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妈妈第二周身体恢复的状况
产后第二周,新妈妈会阴的疼痛将会减轻,这时候要注意会阴伤口缝合处的情况,如果有裂开的迹象,就要及时就医。乳腺扩张期过了之后,乳房的大小约为怀孕前的两倍大,但是由于很柔软,所以很容易下垂,这时应该使用产后哺乳型乳罩来防止乳房下垂。恶露的颜色从暗红色逐渐变浅,呈奶油状,而且量也会减少。子宫继续缩小,从腹部基本上摸不到了。此外,有些新妈妈会出现便秘的情况。
此时,新妈妈最好不要提重物,要注意摄取营养丰富的饮食,促进母乳分泌。同时不要放松对恶露的清理消毒,且仍然不能进行盆浴,但可以进行简单的淋浴。新妈妈除了要坚持给乳房做按摩之外,还要坚持做产褥体操,进行轻微的活动,但是仍然要尽量少走动,多休息,这样才能保证乳汁丰富。当宝宝熟睡的时候,新妈妈也要抓紧时间休息。此时由于生理因素,大多数新妈妈会感到情绪低落,要注意及时平衡心态,保持乐观。
要让新妈妈身体尽快康复,应注意以下原则。
◆注意营养摄入
新妈妈产后要注意饮食均衡,要多摄入高热能、高蛋白质的食物,同时还要补充适量的维生素,以及钙、铁、锌等营养素。要注意营养全面、种类多样,这样才能让新妈妈分泌充足的乳汁,同时也有益于新妈妈身体的恢复。
◆注意会阴部的卫生
此时还应该观察恶露的情况,同时,预防产后出血的现象发生。如果出血不止,可以打电话咨询医生是否正常。同时,还要注意产褥期的会阴卫生,坚持每天用温开水清洗1~3次,保持会阴处的清洁和干燥,勤换会阴垫。
◆勤换内衣和床单
产后出汗多,加上哺乳时乳汁分泌,往往会弄湿内衣,因此一定要注意勤换内衣和床单,保持清洁干燥。此外,也要保持室内环境的清洁,多开窗通风。
◆防止便秘
由于产后需卧床休息,肠蠕动减弱,加上会阴疼痛,所以很多新妈妈对解大便很发怵。如果很少吃粗纤维食物,就更有可能造成便秘了。因此,新妈妈要注意多排便,必要的时候使用开塞露,防止出现痔疮。已经有痔疮的新妈妈,更要注意提早预防便秘。
◆注意劳逸结合
新妈妈可以卧床休息,同时,也要适当地在室内活动,这样可以促进产后恶露的排出,有助于子宫的尽快复原,以及产后大小便的畅通。但是不要从事重体力活,同时要保证充分的休息。
◆做做运动
新妈妈可以做一些运动来加快身体的恢复。例如,臀部运动,具体做法如下:仰卧,一腿弯曲至脚跟能触及臀部再伸直放下,另一腿再重复此动作。每次进行10~15组;收缩阴道的运动做法如下:仰卧,然后将臀部抬离床垫,两膝合并,两足分开,同时收缩臀部肌肉。每次进行5~6组。
金牌月嫂贴心叮嘱
新妈妈的房内可以放一些卫生香,这样可以调节室内空气,消毒抑菌。每次点燃一支即可。但是新妈妈的房间内不能吸烟,以免影响宝宝健康;还要避免着凉。新妈妈也可以适当进行按摩,以减轻肌肉酸痛。
剖宫产后第二周的恢复
剖宫产和正常的阴道分娩不同,所造成的出血量多,而且术后容易发生感染。剖宫产后,由于不能很快恢复进食,可能会导致乳汁分泌量减少,从而推迟哺乳的时间,不能及时给宝宝喂奶。自然分娩的妈妈一般产后3~4天即可出院,而剖宫产的妈妈要等产后6~7天后伤口愈合拆线,才为促进乳汁分泌,新妈妈应该吃有营养、高热量、高蛋白的饮食,多食用汤、汁等食物,并适当补充维生素和铁剂。由于一直卧床,加上食物中缺少纤维素,肠蠕动减弱,很容易发生便秘,所以剖宫产的新妈妈更要多吃含纤维素的食物及水果,以保持大便畅通。一旦发生便秘,就要口服缓泻剂,或使用开塞露。
◆乳房护理
由于剖宫产的新妈妈手术前后饮食受到限制,缺乏足够的营养,加上伤口疼痛,会影响到有效哺乳。因此,新妈妈的泌乳量会少一些。这时候的护理重点应放在增加新妈妈的泌乳量上,新妈妈要按需哺乳,乳汁确实不足时,要及时辅以人工喂养或混合喂养。新妈妈应注意乳房的清洁,每次哺乳前要洗手,用温开水擦洗乳能出院。那么剖宫产后第二周,新妈妈一般需要注意哪些情况呢?
◆恶露
剖宫产后第二周,恶露会变成白色,这时候,可以用1:5000高锰酸钾、0.2%新洁尔灭液擦洗外阴,每日2~3次。平时尽量保持外阴部的清洁干燥,注意观察恶露的量、性质,如果发现异常,最好及时就医。
◆产后卫生护理
由于产后皮肤排泄功能旺盛,会排出大量汗液,尤其是夜间睡眠和初醒时更加明显。因此,新妈妈要注意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除了和自然分娩的新妈妈一样需勤刷牙、洗脸,勤换内衣裤外,还要注意腹部切口处皮肤的清洁,避免切口感染。
◆子宫复原的观察和护理
胎盘娩出后,子宫宫底平脐,以后每天下降1~2厘米,产后一周缩至耻骨联合上,两周后缩入盆腔。所以,剖宫产的新妈妈可以每天在同一时间手测宫底高度,以了解子宫复原过程。测量前应先排尿,并按摩子宫使其收缩,再测量耻骨联合上缘至宫底间的距离。
◆饮食注意事项
房及乳头,并可每日进行乳房按摩。要注意喂养姿势,哺乳时可在大腿上放置一枕头或采用侧卧位,以减少宝宝压迫所致的伤口疼痛。
金牌月嫂贴心叮嘱
剖宫产的新妈妈应保持腹部伤口的清洁卫生,及时擦干汗液,不要用手去挠,更不要用衣服摩擦疤痕或用水烫洗来止痒,否则会加剧局部刺激,导致结缔组织产生炎性反应。若伤口处发痒可以涂抹一些外用药,如肤轻松、去炎松、地塞米松等止痒。此外,还要避免阳光直射,防止紫外线刺激形成色素沉着。
第二周如何应对恶露
产后恶露一般会持续4~6周,总量约500克,大部分在产后头一周内排出。产后最初是红色血性恶露,量也较多;以后颜色逐渐变淡,成为浆液性恶露;产后两周左右,恶露呈白色粘稠状。如果新妈妈两周后还有大量鲜红的血液出来,那么就要及时咨询医生。正常的恶露腥而不臭。如果闻起来有臭味,那么就要考虑是否是因为产后子宫复原不佳,或子宫腔内残留胎盘、胎膜,或有合并感染的情况等,需要去医院就诊。
那么如何护理才能更好地应对恶露呢?
首先,坚持每天清洗外阴两次,保持外阴清洁。如果会阴部肿胀的话,就要用温热毛巾热敷,每天三次,还可以使用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温水坐浴,每晚一次。也可以选择中药水淋洗。中药的配方为苦参20克、土茯苓30克、野菊花20克,水煎去渣,淋洗或坐浴皆可。
此外,还要及时更换会阴垫以及勤洗内裤,同时,内裤还要在太阳下充分暴晒,以杀灭细菌,预防感染。在饮食上,要多吃新鲜蔬果等粗纤维食物,保持大便通畅,以免对会阴伤口造成伤害。
一般来说,如果恶露始终是红色或紫红色,有很多瘀血块,量不减少,甚至增多,就要引起注意。新妈妈若产后感受寒邪或者饮食生冷,从而引起恶露不下,导致下腹疼痛,痛处还有肿块,这种情形可以采取按摩法。新妈妈要采取半坐卧的姿势,用手心从心下揉至肚脐,在脐部轻轻按揉,再从脐向下按摩到耻骨联合上缘,然后,揉按几遍。反复按摩15次左右,每天进行两组。还可以热敷,或者多吃鲤鱼。新妈妈的卧室一定要注意保暖。
以下是针对恶露不下的食谱,如果新妈妈的恶露不下,可以让家人做一些食物调理一下。
◆益母草粥
原料:益母草60克(干品30克),粳米50克,红糖适量。
做法:先将益母草煎汁去渣,然后与粳米、红糖共煮成稀粥。
功效:活血化瘀、理气通经。适用于产后血瘀导致的恶露不下。
◆疏肝粥
原料:柴胡6克,白芍、枳壳各12克,香附、川芎、陈皮、甘草各3克,粳米50克,白糖适量。
做法:将上七味中药水煎,取汁去渣,加入粳米煮粥,待粥将成时,加白糖调味。每日两次服食。
功效:疏肝解郁。适用于产后气滞导致的恶露不下。
◆桃仁莲藕汤
原料:桃仁10克,莲藕250克。
做法:莲藕洗净切片,桃仁去皮打碎。将打碎的桃仁、莲藕放入锅内,加水500毫升共煮成汤。酌加适量红糖或食盐调味即可。
功效:活血化瘀。适用于产后血瘀发热导致的恶露不下。
金牌月嫂贴心叮嘱
新妈妈产后恶露不尽,而会阴垫使用时间过长,就很容易导致外阴发炎。所以新妈妈一定要及时更换会阴垫,内裤也要选择透气的棉织品。如果局部有创伤,要及时去医院处理。
坐月子上网、看书好吗
坐月子期间,有的新妈妈会觉得无聊,或有时需要查资料,这时候,可能会上网、看电视或者看书。那么新妈妈在月子期间看书、上网,究竟好不好呢?
对于产后哺乳的新妈妈,如果长期受到来自电脑产生的辐射,对新妈妈和宝宝的身体都不利。新妈妈如果在身体尚未康复的情况下长期上网,首先会对眼睛不利,容易造成眼睛疲劳、视觉模糊,而且,由于产后虚弱,供血不足,很容易发生屈光不正等眼病,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的眼部肌肉,由于调节过度就会引发头痛、胸闷、恶心、眼睛胀痛等问题。其次,对身体恢复也不利。新妈妈坐着上网,保持这样的姿势时间长了,很容易导致新妈妈肌肉酸痛,尤其是腰部和背部,脖颈处也会感到疲劳。因此,新妈妈最好减少上网的时间,尤其是分娩后一周内最好不要上网。如果确实需要上网查询资料,也要注意每次上网时间不要超过半个小时,而且期间最好起来活动活动。这样安排既可以调节生活,也不会影响身体的恢复,避免落下月子病。
经历分娩劳累、产后哺乳,新妈妈的确很辛苦,所以,这个时期最好以休息、适量活动和增强营养为主。产后一周,新妈妈的分娩疲劳可以慢慢缓解。到了产后第二周,如果有空闲的时间,可以半坐半卧,偶尔看看书。产后三周,可以短时间看会儿书,但也不能长时间看书,更不要躺着看,以免影响视力。看书的时候还要注意光线,不要在太强或太暗的光线下看书,亮度应适中,而且应以轻松健康的书籍为宜,或者看看育儿书籍,查阅相关资料。
金牌月嫂贴心叮嘱
如果新妈妈的心情郁闷,适当看书、上网可以起到调节心情的作用,家人也不必太过限制,新妈妈无聊的时候可以给她几本时尚杂志翻翻,调节一下心情。在不影响新妈妈休息的情况下,家人要多陪新妈妈聊聊天。
坐月子一定要卧床吗
有人认为,坐月子就是要完全卧床休息一个月,这样,才可以完全消除孕期和分娩的劳累,补回元气。其实这种想法是不科学的,坐月子不必完全卧床,必要时,也应该下床走动走动。适当的活动和轻微的锻炼有助于新妈妈产后恢复,可以更好地达到休息的效果。
一般产后第一天,新妈妈由于疲劳,应该在24小时内充分睡眠或休息,让精神和体力得到恢复,所以,周围的环境要保持安静,家人要帮忙照顾宝宝,以免打扰新妈妈的休息。而对于分娩顺利的新妈妈来说,如果没有手术助产,也没有出血过量、阴道撕裂等问题,产后休息24小时之后,必须下床做一些轻微的活动,这样有利于加快血液循环及组织代谢和体力的恢复,也能够增加食欲,促进肠道蠕动,有助于大小便通畅。
早期的适量活动,还可以促使消化功能增强,有利于恶露的排出,避免褥疮、便秘等产后疾病的发生,还能防止子宫后倾等情况。所以,单纯卧床休息,并不利于新妈妈的产后恢复,适度的活动才能达到更好的休养效果。但是,要注意活动时间不要太长,身体虚弱的新妈妈,还是要多躺卧,活动时间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而卧床休息也有讲究。一般来说,躺卧的姿势分为侧卧、仰卧、俯卧、半坐卧等。新妈妈卧床休息必须讲究姿势和方法。这是因为产后新妈妈的身体虚弱、气血不足,产前脏器、膈肌都因为扩大的子宫发生移位。产后这些器官都要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子宫还要排出恶露,所以要保证充分的休息,才有利于气血恢复,也有利于排出恶露,以及促使心脏、胃等下降到原来的位置。
因此,分娩刚刚结束,不能立即上床睡卧,而要闭目养神,稍微坐一会,上床靠着被褥或靠枕,把膝盖弯曲起来,呈半坐卧的状态,不要骤然躺倒平卧。半坐卧,可以令气血下行,有利于恶露排出及脏器归位。对于剖宫产的新妈妈也来说,也宜采用半坐卧的方式,这样有利于产后康复。而对于会阴有伤口的新妈妈来说,侧卧能够减轻会阴伤口疼痛。
金牌月嫂贴心叮嘱
如果新妈妈想做家务,应该在第三周以后开始,在这之前,可以让家人帮忙。即便要做一些轻松的家务活,例如擦桌子、收拾房间,也不要干太久,不能站太久,以免劳累导致子宫脱垂。此外,新妈妈应该尽量睡硬床,这样更有利于骨盆的恢复。
产后坐月子的家居环境
月子里是新妈妈产后休养身体、保证哺乳顺利的重要时期,家居环境对新妈妈的身体恢复十分重要。新妈妈所住的室内环境一定要安宁、整洁、舒适,如果杂乱嘈杂、环境污浊,很容易影响新妈妈的心情,还可能造成伤口感染。所以优美的环境不但能调理新妈妈的生活,还有利于新妈妈的休息,让新妈妈在良好的环境中度过产褥期。那么,新妈妈坐月子的家居环境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
◆清洁卫生
由于新妈妈几乎整个月子期间都要在居室内度过,所以室内的环境一定要打扫干净,每天清洁,最好用湿布拖地,再用干布擦干。同时,可以使用3%的来苏水喷洒地板杀菌,两个小时后通风。卧具也要消毒。室内的物品应摆放整齐。卫生间的卫生也很重要,因为那是易滋生细菌的地方,新妈妈的身体虚弱,很容易感染,因此卫生间最好每天都进行消毒。
◆保持合适的温度和湿度
由于新妈妈的抵抗力比较差,所以月子里的居住环境对身体恢复有很大影响。如果新妈妈住在敞着风、潮湿阴暗的卧室中,很容易生病。因此居室一定要保暖舒适,既干燥又能保持空气有一定的湿度。使用空调的时候,温度不应该调得太低,使用电扇时不宜直吹。室内温度应在22~24℃,湿度应在50%~60%为宜。最好选择阳光照射和朝向好的房间作为月子寝室,避免夏天太热、冬天太冷,这样才有利于新妈妈的康复。
◆保持环境安静
新妈妈要静养,才能保持良好的心境、舒适的睡眠。因此,新妈妈的居室一定要避免在人来人往的房间,最好腾出一间相对幽静,又远离噪音的房间。
此外,还要减少亲友探望,以免过多的人来回走动,造成空气污染,甚至传染感冒病毒。让新妈妈保持良好的休息才能恢复得更快、更好。
◆让空气清新
为了让居室的空气保持清新,应该经常通风透气,每次通风时间不少于20分钟。但是要避免穿堂风对着新妈妈直吹。很多人坐月子紧闭门窗,其实这是不科学的,虽然新妈妈要避开风寒和潮湿,但是紧闭门窗会导致空气不流通,空气浑浊不利于身体健康,尤其是盛夏时节,很容易导致新妈妈中暑。
◆摆放花草
可以适当摆放一些花花草草,让新妈妈赏心悦目,还可以净化居室。但是选择花草的时候注意不要选择香气太浓的。此外,夜晚最好不要在卧室放花,以免花卉夜间释放二氧化碳。
金牌月嫂贴心叮嘱
坐月子一般让新爸爸亲自伺候比较好,在共同料理家务、互相关心照顾的过程中,不但能够增进夫妻感情,而且还是作为新爸爸职责的开始,能够更好地培养亲子感情。卧室内要简洁、干净,尽量不要摆放各种各样的电器,以免扰乱新妈妈的情绪。
月子里可以户外活动吗
传统坐月子的风俗认为,新妈妈应该一直在房间里待着,绝对不能外出受风。但是这种做法常常导致新妈妈缺钙,很多新妈妈在哺乳期落下腰疼、腰肌劳损的病,都与这时期缺钙有关。新妈妈缺钙,宝宝也容易缺钙,不但新妈妈容易发生骨质疏松病,宝宝的生长发育也会受到影响。所以,新妈妈月子期间应该适当进行户外活动。
一般来说,分娩顺利的新妈妈为了促使身体早日恢复,可以在产后8~12个小时在室内行走活动,但是要保证不要太过疲劳,要适可而止。
产后第二周,如果天气晴朗,可以到户外活动。户外新鲜的空气、舒朗的阳光,不但有助于新妈妈调节情绪,还有利于新妈妈的身体恢复。但是要注意外出的时候,不要挑风大的日子出门,可以适当带上帽子,穿上长袖衫。同时,外出的时候要避免过度疲劳,应该量力而行。可以每天出去一两次,每次10~15分钟,最多不要超过半个小时,要循序渐进,等到彻底恢复之后,才可以正常出行。
平时要注意休养保健,才能促进身体更好地恢复。平时要保证饮食休息,多喝水,多吃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才能促进身体迅速恢复,并且保证乳量充足。此外,还要经常下床活动,做一些简单的锻炼或产后体操,以有利于恢复体形。可以做一些轻便的家务,例如擦桌子、扫地等,但是不要干重活,以免造成子宫出血和子宫脱垂。
外出回来后,要注意更换衣服,清洁面部和手部,以免影响宝宝的健康。
金牌月嫂贴心叮嘱
外出时不要选择人多的地方,避免嘈杂拥挤的环境给身体虚弱的新妈妈造成不利影响。最好选择环境优雅的小区或有花草树木的地方,散散步,舒解心情。外出不要停留太久,如果觉得身体不适或腿脚酸痛,应该及时停止,如果出现其他问题,就要减少外出,在床上多休息,等身体恢复了再出去。
坐月子怎样洗头和梳头
传统习俗认为新妈妈坐月子的时候不能洗头,否则日后会经常头痛。但是,新妈妈经过分娩,头发可能会被汗水浸湿,而且,坐月子期间,新妈妈容易出汗,如果不洗头的话,汗水混合头上的污垢,不利于新妈妈的健康。因此,洗头是必要的。
洗头时新妈妈要注意水温适宜,不能太凉,最好保持在37℃左右,洗时可用指腹按摩头皮,洗完后及时把头发擦干,再用干毛巾包一下,避免湿头发带走大量的热量,使头皮血管在受到冷刺激后骤然收缩,引起头痛,或者立即用吹风机吹干,避免受冷气吹袭。要注意的是,产后由于全身新陈代谢旺盛,分泌物多,头发较油,也容易掉头发,因此不要使用太刺激的洗发用品。头发未干时不要马上上床睡觉,避免湿邪侵入体内,引起头痛和脖子痛。不要去美容院洗头,那里往往冷气较强,而且美容师也不一定会立即给新妈妈吹干头发,容易受凉。
还有人认为,产后不宜梳头。实际上分娩过程中大量出汗,加之产后汗液增多,会使头皮及头发变得很脏,并有不良气味。梳头能够去掉新妈妈头发中的灰尘、污物,保持清洁,避免细菌感染;还可刺激头皮经络,提高新妈妈的血液循环速度,带来舒畅的心情;还可增加头发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避免脱发、发丝断裂或分叉,使头发更密、更亮。实践证明,产后每天照样洗头、梳头的新妈妈,日后既不会留下头痛的病根,也没有发生脱发。不过梳理头发最好用木梳,避免产生静电刺激头皮。梳头前可以准备一块干净的纱布,用酒精蘸湿纱布,将湿的纱布套在梳子上,这样梳头发时就可以同时清洁头皮的脏污油腻。
金牌月嫂贴心叮嘱
新妈妈在使用洗发水的时候,要注意避免使用有刺激性气味的洗发水,应该选择温和型的洗发水,否则可能会刺激宝宝的嗅觉。此外,新妈妈在哺乳的时候,最好把头发扎起来,这样哺乳更方便,也能避免被抓。
月子期间能不能刷牙
传统风俗认为月子里不能刷牙,认为刷牙漱口会动摇牙根,造成牙齿过早松动、脱落或牙齿流血等。那么究竟是不是这样的呢?实际上,并非如此。对于普通人来说,口腔内寄生的细菌和种类数量极其惊人,常见的有乳酸杆菌、链球菌、白色念珠菌等。新妈妈的身体抵抗力比常人低,这种状态也会使口腔和肌体内其他位置的细菌或病菌繁殖更快,容易导致感染。再加上新妈妈产后甜食比之前吃得多,食物或残渣在牙缝和口腔内残留的机会也更多,更会促进细菌或病毒的生长繁殖。这样牙齿就很容易被腐蚀,时间长了,容易导致牙齿脱钙,不仅容易酿成龋齿或牙周病,还可引起口臭、口腔溃疡等。
新妈妈只要体力足以下床,产后第2天就可以开始刷牙。而保护牙齿除了刷牙,还可以使用牙线,以便彻底清除牙缝。同时,还要注意摄取钙等营养,保持口腔卫生,避免使牙齿受到损害。这样,便可以从根本上保证牙齿的健康。
刷牙的时候,新妈妈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地点,避免冲着风口,以免着凉。同时,新妈妈的身体较虚弱,不堪寒冷刺激,所以一定要用温水刷牙,并在刷牙前最好先将牙刷用温水泡软,以免对牙齿及齿龈刺激过大。当然,新妈妈也可以直接使用软毛牙刷,以免伤害牙龈及牙齿。还有注意选择三排毛牙刷,这样的牙刷头小,刷毛质地柔软,轻便灵活,比较不容易伤害牙龈。牙膏也要选择刺激性小的普通牙膏,如果没有口腔问题,一般不要采用药物牙膏。刷牙的频率不宜过多,但也应该保证早晚各一次。如果喜欢吃宵夜,吃完后也要再刷一次。注意刷牙的动作要轻柔,最好采用竖刷法。每次吃完东西都要漱口,避免传染给宝宝。
漱口的时候,可以捏点盐,放进嘴里,用温水含一会儿,让盐慢慢融化,然后冲洗牙齿。这样可以让牙齿清洁牢固,避免松动。饭后要及时用温水漱口。也可以使用中草药水煎或者浸泡后漱口。
新妈妈还可以在产后3天采用指漱,先把双手洗净,尤其是食指,然后用食指在牙齿上来回擦拭,可以在食指上涂点牙膏,也可以缠上纱布,洗完之后,用手指按压齿龈几遍。反复进行,可以活血通络、坚固牙齿、避免牙齿松动。
金牌月嫂贴心叮嘱
新妈妈要注意避免食用过多的糖及含糖食物,以免对牙齿造成损害。对于产后得风火牙痛的新妈妈,可以将白芷6克、甘草3克,用水浸泡或者熬煎,去渣含漱,如此可祛风止痛、健胃防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