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姨娘笑嘻嘻的走到五娘身边,屈身拿着锦帕为她擦了擦脸上未干的泪痕,轻轻说:“五年别怕,往后有大太太照应你,受不了委屈的,啊。”
五娘使劲咬着唇不让自己哭出来,还是颔首,慢慢的谢说:“大姨娘说的是,母亲大量,刚才已不顾我身上脏污,哄了我半天了,有母亲照料着,小五就不怕了。”
大太太唇边一勾,温柔的看着她:“你也累了,让人搬个锦杌来,坐在我边上与我说话。”
手脚伶俐的丫头连忙搬了锦杌来,五娘就乖乖的坐下,半个身子还是靠在大太太身上。远的一看,姿势倒是亲厚。
大姨娘不禁多看了五娘几眼,越发觉得这丫头会说话,三两言的,就将大太太给捧到天上去了。按照袁府的规矩,死了亲娘的孩子,都该是放在正院儿养活的,长哥儿就是个例子。可那是因为长哥儿是长子,二姨娘死的时候又早,那时长哥儿还不会认人,进了主院儿自然与大太太亲厚,连三四五的,大太太也疼惜他,全家人都恨不得将他捧在手心上,简直与嫡子差不多了。
可这五娘,已经养在八岁了,年纪也够大了,心思也有了自己的心思了。这样的人,原是指不定大太太会随便分到哪位姨娘的屋子帮着养活就算了。可刚才听她那两三句,这样伶俐的个性,大太太见了心喜,带回正院儿也不是不可能的。
若是真进了正院儿,那就是活生生当嫡小姐养了,往后就是说婆家择人,也会担上一句“在家宠爱是与嫡女无异的,可是家里的金宝贝”,那自然嫁过去也有脸面,不容易让夫家人看轻去。
紧跟脚的,六姨娘就到了,身边拉着六娘,六娘一进屋子,先给大太太请了安,就小脚蹦着到五娘身边,挤在同一方锦杌上,笑盈盈的开始自我介绍:“我是第一次见到五姐姐吧?我是你六妹妹呢。”
五娘勉强露出一丝浅笑,低低颔首:“六妹妹好。”
六娘倒是自来熟,也不顾五娘笑意中的尴尬,一手就拉过她的小手,亲厚的说:“先头过了七年,都硬是没见过五姐姐一次,往后咱们可要多走动走动了,都是自家里的人嘛。”
五娘看了她两眼,就解释道:“前些年五姨娘腿脚不方便,是母亲垂怜,不想我日日尽跑动,就免去了晨昏定省的规矩,所以才与六妹妹未曾见过。”
六娘就点点头,仰头笑眯眯的望着大太太,就说:“母亲就是一颗菩萨心肠,见不得人劳累、不爽快了。”
大太太自然被哄的眉眼开笑,点了点六娘的鼻尖,转而朝六姨娘说:“也是没见过你这么会带孩子的,一个六娘,这张小嘴是甜到人心坎上去了。”
六姨娘看着六娘的目光也满是疼爱,却还是谦虚的说:“这孩子就是嘴讨喜,别的也没什么本事。”
大人们说什么六娘倒没有管,她只是一双小手从头至尾都拉着五娘的手,无形中给五娘了一股暖意。
五娘心里就想,这个六娘也是个聪明人,方才她仅仅的一句“母亲就是一颗菩萨心肠”就将大太太给吹捧到天上去了。并且她说那句话,过半的意思竟是在帮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