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静香潭的路上,五娘还一句话都没说,也一句话都没怪过她,仿佛这事儿与她一点关系都没有。可须知,这样的时刻,若是换上雪婵,只怕都能看出端倪,为主子避难,而她却……
想到这里,她不自觉的有些难受,自己也不是想不通透事的人,为何这次却这般看不清呢?
远远的还没进彩幽氽,就听见里面欢快的笑声传出来,大院子边上,雪婵焦急忙火的朝她们跑来:“小姐,你怎么才回来?长公主过来了,说是要见见正院儿里的小姐,虽说意思是找三小姐,可你也算是正院儿的人,本是可以捞得一分见面的。可你又……”
大姨娘到底是半个主子,见雪婵说话急急忙忙,一点规矩都没有,不禁皱起了眉。雪婵感到一股冰凉的眼神正投向自己,一抬眸,就对上大姨娘温愠的目光,连忙噤声,不敢再多语。
“长公主过来就过来了,吵吵什么?”大姨娘冷哼一声,偏头又朝五娘唤道:“进去吧。”
五娘嗯了一声,乖乖走了进去。
越走近堂屋,里面的笑闹声就越加清晰,大姨娘哟呵一声,笑着就撩开了帘子:“今日太太倒是笑得欢畅,是有什么喜事了?”一进去,见到屋里满屋子的人,长公主可不就是坐在正中央吗?大姨娘连忙收敛下来,恭敬的福了个身:“小妇人见过长公主,倒是不知道公主也在这儿。”
大太太看了她一眼,又看了随后进门的五娘一眼,笑道:“我说五娘哪儿去了,合着上你屋子去了,是说找不到人。”
长公主这会儿正开心,见五娘来了,也笑着招呼道:“过来我看看,这丫头我还没正经看清呢。”
五娘一进门就注意到,今日在场的人虽多,可小孩中,也就只有三娘一人,连二娘都没来,这会儿三娘还正乖巧的站在长公主的手边,一双眼睛傲慢的看着自己。
五娘拘谨的回头看大太太一眼,似在征求她的同意。大太太面上无异,可心中一喜,朝她点点头,五娘这才走了上去,恭敬的福了个身:“小五见过长公主。”
长公主看她行至之前还征求母亲同意,这一小举动也让她微微心喜,女儿家就是要恭从长辈的命令,特别是名门大户女儿,闺中的规矩,更是一点也不能少。
“好了,起来了,起来了,无须多礼。”
五娘站起身来,走上两步,双眸娇羞的垂下,脸也半低着,让人看不清摸样。只是仅是轮廓一眼,已让人觉得此女明眸皓齿了。
长公主声色又温柔了些:“抬起头让我看看。”
五娘微微仰首,顿时,一张瓜字初分,皓齿蛾眉的脸庞,便映入眼帘,若只是美也就罢了,可这个五娘美貌之间,却还带着三分清透,四分玲珑,整个人就像在福天福地的山水风光泡过一般,浑身上下充满了灵气,并且这股灵气还不显浮,淡如百合,轻如梗枝,就像瞬间春风拂面,柳絮漫天似的。
忍不住的,长公主啧啧声叹:“好一个玲珑气派的,通身秀雅的好摸样。”
大太太的脸,因为这句话而沉了,三娘也不服气的瞪着五娘。
长公主微楞半分,似也意识到自己的失态,忙收回视线,回首拦过身边的三娘的小身子,附带一句:“不愧是三娘的妹子,俩姐妹都是春日的桃花般娇俏。”
这一句转折,总算让众人的脸色都回暖了些,说五娘像三娘,也算是称赞三娘比五娘更加好看,并且这五娘如何好看,都不如三娘是嫡女的身份,有些东西,是靠容貌也换不了的。
“五娘可会什么技艺?”
五娘谦卑躬身:“回长公主,小五愚笨,不会什么技艺。”
“什么都不会?”长公主挑了挑眉,似乎不太相信。只是对这五娘不愿出风头的行为,仍然很是满意。
五娘回头看了大太太一眼,苦笑着道:“如是长公主不信,大可问问母亲,母亲是知道的,小五除了会背一首短诗,别的可什么都不会。”
大太太脸色变了变,又极快的恢复如常:“这丫头往年身上带了事儿,因此要等今年才能上家学。”
长公主这才点点头,脸上有些失望。
正巧这时,晨如掀开帘子悄悄走进来,附在大太太耳边说了两句,大太太脸色寒了寒,最后憋着也只得说:“让她们进来吧,也难得过来。”
晨如出去后,没一会儿帘子再次打开,就见玉娘与六娘相携进来。
玉娘看到长公主似乎很惊讶,一脸的震惊,连忙福身:“给长公主见安,倒是没想到您也在。”
六娘也忙跟着福身:“小六见过长公主。”
长公主嗯了一声,就朝大太太说:“倒是难得,今日人都快到齐了。”
大太太笑了一下,也附和着:“是啊,若是您不来,我这儿可是除了晨昏定省,别的时候都见不到这些丫头的,就如玉娘来说,平日也无须过来给我请安,今日,可是这一个月来,难得的难得才来的一趟。”
玉娘脸色一僵,她是知道长公主来了彩幽氽才过来的,恰好路上碰到了六娘,便一路同行了,却不想大太太竟要将话说这么白,她到底也是她的侄女,在长公主面前,当真是一点面子都不给她留?
看来,五娘说得不错,大太太才是整个府里,最想除掉她的人。
“婶婶这话可就折杀侄女了,倒是怪责侄女不常过来走动的过错,玉儿听着,往后定定日日都来,就怕到时候,婶婶又要嫌我烦了。”
大太太面似温和一笑,却并不再接话。她是不信玉娘有心思天天都来,可是也怕她天天都来,因此只得闷闷的结束这个话题。
长公主豁然站起身来,领着三娘边往外走,就边说:“罢了罢了,你这儿人也多,看着个个都是来找你有事的,借三娘到我屋里去坐坐,你就好好料理你屋里的人吧。”
玉娘脸色大变,她特地赶来就是为了亲见长公主的,如今她前脚一门人,正主儿后脚就要出门,叫她情何以堪?追出去就显示自己当真是为了目的而来,不追,可她呆在屋里能做什么?
想到这里,她脸色青黑,有些懊恼,一双眼睛毫不松懈的目送长公主与三娘的身影离去。临出门前,三娘还故意投给她一个得意的笑容。
大太太微微一笑,站起身来恭敬道:“三娘能陪着您说说话,也是她的福气。”
小丫头撩起帘子,长公主脚下半分停顿都没有,跨出门栏,门帘再次放下,隔绝了屋里所有人的目光。
“玉儿,你与六娘特地过来,可是有何要事?”人一走,大太太劈头盖脸就盘问起来。
玉娘紧咬下唇,目露狼狈,若是这会儿说无事,可的确不好下台。只得回头看向六娘,想先将她拖下水:“玉儿本只是在千叶园赏湖着,可扭头就见六堂妹急急而行,以为婶婶这儿有什么大事,便随行而来。”说完,还回头对六娘露出一个求救的目光。
六娘眼中闪过一丝轻蔑,看玉娘的眼神有些不屑,最后却还是点了点头:“玉堂姐的确是伴我同行罢了。”
大太太冷声又问:“那你这么急着来又做什么?”
六娘咬了咬牙,看向五娘,目光筹措。五娘心里叫遭,幸亏自己先行一步已经搬了大姨娘这个救兵,只是没想到,六娘那边消息竟然收得如此之快。
大姨娘看在眼里,突然走向大太太,将手中的手护递上,转移话题道:“看太太手上戴的有些旧了,这是我刚赶出来的新的,戴上看看适不适合。”说着也不管后面的人是什么表情,上前就帮大太太脱下手护,套上新的。
大太太对大姨娘了解颇深,知道她有话要说,便倾耳听着。就在帮她换手护的功夫,大姨娘果然在她耳边嘟囔两句:“玉娘在场,不好盘问。”
大太太目光一闪,隐约觉得大姨娘知道什么。换好手护,她笑了笑,放在眼前,前后看了半天,方才赞赏起来:“果然是你的手艺,和以前一点没变。我戴着还是这么舒服。”大太太虽说大半的衣物,都有臻韵坊或者府里的绣娘绣制,可是这种贴身的东西,她始终还是最习惯大姨娘做的。虽说针脚粗些,手脚毛些,可就是舒服。
她的眼神柔和了些,就朝玉娘唤道:“我这儿这会儿倒是没什么事,我还有些许乏了,不如你就先回吧。”
玉娘目光一闪,知道人家故意赶她了,她本也不想留下。这会儿就站起身来,顺水推舟道:“既然婶婶疲累,我就先走了,明日再给婶婶请安。”说完,旋身便出门了。
六娘冷笑,走了也好,这样她一会儿要说的话,说出来才不至于尴尬。
待玉娘离开,六娘也站起身,走到五娘身边,直接就问:“五姐今日很忙,可否有胆识告诉母亲,都忙了什么?”
她的话一点不拐弯抹角,直截了当,爽快利落。由于心中的郁气,以及被最好的姐妹背叛的怒气,让六娘有些失控,临出门前,她甚至连六姨娘都没告知,只说是普通给大太太请安,就匆匆来了。
五娘脸上闪过一丝受伤,别过脸去:“去了静香潭算不算忙?陪了大姨娘、四姨娘说了会儿话,之前也去了鹣澜,与玉堂姐说了会儿话。”
见她竟然直言不讳,六娘反而有些愣了。
就听大太太不耐的声音横过来:“你们俩姐妹到底想说什么?”看她微微扶额,看来的确有些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