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悠游自在的希特勒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英国政府。现在,这个小小的岛国已经陷入了岌岌可危的境地。对于普通英国民众来说,1940年的夏天,是让所有人都刻骨铭心的季节。在整个炎热的夏季,战争的阴影一直笼罩在人们心头,笼罩在这个近1000年未遭入侵的古老帝国。
每隔几天,丘吉尔便会发表一大堆热情洋溢的演讲。这个岛国的士气,似乎全靠丘吉尔一张利嘴才能苦苦支撑。也许,这位首相的内心,比任何人都更加悲恸。但是,作为一名政治家,这种悲恸只能压抑在心底。在公众场合,他不断宣扬这是“大英帝国最好的时刻,这个民族从未像今天这样团结一致”。
唉,伟大且不可一世的日不落帝国。
如今,在英国东部海岸线上,每天都能看见英国士兵在海滨花园里挖沟掘壕、在码头上站岗放哨。离海岸稍远一些的内陆地带,大小城镇的妇女们都被临时动员起来,紧张地挖掘着所谓的“阻遏线”和反坦克壕。而男人们,则开始在城郊和市区主要街道,修建防御工事,构建铁丝网。市民们接受政府发放的武器弹药,在伦敦广场和屋顶平台,民众们开始进行军事训练。就连旅馆侍者也加入了救护队,开电梯的服务生一下班便跑去挖战壕……
现在,英国民众最担心的,就是德军闪电般的登陆战。面对希特勒频频伸过来的橄榄枝,他们则认为这是一种迷惑手段。因为,丘吉尔政府声嘶力竭地宣扬说:“德军的登陆行动已经迫在眉睫。”如今,哪怕是一艘德国舰艇向英吉利海峡的调动,都会让丘吉尔胆战心惊。用他自己的话说:“入侵的军队只要有15万精兵,就能使我们生灵涂炭,十室九空。”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英国陆军早就在敦刻尔克丢光了他们所有的重型装备。若不是美国援助,他们连10个步兵师都武装不起来。海防弹药之匮乏,几乎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譬如,丘吉尔在巡视海岸线的时候,就碰上了一位旅长的诘难。
当时,那位旅长向前来视察的丘吉尔抗议说,他们的旅守卫着3公里长的海峡,却只有3门反坦克炮,每门仅有6发炮弹……
这位旅长恳求丘吉尔:“可否让士兵们试射一发,以资练习。因为谁也没使用过这种大炮,能不能正常发射还是个很大的问题咧。”
丘吉尔是怎样回答的呢?他冷冰冰地回敬道:“不行,我供不起演习的炮弹。”
为了弥补武器的不足,英国战时内阁也曾采取了紧急措施。他们组建了一支号称拥有150万人的“国民自卫队”。人数上看起来似乎是挺拉风,不过,这些自卫队大部分连武器都没有,使用的是耙子和高尔夫球杆,有些枪支还是110年前,鸦片战争时期的老古董,敢情丘吉尔还指望这支军队去抵抗德国人的入侵?!在南部沿海地区,民众还奉命摘下了街道上所有的路牌。因为根据传言,这样做可以让入侵者迷路……
无论如何,丘吉尔政府已经严阵以待了。他们把一切可以抗击登陆的条件都算了进去——大到一个师的调动,小到一挺机枪的使用价值。什么细枝末节都分配得井井有条,一丝不苟。
不过,丘吉尔还有一件放心不下的事情,特别是在德国登陆行动越发临近之际,他就越感到不安与恐惧。正如丘吉尔自己所说的那样:“这是一个令人憎恶的决定,在我一生参与的决定中,只有这个决定最违背人性,最使人感到痛苦——‘弩炮’作战计划。”
丘吉尔:“达尔朗,你千万别让德国人拿到法国的舰队啊。”
达尔朗:“绝不会那样做,那是违背我们海军的传统和荣誉的。”
此言终成谶语,德国人确实没能拿到法国的舰队——1940年7月1日,丘吉尔的弩炮出膛,在夜幕的掩护之下,一支庞大的英国舰队悄悄驶离港口,朝着地中海西端的奥兰港疾驶而去。在那里,停泊着法国最为强大的主力舰队。
而这支英国舰队的任务,就是不惜一切代价夺取法国舰队,解除他们的武装,夺为己用。如若法国海军拒不遵命的话,就只能诉诸武力,将其彻底毁灭也在所不惜。
丘吉尔的决定也许很残忍,但从英国的国家利益出发,这又算得了什么呢?对于轴心国不会擅用法国战舰这一承诺,丘吉尔不抱任何信心。他当然不会相信满嘴跑火车的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对于达尔朗的承诺,也是如此。战争就是这样,昨天还是亲朋挚友,今日必将其作为敌人,甚至将其消灭。还是那句话,在国家利益面前,义气,不值一文。
1940年7月3日上午6时20分,英国舰队在旗舰“胡德号”的率领下,抵达了奥兰港湾入口。他们在峡湾之间一字排开,对港口呈包围之势。起初,法国人还不知道灾难已经降临到了自己头上,他们满以为英舰是在地中海附近海域围捕德国潜艇,因此并未在意。
可是过不了多久,法国人就隐隐约约地感觉情况有些不对劲了。他们发现,不远处的英舰已经开始在港口外敷设水雷。就在法国人不知所措之际,英国军官向法国战舰发布了一道广播,这则消息很简单:“加入我们,与我们站在统一战线上,共同打击德国入侵者!”
对于英方的要求,法国舰队司令让·苏尔将军拒绝答复。他认为,既然法国已经宣布停战,并保持中立,法、德两国政府也共同承诺,不会使用法国舰队于军事用途。既然如此,英国人苦苦相逼的做法,是尤为可耻的行为。因此,这位大骂英国政府背信弃义的将军拒绝给予任何答复。
无奈之下,一名英国海军军官只好乘摩托艇,驶进港口,把最后通牒递到了法国人手上。
在这封最后通牒中,他们给法国人开出了四个条件。很显然,这四个条件都是毫无商量余地的。
1.随英国舰队出港,继续为取得胜利而战。
2.裁减船员,在英舰的监督下驶往英国港口。
3.把军舰交给美国政府妥善保管,直至战争结束。
4.在6小时之内,自行凿沉军舰。
最后,英国人还威胁道:“如果你们未能遵照上述办法行事,那么,我只好根据英王陛下政府之命令,使用一切必要力量,阻止你们的舰只落入德国或意大利之手。”
在这封信中,所开列的应该不算条件,而是威胁。最为关键的是,此时法国海军总司令——达尔朗上将正在旅途之中,让·苏尔将军无法联系到他。所幸的是,让·苏尔将军最终还是成功地将这一情况报告给了海军总部。怎料,海军总部的官僚们全是一群老愤青,愤怒的老愤青向海军官兵发出号召:“地中海所有法国舰队进入备战状态!”
法军进入战备状态的举动使得英国人大为恐慌。他们看见,法舰烟雾升腾,升火待发;在港口处,法国陆军甚至还调来了一大批野战炮,周边的要塞和海岸炮台居高临下,炮管齐刷刷地对准了自己。
此时,英方代表仍在奥兰港内与让·苏尔将军的副官争论不休。由于让·苏尔将军拒绝与英国人见面,他的副官又不得要领,双方争论了老半天也没谈出个结果来。那位恼怒异常的法国军官一再承诺:“法国舰队不会向轴心国投降,但也绝不可能向英国的最后通牒屈服。”英方代表沉默不语,只是不住摇头,谈判陷入了僵局。
于是,双方舰队就这样剑拔弩张地对峙了整整一个上午。直到下午4时46分,英国舰队司令——萨默维尔中将接到了一封丘吉尔亲自发来的警告:“尽快解决问题,否则你将应付法国援军。”
不能再等了!5时15分,萨默维尔中将向法舰“敦刻尔克号”发出最后一次警告:如果5时30分前,你们仍不接受我方任何一项建议,我方只能将你们的军舰击沉!
同时,英方代表也灰溜溜地从奥兰港逃命。甲板上,英国水兵进入备战状态,推弹上膛。军官们则站在指挥台上指手画脚,“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上的鱼雷攻击机开始启动活塞,战斗一触即发。
惊异的是,让·苏尔将军依旧选择了沉默。并且,英国人把话都这么直接说了,他还是无动于衷。这位自信心爆满的将军以为,英国人的做法不过是一场军事示威,达不到目的,自然就会走人。他压根儿就不相信英国人会对曾经的盟友开炮射击。因此,当他的下属提出先发制人、率先开火的建议时,这位将军的回答只有两个字:“不行!”
就这样,法国人把先发制人的机会拱手让给了对手。
英国人可绅士了,5时30分整,英国旗舰“胡德号”打响了第一炮,其超大口径炮弹(15英寸)如雨点般砸进港口。同时,从“皇家方舟号”起飞的攻击机,不断地俯冲下来,向法舰投掷致命的鱼雷——战斗,终归还是打响了。
蒙了,法国人现在彻底蒙住了。在法国旗舰“布列塔尼号”上,司令员看着他的士兵有气无力地进行战斗,像是在痛苦挣扎一般。这些士兵表情麻木,神情沮丧,眼睛里充满了愤怒。有的在大声咒骂,对司令官的命令充耳不闻。他们始终搞不明白,为什么会被自己的盟友炮轰,为什么同盟国之间要互相对击?!
战斗进行到10分钟,奥兰港内已是火光冲天,浓烟翻滚。被击沉的油轮扩散出大批燃油,使得海面都在燃烧。首先被英军击沉的是旗舰“布列塔尼号”。英国人几乎将所有的炮火都集中在这艘庞大的战列舰上,法国人也从最开始的迷茫转化为愤怒——“布列塔尼号”在被鱼雷击沉的那一瞬间,仍在开炮还击!舰上1130名官兵随该舰沉入海中。这些落水的法国人不肯接受英国人的救援,面对英国人伸过来的援助之手,许多落水者坚决地回答道:“不,宁肯被淹死,也不会接受背叛者的救援!”“布列塔尼号”沉没后,英舰便转移炮火,继续射击其余法舰。前一刻还信心十足的让·苏尔将军被迫发出信号:请求立即停火。萨默维尔答应了,但他同时补充道:“除非我看见你的舰队沉没,否则我还会开火。”
(这叫什么话!)
为了避免被炸沉,法舰“敦刻尔克号”与“普罗旺斯号”选择了搁浅——它们全速冲上沙滩,尽管船身被炸得千疮百孔,但它们依旧停靠在沙滩上进行英勇的还击。另一艘法舰“斯拉特斯堡号”则选择了逃跑,它也是所有战舰中,准备最充分的一艘。在英国人开火之际,它便扬帆起航,在浓烟的掩护下,“斯拉特斯堡号”穿过遍布船骸的海港,全速驶向深海。
在逃逸的过程中,“斯拉特斯堡号”不断用主炮轰击水面,盲扫海面水雷。可笑的是,英舰“胡德号”担心踩上自己铺设的水雷,因而放弃了追击。“皇家方舟号”拟用的鱼雷攻击,也未能击中该舰。
此后,“斯拉特斯堡号”在5艘从阿尔及尔赶来支援的驱逐舰护航下,在众多法国海军官兵的欢呼声中,缓缓地驶进了土伦港。同时,它也是唯一从奥兰港海战中得以逃生的战舰。
然而,奥兰港的悲剧仍在继续上演。在料理完主力舰后,英舰开始横扫剩余的小型战舰——几艘轻巡洋舰、一些驱逐舰和潜水艇。那些落水的法国水兵在海面苦苦挣扎,海上漂浮的柴油使不少人在呼吸时,不慎呛入肺中导致死亡。
鉴于港口附近海岸炮的威胁,英国舰队最终于6时12分停止了射击,全身而退。最终,这场充满希腊式的悲剧致使1297名法国水兵死亡,341人受伤。
更令法国人无法接受的是,打败他们的德国人尚且允许法国人保留自己的海军,而一周前还并肩作战的盟友——英国,却要对法国人赶尽杀绝!这一事件激起了法国人的公愤,特别是竟发生在达尔朗上将发誓不将军舰交给希特勒以后。“英国人背信弃义”一语,已成了法国大街小巷的口头禅。那些异常愤怒的法国士兵用刀片刮去了文在身上的“联盟”字样;贝当元帅也断绝了与英国政府仅存的外交关系;就连那位待在伦敦的戴高乐将军,也在办公室里破口大骂丘吉尔政府的愚蠢和无耻。
同时,这次事件还导致了“自由法国”运动陷入低谷,丘吉尔连巡视“自由法国”军队的仪式都不敢参加。直至今日,如果有人在法国人面前提及此事,法国人仍然会咬牙切齿,悲愤不已。
试问,什么是国耻?
对,没错,这就是国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