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98900000032

第32章 之一

“原文”

说之者,说之也;说之者,资之也。饰言者,假之也;假之者,益损也。应对者,利辞也;利辞者,轻论也。成义者,明之也;明之者,符验也。难言者,却论也;却论者,钓几也。佞言者,谄而干忠;谈言者,博而干智;平言者,决而干勇;戚言者,权而干信;静言者,反而干胜。先意承欲者,谄也;繁称文辞者,博也;策选进谋者,权也;纵舍不疑者,决也;先分不足而窒非者,反也。

“译文”

游说,就是劝说别人;劝说人,就是资助人。修饰言辞,就是假借以说服人;假借,就是言辞有所增减。应辩对答,是巧辩之辞;巧辩之辞,是轻视论说。具有义理的言论,是阐明真伪;阐明真伪,是为了符合应验。指责之辞,是反对的言论;反对的言论,是诱导对方说出隐藏的细微之处。花言巧语,是以谄言求取忠名;以不实之辞奉承人,是以貌似广博的虚浮之辞求取智慧之名;平淡生硬的言语,果决不疑而求取勇的名声;忧愁之言,运用计策求得信任;巧饰之言,自己不足而指责他人求取胜利。曲意巴结奉承,就是谄;繁复虚浮之辞,就是博;筹划运用谋略,就是权变;果决不犹豫,就是决;自己不足而责备他人,就是反。

“事典”

黄歇巧舌如簧

楚顷襄王20年,秦将白起攻陷楚国的西陵,第二年又连克鄢、郢、夷陵,焚烧了楚国先王的陵墓;顷襄王把都城迁往东北的陈,据兵守卫。自此楚国削弱了,被秦国轻视。

不久,白起又率领秦军来攻打楚国。楚国有个叫黄歇的人,游学各地,博识多闻,顷襄王认为他是一个辩士,所以派他出使秦国。

黄歇游说秦昭王说:“天下请侯,没有哪个国家比秦、楚两国更强大。可现在却听说大王想要进攻楚国,这正好比是两只猛虎相斗,反而让跛足的猎犬趁机获利,所以大王还不如和楚国友好相处。我给您陈述我的理由吧。”

黄歇见秦王听着,就又说:“我听说:物极必反,如冬百变化。事情一旦做过了头,就像把棋子垒起来一样危险。如今秦国的疆域占了天下的一半,拥有极西和极北的土地,自从有人类以来,万乘之尊的国君们从来没有过像这样广阔的国土。从先帝孝文王、庄襄王,到大王,历经三代,从未忘记将国土拓展到与齐国接壤,以便斩断诸侯合纵的交往通道。大王多次派盛桥去韩国担任要职,盛桥将北燕这块地方并入了秦国。大王不用出兵作战,不动声色,就可以拓地百里,大王可以说是很有作为了。大王又发兵攻打魏国,堵塞了魏都大梁的城门,一举占领河内,攻取南燕、酸枣、虚、桃人等地,楚、魏军队徘徊不前,不敢和秦军较量,大王的功绩也算不小了。大王让秦军休整了两年后,又出兵攻占了蒲、衍、首垣等地,兵临仁、平丘、小黄,济阳婴城自守,魏国屈服。大王又割取了濮、磨以北的土地,使秦国和燕国连接起来,从而切断了齐国和韩国往来的通道,也阻断了魏、楚的联系。

“天下诸侯多次聚会结盟都不敢出兵救援,确实是慑于大王的威名。大王如果能持功守成,停止攻伐,行仁义之道,必再无后患。会成为三王之后的第四个圣王,五霸之后的第六位霸主。大王如果想凭借人口众多、依仗军队强盛,趁着打败魏国的机会,希图靠武力成为天下霸主,让诸侯俯首称臣,我担心会后患无穷。《诗经》上说:‘人们做事都有很好的开始,却很少有完美的结局。”

“为什么这样说呢?当初智伯只看到攻伐赵国有利可图,却没有预料到会有榆次之祸;吴王只看到讨伐齐国有利,却预料不到会有干隧之败。这两个国家,并不是没有建立功勋,只是由于贪图眼前利益,最终陷入灭亡的祸患。吴王相信越国,所以出兵伐齐,虽然在艾陵打败了齐国,但胜利归来时却在三江之滨被越王擒杀;智伯相信韩、魏,和他们联合伐赵,围攻晋阳城,就在胜利指日可待时,韩、魏倒戈,将智伯杀于凿台之下。如今大王处心积虑,念念不忘亡楚,却忘记了楚国的灭亡会增加韩、魏的力量这一点,所以我认为大王的这种作法是不可取的。《逸周书》有言:‘有远见的将军不深入他国作战。’从这点看来,楚国是秦国的友邦,而邻国才是敌人。如今大王转而信任韩、魏的友好姿态,这正好比当初吴王相信越王一样。

“我听人说:‘不能轻视敌人,不可坐失良机。’我担心韩、魏只是害怕亡国才对大王辞令谦卑,实际上是在欺骗大王。这是为什么呢?秦国几代君主都对韩、魏不仅没有什么恩德,而且积怨甚深。韩、魏两国的民众父子兄弟在与秦国作战时相继死去的情况代代都有,韩、魏两国国家残破,宗庙毁坏,民众战死沙场,身首分离,暴骨于野,比比皆是,老百姓父子被俘虏劫掠,相随于路,络绎不绝,鬼神徘徊游荡,得不到祭祀。民不聊生,流离失所,沦为奴仆臣隶的遍布各诸侯国。韩、魏两国不灭亡,是秦国的一大隐患。现在大王却要进攻楚国,难道不是大大的失策吗?

“再说大王进攻楚国,将从哪条道路出兵呢?大王难道要向仇敌韩、魏借道吗?由于大王出兵时就担心军队难以返回秦国,所以会出兵资助仇敌韩、魏。大王如果不向仇敌的韩、魏借道,就一定会攻打楚国随阳以北地区。随阳以北地区都是高山大河,森林山谷,人烟稀少,大王即便占有这里,也没有利用价值,只会落个毁灭楚国的名声,却无拓疆开土的实利。而且,大王进攻楚国时,韩、魏、赵、齐四国必定会起兵响应。秦楚交战无暇他顾,魏国会进攻留、方与、铚、胡陵、砀、萧和相,这样,宋国故地会尽归魏国所有。齐军南下攻楚,泗水以北地区一定会为齐国攻占。这些地方都是四通八达的平原沃野,大王却让齐、魏两国独得,这无疑是大王出兵攻楚却扩大了韩、魏国土,增强了齐国国力。韩、魏强大起来,就会有足够的力量和秦国抗衡;齐国以泗水为南境,东边靠大海,北边倚黄河,没有后顾之忧。天下诸侯国之中就会数齐国最强;齐为了保全既得利益,就会假装听命于秦国。一年之后,即使他们自己不称帝,也会游刃有余地阻止大王称帝。

“以大王您疆域之大,民众之多,兵力之强,出兵和楚圈结怨,反倒让韩、魏支持齐国称帝,这是大王的失策。我替大王考虑,最好是和楚国友好相处。秦楚为一家,兵临韩国,韩国肯定俯首称臣。大王凭借崤山之险,还有黄河之障,韩国就成了观察关东诸侯动静的瞭望塔。这样一来,大王派出十万大军驻扎新郑,魏国一定会惊惧万分,许和鄢陵会马上环城自守,上蔡、召陵和魏国的往来也会被切断,如此,魏国也会成为秦国在东方的观察哨。大王和楚国亲善,韩、魏两个万乘国君主就会全力伐齐,齐国济水以西的土地可唾手而得。这样,大王的疆土就会东接齐国,直到东海,贯穿整个天下,使得燕、赵无法和齐、楚联系,齐、楚不能与燕、赵往来。然后,大王再威胁燕、赵,挟持齐、楚,这四国不等出兵攻打,就会臣服于秦国呵。”

孔子对症下药

有一天,孔子的学生子路问孔子:“闻斯行诸?”意思是说:听见了应该做的事情是不是马上就要去做。孔子回答说:“你家里还有父兄在,得先去问问他们再说。”

过了几天,孔子的另一学生冉有也有同样的问题,他问孔子:“老师,听见了应该做的事情就要马上去做吗?”孔子回答说:“对,应该马上去做。”

对同一问题,孔子作了截然相反的回答,孔子的学生公西华感到很奇怪,他带着疑惑不解的心情问老师:“先生,子路问您听到了应该做的事情是不是要马上去做,您回答说要回家请示父兄。可是冉有问您同样的问题,您却回答说马上去做。您的回答前后不一样,我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孔子回答说:“子路这个人常常争强好胜,性情急躁,所以我得约束他一下,让他凡事谨慎一些。冉有这个人遇事常常畏缩不前,所以我要鼓励他办事果断一些,叫他看准了立即去办。”听了老师的话,公西华恍然大悟。原来,孔子平时十分留意各个学生的性格、爱好、特长,注意因材施教。有一次,孔子要子路、冉有分别谈一下自己的志向。子路立即站起来表示:“如果要我去治理一个拥有战车千乘,遇到战乱饥荒的国家,只要三年,我就能治平天下,使百姓安居知礼,士卒勇敢善战。”而冉有想了半天才说:“如果让我去治理一个小国,我大概三年之后,就可以使老百姓得到温饱,至于建立礼乐制度,那还要等待君子去做。”他们两人的回答,正好暴露了一个急躁,一个畏缩的性格特征。孔子平时就十分留意观察,故方能因人施言。

才高遭忌的解缙

解缙是明初著名才子,洪武二十一年进士。明太祖朱元璋特别喜爱他的才能,让他每天在自己身边,朝夕谈论不倦,待之如家人父子。

解缙受宠日深,便想到“食君主禄,忠君之事”的古训,又自负高才,敢言人所不敢言。他给朱元璋上了一封万言书,指出朱元璋“御下严苛”,滥诛大臣,以喜怒为赏罚等诸多毛病,又首次提出分封亲王的权力的过大,恐后世会危及朝廷。

解缙所言无不深中朱元璋的弊病,所言分封当时虽未见弊端,后来成祖朱棣起兵燕京,夺去侄儿建文帝的皇位,解缙可谓有先见之明。然而这些都是朱元璋的大忌,前前后后群臣应对奏章中哪怕有暗示隐喻这些弊病的意思,都会被严刑处死,甚至灭族,解缙尽言无隐,言辞也犀利无比,朱元璋却体谅他的忠心,虽然并不采用,也不怪罪,对左右侍臣连声夸赞解缙“高才”。

解缙受此鼓励,越发敢言,明初宰相李善长因受胡惟庸谋反一案牵连,被朱元璋借“星变”之名杀死,举朝无人敢言其冤。解缙却想为李善长鸣不平,恰好工部侍郎王国缙也有此意,两人一拍即合,以王国缙的名义,由解缙草疏,上章为李善长鸣冤。

朱元璋看罢奏章后大怒,本想重惩王国缙,后来知道奏章出自解缙之手,只好置之不理;却也怕解缙再闹下去,令他无法收拾,便让解缙的父亲把他领回家,再读书十年,然后再回朝做官。朱元璋对群臣从不姑息,稍有过错便严刑立至,独独对解缙爱护备至,解缙屡触忌讳,还能保全首级,也算是例外中的例外了。

解缙回家乡读书只有8年,朱元璋病逝,建文帝即位。不过建文帝欣赏重用的是方孝孺、齐泰、黄子澄这些人,并不起用解缙,解缙在建文帝时期只能默默度日。

明成祖朱棣起兵燕京,经四年血战,攻取南京,大臣不是逃去,便是自杀殉国,降附朱棣的人很少,解缙却率先到宫中朝拜朱棣,朱棣早闻解缙的才名,又知他是父亲最喜欢的人,况且他又最早归附自己,可为群臣表率,马上重用。让他和杨荣、杨士奇、胡广、黄淮、金幼政,胡俨等人组成内阁,充当自己的顾问,而以解缙为主,这就是明朝内阁制度的由来,解缙便是明朝内阁的第一任首辅,只不过此时的内阁不过是皇帝的一个智囊团,权力也没有后来内阁那样大。

解缙深得朱棣赏识,又犯了在朱元璋手下的老毛病,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毫无隐讳,应该说朱棣对臣下的宽容比他父亲要强得多,朱元璋把手下功臣杀得一干二净,朱棣对手下功臣却是一个不杀,个个富贵天年,解缙在相对宽松环境下,越发放言无忌,无事不敢为,却为自己种下了杀身的祸根。

一次朱棣在一张纸上写了几位朝廷大臣的名,让解缙品评其短长,解缙直言无所隐,把这些人的毛病揭示得淋漓尽致。朱棣也认为他说得很对,这些大臣知道后,却恨解缙入骨,一有机会便在朱棣面前指摘解缙的过失,大进谗言,众口铄金。久而久之,朱棣也不能无动于衷,况且解缙才高气傲,不拘小节,本就是容易犯小错误的人,积累到一起,就成了大毛病了。

解缙又在随后朱棣要更换太子的“易储”风波中死保太子,联络群臣,大造声势,维护太子的地位。朱棣虽迫于群臣的压力,最终没有更换太子,但一想到要让自己厌恶的儿子承继江山,心里就堵得慌,罪魁祸首自然非解缙莫属。朱棣的二儿子朱高煦因没当上太子,更是恨不得吃解缙的肉,天天寻找机会置解缙于死地,先是诬陷解缙向外泄露宫廷中的秘密,朱棣也不管是否属实,便把解缙贬官为广西布政司参议。

永乐八年,解缙从广西回京述职,朱棣正领兵出塞攻打蒙古,解缙没见到朱棣,便向当时监国留守京师的太子禀报事情,然后就回广西了。朱高煦知道后,便诬陷解缙趁皇上不在时,私自朝见太子,图谋不轨。朱棣蓄怒于心很久了,再加上朱高煦的诬陷,身边大臣的挑拨,勃然大怒,派锦衣卫把解缙捉回京师,投入诏狱,严刑拷问,所牵连的人无不下狱。五年后便命锦衣卫指挥纪纲在狱中把解缙处死,年仅47岁,一代人杰就此殒灭。

苏秦的如意算盘

楚怀王客死秦国时,楚太子还在齐国充当人质。苏秦对薛公说:“您为什么不扣留楚国太子,用他来交换楚国淮北的土地呢?”

薛公回答:“那不行!如果我扣留太子,楚国国内拥立新王,我扣留的人质就失去了作用,反而会落个不仁不义的名声。”

苏秦就说:“不会的!只要楚国国内拥立新王,您就对新王说:‘您把淮北的领土割让给我,我就替您杀掉太子;如若不如此办,我就要联合秦、韩、魏三国共同拥立太子为楚王。’这样一来,淮北的土地肯定会到手。”

苏秦的这个主意,有很多好处:可以请求出使楚国;可以迫使楚王快点割让淮北;可以让楚国多割让土地;可以用善待太子的办法迫使楚国继续割让土地;既可以替楚王赶走太子,又可以为太子着想让他快些离开齐国;既可以在薛公那里败坏苏秦,以便使苏秦得到楚国的封地,又可以让人去游说薛公,让他好好看待苏秦,也可以由苏秦自己去向薛公解释清楚。

苏秦对薛公说:“我听人说‘计谋一旦泄漏事情就没有结果,犹豫不决的人不会成就功名。如今您之所以要扣留楚国太子,无非是要用他交换淮北的土地。如果不能马上得到淮北,恐怕楚国会另有打算,这样一来,您真的就会只守着一个已失去作用的人质,反而被天下指责为不仁不义。”

薛公说:“对呀!那我们应该怎么办?”

苏秦回答:“我请求为您出使楚国,让它迅速割让淮北。只要与楚国的交易完成,您就没有可担心的了。”

薛公说:“好吧!”于是派他去了楚国。

到楚国后,苏秦对楚王说:“齐国想把先太子立为楚王,可是据我观察,薛公之所以扣留太子,只是想用他交换楚国的淮北而已。如果大王不快点割让淮北,那么太子将会用比大王多出一倍的土地换取齐国对自己的支持。”

楚王说:“就按您的意思办吧。”于是就割让了淮北。

苏秦又对薛公说:“从楚国的情形看,还可以让它多割让土地。”

薛公问:“这怎么办呢?”

苏秦回答:“请您允许我去告诉太子其中的缘由,让太子去拜谒您,您就表示将会善待太子,并让楚王听说这件事,他就会多割让土地给齐国。”

于是,他就去对楚太子说:“齐国想拥戴太子立为楚王,可新楚王却请求以割让土地为条件让齐国扣留太子,齐国嫌割的土地大少。太子您为什么不用比楚国多出一倍的土地允诺给齐国呢,如果做了,齐国肯定会支持您。”

太子说:“好主意!”就把比楚国割让的多出一倍的土地空口许诺给齐国。

楚王听说这件事后,非常担心,就多割了些土地献给齐国,还恐怕不能成功。

苏秦对楚王说:“齐国之所以敢从楚国多割取土地,是因为他们以太子相要挟;现在业已得到土地,可是要求没有止境,是因为他们在用太子左右尊大王。我可以让太子离开齐国,只要太子一走,齐国就没有了借口,肯定不会要求尊大王多割地给它。大王您趁势与齐国达成交易并结为盟国,齐国一定会听从您。这样一来,大王既没有了对头,又可以与齐国结成同盟。”

楚王非常高兴,说:“我就把楚国托付给您了。”

苏秦对楚太子说:“统治楚国的是新楚王;您只是用空头支票与齐国做交易。齐国不一定相信您的许诺。可新楚王已经割让土地了。一旦楚、齐结成联盟,您就危险了!您自己考虑一下吧!”

太子说:“恭敬地听从您的教诲!”于是准备好车辆,趁夜色离开了齐国。

苏秦又派人去薛公那里告状:“劝说您扣留楚太子的是苏秦。苏秦并不是真的为您着想,他也想让楚国得到好处。他担心您会察觉这件事,因此从楚国多割取土地以掩饰形迹。这次劝太子离开的又是苏秦,可您并不知道。我私下里替您怀疑苏秦的用心呀!”于是,薛公十分怨恨苏秦。

苏秦又派人去对新楚王说:“让薛公扣留太子的是苏秦;支持大王替代太子立为楚王的是苏秦;割取土地巩固齐、楚关系的也是苏秦;忠于大王把太子赶出齐国的仍然是苏秦。现在有人在薛公面前说苏秦的坏话,以为他轻视齐国看重楚国;希望大王能明白这一点。”

楚王说:“我接受您的忠告。”就封苏秦为武贞君。

苏秦又让景鲤去告诫薛公,说:“您之所以被天下看重,是因为您能结交天下名士,并能左右齐国政权。如今苏秦是举世罕见的辩士,您如果不好好看待他,就会闭塞天下士人的进身之途,也不利于说客们的行动。那些与您关系不好的人就会支持苏秦,那么,您的事情就危险了。现在苏秦与楚王关系不错,您如果不快点与他亲近,就是要与楚国为仇了!您最好是趁势与他亲近,并让他显贵,这样您就可以得到楚国的支持。”

薛公认为有道理,就对苏秦很好了。

同类推荐
  • 李达唯物史观思想研究

    李达唯物史观思想研究

    本书主要论述了李达唯物史观思想的历史生成、中国第一个唯物史观思想的体系化、唯物史观与李达中国经济问题、唯物史观与李达社会主义理论等。
  • 老子之人生十大观

    老子之人生十大观

    本书笔者将《道德经》之精髓总结出十大观点。若水、守弱是其主张,道出了柔克刚、弱胜强的辩证思想;无为、不争是其倡导,呼唤人性回归清净与自然;道德、人生是其指南,引导苍生寻找生命的根源;生死、修行是其归宿,了悟生死事大解脱在当下;超哲学、宇宙是其核心,揭示出天地人合一永远不变的真谛。
  • 尚书(中华国学经典)

    尚书(中华国学经典)

    《尚书》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宝库。《尚书》每篇并非成于一时,其中文句有着语法、词汇、方言的差异,又是现代语言学家们研究上古汉语演变的重要资料。如此等等,都说明《尚书》是具有着巨大历史文化价值的古代文献。
  • 易经与人生大智慧

    易经与人生大智慧

    《易经》是我国古代先哲在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长期观察的基础上。对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的高度总结和概括。它集中反映了宇宙万事万物的现象和发展变化的规律.是一部指导人们利用自然规律及社会发展规律进行实践活动的哲学著作.是我国先人智慧的结晶。在这些经过时间检验的先人经验与智慧的指导下。我们会少走许多弯路.也会对人生多一些理解。从而更好地把握人生的每一步。 本书是一部汇聚中华民族古老而神秘智慧的经典之作!
  • 鬼谷子智谋全解(第二卷)

    鬼谷子智谋全解(第二卷)

    《鬼谷子》立论高深幽玄,文字奇古神秘,有一些深涩难懂。为了让广大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其中深刻的思想内涵,易于好读和好懂,编者在编著本书时,根据《鬼谷子》分章分段集中逐个立论阐述的特点,进行了合理分割划分,再一一对应地进行了注释、译文和感悟,还添加了具有相应思想内涵的故事,以便于广大读者阅读理解。
热门推荐
  • 韶华白首梦已凉

    韶华白首梦已凉

    她护他年少安稳周全,他伴她年少喜乐安康。她为他逃婚不嫁,他为她争权夺势。可是那又能怎样?纵有相伴白首的心,却终究不敢越过那层关系。直至,她在人群中望着他白马红袍,迎娶如花美眷。无奈,她也只得青丝绾正,十里红妆远嫁他国。可他却发了疯。没有了她,要这万里江山有何用?如画美景与谁赏?屠城灭国,血流成河算的了什么?即使她恨他,只要能留她在身边又有何妨?哪怕她把匕首刺进了他的胸膛。纠缠牵连,往事不散,不过韶华梦一场。
  • 风之纹章风之契

    风之纹章风之契

    看着熟睡中的若琪,常轩适摸摸她那柔顺的长发,微微笑着:“还是无法成为你这一世的羁绊吗?你要记得,轮回未灭,我亦未去。”
  • 万炼封帝

    万炼封帝

    灵武世界,浩瀚辽阔。四方十域,又分万界。在这绚烂广阔的大地上,英才辈出,强者如云,万道争锋。身负奇异身世的少年,行走在这强者为尊的世界,纵然前方万般艰险,也无悔无怨!少年经磨难,持信念,修古经,握轮回,欲要只手,破开这天地间,封神立帝……“我发誓,拼命保护我想要保护的人!我发誓!”新人新书,望书友朋友们多多捧场,多多支持!!!^O^^O^^O^
  • 寻瑬记

    寻瑬记

    一切的一切只是一个骗局?到底谁说的话才该相信,否定这世界还是否定你?
  • 恶魔阔少诱宠小娇妻

    恶魔阔少诱宠小娇妻

    生日礼物是离婚证!!!她生日,他送她的礼物是一纸离婚证!结婚1年,在这场婚姻里,她爱的沉默,他走的干脆!从民政局出来,天下暴雨,在暴雨中,那一刻,她绝望了,但是顾慕城的出现让她好像抓到了救命稻草。于是,她和顾慕城结婚了,认识不到几分钟,闪婚闪的比谁都快!她开始盘算,开始冒险跟恶魔玩游戏。她跟恶魔玩游戏,最后她管不住自己的心慢慢沦陷,等她泥足深陷她居然发现她只是个替代品,到底这场游戏谁会是胜利者!下面请看小剧场。剧场1——————一个小巷子里,某男说,“我要来了!”某女一脸懵逼,他要来啥?某女后退,某男前进。某男说,“给你三秒考虑时间。”某女一脸懵逼不说话,让她考虑啥?某男见某女不说话放开某女的手就转身走。某女怒,然后踢了某男一脚,某男躲开,回头一笑,“你干啥?”某女咆哮,“干你大爷!”某男对某女壁咚,深情对视,某男问,“我帅不帅啊?”某女无语,然后某女灿烂一笑,“帅呆了!”“真有眼光,帅哥奖励一个吻。”某男低头,吻!某女内心咆哮,流氓啊,擦!剧场2——————“老婆,我错了,我以后再也不敢勾三搭四了,我保证以后除了咱妈,你和咱闺女以外不会再背别的女人了!”穆凉雪嘴角抽搐,丫的,个不要脸,她说过要跟他生孩子了吗?“保证不背?”某男立马举起手,“我保证不背也不抱!”大街上,有人大喊,“抓小偷!”顾慕城一回头就只叫一个女的朝他扑面而来,他下意识一接住,他突然想起什么,然后一放,扑通一声那女的掉地上哎哟哎哟的叫。顾慕城笑着回头,“嘿嘿,雪宝贝,老婆,这是意外,意外,我真的不是有意要抱她的。”某女傲娇转头就走,某男瞪了一眼地上的女人然后,连忙跟上。剧场3——————“你要怎么样才可以不离开我?”“我要怎样都可以?那么我要是要你的命呢?”“只要你要,只要我有!”ps:本文双处,男女主灰常干净。保证不忽悠人,哈哈,欢迎入坑。
  • 花国公主之奇妙历程

    花国公主之奇妙历程

    五百年前,美丽的花之国因一件事而面临着巨大的危机,花之国唯一的一个公主在这次危机中献出了生命,并挽救了花之国的能量之源,让花之国得以解救。而五百年之后,一个神秘女孩出现在了当年公主消失的地方,她会带来些什么呢?是福是祸?她会是公主的转世吗?一次一次的冒险中,她碰到了一个神秘的男孩,她遇见的,是不是传说中能解开公主身上封印的男孩呢?她们到底是什么身份呢?
  • 永不言弃的青春

    永不言弃的青春

    裴筱筱,一名对体育运动非常有天赋的女运动员,在她生日那天,她的爸爸裴渊宇为了给她过生日,结果出了车祸,成了植物人。她想起爸爸之前希望她能好好练跑,直到参加世界大赛,她不但没有自甘堕落下去,而是更加努力的练跑。
  • 护美邪神

    护美邪神

    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一个号称死神的男人,带着百人的死亡之谜,九死一生回归都市寻仇,却与一对极品双胞胎合租,复仇的人生,热血的青春,神一样的男人,踏上杀手之王的巅峰人生!
  • 圣诞的魔法城:第一卷魔境迷踪

    圣诞的魔法城:第一卷魔境迷踪

    圣诞前夜,魔法力量,神秘涌动。平凡少年步凡,博物馆之夜触碰奇书,进入恢宏魔法大陆。异世,异国,异族,异兽,步步惊奇。无坚不摧的石人族少年斯通,强大美貌的鲛人族王子梅里尔,娇憨活泼的兽人族少女喵呜,步凡和伙伴们,能否修得强悍魔法、进阶为王国守护者?历险各国,阴谋丛生,他们能否赢得正邪大战的终胜?精彩漫画有妖气火辣点击,同名广播剧傲娇上线,给你剧好看!
  • 鹿晗许你一世的承诺

    鹿晗许你一世的承诺

    满城风花雪月~人世的点点滴滴,你如星光璀璨,而我却如沙石般渺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