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15700000024

第24章 伟大的转折(1)

——斯大林格勒战役(Ⅱ)

11月中旬,属于苏联的寒冬终于来了……当大雪纷纷落下,8月那些充满自信的日子只剩下一些奇怪、美好的记忆——所有的德军指挥官都明白,他们再也无力发起类似规模的进攻了。尽管他们占领了超过90%的街区,可是又有什么用呢?他们输了,彻彻底底、完完全全地输了……与去年冬季一样,当德国人的力量源泉最后耗尽的时刻,红军大规模的反击开始了。在勒热夫、在斯大林格勒,数条战线上的15个集团军,几千辆坦克,向着筋疲力尽的德军铺天盖地地压了过来。

代号“火星”

——朱可夫之耻

其实,莫德尔将军是最倒霉的,因为他躺着也中枪。

照理说,斯大林格勒战役与他固守的勒热夫突出部相距甚远,八竿子也打不着,可实际上,却被紧密地连在了一起。由于朱可夫的固执,他非要在勒热夫和斯大林格勒两个方向上同时发起主要的战略反攻,“以彻底改变苏联被动挨打的局面”,因此,苏联大本营开始紧锣密鼓地策划针对这两个目标——中央集团军群(火星行动)和B集团军群(天王星行动)。鉴于斯大林同志一向都是好大喜功,一想到在1942年冬季可以同时打垮德国两个集团军群,他顿时激动万分。经过考虑权衡,斯大林下了“圣旨”:由朱可夫全权指挥前者的反攻,而和他有着同样地位的华西列夫斯基上将指挥后者。

当然,我们应该感谢苏联后勤部门疯狂的组织能力,他们在1942年夏季近乎疯狂地扩充预备队,已经足够红军同时在两个方向发动战略反攻了!

现在,著名的“天王星”我们先暂且放在一边,单独来看一下那个被苏联官方刻意抹去了的“火星”。

在朱可夫这位苏联第一名将眼中,勒热夫突出部永远是他心中的痛,是悬在莫斯科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因此,朱可夫必须要首先粉碎该突出部上的莫德尔第9集团军,进而是整个中央集团军群,最后挥师南下,光复斯摩棱斯克。

为此,雄心勃勃的朱可夫集中了190万士兵、2.4万门火炮、3300辆坦克和1100架飞机,几乎动用了加里宁方面军与西方方面军所有兵力,誓要报去年的一箭之仇。

可以说,“火星行动”的计划包含了“朱可夫式进攻”的所有特点。为了在最大程度上挤压德军,瞬间打垮莫德尔,朱可夫同志可谓处心积虑:他的军队将以绝对的优势在所有方向上同时进攻——通过在勒热夫突出部根部同时从东西两侧发动向心突击。为了尽快取得胜利,朱可夫严令他的方面军司令员在战役之初就必须投入所有的装甲力量,通过“闪电奇袭”的方式,在德军尚未作出反应之前,将其彻底击败!

但是,朱可夫失算了。事实上,德国情报部门早已密切监视到了苏军的一举一动——原先由金策尔领导的德国情报部门已经垮台(这个不争气的家伙早就该滚蛋了)。现在的继任者名叫莱茵哈德·格伦,中校,是一名能干的军人。他早先是哈尔德的私人副官,通过个人的不懈努力,格伦中校竟把一个原本松散、无所事事的“东线外军处”情报机构变得高效,使之在情报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不仅准确无误地指出了苏军会在斯大林格勒方向转入反攻,而且中央集团军群方面也面临着同样的危险。

1942年冬季大反攻——“战神”折戟(Ⅰ)

熟悉二战史的人们,往往对苏军在斯大林格勒实施的战略反攻耳熟能详,但很少有人了解在勒热夫方向展开的具有相同地位的战役——火星行动。由于占有绝对优势,在“火星行动”之后,朱可夫甚至还拟定了一个“木星行动”,旨在加里宁方面军和西方方面军包围勒热夫突出部,消灭莫德尔第9集团军后,沿莫斯科—维亚济马公路进攻,深入到德中央集团军后方,一举歼灭中央集团军群,光复斯摩棱斯克。

一时间,“把敌人赶回到斯摩棱斯克”便成为苏军中广为流传的口号。

可是,“火星”和“木星”是相互依存的,如果“火星”无法成功,“木星”也就失去了所有意义。这两个计划构成了红军冬季大反攻的核心,其规模之宏大使斯大林格勒城下的“天王星”也黯然失色了。

但是,历史总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是那样容易被篡改。它遗忘了“火星”——因为它失败了;同时它又对“天王星”大肆吹捧——因为它成功了。如果不是美国作者大卫·格兰兹,也许我们一辈子也不知道“火星”的存在。可惜得很,格兰兹上校的书在大陆没有发行。现在,到了由我来揭开这层遮羞布的时候了!总攻!

11月25日,局势正如德国情报部门所预料的那样,朱可夫的攻势在中央集团军群的东、西和北翼同时展开,前线战事急剧升温——起初,希特勒还不太相信苏军会在遥远的勒热夫采取行动,直到猛烈的炮火砸在中央集团军群头顶上时,元首才默默接受了这一既成事实。

根据他本人的训令,中央集团军群禁止修建多层防线。因为希特勒主观地认为这样做会影响士兵士气,使他们放弃现有的阵地并向后撤退。

然而,元首的训令在莫德尔眼中不过是一张废纸罢了,他压根不去理会这种不利于战局的命令,而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将主力摆在阵地后方,仅在一线部署了少量哨兵。这样一来,苏军的“万炮齐发”都落在了无人防守的空地上。在勒热夫突出部东侧,隶属西方方面军的第20、第31集团军共计20万官兵,他们在500辆坦克的支援下发动了正面强攻,硬冲德军防线。结果仅仅前进几公里,就被德第27步兵军(合计兵力约4万人)挡住了去路。

以德军第102步兵师为例,该师独自抵抗苏第31集团军进攻,在3个步兵师、超过100辆坦克的围攻下,该师坚守阵地达3天之久!德军的抵抗实在顽强,他们不仅能够守住阵地,甚至还多次组织兵力去争夺一些重要据点。类似的情形不断上演,面对德军的坚决抵抗,11月28日,第31集团军的攻势崩溃了,他们损失了超过一半的步兵和大多数坦克,无力再战。

大卫·格兰兹在他的书中这样写道:“尽管得到了朱可夫和科涅夫的鼓舞,第31集团军还是裹足不前,无法恢复进攻。”集团军司令波列诺夫少将因此被解除职务,永不任用。

就在第31集团军裹足不前的同时,由基留欣少将指挥的第20集团军情况要可观多了。他的247步兵师利用德军短暂的慌乱,在50辆坦克的支援下冲过了冰冻的瓦祖扎河,在德军阵地上撕开了一个缺口,并在河的西岸包围了德军筑垒防御的村庄。为了抓住这个战机,大喜过望的科涅夫马上投入了他的第二梯队——一个步兵军、一个坦克军和一个由哥萨克骑兵军组成的快速集群,旨在“切断德军的生命线:勒热夫—维亚济马铁路”。

科涅夫的想法固然是好的,可是他太低估第9集团军的抵抗意志了。德军利用事先规划好的火力配置,不断杀伤突入进来的苏联步兵,数量稀少的德国坦克则跟随在步兵后面,沉着应战,苏军一路上遭遇星罗棋布的德军据点,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火力阻击。一名红军战士后来痛苦地写道:“敌人的兵力配置并不是通常呈‘线形’的,而是纵深配置,并且伪装良好。”

在一年的时间里,莫德尔早已将勒热夫建设为一个坚不可摧的堡垒。这样一来,苏军好不容易攻克一个据点,结果发现前面还有一个。愈是前进,伤亡就愈惊人。由于过早地投入预备队,暴露在荒野里的哥萨克骑兵军更是遭到德国空军无情的屠杀。譬如在罗伯托克东南,一架Ju88对地攻击机用炸弹和机载加农炮就消灭了5个骑兵中队。“朱可夫和科涅夫整天连哄带骂,催促他们的部队继续进攻”,士兵们没有任何准备,而且指挥官也不知道如何引导部队进行进攻。他们需要用迫击炮或其他火炮压制德军据点,但是没有人这样做,指挥官们只是催促士兵“前进!前进!再前进”,直至自己被敌人的机枪所击倒。原西方方面军参谋长加里宁中将仅仅在日记中抱怨“我军对人力资源的浪费,已经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即被扣上“反苏联”的帽子,获刑25年。

截至11月28日黄昏,苏第20集团军也终于失去了动力,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处境。更糟的是,进入突破口的部队已超出了火炮的支援射程,与裹足不前的第31集团军失去了联系(这正是莫德尔所期盼的)。

11月29日,莫德尔抓住机会,奋力翻盘。他以预备队第5装甲师和第78突击步兵师为矛头,沿勒热夫—维亚济马铁路南北对进,切断突入苏军的后路。这个局面与去年的“第一次勒热夫战役”几乎一模一样!科涅夫同志,你怎么就不长记性呢?在极短的时间里,德军便成功封闭了突破口,并击退了所有进攻。基留欣少将不得不放弃原计划,掉头向东突围,经过苦战才返回出发阵地。据事后统计,在激战的五天里,苏第20集团军伤亡3万余人,损失坦克200辆,坦克部队几乎全军覆没。

至此,西方方面军第一阶段的攻势宣告彻底破产。

“战神”折戟(Ⅱ)

然而,在勒热夫突出部更遥远的左翼,由普尔卡耶夫中将指挥的苏军加里宁方面军的进展就可喜多了。

普尔卡耶夫原是西南方面军总参谋长,因在基辅战役中的悲观论调与基尔基诺斯失和,被解除了职务,直至1942年8月才重获重用,接替科涅夫出任加里宁方面军司令员一职。连大卫·格兰兹也在他的书中承认:“加里宁方面军下辖第41集团军和第22集团军在战役的头三天获得了显著进展,似乎已经快要突击至德军防御的深远后方了!”

而莫德尔采取的应对措施是:将所有预备队和坦克部队拆散,以“添油战术”,而不是以一个整体投入战斗。这种看似愚钝的战术后来曾饱受争议。《大德意志步兵师战史》的作者甚至认为,“若不是莫德尔愚蠢指挥,第9集团军早就胜利了”。但是他并不知道,莫德尔将军并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预备队了!在苏军空前规模的攻势下,德军防线并不是一两处被突破,而是处处告急。救兵如救火,如果将预备队作为一个整体投入到某个方向,将坐失战机,也未必能挽救濒临崩溃的战线。再次,德军各参战师每天的伤亡约一个营,莫德尔在每个参战师后面配置约三个预备队营。这样,前线哪里被突破就可以及时向哪里派出增援,以恢复战线的完整。

以大德意志步兵师为例,该师部署在卢切萨河谷的前沿阵地,掩护着勒热夫城的侧后安全。12月1日,该师阵地终于为苏军的人浪冲锋所压垮,苏第3机械军在德军防线上打出了一个宽8公里、纵深大约15公里的突出部,局势岌岌可危。据《大德意志步兵师战史》记载,当冯·胡伯少将在得知自己一手组建的精锐“掷弹兵团”全军覆没的消息后(仅一人生存),竟当着师部全体人员的面失声痛哭。

然而,以冷酷著称的莫德尔上将指挥若定。在确信苏军已达成突破之后,他马上派出预备队在该河谷后方构筑新的防御工事,并及时埋上了反坦克地雷。这种铁血无情的层层阻击战术很快将苏军拖入濒临疯狂的边缘——表面上看,苏军是在前进,“每天都获得了可喜的进展”。但事实上,德军的防线弹性十足,不断向后弯曲,却不破裂。一旦苏军出现向纵深发展的苗头,莫德尔总是能及时地找出预备队将其遏制住。有时,这些预备人员完全是由马车夫与炊事员组成。莫德尔上将在一份12月签发的命令中足以说明一切:搜罗每一个能够作战的战士,全部送往卢切萨河谷前线,时间就是生命!

这样,苏军一拨一拨地发起冲锋,遭受惨重损失后又一拨一拨地退下去。但是,他们从未达成真正意义上的突破!这样的战斗一直持续了一个多星期,第9集团军后来在总结报告中是这样说的:苏军已经承受了惨重的损失,我们的目的是“流干他们的血”!

毫无疑问,再强大的突击力量也有耗尽的那天。现在,朱可夫感到最失望的是进攻的能量正在迅速衰竭,原本高昂的士气也开始变得低沉。

有时,为了维持战场士气,苏军指挥官不得不特别留意战场上众多阵亡者的尸体,并把伤员抬走,“以免这种惨相影响到幸存者的士气”。在基留欣少将指挥的第20集团军,有些士兵甚至开枪打伤自己,以自残的方式,避免作战。

但是,“战神”并不是一个轻易言败的人,面对各条战线传来的坏消息,朱可夫以他充满个性的决断作出了回应。他孤注一掷,将最后的战略预备队投入进攻,企图以泰山压顶之势,继续冲击勒热夫突出部的右翼,撕开第9集团军的坚硬外壳。并且,科涅夫仍然有可观的预备队——包括第5坦克军的200辆坦克,以及尚未参加战斗的茹拉夫廖夫第29集团军。他可以将其投入到第20集团军的正面上。

按照朱可夫的指示,刚刚杀出重围的基留欣第20集团军回旋矛头,继续推动他的攻势;与此同时,普尔卡耶夫中将的加里宁方面军也应继续猛攻,作为对第20、第29集团军主要攻势的策应。

12月11日,“火星”第二轮进攻战拉开了序幕。10点10分,大量20和29集团军的苏联步兵在剩余坦克的支援下,再次越过冰封的瓦祖扎河,科涅夫和基留欣不顾德军的交叉火力,将新到达的第5坦克军和经过补充的第6坦克军的大约350辆坦克和2万人投入了战斗。

同类推荐
  • 水色歌

    水色歌

    战争是很残酷的,上进是很残酷的,爱情是很残酷的!不,也许并没有那么多真真假假,生命生来就是为了迎接残酷!
  • 护宝余生

    护宝余生

    这是一个王爷带着自己的皇侄和手下们还有一些国师等等一些人一起在一个墓室里保护着皇上给的一个箱子
  • 东渡梦

    东渡梦

    东渡送经的佛国故事,缠绵悱恻的爱情传奇,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新奇有趣的东方夜谭,寓教于乐的哲理童话,惊险奇妙的海岛探险,光怪陆离的神魔斗法,啼笑皆非的世态万象。
  • 红石场恩仇记

    红石场恩仇记

    清朝末年间的黄老头因为贪、恶、痴而纠集了三个地方的势力对江南安仁县红石场四个老板的家庭进行了大屠杀。王知县及时侦查全案,但一时无法结案,逃出的两个老板在告状途中被追杀而引发了报复。当他们认识到是错误是犯罪而隐居起来后,官府抓住了罪魁祸首黄老头。但是,该案的结局出人意料。十三年后,石场老板的后人等为收复石场同包括黄老头在内的各方势力斗智斗勇。在官府的支持下,小说的结局才完美结局。小说不到二十一万字,写了一百来人,跨越十三年,涉及的事情多而杂。着重表现的是封建社会黑恶势力的猖獗、官场的腐败和官员主持正义的艰难以及受害百姓的挣扎与无奈。小说使用了不少该区域内的群众口头中的有生命力的语言词汇。
  • 枭臣

    枭臣

    穿越至大明孝宗弘治年间,成为一名世袭锦衣。江山变幻,荣衰谁主。喝一杯满殿香,且看那红尘俗景。嚼一块虎皮肉,且听那雨打浮萍。哼一曲临江仙,且随那风起云涌。呼一声大丈夫当如是,这才要独掌权衡。且看锦衣缇骑,股肱心腹,鲜衣怒马,绣春刀出…扬威锦衣卫,一把血刀屠倭寇、斗藩王,开创锦衣霸业。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将军花白发,征人空回首。短褐垂首笑,长衫倚红楼。我怜大好关山月,又笑北疆好个秋。回首无人处。也罢!敬尔一杯酒。遥想年少时,戈矛同仇——穿越,权倾天下烽烟四起,乱世纷争,各国交战,群雄争霸,豪杰喋血战场,看帝王金戈铁马,恣意恩仇,长剑所指,气吞万里如虎!
热门推荐
  • 星战前夜之星空之遗

    星战前夜之星空之遗

    这是来自星空的遗赠,这是一个文明对另外一个文明的无私奉献,所求只为走到宇宙的边缘,笑看宇宙的春暖花开。
  • 十七岁不相信眼泪

    十七岁不相信眼泪

    我叶芷发誓,从现在起,谁再让我流泪,我叶芷就会不惜代价让谁流血!……在她2岁那年,她的母亲离世后,父亲狠心抛弃了她和她的双胞胎弟弟,从此,姐弟俩只能靠自己的努力,和身为孤儿的援助金生活。在有了稳定的生活后,“失踪”了15年的所谓父亲,竟窜出来要带走他们,还口口声声说苦衷!我叶芷才不会鸟你嘞!还好,我遇见了那个真心待我的人,那些关心我的人们,让我知道了世界还是有善良的……痛恨父母的小叶子竟也是一个逗到不能再逗的二货,相比自己的双子弟弟,一个年级第一,腹黑颜值高的帅哥;一个年级倒数第一的二货逗比呆萌女娃……
  • 王俊凯之我们还会再见的

    王俊凯之我们还会再见的

    王俊凯你知道吗?从遇见你的那一刻开始我就从未后悔过,我想我们还会再见的……
  • 超品菩萨

    超品菩萨

    身为地藏王菩萨转世的苏天旭勇闯都市,和人斗,和鬼斗,和妖斗,甚至和天斗。红衣煞鬼,千年怨魂,地狱的五大鬼王,十殿阎王,等等地藏佛法一出,统统不在话下。
  • 须弥子芥

    须弥子芥

    一方是奇异空间的须弥子芥,一方是浊世的现实世界。异宝现世,妖魔出动,鬼怪横行。一切的一切似乎才刚刚开始,但是结局……不过转瞬间……
  • The Muse of the Department

    The Muse of the Departmen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背叛者联盟

    背叛者联盟

    从地球穿越到其他位面的人都会成为很牛B的存在。那么当斗罗大陆的人穿越到地球会怎样?斗气大陆的人穿越到地球又会如何?三千世界,无数位面的的人齐聚地球,你不知道不代表不存在。我们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我们是背叛者联盟!
  • 大数据在中国

    大数据在中国

    也许是迄今为止最易懂、最实用的大数据类图书!因为,除了本书,再也没有另外一本书让你如此接近中国大数据时代的现在与未来!本书中用最精简的文字、最详实的案例分析了大数据的特点、原理以及在当下中国各个领域的运用。同时给我们企业与个人提供了新的参考——大数据时代将对中国企业转型提供哪些支持?我们的优势和劣势在哪里?如何将“大数据思维”转化运用到管理、营销以及生活当中的方方面面?我们个人又该如何搭上“大数据”的快车实现商业价值与个人理想?
  • 蒂齐衣冠冢

    蒂齐衣冠冢

    远古众神纷纷应劫她却羽化归来,我乃昆仑山白泽上神幺巳灵儿。仿佛没有人知道众神应劫的原因她开始着手调查。随着真相慢慢的浮出水面才发现事情的关键点在另外一个人身上……
  • 华严经入法界品十八问答

    华严经入法界品十八问答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