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16600000041

第41章 认识那些坏习惯

不管是有意的还是无心的,我们或多或少总是在饮食方面养成了一些恶习。而当这些恶习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矛盾、骚乱时,我们会感到痛苦、焦虑,便会迫不及待地想要改变。

改变,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除非我们从心开始,冲破内心的贪念,重新塑造新的饮食观念,用健康的饮食观念来指导我们的饮食行为。

要清除饮食恶习,我们就应该先明白哪些饮食习惯是不利于身心健康的,以及它们是如何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的。在此,我们就来详细说几个不太明显的饮食误区。

饮食误区一:非油炸零食可以放心吃

20年前,方便面是一种奢侈零食,尤其是对农村孩子来说,也许一年才能吃半包(和兄弟们分着吃),每次吃的时候都会吃个干净,甚至连调料包也要舔干净。现在,方便面被列为“垃圾食品”,不但没有营养,还含有多种致癌物。比如以下案例:

几年前,有一家媒体曾报道过这样一个事件: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肿瘤科收治了一个14岁的小女孩,她小小年纪就患上了绝症——胃癌。据介绍,这个小女孩特别喜欢吃方便面,干吃、泡着吃、煮着吃……吃了近十年。直到有一天,她开始胃痛,而且经常痛,忍无可忍的时候,她的家人才将她送到这个医院。这时,她已经被诊断为胃癌晚期了。

方便面如何能致癌呢?

有人说,是因为方便面是油炸食品。关于这一点,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沈群教授说过这样的话:“油炸方便面中确实含有丙毒(即丙烯酰胺),长期大量食用对人体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由此,非油炸方便面、非油炸虾条、非油炸薯片、非油炸饼干等一系列冠以“非油炸”名字的食品应运而生了。有记者曾经走访了北京市多家大型超市,发现在方便面、膨化食品中销量最高的都是标有“非油炸”字样的产品,而顾客的回答是“非油炸口感好,制作工艺一定比油炸的健康、有害物质少。”

事实是这样的吗?

据膨化食品的业内人士介绍,油炸食品,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油炸的生产工艺制成,比如油炸方便面,就是将面饼用沸油炸制干燥而制成的。非油炸食品,则是采用烘、烤等方法制成的,比如,非油炸方便面直接用热风烘干而成;非油炸薯片先将马铃薯粉和配料拌成糊状,分份并压制成薯片形状,然后再放到烤箱中焙烤,最后喷淋食用油烘干而成。

可见,“非油炸”并非无油,它只是一个卖点而已,远没有想象得那样健康。据有关专家调查发现,非油炸方便面的丙烯酰胺平均含量比油炸的还高近5~10微克/千克。因此,如果想要健康,我们同样不能将对健康零食的期望寄托在非油炸的零食之上,而是应该少吃或者不吃这些所谓香脆美味的膨化食品。

饮食误区二:少吃高胆固醇食物才有益健康与油炸食品一样让人恐惧的是胆固醇。说起胆固醇,很多人都会想到“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词语。为了远离这些病症,很多人有意或无意地开始远离肥肉、不吃动物内脏、不吃鸡蛋或者吃鸡蛋时只吃蛋清不吃蛋黄等。这样的做法对吗?

其实,胆固醇并不是对人体完全有害的东西,多了固然不好,但少了也确实不行。据研究表明,胆固醇是大脑细胞组成的成份之一,是脑细胞的营养物质,如果体内缺乏胆固醇,将会导致胎儿受损、儿童痴呆、老年人失去记忆力等;胆固醇也是人体合成类固醇激素的原料,缺乏足够的胆固醇,人体内就难以合成性激素,而没有性激素,可能就无法分辨一个人是男是女了。

那么,胆固醇为什么会引发疾病呢?

原来,胆固醇并不是单独存在于血管中的,而是与脂类结合在一起。它的存在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与磷脂结合在一起的高密度脂蛋白,另一种是沉淀在血管壁上的低密度脂蛋白。后者会造成动脉血管阻塞,前者的职责却是把后者赶走,以疏通血管。可见,我们不是不需要胆固醇,而是需要高密度脂蛋白,即“优质胆固醇”。

如何才能让我们的身体里多一些优质胆固醇,而少一些劣质胆固醇呢?这一点我们不必过于担心,我们的肝脏有它自己的判断。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合成的胆固醇都有自身调节的功能,比如,摄入食物的胆固醇多了,体内合成的数量就会减少;摄入食物的胆固醇少了,体内合成的胆固醇就会多一些。也就是说,对于体质良好的人来说,实在不必为吃不吃肉、吃不吃海鲜、吃不吃鸡蛋而担心。

但是,对于自身调节机制失调的人,比如中老年人、高血压患者、肥胖症患者、长期神经过度紧张的人等,如果摄入食物中的胆固醇过多,就会使血脂中胆固醇增加,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因此,对于这些人群,才应该控制饮食中胆固醇的摄入量。

饮食误区三:多喝牛奶才能补充营养

与前两者不同,牛奶是一直被人们所看好的营养食物。它的普及,源于日本的“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的计划。

由于身材矮小,日本人经常被欧美人笑话,为了改变这个令人抬不起头的状况,日本政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始在全国推行“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的计划,其重点是要求正在生长发育的中小学生,每人每天至少喝一杯牛奶。

事实证明,这个牛奶计划是有成效的。据统计,日本中小学生的平均身高在逐渐提高,已有超过中国的同龄儿童的趋势。

从此,牛奶的功效开始被人们挖掘出来——营养丰富、物美价廉、食用方便,是最“接近完美的食品”,人称“白色血液”,是最理想的天然食品。然而,近年来的研究,又似乎表明这只是一个谎言。

都说牛奶补钙,但哈佛健康研究中心在1997年发表的关于“饮用牛奶与骨骼健康”的研究成果却指出,经常饮用牛奶的妇女,其髋骨骨折的比率要比不经常饮用牛奶的妇女高两倍。

原来,骨折的主要原因是钙的流失,而不是由于对钙的摄入量或吸收量的不足。可见,避免骨折的关键不是补钙,而是减少钙的流失。

牛奶中含有多种能增强人体抗病能力的免疫球蛋白抗体,有防癌作用。但是,瑞典卡洛林斯卡研究院在2004年完成的一项关于牛奶与癌症的研究却出现了相反的结果。

研究人员对61084名38~76岁的妇女跟踪调查了13年,结果发现,爱喝牛奶的266名妇女患有卵巢癌,125名尚未确诊。其中,每天饮用4次以上奶制品的妇女,其卵巢癌的发病率比每天喝2次的妇女高出一倍。由此,研究人员推断:大量饮用牛奶可能导致妇女患卵巢癌。

后来,英国牛津大学、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和中国台湾医科大学的科学家的联合研究证实了这一推断。他们在研究中发现,牛奶中的激素物质IGF-I加速且加强了氯化钾离子在细胞壁之间的交换,从而导致人类卵巢癌细胞的繁殖和宫颈癌细胞的加速生长。关于这一点,一个真实的故事也可以证明。

英国地质化学家简·普兰特在50岁时患了乳腺癌。所幸的是,她及时接受了治疗。然而,治疗结果并不能让人满意——十年间,癌症总是不断回来与她作伴。而当第五次复发时,她的脖子上还长了一个半个鸡蛋大小的硬块。医生检查了这个硬块,对她说她的生命只剩下几个月了。

绝望之中,普兰特教授决定靠自己来拯救自己。她阅读最新的医学论文,了解了素食可以抗癌;她想起三十年前的中国,那时中国的农村妇女都不喝牛奶,但也没有人患乳腺癌。于是,她决定按照自己的想法开始进行“食疗”:戒掉每天必吃的两盒酸奶,多吃蔬菜。一个半月后,奇迹出现了,那个硬块居然消失了。

难道素食和戒掉牛奶就能够治愈癌症?

痊愈后的普兰特教授决定下工夫对此进行研究,最终得出了一个结论:牛奶中的IGF-1(类胰岛素一号增长因子)容易导致女性患乳腺癌,导致男性患前列腺癌。

牛奶会让男性患前列腺癌,这并不是普兰特教授的推断。美国费城的研究人员通过近十年的流行病学调查也证实了这一观点。

美国波士顿一个研究小组对20885例美国男性医师进行了长达11年的随访调查,结果发现,食用奶制品的男性中,有1012例患有前列腺癌。后又经过深入统计分析发现,在从奶制品里摄入600毫克钙的男性血浆中,维生素D3浓度显著降低,从而导致发生前列腺癌的危险大幅上升。

无独有偶,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布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也显示出乳制品和男性前列腺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其研究显示,与几乎不食用乳制品的男性相比,经常食用牛奶、酸奶等乳制品的男性患前列腺癌的风险会高出60%左右。研究结果表明,饮用牛奶最多的调查对象患前列腺癌的风险是几乎不饮用牛奶的调查对象的1.53倍;食用酸奶最多的调查对象患前列腺癌的风险是几乎不食用酸奶的调查对象的1.52倍;而且,饮用量越多,患癌风险也越高。

那么,关于牛奶的一切都是谎言了?不尽然。比如,牛奶有助于长高是事实,不过,研究人员认为,其长高因子却正好是致癌因子。所以,牛奶的是与非、对与错,我们普通人很难判断。但是为了安全起见,我们是不是应该多食用一些其他更为营养健康、更适合我们身体的食物呢?其实,用自磨的豆浆和自制的粥来作早餐也不错。

同类推荐
  • 青少年人格塑造:马加爵案件的心理学思考

    青少年人格塑造:马加爵案件的心理学思考

    震惊全国的马加爵杀人案从案发,抓捕凶犯到法院宣判马加爵死型,引发了们诜我猜测、分析、评论、和关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马加爵的非逻辑性作案动机更成为人们尖注的集点,本书作者深入马加爵曾经生活过的家乡、学校及其相关部门,收集、采访了大理马加爵及其与之相关的原始资料,从心理学视野入手,通过其成长历程,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其杀人动机形成的非偶然性做了客观、理性的解答。同时对马加爵的作案动机提出了新观点并进一步对马加爵杀人动面背后的心理因素及其人格缺陷做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和解读。 本书不仅仅对马加爵,而是通过对马加爵一案的分析,提出了青少年成长的过程中塑造健全人格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笑着读完心理学

    笑着读完心理学

    心理是一个十分广阔而又充满无限神奇的世界。在心理的世界中有不尽的是是非非、纷纷绕绕,也有无数的快乐、惊喜、幸福和感动。心理引导我们的生活,数不尽的嬉笑怒骂,看不尽的欢喜烦忧,五彩斑斓、丰富多彩的日子一天又一天与我们擦肩而过,而你是否安静地、用心地体味过它的滋味?如果没有,那就从现在开始吧!
  • 医学心理学

    医学心理学

    医学心理学(MedicalPsychology)是研究心理活动与病理过程相互影响的心理学分支。医学心理学是把心理学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应用到医疗实践中的产物,是医学与心理学结合的边缘学科。它既具有自然科学性质,又具有社会科学性质,包括基本理论、实际应用技术和客观实验等内容。医学心理学兼有心理学和医学的特点,它研究和解决人类在健康或患病以及二者相互转化过程中的一切心理问题,即研究心理因素在疾病病因、诊断、治疗和预防中的作用。
  • 生存的探索(马斯洛现代成功心理经典)

    生存的探索(马斯洛现代成功心理经典)

    马斯洛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创始人,被称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他主张“以人为中心”的心理学研究,研究人的本性、自由、潜能、动机、经验、价值、创造力、生命意义、自我实现等对个人和社会富有意义的问题。他从人性论出发,强调一种新人形象,强调人性的积极向善,强调社会、环境应该允许人性潜能的实现。主张心理学研究中应给予主观研究方法一定的地位,并应突出整体动力论的重要。传统科学应用于心理学的一个弊端是,它所知道的最好方法是把人作为客体来研究,而我们所需要的却在于完全可以把人作为主体研究。
  • 心理专家给女性的88个幸福处方

    心理专家给女性的88个幸福处方

    幸福是女人一生追求的目标,但是真正的幸福又是什么呢?是奢侈的物质享受,还是丰富的精神感受;是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还是拥有一份成功的事业?其实,幸福没有固定的标准,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它是来自女人内心深处的一种感觉。更是一种心态,一种习惯,一种满足。做个幸福的女人,用女人细腻而敏感的心记录生活的美好。感受人生的幸福。幸福的女人,懂得独立。拥有坚强,充满自信。富有个性,既有女性的柔情,又有女性的坚韧。她们会不断充实自己。活力四射地面对每一天,让每一个日子都充满情趣和精彩。
热门推荐
  • 火之圣痕

    火之圣痕

    都市中普通的技术男,每天过着上班下班枯燥的生活。一个偶然的情况下来到了异界,然后发生了一系列精彩的故事。
  • 追妻达人

    追妻达人

    「达人事务所」的关夜希有另一个身分,是常出现在时尚杂志的顶尖男模特儿。
  • 楚汉绝

    楚汉绝

    刺客,十步一杀,血溅五步。将军,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帝王,伏尸百万,血染万里。一个没有理想的刺客,在种种巧合之下,却被卷入了改变历史的漩涡!
  • 请君好评

    请君好评

    辞别一年,新作开坑,正式回归。有存稿,请君宽心。本文非要归类的话大概是魔幻悬疑吧,高冷毒舌系男主+面瘫傲娇萝莉组合,单元故事加主线。HE,双C,不喜勿入,轻松向。【片段】阳光正好,一杯红茶加甜点,左手书卷右手顺猫,人生最是惬意不过。某人默默坐下,掏出诱人的冰淇淋,一勺一勺浅尝。玲珑忍不住侧目:好吃吗?某人:想要?玲珑惊讶:可以?将最后一勺缓缓送入口中,得意笑道:求我。玲珑黑脸,扭过头:切,言哥哥会买。某人:。。。。。。站起身,四周瞬间降温。玲珑被人掐住小脸蛋,瞪眼:你.......唔。某人满意舔了舔溢出的冰淇淋:甜吗?玲珑爆红脸蛋,最后轻声:没尝到。某人眯了眯双眸,将人抱起,低语:那就继续。
  • 豪门小逃妻:爱到地老天荒

    豪门小逃妻:爱到地老天荒

    他从黑帮手中救了她,还给了她50万还父亲欠下的高利贷,她无以为报,只得将身子交出!几个月后,父亲又重病,她走投无路,只得再次来到这个恶魔的身边,预知了七年的工资,但这次恶魔不再善良,他要求她做自己半年的情人!当天使遇上邪魔,谁又能俘虏了谁?
  • 那人那情那词

    那人那情那词

    我国古代诗词一如灿烂的珠贝,点缀着历史的海滩:又如明媚的星光,照耀人们的心灵。虽然那些诗词已是过去的辉煌,但是却依然值得我们一读再品。有这样的符号激荡在我们的心口,有这样的文字充盈在我们的脑海。每一次的品鉴都像一次远游,使我们的灵魂挣脱枷锁,在那片或美丽或凄婉的世界里徜徉,放眼望去,美不胜收。温健所著的《那人那情那词》把影响了整个宋词走向的词人一一罗列,并把他们的代表作一一解析,不是用那种冰冷的专家式的口吻,而是用一种热情洋溢的笔法,以词为主轴,人为主角,铺陈出一篇篇令人心驰神往的故事。
  • 葬仙至尊

    葬仙至尊

    重生一世,岂能苟活?上一世,欺我、辱我、讽我者,且看我这一世如何百倍还之!
  • 乞仙记

    乞仙记

    这是最强的时代,这是不朽的时代;诸子百家的终极奥义,秦皇汉武的长生之路,末世之凉的微叹;不屈的意志,成仙的传说;我辈之修,从未衰亡!
  • 箫声忆

    箫声忆

    唇角微勾,话说当年。一只玉箫十几人将一个国家扰得天翻地覆却又对他们无可奈何。“你是选择被我灭了,还是自愿归降?”萧云歌挑眉,对眼前的白狐说道。白狐似有灵性,晃了晃脑袋,眼中露出惧怕的神色。“那好,你便跟了我。”京城硝烟四起,当今圣上昏庸至极,整天念叨着长生不老,偏偏摄政王毫无造反之意,只是那么轻飘飘的一句。“管理一个国家太累了,我选择跟你走。”十四人与一只白狐的传奇就此展开帷幕。。。
  • 中庸做人的艺术

    中庸做人的艺术

    凡事均有长有短、有阴有阳、有圆有缺、有利有弊、有胜有败,何况人生。要想经受人生的种种磨难和时代的考验,中庸之道能让你胜不骄,败不馁,能屈能伸。本书从周全、忍耐、和谐、不偏不倚、变通、中正平和等方面入手,解释了做人为什么要中庸,重点阐述了做人保持中庸的方武方法。本书通俗易懂,可读性强,实用性强,相信你能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