵的经验教训。人们在不断反思、总结中也深刻认识到,不管开发建设也好,“三面红旗”也好,还是超英赶美,单靠高涨的群众热情和人海战术是不行的,离开科学技术、科学精神也是不行的。只有坚持实事求是、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事业的发展方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反之,就会事与愿违。像在大炼钢铁中西戈壁建设的5座小高炉,由于缺乏科技含量,时间不长,只好废弃。原来轰动一时的哈密钢铁联合企业的建设,也一蹶不振,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

二期开发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为全国人民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春天,各族人民无不欢欣鼓舞。哈密区域内的各族人民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在努力转变思想观念的基础上,坚决按照三中全会指明的方向,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确轨道上来。

那时,在哈密从平原到山区,普遍存在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人口骤增,耕地减少,特别是山区不少村队,由于土地贫瘠,产量低下,农牧民收入大大低于平原区,群众粮食不能自给,年年都要吃返销粮,加上山区畜牧超载,不少草场严重退化,已影响到畜牧业的发展。更让人们担忧的是哈密人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源——喀尔里克山和巴尔库山保有的几十条大小冰川,和营造哈密大地地表水和地下水拥有的几十条沟谷河流,以及涵养水源的茂密森林与茵茵草地,因为人口骤增,森林过量采伐与消耗,得不到保护,甚至受到污染,给山区的生态平衡带来极大的危害与隐患,这既关系到哈密生态环境的安危,也关系到哈密的国计民生。关注和解决这些问题,确保东天山的绿水青山,便成为当时干部和群众在共谋发展中思考的一件大事。

70年代末,在哈密县平原乡率先关注和提出解决人多地少这一突出问题的是回城公社和城郊公社,对此政府予以大力支持。当时担任回城公社革委会主任的贺加·沙力,瞅准西戈壁靠近回城公社的大营门大队和阿勒同队附近的荒地投资架设打井引水的高压线,动员有志农民到西戈壁开创新家园。城郊公社也动员一部分人多地少的菜农到北郊路以北的戈壁前沿开发荒地,为几十户自愿迁移的菜农在北戈壁组建了跃进村。哈密地区食品公司的天山白石头牧场,因为草场退化,畜群过冬困难,也通过地方政府到西戈壁的二十里疙瘩,选定了几百亩杂草丛生的荒地,建立了冬牧场。

1984年,县市合并,哈密市农业主管部门根据自治区退耕还林、退耕还牧的要求,为改善山区贫困农牧民的生存环境,让一部分农牧民走出大山,迁到水土条件较好的平原区,又提出进一步开发东西戈壁的计划。市委、市政府通过研究,认识到解决山区和平原区人多地少农牧民异地搬迁波及面广,单靠开发东西戈壁还不够,把异地搬迁要放到全市一盘棋的大范围内统筹安排,这既有利于农牧民在山上放牧,山下务农,也有利于合理开发水源,比如乌拉台乡的牧民,就近可安排到山下大泉湾乡的荒地;西山乡的搬迁农牧民可就近安排到二堡戈壁荒原。西戈壁虽有大面积的荒地,但它紧靠城区。从长远考虑,既要为哈密实现现代工业化、城镇化留出足够的发展空间,也要帮助多种类型的搬迁户参与开发。这包括扶贫搬迁户,也包括开发搬迁户和移民搬迁户。开发搬迁户是指靠近西戈壁人多地少的农民,移民搬迁户是指由城区或由外地参与西戈壁的务农开发户。这样在全市除插花搬迁户外,又在全市划定了5个集中农业开发区,并制定了相关的优惠政策,受到了大多数农牧民的欢迎。

万事开头难,扶贫搬迁举措的实施,开局并不尽如人意,尤其是故土难离,这个千百年来固有的传统观念,在部分农牧民头脑中还根深蒂固,让他们离开世代居住的家园,到异地去开发脱贫致富,总有不少顾虑,怕政策不落实,怕难于增收,怕气候不适应等。所以,开始有些人走出了大山,但不久又回去了。甚至有的乡领导到西戈壁察看后,认为划的荒地盐碱多,费工费时,不愿开发,只好搁置。

后来,经过反复疏导,事实证明,愿意由山区到西戈壁开发定居的农牧民和由其他地方参与开发的搬迁户,在政府扶持下,经过几年努力,从打井修渠、开荒种田、养畜放牧到经营果园、种大棚菜,先后建起了自己的新家园,不但粮食自给,而且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为改变西戈壁和北戈壁面貌,壮大生产基地作出了贡献。

1986年,由板房沟乡先后搬迁到西戈壁阿卡开发点的143户山区农牧民,到90年代后期,已在阿卡开荒造田3500亩,打配套机井6眼,修渠12公里,修路10公里,建房12870平方米,人均收入已突破千元,开始走上脱贫之路。

同类推荐
  • 浪迹在北大

    浪迹在北大

    是一本记录作者十年北大生活的散文集。全书分为三辑:浪迹在北大、一程山水一程歌、内心的旅行。内容包含了作者在北大的校园生活、日本的留学经历、电影随笔、书评以及一些个人的情感小品文。作者语言富有个人特色,流水通透。
  • 双重声音 双重语意:译介学视角下的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双重声音 双重语意:译介学视角下的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本书从译介学的视角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进行研究,阐明西方女性主义在中国译介和应用过程中的“原件失真”现象如何反映了中西的文化差异。
  • 飘逝的歌谣

    飘逝的歌谣

    现在,我站在城市的中心,身边刮过的是更加呼啸的飓风,内心经受的是更多深不可测的夜晚。我所置身的周围是更多的泥泞和险滩……但我已经不再恐惧和畏缩,我已学会了挑战和跨越。作品注重细节描述,用细节反证和彰显了事物的特性,内容广博,叙述满含深情,语言表述精炼。
  • 宋辽金元诗词

    宋辽金元诗词

    本书选取了国学经典著作中很多优秀的作品及资料,博采各类经典作品的长处,并有所创新,以使得本书风格迥异、卓然超群,相信会给读者带来全新感受。
  • 守望美丽家园

    守望美丽家园

    本书收录了作者从事环境新闻记者以来发表的若干新闻报道和文学作品,全书按照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的逻辑顺序分篇设置,共分事件篇、对策篇、法制篇、宣教篇、成果篇、纪实篇、文学篇7篇。事件篇集中记录报道了有关环境问题的真人真事,基本都是提出存在的环境问题现实状况。对策篇集中了各方面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案、措施等。法制篇侧重于挑选从立法、执法的角度处理环境保护问题的文章。宣教篇择选了如何提倡全民参与环保、提高国民环保意识的文章。成果篇则展示了作者这些年所见的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各类成果。纪实篇加进了一些文学创作的成分。文学篇则揽进了解说词、剧本、环保报告等文学体裁。
热门推荐
  • 来生勿入帝王家

    来生勿入帝王家

    前世,生来既是嫡公主,出嫁既为中宫皇后,夫死升职成太后,一生尊荣,死前唯有一句话:祈来生勿入帝王家。女主心声:今生居然重活一遍,同样的身份,同样的剧情,能不约吗?男1号:喵的这次总该轮到我了!男2号:想逃出朕的手掌心么,呵呵哒~
  • 冷艳男神无良爱,66次求放过

    冷艳男神无良爱,66次求放过

    她跟他结婚五个月,他没有回过家一次。某天晚上突然袭击回家了,把那只刚刚做妻子还不是很懂得顾小妞给惊着了。奈何,一回家就是打横一抱,摔到床上。“唐易泽!你干嘛!”男神开始脱衣服“我干什么你不知道么?”明明不喜欢和她结婚,还要跟她做那种事?顾冷怎么也不同意。“唐易泽!唯独我不可以你碰!”男神微笑着回答“不好意思,我妻子就你一个,除了你我碰不了其他人。”
  • Russia

    Russi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夫人很忙:将军偏爱重生妻

    夫人很忙:将军偏爱重生妻

    “他永远不会爱你。”她是天之骄女,却受尽折磨惨死荒郊。重活一世,杀机四伏。斗祖母,破迷局,她一次次死里逃生。一场又一场的混乱里,她和他紧紧绑在一起。带着凤凰命格,成为权谋焦点,她走得步步惊心。当事实真相被解开,她才知道前世今生两人错过的有多远。在四伏的危机里,季昀强势而来,还她一场两世深情。
  • 偷心小乞儿

    偷心小乞儿

    我生来就是那打不死的小强,多次命悬一线,最后居然都一一化险为夷;我居无定所,行乞于市井中,生来就是那漂浮不定的浮萍,东游西荡、辗转各方;我不知道自己是谁,来自于何方,又要去往何处,到底何处才是我的家?我一直在苦苦寻觅,直到遇见了他。来自乞丐堆,去往王侯世家,飘来荡去如浮萍,何处为家?
  • COC战争之群雄争霸

    COC战争之群雄争霸

    一场游戏,一场人生,稚嫩的少年在游戏中完成一场人生的蜕变,逐步迈向游戏与人生的巅峰,与群雄争霸!欲知后事如何,尽在COC战争之群雄争霸!
  • 我们曾遗失的时光

    我们曾遗失的时光

    直到慢慢成长,才明白了以前的时光是有多么的让人怀念,可是,一切的一切,都已经回不来了。罗智颖,我宋笙会把你加注在我身上的痛苦双倍奉还。不过倒是感谢罗智颖的到来,她让我也看到了,在我身边一些最亲近的人的丑陋面目。
  • 青梅竹马之欢喜冤家

    青梅竹马之欢喜冤家

    刚回到家却发现沙发上竟然有一个帅哥?!他竟然是自己的未婚夫?!好吧有个这么帅的也不亏,订婚第二天就度蜜月会不会太快了?!飞机失事又是什么鬼?敬请期待《青梅竹马之欢喜冤家》!!等你哦!
  • 彼岸花吶,我愿你安好!

    彼岸花吶,我愿你安好!

    彼岸花,红色的又名曼珠沙华。相传它是生长在黄泉路上的花朵,也是黄泉路上唯一的花朵。佛经记载“彼岸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有花不见叶,叶生不见花,生生世世,花叶两相错。有关于她的所有的传说,都是无比的凄凉。相爱恋人被上帝残酷无情的诅咒,情爱化作永远的相思。“相念相惜却不得相见,独自彼岸路。”一个少女靠在一棵大树上,望着这一片繁茂的曼珠沙华,眼中流露出无尽的哀伤,继而仰头看向天空喃喃自语:“秋天又到了。你现在又在哪呢?”泪水止不住地流了出来。
  • 数码宝贝之跨越时空的战役

    数码宝贝之跨越时空的战役

    6500万年前,在太阳的伴星复仇星上,诞生了一个恶魔,妄图占领太阳系以及周边空间。来自河外星系的神秘空间的创世神降临于地球,在地月系展开决战。纷纷扰扰的战争,同时,也在8000年前出现了,传说中的众神器与特别领域的王者云集。时至现代,那个恶魔再次苏醒,同时发现了人类发达的通讯设备而加大了DigimonWorld的存在感,决定进攻数码宝贝世界。同时被选召的孩子再一次承担起拯救现实世界和数码世界的责任。多方势力介入,使这场战役扑朔迷离,继承着创世神意志的孩子也加入其中,开始了新的征程。本文是数码兽大冒险02续,与数码兽大冒险tri无任何关系,主线为CP武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