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15700000030

第30章 伟大的转折(7)

他继续说道,他已经采取了必要措施,“三个精锐的党卫军师正在赶赴东线的路上”。他甚至还提到了一种新武器——新型的“虎”式坦克。第一批“虎”式坦克刚刚出厂。希特勒打算把这种重型坦克编成一营(德国国防军第503重装甲营)投入战斗。他认为,这个营一定能打破苏军的重重包围。他的计划使他万分激动,简直为之陶醉了。希特勒也许真的相信,使用这么一个营,一夜工夫就能救出整个第6集团军了!希特勒侃侃而谈,说了足足一个钟头。他企图以这种方式打消贝尔可能提出的任何论点。

末了,他对贝尔说:“上尉先生,请你在回去之后把这个计划转告给保卢斯将军,并且告诉他,我的心和我的希望将与他和他的第6集团军共存亡!”可是,贝尔早已对希特勒的这种“小把戏”有所准备,他十分清楚,自己绝对不能一言不发地就打道回府。于是他对希特勒说道:“我敬爱的元首,既然你说完了,下面听听我的发言吧!”

痛苦的挣扎

贝尔中尉强压着怒火开始了他的汇报。出人意料的是,希特勒自始至终都没有打断他。上尉没有漏掉任何细节,甚至包括开小差的德军士兵人数的增加。站在希特勒背后的凯特尔元帅惊恐万分,生怕党卫军在元首面前夺了国防军的宠。他挥舞着拳头示意贝尔立刻中止这些“愚蠢的言论”。然而,上尉却视而不见,继续描述着前线的场景:士兵们筋疲力尽、饥寒交迫,再加上弹尽粮绝,整个军队根本无力抵抗苏联人发起的新攻势。

末了,他毫不留情地警告说:“士兵们正面临饿死的威胁!”

希特勒是那样的冷酷,士兵们的绝望牺牲在他眼中不过是一连串的数字罢了。他讽刺说:“是啊,是啊,你们在12月初就宣称说,部队的给养只够3天,但是6个礼拜后你们仍然还活着。所以你们还可以再坚持6个礼拜的。”因此,他断然拒绝了贝尔的投降申请,坚持重复了前面提到过的计划,再一次强调自己会发动一次规模宏大的反攻来扭转目前的局面。我们完全可以想象,一个老头子戴个眼镜,趴在地图上,说着一些自己都不太相信的胡话,是怎样一个滑稽场面。

贝尔完全知道,希特勒是在避重就轻。这意味着,希特勒不仅无力提高空运,而且还不允许弹尽粮绝的第6集团军投降。(坑人不是?)上尉早已从曼斯坦因元帅那里了解到,希特勒所谓规模宏大的反攻还需要好几周的准备时间。难道第6集团军可以不吃不喝,坚持好几周时间吗?那个时候,第6集团军估计早就被碾成灰了。此刻的贝尔无助、迷茫,绝望到了极点。“我终于明白了”,贝尔后来在回忆录中写道:“他已经与现实完全脱钩了。他生活在一个由地图和小旗组成的虚幻世界中。”

对于贝尔这样一位曾经无限崇拜希特勒的年轻德国军官来说,这个惊人的发现简直就是一种致命的打击。不过现在,这种崇拜已经荡然无存了,“打那儿以后,我再也不会相信希特勒的任何言论了”。

现在,“狼穴”大本营里就保卢斯是否应该投降的争论可以告一段落了。1月10日,也就是罗科索夫斯基中将招降失败的第二天,苏军的总攻开始了!顿河方面军的口号简单而又实际:“既然敌人不投降,那就让他们灭亡!”

1943年1月10日是星期六,在“开火”的命令下达之时,罗科索夫斯基中将由于受好奇心的驱使,干脆也不指挥战斗了,而是亲赴一线观战。用他自己的话说,倒不如在这历史性的时刻当个看客。根据无线电广播,此时正是莫斯科时间8时05分。大炮齐声轰鸣,炮身在后坐力的作用下向上弹起;“喀秋莎”火箭弹怪叫着冲向天际,留下翻滚的浓烟——这是烈火与钢铁的双重奏,7000门野战炮、火箭发射器和迫击炮,轰炸了整整55分钟!炮兵主帅沃罗诺夫形容当时的情景是“滚滚而来的雷声”,身经百战的罗科索夫斯基中将也从未见过如此壮丽的场景——这是连美国大片也复制不了的!他看到,在地平线的远方,“敌军的纵深阵地火光沸腾”,整个大地都在他的脚下颤抖。与此同时,红军空军集团军的机群在他的头顶飞过,稍后,所有人都被一团光柱笼罩。

然而,那些身处第一线的德军官兵却没有如此的潇洒心情。可以设想,几千吨钢铁砸在自己的头上,是一种多么恐怖的噩梦。保卢斯集团军虽然号称22万之众,但由于缺乏弹药和食物,实际参战士兵不过总人数的五分之一。在苏军摧枯拉朽的轰鸣声中,那些被直接命中的掩体——无论活着还是已经死了的人,全被埋在了里面。以致过了半个多世纪以后,仍有一些残缺不堪的尸体被挖掘出来。“人间地狱”或是“地动山摇”已经无法形容当时的场景了,更准确地说,这是一场军事屠杀。看见前一秒还活蹦乱跳的战友突然倒在自己眼前,或是被削掉了半个脑袋,许多人都发了疯,活下来的人再也不相信自己能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幸存了。

上午9时整,苏军的人浪冲锋开始了——三拨人浪在前开路,毫无退缩之意;红旗到处飘扬;每隔50~100米就有一辆坦克,上面载满了手持波波沙冲锋枪的近卫军官兵。在整条环形防线上,顿河方面军倾巢出击!

据冯·梅林津的说法,在第一时间,保卢斯便下令放弃马利诺夫卡,因为这个突出部遭到了苏军火炮的重点打击,继续坚守这个突出部无异于自取灭亡。但是,保卢斯的命令显然无人执行,或者说无法执行。因为在冰天雪地中,那些脚指头已经被冻僵、腹中空空如也的士兵根本无法移动。因此,大部分德军只能坚守阵地,在对方火炮精准的打击下硬碰硬地对撞。马利诺夫卡突出部是由第44步兵师、第29摩托化步兵师和第3摩托化步兵师负责把守的,在战斗最关键的时刻,他们又得到了第376步兵师一部的增援。在如此密集的炮火攻击下,每个战士都孤注一掷地战斗着。由于没有取胜的希望,所有人都抱着必死无疑的决心,这些弹尽粮绝的德国兵竟打得非常顽强,连罗科索夫斯基都承认,“敌人的火力越打越勇”。好几次他不得不改变观察点,以躲避德军迫击炮的袭击。有两次,德国人的机枪子弹就在他的头顶划过。在一些地方,德军甚至投入了最后的预备队,在坦克的支援下进行反冲击——德军仍然是德军,不是乌合之众!

在马利诺夫卡突出部,德国人集中了最后几辆跑得动的坦克和重炮,在工兵营后面,是两辆自行反坦克炮和一门88毫米高射炮。靠着这点微不足道的力量,两军疯狂厮杀了整整一天。至日终前,除巴托夫第65集团军揳入敌防御纵深5公里外,其余6个集团军竟毫无进展!

终于,抱着“看戏”心态的罗科索夫斯基将军坐不住了——他显然低估了德军的抵抗意志。他意识到,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放弃“看戏”,返回司令部重新部署兵力。

幻灭

与此同时,保卢斯也最后做了一件善事。由于德军无法供给苏军战俘饮食(加之失去了一切获胜希望),保卢斯便下令将那些几个月来抓获的红军战俘还给苏联方面。但是,这项命令还是未能得到彻底执行。因为有的人不敢走——饿得实在走不动了,只能躺在雪地中慢慢死去。

然而,更多的逃亡者却被红军进攻部队给挡了回来。结果,成百上千的红军战俘既无法归队,又不敢逃回德国人那里,只能背靠背坐在两军中间的无人地带,靠着从死人堆里翻出的干粮为生。

在这个问题上,罗科索夫斯基将军是绝对冷血的。他显然把这些不幸被德国人俘虏的战士当成“叛徒”,而不予以接纳。事实上,就算这些战俘侥幸活了下来,也会被NKVD扭送至“惩戒营”当炮灰。

1月12日,也就是总攻后的第三天,马利诺夫卡突出部终于还是失守了。位于突出部两肩的第29摩托化步兵师和第376步兵师几乎全被苏军所歼。当然,顿河方面军的伤亡也是不轻的,据安东尼·比弗的说法,进攻头三天,顿河方面军损失了2.6万名士兵和超过一半以上的坦克。而这些惨痛的事实却被《伟大的卫国战争史》一笔带过。安东尼·比弗在他所撰写的书中写道:“如果考虑到身体和物质条件方面的因素,第6集团军的抵抗意志让人十分惊讶。”更让人惊讶的是,苏军的指挥官们没有采取任何减少伤亡的措施,竟让士兵在宽敞开阔的地带冲锋,而德国人则藏在堑壕和掩蔽内。最令人痛心疾首的是,除了精锐的近卫军士兵外,一般的红军战士仍身着褐色军装。在白雪皑皑的平原上,这些移动的褐色身影简直变成了德制Kar.98k毛瑟步枪绝好的活靶。

后来,苏联人把伤亡惨重的罪名统统推到了暴风雪身上。还说什么“暴风雪越下越大,阻挡了我们进攻”。但是,稍有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以开阔地为进攻轴线,天气越差越利于冲锋陷阵,暴风雪不但能阻挡防守方的观察距离,战场上的各种气流还将影响射击精度。换言之,苏联人不应该埋怨,而是应该感谢这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

1月13日,红军继续从各个方向挤压德军。从马利诺夫卡撤退下来的德军残部仍然渴望战斗!于是,战场上再次出现了惊心动魄的一幕——苏军坦克部队正跟在德国人屁股后面狂追,碾过一个又一个的战壕,而德国兵靠人力拉着反坦克炮急速后撤……这个滑稽的场面曾在德版电影《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得到了重现。当时,一名天真的士兵问他的军官:“畜力在哪里?”那名德国军官冷冷道:“你就是!”有时,苏联战俘不得不再次充当苦力的角色,直到他们饿得实在走不动为止。

不管怎么说,马利诺夫卡突出部的彻底沦陷,对第6集团军来说无异于一次重创。因为在这个突出部的后面,是德军仅存的一个弹药补给基地——卡尔波夫卡谷地。

由于缺乏弹药和燃料,保卢斯特意选择了卡尔波夫卡这个非常靠近前沿的位置。这样做有一个明显好处,就是在输送补给品时,可以节省宝贵的汽油。尤其是那里的居民聚集地,能让饥饿的士兵抵御寒冷。

可是现在,苏军已经打到这个基地门口了!罗科索夫斯基将军在他的回忆录中毫不掩饰自己的兴奋:“我们的机会来了!”在得知第21集团军已经抵近这个谷地之后,罗科索夫斯基再一次改变了兵力部署,变换主要突击方向。在他亲自监督之下,顿河方面军一改之前全面进攻的“野蛮”套路,开始对卡尔波夫卡谷地的正面实施强有力的反复打击,即变全面进攻为重点进攻,除21集团军外,其余各集团军不再担任主攻任务。

于是,苏军主要突击方向全面移至奇斯佳科夫第21集团军的地段。为此,巴托夫第65集团军必须将大量的武器、人员包括所有的炮兵划拨给奇斯佳科夫。要知道,这些调动全是在行进间进行的!“冷血的罗科索夫斯基”的指挥天才在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呈现。

经过三天血战,德军那些实力相当薄弱的部队已经没有什么战斗力可言了,根本无力对抗第21集团军和第65集团军的联合冲击。那天,德军最后一次将突出部上的三个师合并一处,试图借助残存的25辆坦克和已经屡遭削弱的步兵战斗群发起一次反冲锋,结果却惨遭失败。由于德军几乎没有炮兵(弹药都打光了),苏联人甚至将重炮推上前线,然后在开阔地带直接抵近射击。

罗科索夫斯基亲眼看到了当时的进攻队形是什么样子。他写道:“稀疏的队伍在雪地上缓缓前行。他们的身后是一溜直瞄火炮。火炮行列中的士兵还稍多一些,他们是炮兵和维护人员。”后面还跟着一大串扛弹的运输兵。在无垠的旷野上,坦克跟在步兵后面缓缓挪动,一个据点、一个碉堡地清理敌人。与此同时,“喀秋莎”不时向敌人纵深地带猛射。德国人从未见过如此密集的“枪林弹雨”,他们惊奇地发现,那些精心构造了一个多月的阵地,是如此不堪一击。

那天,在短短11公里的突击面上,红军19个炮兵团以排山倒海般的气势,再次向德军阵地倾泻了35万多发炮弹!用苏联人自己的话说,“整个敌人前沿阵地就像刮起了一场龙卷风一样的钢铁旋风”。

又是经过一天浴血奋战,卡尔波夫卡谷地沦陷了……包括河上的德军机场以及附近的居民点统统落入苏军之手,大批德国人急缺的战略物资全部被苏军纵火焚烧——这是致命的一击。为了挽救危局,输红眼的保卢斯紧急调遣两个师的预备队(罗马尼亚第20师和第297步兵师一部),再次向苏军发起半自杀性质的冲锋,妄图夺回卡尔波夫卡。可是,罗马尼亚人一上战场就溜了个精光,或是干脆蹲在战壕里等死。德国人试图阻止罗军溃败,但是完全没用,因为缺乏枪毙逃兵的弹药。

自此,第6集团军再也无力回天了。在当天拍给顿河集团军群总司令曼斯坦因的电报中,保卢斯无可奈何地痛陈了以下事实:由于缺乏弹药和燃料,该集团军已经无法恢复其失地。由于卡尔波夫卡谷地,尤其是那里的居民地的丧失,更使守军丧失了其御寒场所。此外,天气状况也使空运的希望断绝了……尽管本部曾英勇抵抗,但是通过最近几天来的激战,敌人已经突入纵深,本部仅勉强堵塞了防线的裂口。已经没有预备队,而且也无法再编成。重兵器现已丧失了机动性。损失严重,补给不足,再加上气候严寒,假使敌人继续用现有的兵力进攻,则要塞的正面最多只能坚持几天。以后的抵抗就只不过是局部的行动而已……

第6集团军“停止跳舞”

同类推荐
  • 龙钟

    龙钟

    架空的历史,龙文化的诠释,战争视角下的人性反思,让你领略龙之国的荣辱兴衰与历史演进。这,是一个民族的史诗。
  • 远古战争史

    远古战争史

    中华民族生息繁衍于中华大地的历史源远流长,1927年发现的最早的北京猿人化石,距今已五十万年。丁村人、河套人距今十几万年,生活在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山顶洞人,距今也近两万年。母系氏族公社的形成,约距今四五万年。代之而起的父系氏族公社,距现在约五千多年。人类在进入父系氏族公社之前的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长期过着原始群落和原始公社的生活。他们没有典型的私有观念,没有阶级,没有压迫、因而也就没有发生典型战争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基础。
  • 南明副榜举人

    南明副榜举人

    明末四川,人类历史最黑暗最残暴的时代,中国人口第一大省在经历张献忠之乱,蛮清大杀戮之后,死伤殆尽,千百不存一二。风云突变,斗转星移,杨轩深陷其中。面对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他奋发图强,以只手之力阻挡鞑子强盗强加在民众身上的枷锁,改变崖山之后再无中国,煤山之后再无华夏的历史,开创中华第三次复兴之大门。这就是《南明副榜举人》,正本清源,带你回到明末四川大杀戮的现场,演绎那场在这个世界已经被遗忘的历史。欢迎加入书友群:207902080
  • 历史的结构

    历史的结构

    《历史的结构》由章笑力所著,主张历史进化论的历史观,不过,与上述这些历史进化论的历史观不同,它认为历史是波浪式前进的,从一个均衡期或者说间歇期、常态期,经过危机期或者说剧变期、突变期、变态期,向另一个均衡期前进。不过,这绝不意味着历史仅仅只做循环运动,而是会通过革命来使自身从均衡到均衡的循环中向前发展。也可以这么说,历史在常态和变态的交替中不断向前发展,特别是当一个社会变态引发革命,历史就会进入新的高一级的常态。
  • 少云情

    少云情

    赵云是很多看过三国故事的人最喜欢的一个角色,也是很多三国游戏玩家最喜欢选择的一个角色。但是三国演义对赵云描写并不很多,二十四史的三国志里更是寥寥几笔。曾经想找一本赵云的小说来读一读,却发现写赵云的人很多,但都是玄幻与穿越。于是有了写这本书的冲动!如果可以,我将在这本小说里用我所学历史知识大脉络,虚构部分人物情节,给读者架构一个历史潮流下的,一个有血有肉的常山赵子龙!
热门推荐
  • 冷王盛宠,一品驭兽妃

    冷王盛宠,一品驭兽妃

    她是丞相府愚钝草包小姐,人人欺侮;他是当朝最尊贵冷酷的皇子,惊才绝艳!一道赐婚圣旨,她装傻充愣各种拒绝,他霸道应下强势迎娶……众人耻笑,却不知:草包蜕变,废柴变天才。婚后遇太后查房,两人配合,演出一场鸳鸯戏水,结束后,她笑:“表演完毕,王爷请回。”他轻笑:“上了本王的床,就不要想着下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鱼美人与美人鱼

    鱼美人与美人鱼

    这不是神话故事,更不是安徒生美人鱼的翻版,而是真实的未来人类一定会发生的故事。丹麦的一位在教堂里长大的女小提琴首席杰西娅,邂逅了一位中国间谍,遭遇了一段暂短的爱情,这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没有给她婚姻却给了她一个可爱的混血女孩儿蓝多儿,蓝多儿跟随着母亲来中国寻父,在飞机上见到了陪同的画家田爵,田爵的妻子是中国爱乐的首席小提琴,他们是天生的一对金童玉女却没有孩子,本以为蓝多儿会顺理成章的做了画家的女儿,始料不及的她却成了画家的新娘,并且不顾医生劝阻用自己年轻美丽的生命为爱情换下了一个女儿叫田(天)歌,这个女儿就是不会说话的美人鱼。小人鱼混迹人间,发生了许多故事,如梦似幻,并非现在,而在未来。
  • East Lynne

    East Lynn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洪荒创世传

    洪荒创世传

    后羿射日、盘古开天、轩辕战蚩尤……一场创世大幕即将拉开。
  • 一代天娇成吉思汗(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一代天娇成吉思汗(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蒙古开国君主,著名军事统帅。名铁木真,姓孛儿只斤,乞颜氏,蒙古人,庙号太祖。成吉思汗生于蒙古贵族世家。约在1170年,其父也速该被塔塔儿人毒死,也速该的遗孀月伦领着铁木真和他的几个弟弟度过数年艰难生活。少年时期的艰险经历,培养了铁木真坚毅勇敢的素质。蒙古部主忽都剌汗死后,蒙古部众大都在札木合控制之下,铁木真投靠札木合,随他游牧。铁木真笼络人心,招览人马,最后脱离札木合,建立自己的斡鲁朵。
  • 正名

    正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青锋党

    青锋党

    在异界神秘人的帮助下柳天得到重生,可是却失去了前世所有的记忆,重生的他是改写命运还是重操旧路,敬请期待青锋党带来的故事,一个年轻的时代,一个热血的传奇
  • 穿越贾母乱红楼

    穿越贾母乱红楼

    当一个同情贾赦,喜爱林妹妹的人变成了贾母,会发生什么呢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致命神刺

    致命神刺

    一个过路人,过路没活人。来自万魔横行杀人榜对神级刺客过路人的评论——————————————————————努力为大家创作出一部几乎真实的游戏小说希望让大家有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