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罕的东西,当然是不常有,但是如果发挥“创意”,将平凡的东西透过“加工”,或许就能吸引他人的眼光,增加其价值。
企求“独特性”,应该是人类渴望被尊重、被注目、满足炫耀的一种心理潜在欲求吧!所以,往往形成人类社会“物以稀为贵”的集体现象。
但是,“独特”的东西并不常有,这就容易成为一些高明的骗徒,耍弄他人的把戏了。
骗徒最高明的地方,不在利用人的愚笨,而在看准人类自作聪明、自以为是的心理。所以,愈是单纯的社会,就愈不容易养出什么了不起的骗徒;而愈是妄自尊大的社会,就愈容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出现三头六臂的骗徒。
以下是一则很有意思的故事,读来十分有趣。
从前,浙江临安城内有个肉贩叫做孙三。据说,他每次出门前,都会一再交代他的妻子说:“可要把猫儿给我照顾好,这是天下少有的品种,要是被人看见了,恐怕会被偷走。我年老无子,这只猫就像是我的儿子一样,如果被偷走,我看我也活不下去了。”
这样的话,每天几乎都要重复好几次,邻居们听烦了,不免引起好奇,都有想看看这只猫的念头,可是一直无缘见到。
有一天,这只猫突然跑了出来,孙三的妻子接着也很快地跑出来,将抱回。但是,猫毕竟是被人看到了,由于全身长满红毛,看见的人无不啧啧称奇。孙三回家后,知道这个情形,便一直大声痛骂妻子不小心。
世间只有“金丝猫”,哪有什么“红色猫”?这件奇闻,被宫中的太监知道了,便派人前来想要购买,孙三当然是一再拒绝。最后,太监亲自登门拜访,看见的确是一只难得的“奇猫”之后,更是非要不可,在使尽各种威逼利诱的手段之后,终于以高价将买走了。
猫被买走之后,孙三很不甘心,成天又怨又骂,痛哭流涕,如丧考妣,而且一再痛责妻子不小心惹祸,才会发生这种事情;骂到伤心处,还拳脚相加。就这样一连多天,邻居们无不摇头叹息,又同情又遗憾。
太监买到猫之后,非常高兴,准备调驯之后,再来取悦皇帝。但过了不久,奇怪的事发生了,猫的颜色竟然逐渐由深变淡,不到半个月,红猫居然成了一只白猫。
想到居然有人敢在太岁头上动土,气怒的太监,随即带着大队人马,想要来找孙三算帐,不过,孙三早已不知搬到何处去了。
稀罕的东西,当然是不常有,但是如果发挥“创意”,将平凡的东西透过“加工”,或许就能吸引他人的眼光,增加其价值,这是商业社会常见的手法。所谓“商业包装”,不就是类似的行为?
不管黑猫、白猫,都不如红猫;没有红猫,染成红色的猫,照样能骗人于一时,“奇”欲熏心的人,或许就会上当受骗了。这不正是,创意加工,买空卖空,骗人也成功吗?
创意既能悦人,也能骗人,在骗与受骗之间,端赖每个人自己去衡量。
人世间没有的东西,幻想可以,乐观其成也可以,不过,一定要抱着审慎的态度,不要单纯地去异想天开,才不会当冤大头、闹笑话。
在商业社会里,“物以稀为贵”的法则,被美丽的外表层层包装,如果物非所值,受了骗,这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没什么大不了。只是,如果落在高明的骗徒手里,那就不能不特别小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