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20000000016

第16章 边城五十年沧桑-王建中

半个世纪,在华夏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只能算短暂的一瞬,可就在这短暂的一瞬间,我们生活的这座边疆小城哈密,同伟大祖国同步前进,变成了一座现代化的中等城市。她艰难的步履,跨越式的速度,在边城许多人的心中依然记忆犹新……

新中国成立初期,边城哈密仅有几条小街,最好的要算中山南路了。这条路,因为店铺多,居民多,往返老城、回城的人、车都得从这里过,称得上是小城的中心,可整条路从南到北也不到一公里,过了十字口,到蔬菜公司以上就成了沙窝,所以哈密人把这一带叫北沙窝。中学生上学时天天还要爬沙坡翻沙梁,再向北就无路可行了。遇到风天,常常是黄沙飞舞不见路;碰到雨天,又是满街泥泞路难行。20世纪50年代后期,党和政府在大力恢复生产、进行民主革命的同时,不断动员广大干部群众参加义务劳动,移沙平路。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打通了中山北路,修通了天山东路和天山北路,使城市的路连通了兰新铁路。

到“文革”结束,改革开放的春风使边城开启了大门,加快城市的基础建设就显得至关重要。1985年,哈密市城区道路拓宽改造的战斗首先在建国南路打响了。

但要在原有的路基上拓宽改造,也并非易事,既要加宽,又要拆迁,有关群众能理解吗?开工后的事实表明,哈密人民不但理解,并予以大力支持,很快便解决了拆迁的大难题。当建国南路拓宽改建工程完工后,人们看到的是一条宽畅、平坦、新型的马路。有人行道、自行车道、林带草坪,实现了人车分流,行驶自如,使边城变得更加年轻,更具有现代水平。在以后的年月,政府几乎每年都要更新改建一两条路,相继拓宽改造了建国北路、爱国南北路、前进东西路、八一路、天山北路、中山北路、建设路、建新路、光明路、阿牙路、广东路、迎宾路、益寿路等20多条路。这些路不但路面硬化平展,而且栽种了树木花草,看起来令人赏心悦目,走起来叫人心旷神怡。

如今,边城的路可以说多姿多彩,有新路,有老路,有宽路,有窄路,有柏油路,有水泥路,但沙石路却很少见了。

20世纪90年代后期,地方政府在财政极度困难的情况下,仍多方筹资3亿—4亿元,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投资,使城市的路很快形成了“两纵三横”的路网,新建和改建的天山北路、广东路、环城路完全可以同一些大城市的路相媲美。

解放初期的哈密小城,几乎99.9%的居民都生活在平房土屋中,楼房真是屈指可数。人们记得,位处中山南路,具有雕梁画栋走廊的“尧公馆”算是一座两层楼,另一座就是修筑多年、前厅有两层楼高的中山堂了;在东郊机场,有一座苏联友人援建的候机楼;街面上还有几处富商私人建的砖土楼,其他就无从说起。一眼望去,全是平房土屋。

1954年,十六师红星剧团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决定自己动手在北沙窝修建红星剧院。当时边城既无水泥,也无钢材,只能修建前厅高约两层砖木结构的建筑。指战员们说干就干,他们发扬了南泥湾精神,自己打土坯,自己烧青砖,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终于把剧院建成,成为当时群众看戏、开会的最佳场所。

1959年,哈密人又在天山东路(即现在的广东路北侧)修建了楼高3层,在当时外观比较气派的哈密饭店,一度成为地区接待区内外宾客风光一时的建筑。

到60年代,行署机关大楼、邮电大楼和集电影戏剧为一体的哈密评剧院均拔地而起,使边城的楼房建筑开始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即由土木结构、砖木结构上升到钢筋混凝土结构;由稀泥抹光墙上升到水泥抹墙、水磨石打地面的新工艺。但好景不长,在史无前例的武斗中,行署大楼、邮电大楼一夜之间便毁于战火。为了医治“文革”的创伤,从80年代到90年代,每年都有一批新楼崛起。楼体由小到大,楼层由低到高,从80年代的三四层上升到90年代的八九层。中山北路、广场南路、天山北路、建国路都成为楼房建筑的黄金地段,中行大厦、建行大楼、石油科技大厦、税务大楼的建成,又创历史新高,达到10层左右;百货大厦、领先大厦还首次建起了公用电梯设施。

为改善市民的居住环境,告别平房土屋,始于1996年的国家安居工程,在哈密率先落实。到2000年,市区已建成10个住宅小区,累计建设住宅81万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由1996年的8平方米,提高到17平方米,丽园小区还被自治区树为城市安居工程的典范。

记得走进中学大门时,哈密街区还没有几棵树,除了东、西河坝历史遗存下来的绿地之外,在街区还没有规范的林带,仅有的一些零散白杨树和新疆杨也显得无精打采。只是距家门不远有几棵高大的梧桐,有人说是胡杨,长得枝繁叶茂,挺拔粗壮,每到春天它便泛起一片碧绿;盛夏又像一把巨伞,构成一大片浓荫。老人们都喜欢在树下聊天,孩子们喜欢在树下玩耍,大树与居民的生活十分亲密。

这几棵树,在当时边城绿色群体中,算是稀有树种,何年何月由谁栽种,谁也说不清,可它依靠雨露滋润、地下水的浸渍、阳光的抚育,即使无人照应,也长得非常旺盛。

60年代初,哈密人在整修中山北路、打通天山路时,曾在道路两边栽种了杨槐和新疆杨,在人民广场周边种植了白杨,后来这些成林的树在道路拓宽改造中大部分都被更新。有人曾建议把原来那几棵梧桐树也挖掉,但很多人都觉得这几棵树既不妨碍建筑,也不影响交通,挖了实在可惜,难道我们的城市在水泥森林中不应当给每位生活在边城的居民留一份融入自然,与绿色共缠绵的空间,非要打开窗户不见红花绿叶而要面对道道灰墙砖瓦?改革开放之后,哈密人把绿化看成了维护生态环境的主体,而且在实践中年年按规划部署,街区的林带建设,在不同的街道栽种了不同的树木,树木由过去比较单一的品种逐年增加到几十种。建国南路的千头柏、圆冠榆,建国北路的椅子松、红花槐,广场南路的白蜡、刺柏,文化路的法国梧桐,爱国北路的圆冠榆,天山西路的垂柳,北路的圆槐、梧桐,益寿路的英桐、垂柳,中山北路的杨槐、南路的榆树,环城路新栽的龙爪槐、吊帘榆,把边城装点得分外妖娆。每到春夏秋,不同的树种展示着不同的风采。白蜡树树身洁净,侧枝发达,树冠低矮,如伞如盖;圆冠榆造型整齐,榆叶密集,像训练有素的士兵;红花槐树干挺拔,叶片较厚,枝盘中开放的株株红花像少女飘散的头巾;那文静的垂柳婀娜多姿,随风荡漾,充满勃勃生机;椅子松全身翠绿,坚挺傲立,为边城绿化美化增添了迷人的风韵。保留下来的那几棵梧桐,虽然有些老态龙钟,但它那高大的树身依然支撑着绿色的一片浓荫,奉献着自己的生命。50年间,边城已栽种和更新的各种树木达50万株,正是这些老树、新树、观赏树、风景树、道路林、防风林、经济林、庭院林,才构成了这绿色的王国,也正是这些各种各样的树,使边城的绿化面积不断扩大,覆盖率达到34%,在抗拒风沙、调节气温、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解放前,哈密人见到的汽车是美国的“大道奇”、苏联的“羊毛车”,但这些车都是官家所用,常见的民用车,还是牛车和皮轱辘车。

解放后,农民进城拉沙运肥,最好的还是皮轱辘车,因为这种车每次可拉一两吨,下坡时,车把式一拉刹板,常发出尖厉刺耳的叫声,十分难听,但就是这种车,除了运输大户和殷实人家拥有外,普通农民也是买不起的。

在机关里,有一年添了一辆自行车,据说是外国货。通信员有了自行车代步,既轻快又方便。但干部下乡或到牧区,给头毛驴或者一匹马骑,就算照顾了。近处就得靠两条腿徒步往返,一走就是十余公里。记得我第一次外出工作,骑一头毛驴,穿戈壁,爬天山,过草原,走了4天,住了3宿才到巴里坤县城,交通不便,我可算是有深切体会。

1958年,火车还未修到哈密,前往乌鲁木齐学习,算是坐上了汽车,可那时运送旅客的汽车都是敞篷式大卡车,行人的行李自带。上车后行李就是座位,中间一行的行人都是背靠背。由于路况差,卡车一天只能跑六七个小时,颠簸不堪不说,刮起风来还得吃土,3天才能到乌鲁木齐。

在边城哈密,那时还没有公共汽车。毛驴车因为投资小,快捷方便,很快盛行一时,几乎有条件的农户都能买一辆,一直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城里的交通情况才有了较大的改观,这自然同国家的工业发展相关。开始毛驴车被手扶拖拉机取代了,国产的212小车在不少机关出现,进口轿车也在城里跑起来,到各乡镇甚至村队还开通了定期班车。

从毛驴车到自行车,从自行车到摩托车,从大解放到新东风,从双排座到大轿车,从引进的巡洋舰、面包牛头、伏尔加,到国产的红旗、夏利、桑塔纳、213雪豹、富康等各种各样的高级轿车,哈密人几乎在短暂的几十年间,跨越了资本主义世界几个世纪的进化过程。到2000年,在哈密市区内除了机关企业公用车辆,仅出租车就发展到近千辆,中巴车增加到168辆,跑长途除了火车,还有大轿车,只要你愿意,各种车辆都可以把你载运到你想去的任何地方。

边城哈密到20世纪70年代,除了天然东、西河坝可供市民乘凉休闲之外,城区当时还没有一座公园,人均占有绿地面织就更少了。

过去,每到盛夏,人们在东、西河坝搞个茶座还可解一解炎热之苦,但距河坝远一点的居民还真不愿意跑那么远去乘凉。

1986年,市委、市政府在资金困难的情况下,毅然决定筹资建造哈密市第一个人民公园,并提出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公园大家办”的倡议,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响应。一开春,各单位都能积极服从政府的统一安排,肩负起开挖人工湖的义务劳动,主动放弃节假日连续奋战,使工程提前按质按量完工。园中的林间小路、湖心凉亭、茶室、儿童娱乐场、花园、走廊也相继按设计进行了施工,不仅完善了园内休闲设备,也提高了文化含量。开放后,赢得了市民的广泛好评。

进入90年代,由吐哈油田新建的石油公园,在石油基地西北侧也投入建设,园内既有十分考究的雕塑、假山、人工湖,也有多种多样的树木和花卉,大有“天山脚下起宏图,油城人在花园中”的诗情画意。与此同时,由哈密铁路分局利用河床低地新建的哈铁公园在铁路工人聚居区也开工建设了。在各大社区,像丽园、阿牙、胜利等处,还开辟了许多园林小景,栽种了道路树、风景林,培育了矮花浅草,增设了亭台喷泉,使生活在安居小区的每个居民都能出了家门进花园,走进花园好休闲。每到春天,小区满目柳枝展翠,芳草青青,哈密人生活在这样安静、祥和的生态环境,无不深切感到自豪。

1998年,哈密人又启动了“引南增水”工程,这一关系哈密生态工程的举措,真是一呼百应,得到了方方面面的支持,各族干部群众又慷慨捐资上百万元,有关部门经过一年的拼搏,很快就完成了全长50公里的输水工程,使市区的水源及时得到了补充,使受旱的绿地恢复了生机。

同类推荐
  • 没有爱到不了的地方

    没有爱到不了的地方

    本书为“生命感悟丛书”之一,本丛书的几位作者均为《读者》杂志签约作家、教师,都在多家媒体开有专栏,并有散文被选作全国高考和部分省市中考作文或现代 文阅读材料。为了孩子,为了未来,让我们心手相连,筑起一道真爱长城,终有一天,天使的笑声,会扶五彩云霞里,声声传出。
  • 萧红作品集(1)(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萧红作品集(1)(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实质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 东方奇人传

    东方奇人传

    《东方奇人传》是一部报告文学集,文中对新型的农民企业家,对于有卓越眼光的创造发明的支持者,对于有首创精神和坚韧毅力的黄河大桥的设计者,对于气功大师神秘的功法及魅力……进行了一个一个深入地探寻和挖掘。这本报告文学,还有一个明显特征,即他不像一些“社会问题报告文学”那样,较多停留于一般理性的思辨和浮泛的个体热情之上,而是努力去把握形象,刻写人物,为一个一个东方奇人塑像,将他们神奇而曲折的成长经历和动人故事活现于纸面,因而有相当的形象魅力和感人之处的。编辑推荐: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刘玉民倾情力作!塑造了东方奇人群像!打破长篇小说的局限!看作者如何用另一种文学形式深入生活!
  • 你若安好,吾便心安

    你若安好,吾便心安

    在雨中,抛却人事上的牵挂,什么也不做,也不想,与这窗树和花相望,感觉自己也是其中一员,时间,空间都不在了,内心里有澄净、安宁、自在的喜悦。 远方的朋友发来信息: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 为爱延续的生命

    为爱延续的生命

    记录了主人公遭遇噩运以来与家人相濡以沫、患难与共的感人故事。作者试图通过那些一痛楚绝望的日子里悟来的道理,告诉天下所有和她一样承受苦难的朋友:在任何艰难田苦申都要珍爱自己宝贵的生命,勇敢、坚强地去战胜一切困难。为求生存,一定要战胜心理的障碍和软弱,拉长生命的极限。
热门推荐
  • 救世,灭世

    救世,灭世

    他,不属于这个世界。他,忘记了一切。他要找回记忆,于是他来到了一个地方,那里叫做——【混沌大陆】。。。。
  • 行殇

    行殇

    燕南与王子颜同为鬼谷一脉传承者,两个人有相同的身世,却有不同的故事。一个毒发天书崖,一个任三国将令;一个多情不知情,一个专情却不懂情……
  • 画痴之隐逍遥

    画痴之隐逍遥

    孙隐一干人等死里逃生,心魔挥之不去,群雄争霸之时,他却寻找着自己的信仰,短剑重铸之日,骑士归来之时。
  • 尽破天下

    尽破天下

    “你喜欢这山么?”不等漓萧回答,那女子便又开口道。“你喜欢这水么?”女子好像一个人在自言自语一般。风吹过漓萧,刮起了散乱的头发。两人沉默了许久。突然女子又回头看向漓萧,脸上挂满了笑意,漓萧一怔,思绪好像回到了从前那个无忧的年代,同样的场景中,有一个女子在说。“那你。。。喜欢我么?”漓萧大震。===================================荒尽大陆,修炼者无数,绝世高手可以开宗立派,建国称皇,弱者只能苟延残喘,俯首称臣。在荒尽大陆五洲之西州洛国之地,一名来自地球的灵魂悄然坠入,域外之魂唤醒家传神秘玉佩,道法天地尽在《尽破天下》
  • 力御乾坤

    力御乾坤

    四海千山魔心乱,力御十方掌乾坤!除却生死皆闲事,一生一世一诺情。
  • 重生之亿万毒妻

    重生之亿万毒妻

    【毒妻霸道我照宠】再度睁眼,惊才绝艳,豪门千金重生归来:上一世,我程淮北发下重誓,如果能重来一次,定要亲手将伤我害我的人踩在脚下,哪怕满身罪孽,不得好死也在所不惜!舅舅、舅妈设计陷害,见招拆招!表哥欺负,反欺负之!表姐、未婚夫伪善,她不介意为这对狗男女做嫁衣,然后亲手毁掉他们!从此,遇佛杀佛,遇神弑神!至于烂桃花?扫个干净!某桃花:太太,你可是我的亿万毒妻,快别闹了,跟我回家,乖!
  • 夏娃的花环

    夏娃的花环

    该书是作者马季的第一部散文随笔集,所收录的文章曾陆续在高端文学报刊发表,其中有优美的文化散文,细致的作家研究,客观的网络文学现象分析,新颖的阅读心得,敏锐的社会观察和专业的艺术赏析等。是作者十多年散文、随笔写作的结晶,分为:京城文化、品尝生活、边走边读、作家现场、文化视野和社会万象等六个部分。作者本人从事文学编辑和文学创作多年,艺术经验与思想积累丰富厚重,文笔清新、流畅。作品的特点是从细节人手,以小见大,知微见著,富有原创精神与鲜明的文学追求,可读性很强。
  • 心圣鬼仙

    心圣鬼仙

    原本应是天才,同时身怀阴阳眼与天眼,身为王家少子,却被无情杀害,从此走向复仇之路,灭杨家,斩七绝,闯地狱,无所不能,通天彻地。心善王家恶人咬,杀手无情血族妖。昔日管家今日犯,阴阳天眼日月遥。悲苦命运几时了?千万家仇何处报?灭完杨家闯地府,朝阳一呼天地摇。
  • 美人画

    美人画

    普通青年云逸穿越到摩藏大陆,成为混吃等死的纨绔子,战帝父母失踪,家产被夺,掌教,公主,圣女老婆来退亲,一个腹黑的小侍女玛雅带着幅神奇古画来到他身边,妖孽进阶……
  • 焚皇血脉

    焚皇血脉

    金夕原是地球上的一名特种兵,却穿越到了一个神力为尊的蛮荒世界。他的肉身怪异,缺少天赋命格,被人称之为废体。殊不知,他在一次濒死之境中踏上了修行之路。从此,他左手金光,右手银光,一手掌控异世神力,一手掌控空间之力!无垠的大陆,玄奥的力量,热血的争战,扑朔的迷局,一心渴求回归家乡的金夕,将在这里踏上一段漫漫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