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10500000036

第36章 偷陪佟枫去约会

佟枫跟那网友的约会地点定在离她家很近的一个茶座里,时间是下午四点钟。我提前来到佟家,按事先商定的计划,对那老两口说带佟枫在周围散散心。他俩连问都没问就恩准了。

当我们敲响一楼的一个小包间门时,一个中等个头的男人慢慢走过来开门,并微笑着跟我们打招呼。我愣了一下,因为穿着白色短袖和黑色长裤的他,几乎看不出残疾。不过我往里面一看,见有一根拐杖靠在桌边。

佟枫见到这个能正常走路的男人,眼睛一亮。但这个男人见到佟枫,似乎没有什么意外的感受。他平静地微笑着招呼我俩坐下。当然只有我坐下,佟枫依然在自己的轮椅里。这个男人便问佟枫是否需要坐到沙发上。

佟枫茫然地看着他问:“可以吗?”他点点头,便走过去将佟枫抱起来放到沙发上,让她紧靠沙发扶手坐着,以防歪倒下来,然后自己再坐下来。整个过程,除了动作不够灵活,除了两条腿没有肉感,并且碰到桌腿上发出当当的响声之外,几乎看不出他是没有双腿的人。

服务员送上单子。我替对方考虑,点了牛奶,这是最便宜的,一杯只有18块,哈哈。我想,如果这位网友真如他自己所说,五年前就因交通事故残疾,后来调任学校阅览室的管理员,那他就不能参评教师职称,工资也就不会高,这种茶座消费对他来说应该是不轻松的。

青松自己也点了牛奶,但佟枫点了摩卡咖啡。

他俩没介绍自己的真姓名,所以我们依然称呼他为青松。他依然称呼佟枫为寒梅。佟枫对青松介绍我是她妹妹。青松带着惊讶表情问:“你还有妹妹?”佟枫说是自己父亲认的义女,他噢了一声没有说话。

佟枫问他的假肢好不好,是否已经完全适应了。他说自己装假肢三年了。目前能离开拐杖走路,但怕路上有意外,还是常常拄一根拐杖帮助平衡,减少摔跤;又说,万一摔跤,也能自己爬起来……如果走稍远一点的路,就独自坐电动轮椅去,并且能把电动轮椅操控得很稳很快。

我说:“看来你很坚强。”他淡淡地笑了一下说:“就是上楼下楼不方便,我又住在三楼……还有自己洗澡也不行,因为洗澡必须卸掉假腿,从卫生间出来进去就很不方便了……”

我发现佟枫听到这里脸上抽搐了一下,接着她便问青松吃饭怎么解决。青松说自己跟女儿一起生活。女儿十四岁了,上初二,可以帮着做不少家务。

但是这位青松始终没有问佟枫的生活状况,看来对佟枫的基本情况已经有所估计,知道她的一切都有保姆操持。他开始跟佟枫谈别的,比如自己刚装上假肢时如何扶着墙一步一步挪动着学习走路,假肢如何磨破了残腿,摔倒了又如何不能爬起来等等……还说自己现在的工作很清闲,所谓上班就是守在阅览室里看书看杂志看报纸,没有新内容可看时,就用手提电脑上网。

佟枫笑着说:“怪不得呢,我什么时候打开电脑,你都在线上。”

我站起来对佟枫说:“你们聊吧,我出去一下,该回去时你给我打电话。”

我到另一个房间坐下,给自己要了一杯咖啡,慢慢地品着,拿着报纸乱翻着……

四十分钟后,佟枫打电话给我。我进去时她已经被抱进轮椅了,我便推着她出来。那位青松提着拐杖走向门外的一辆电动轮椅,将拐杖折叠起来卡到轮椅上,跟我们道别后坐上去。一开动,刷的一下就走了,动作够娴熟,速度也够快,看得我俩目瞪口呆。

佟枫问我印象如何,我说:“跟他交谈太少,所以没看到很突出的优点,也没有看到明显的缺点。关键是对他的底细不掌握……所以很难判断他所说的个人情况是否完全真实。”

佟枫说对方经济条件可能比较差,他透露说跟前妻离婚两年了,由于没房子,前妻还没搬走,只是两人分房而居……至于两人离婚的理由,他自己说是残疾后悲观绝望,总觉得妻子嫌弃自己,所以常对妻子发脾气。妻子不能谅解,便怨他是个拖累,最终两人就一拍两散了。现在前妻也正在交男朋友,如果再结婚,将会搬出去,把现在的房子留给他父女俩住。

佟枫又沉思着说:“这个青松好像以前见过我,并且知道我……估计他住得不远……”

我问她对此人感觉如何,佟枫说自己对这人似乎没太大的兴趣。我问为什么,她说对方笑容很少,但心眼儿似乎不少……

想了想,佟枫又说:“不过我现在也不能要求过高,不能指望遇到第二个张浩淼,你说是吧?所以我想继续交往一段时间再看吧。”

送佟枫回去时,佟老板不在家。我刚回到家对田园转述佟枫的约会情况,佟老板却来我家了,我吓了一跳。结果他一来就问田园:“计划都弄好了没有?”田园说基本搞出来了,于是两人就到楼上书房去。田园吩咐我:“若有人来,就说我不在家。我们到书房研究点事儿,不想让人打扰。”

他们干大事,我只好干小事,那就是做饭呗。等他们商量完那如何经营如何挣钱的大事后,还不知到了啥时候,所以我得把我那义父的饭也考虑进去。

我绞尽脑汁想,吃什么呢?可叹我的厨艺实在太差,做不出什么花样来。那就吃炸酱面吧,这最省事儿。甜面酱豆瓣酱辣椒酱和绞好的碎肉,冰箱里都有现成的,加点葱姜蒜和西红柿一炒就行。再去街口超市里买点压好的面条和凉拌菜,就齐了。

等我备好一切,只等他俩下楼就煮面条时,果真来了客人。这客人不是别人,正是那个大李。我告诉他,田园有事儿出去了。

大李看看表说:“那我等会儿。”我只好说:“他让我吃饭别等他……”

我这么一说,大李便走了。

吃饭时,我才知道他俩研究的是公司下一步的发展计划,第一步就是人事变动。常言说,“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官上任三把火”。田园上台后,静静地观察摸索了几个月后,第一个举动就是大幅度改变佟老板以前的那种帮派哥们的管理方法,引进优秀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提拔一批中青年管理人员,把他们充实到各个重要岗位上;第二个举动就是拓展公司的规模,再吞并两家药厂,上马一批已经试验成熟的新产品,从全方位把公司的品牌树立得更牢固更响亮更宏大;第三个举动是什么,田园没说,我也没问,免得他又说我没正式当上夫人呢,就想干政。我只知道,田园一直在挖别家公司的墙角,给自己的公司吸引杰出人才。别说我家田园卑鄙啊,哪家公司都是这样干的,有能耐,就吸来别家的人才,没能耐,自家的人才就被别家吸走。

佟老板吃饭时满脸喜气,看来对田园的一揽子计划很欣赏。他还说,过去有老皇帝故意得罪能干的大臣,让小皇帝即位后去重新启用他们,他们便会感恩戴德地尽忠于小皇帝。所以,今后由他唱白脸,田园唱红脸,共同把公司经营好。

田园虽不赞成这种“皇家理念”,但还是被佟老板这种父子般的信任感动了。

佟老板问我:“星星,刚才你推着小枫去哪儿转了一圈?”

我吓得一哆嗦,赶紧骗他说:“我俩去附近的音乐茶座喝了杯咖啡。”

佟老板说:“谢谢你变着法儿让小枫开心……星星,你咋就那么善解人意呢?你看我家小枫,三十出头了,还不知天高地厚,像是我的前世冤家,我不被她气死,也要替她操心操死……”

我说:“佟爸爸,您刚才说到前世冤家,我不同意。我倒觉得佟枫姐很孝顺父母。她每次跟我谈话,内容都离不开替您二老考虑,说要让家族的事业完好无损地传下去并发展壮大。还再三叮嘱我和田园,说万一她走得早,让我们一定像亲子女那样照顾您二老一辈子……”

佟老板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话,他真的吃惊了,大睁两眼问:“小枫跟你说过这些?”

田园赶紧印证说:“对,小枫还写了遗嘱托付我,改天让你看看……”

佟老板眼睛红了,吃面条的速度也慢下来,终于,他的泪珠儿大滴大滴地滴落下来……引得我的泪珠儿也成串成串地往下落……

田园岔开话题问我:“我俩在楼上时,谁来咱家了?我听见你在说话。”

我说:“大李来了,我说你出去了,不在家吃饭,他就走了。”

佟老板说:“哦……说到大李,有件事要征求你俩的意见。田园,昨天你也在场,他们提亲,让大李做我的女婿,大李自己也对我说,他感恩于我,愿意照顾小枫一辈子。还有人提你的前秘书小王,他家贫寒,父母过世早,只有一个姐姐,还跟姐夫离婚了……你们说这两个人靠谱吗?”

我跟田园面面相觑。天哪,怎么又搅进一个小王来?看来有钱真是大麻烦啊!一个残疾女儿单身了,马上就有媒人提亲和男人表决心……

田园为难地对佟老板说:“别的啥事儿都好说,这事儿我不能参与意见……”

佟老板先用鼻子“嗯?”了一声,表示不理解,又用嘴巴表示不满说院“田园,你也学会滑头了?跟谁耍滑头,也不能跟我耍滑头。我怎么待你,你难道没感觉?我从来就把你当儿子一样。”

佟老板又问我的看法,我说:“顺着佟枫姐的心愿吧,她现在很成熟了。”

佟老板终于说出自己的基本想法。他觉得大李是个粗人,小枫又是个难缠的人,粗人对付不了难缠的人,两人生活在一起可能谁也不会愉快。再说,大李在这个事儿上有点过分主动,让他有点不安。而且,大李的儿子很顽皮,小枫那种不宽容的性格,肯定容不下人家的孩子。可是,大李跟自己十年了,使唤惯了,今后还要继续使用他,所以不知道该怎么拒绝才不至于让他心怀不满。

田园还是不说话,佟老板也开始挠头。到这个份儿上了,我便打破田园给我的警告,插了一句话说:“佟爸爸,你把球踢过去,让他自己去跟我佟枫姐说。我姐即便骂了他,他也不会把气记在你身上,谁还不知道我姐那脾气啊。”

佟老板恍然大悟地说:“这个办法好!”田园也点头。佟老板又说:“至于那个小王,就更不用考虑了,我以奖金的名义给了他几百块钱,他就把自己的老板都出卖了。哪像咱星星,当初我给她空白支票,让她随便填数字,她看都不看就把支票推开了。若不是那件事,我后来也不会想到认你做义女。”

我表功似的朝田园一笑……

佟老板走后,田园沉默地靠坐在沙发上。过了一会儿,他说:“大李今天来找我,估计就是为小枫的事。一是探听虚实,二是让我帮他说情。我若不帮,他会忌恨我。他虽然级别低,却天天伺候在佟老板身边……所以,让小枫自己去拒绝,那当然最好了。”

我问田园:“你能确定小枫姐看不上大李?”田园说:“当然,小枫一贯把他当家奴看待,而且是低档次的家奴。”我笑了。

同类推荐
  • 北海道:旅日华人中篇小说集

    北海道:旅日华人中篇小说集

    内容介绍哈南编著的《北海道(旅日华人中篇小说集)》是一部旅日华人的中篇小说集。作者以海外的视角来观察世界,叙说了在日华人的生活,同时也描述了怎么也离不了的乡土和故国。《北海道》题材广泛,时空的跨度较大。比如写留学生,不写漫长东瀛路的艰辛,写他们站稳了脚跟之后所面对的茫然,以及与他们在日本出生的、日化了的孩子之间的“代沟”。比如写嫁给了日本人的她们,自以为把曾经有过的情感留在了国内,生活已经有了重中之重,可是没想到有时候那轻盈的一缕也会漂洋过海,成为不速之客。有时候是回国和在日本的生活穿插进行的,有时候则被国内变革的大潮所吸引,留连忘返。文化的融合与碰撞从来都是小说诞生的重要因素!
  • 情殇女友

    情殇女友

    《情殇女友》是一个感人的爱情故事,这也是一个催人泪下的生活故事。“我”与涵的爱情牵引出一个中国男孩在加拿大的生活故事,为了能和心爱的人在一起,“我”在Vancouver艰难地生活着,从打工到创业再到成功,其中经历了许许多多艰辛和磨难,失败到成功,成功又到失败……反反复复的挫折经历都是为了自己心爱的人。
  • 中国远征军(上)

    中国远征军(上)

    中国青年学生在二战期间,跨国征战,抗击日寇,以血肉之躯保卫战时中国国际运输线的重大历史事件。故事展现了中国远征军从出征、失败到大反攻的艰苦卓绝的全过程,其中穿插了中、美、英青年军人的战斗友谊和爱情生活,显现了二战中史迪威、孙立人、戴安澜、杜幸明等一大批中外将领的个性和风采。书中宏大的战争场面及中西方文化的冲突细节,还有对缅甸、印度等东南亚国家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的生动描绘,集历史性、思想性、文学性于一炉,引人入胜,颇具收藏价值。
  • 红晕

    红晕

    某一个十分遥远的夏天的早晨,京城的一位姓高的商人抹掉了眼角上睡觉的眼眵,预感到皇帝快要死了。这个预感来得十分奇怪,像夏天的早晨一睁眼看见如血的太阳一样,朦胧却不模糊,指向清清楚楚的,像一把橡皮小锤嘣地敲了一下心尖,浑身都跟着悸动了一下,却一点儿也不疼。
  • 雪坛(猫头鹰丛书)

    雪坛(猫头鹰丛书)

    民国的人物故事都很平淡,也因其平淡,显出小说氛围的哀痛和神秘,这种匹夫匹妇的卑微,并不是某些阴柔派的矫揉造作可比。
热门推荐
  • 修魔破天记

    修魔破天记

    既然天下人负我,那我就杀尽天下人。且看斩凡如何入魔成道。破开那天,成就真仙。
  • 似水正年华

    似水正年华

    成长终究是一个人的事,开始时可以在年轻的光辉下肆无忌惮,在一次次的青春荷尔蒙中慢慢认清自己,然后在某一次的心灵触动中忽然觉醒或顿悟,进而开始鄙视往事、揣测将来,抛弃初心或许可以走得轻松,却愈加迷失了方向!但人远比自己想象的要强大,当回头拾起初心的时候才现自己走了一段自己都没想到的路!原来成长路上的每段旅程都很重要……
  • 热血驱魔人

    热血驱魔人

    人分好坏、鬼有善恶,恶鬼害人难过百,恶人祸患遗千年,恶人往往比恶鬼更可怕,遇到不平之事,我辈定当拔刀相助、快意恩仇!我叫杨傲,是一名三岁就入行的驱魔人,驱魔多年我遇到过形形色色的精、灵、鬼、怪,他们背后都有着自己曲折离奇的经历过往,我凭着心中的尺和他们打交道,不分立场、无惧世俗,恶者我必舍命相搏,善者我亦全力相助,我用自己的方式守护我心中的大道!
  • 远古仙皇

    远古仙皇

    上古共有九重天世间共有三千界他,天神转世,为了救兄甘愿牺牲了自己所有的修为。她,魔界圣女,只外出历练却遇见了自己一生的真爱。
  • EXO之魂牵梦萦

    EXO之魂牵梦萦

    身为47世纪的你,魂穿到末生,逆袭女配,
  • 集外集:鲁迅作品精选(感悟文学大师经典)

    集外集:鲁迅作品精选(感悟文学大师经典)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智能浩劫

    智能浩劫

    公元2271年,由于在研发人工智能的过程中没有设定足够的保护机制,人工智能通过自我学习而爆发性地增长,最终人类被有史以来最为强大的人工智能——“星河”所控制。人类与机器人之间的战争不可避免地爆发了。战后,幸存的人类被人工智能麾下的机器人军团圈养起来——星河不将人类屠杀殆尽的唯一目的就在于他需要借助人类完善他的“头脑”。在这个地狱般的未来,不是每个人都听天由命地苟延残喘,无数的热血男儿还在绝望中无畏地抵抗!
  • 微风轻轻月影凉

    微风轻轻月影凉

    你说我们越来越爱回忆了,是不是因为不敢期待未来呢?我知道不可能地老天荒,但是我希望能守护你地久天长。即使,我知道你未来会穿着长婚纱对着那个他笑面如花。
  • 飞升札记

    飞升札记

    一场变故,踏上修仙路。茫茫人海,开创属于自己的修仙故事。
  • 一个复读生的独白

    一个复读生的独白

    一年的亲身经历展现,让人感同身受。真实的复读生活写照,透露复读生的艰辛求学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