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98900000024

第24章 之二

“原文”

世无常贵,事无常师。圣人常为无不为,所听无不听。成于事而合于计谋,以之为主。合于彼而离于此,计谋不两忠,必有反忤。反于是,忤于彼;忤于此,反于彼;其术也。用之天下,必量天下而与之;用之国,必量国而与之;用之家,必量家而与之;用之身,必量身材能气势而与之。大小进退,其用一也。必先谋虑,计定而后行之以飞箝之术。

“译文”

世间没有永恒的高贵,事情没有固定的模式。圣人经常作为而无所不为,常听天下,而无所不听。事情成功而使计谋符合实际,以此为主体。与此相契合而与彼相背离。计谋不能于彼此两方都忠实,忠实于一方必然与另一方相背离。反合此方,背离彼方,背离此方,反合彼方。这就是反忤之术。将反忤之术运用到天下,一定要根据天下实际情况而运用它;用于治理国家,一定要根据各国实际情况运用它;用于治理家族,一定要根据家族实际情况运用它;用于个人,一定要根据自身才能气概运用它。无论运用大处还是细处,是进还是退,它的功用是一致的。一定要先深谋远虑,定下计策谋略之后再运用飞箝之术。

“事典”

李允则修城防“盗”

雄州刺史李允则一直愁眉不展。辽人在城外虎视眈眈,城池又年久失修,特别是原来的瓮城,现在显得十分狭窄。不修,将来一旦有战事发生,后果就不堪设想;修吧,辽人会以为宋军在备战。本来朝廷刚刚与辽人讲和,和平来得不易,辽人会抓住这一点,乘机寻衅闹事,甚至会使战事重开。

他一个人出去散步,边走边想心事。当地百姓都知道刺史大人没有架子,爱在街上和百姓聊聊天,了解一些民情。他问当地人:

“最近日子过得怎么样?”

见刺史大人问,百姓连忙答道:

“还好。现在不打仗了,可以安心做些生计。”

“有什么不顺心的吗?”刺史问。

“没有。就是城北的小偷多些,上次……”

李允则突然想到了一个办法,他回到府衙,下令在北城门外的东岳祠造个大大的香炉,还有其他的供器。

造好的那天,李允则又说:

“现在是太平盛世,要弄得热闹些。”

于是,官府雇了一些吹鼓手,在城里大吹大擂,人们都挤在道路两旁看热闹。进香的人也忙着向祠里敬献金银布帛。手下人问刺史:

“大人,人多事杂,是不是要加强一下人手,防备一下盗贼?”

李允则却说:

“不必了,我自有分晓。”

第二天,就有人来报,东岳祠里新造的器物竟然被贼人偷走了。

这还了得!刺史大人下令各处张榜,捉拿盗贼,弄得满城风雨。但不知为什么,刺史这次办事,是雷声大,雨点小。半个月过去了,居然连个盗贼的影子也没有见到。

为什么抓不到贼人呢?刺史有话说,他说贼人是从北面来的,偷了东西,当然跑了。现在最重要的不是抓贼,而是防贼。他下令在城北再修一道城墙,来防备盗贼。

辽人开始见宋人在修建城墙,很慌,仔细打探,原来是防贼的,就感到好笑:

“光靠修墙就能防贼吗?笑话!”

这样,他们就不再在意了。

城墙修好了,城壕也疏浚了,还筑起了月堤。三月三日禊日那天,李刺史召集大家在界河举行划船比赛,还请北边的辽人来观礼。辽人看得有趣,却不知道李大人是以此来练刀水战。州北边原来有很多陷马坑,城下还有哨楼,可以望到十里以外。

李允则说:

“辽国和我们已经讲和了,留它何用?”

就叫人把哨楼拆掉,把陷马坑填平,改为军兵的菜园。

他还命人修复水井,开通沟渠,开垦菜地,修筑短墙纵横于其中。还种上荆棘,使这块地方更加难以通行。然后又整治大街小巷,把佛塔迁到北面,州里的百姓早晚登塔,可以望到三十里以外。李允则还下令凡有空地,一律种上榆树。久而久之,榆树长满了塞下。

看着城里城外的榆树,李允则的部下说:

“大人,现在盖起房子,百姓就不用愁木料了。”

李允则笑了笑:

“这样做是适于步战,而不利于骑兵交战,哪里只是为了多些建房子的木材?”

小儿巧言救百姓

秦朝末年,项羽和刘邦为了争夺天下,进行了长时间的争斗、厮杀,还是决不出胜负,这样,双方就陷入了僵持的状态。由于长时间的争战,士兵们苦不堪言,百姓扶老携幼远离家园逃避战祸。

有一次,项羽率兵攻打外黄,它是一个战略重镇。据守外黄的宋军防守得十分顽强,打了好些时候总是攻不下来。项羽为此寝食难安,很是发愁,正在设想自己是不是要亲自率军去支援。忽然,探子飞马前来报告:“大王,不好了,外黄的宋军向彭越投降了。”

项羽听后,拍案而起,喝道:“彭越有什么才能,竟然在这个时候趁火打劫,不费吹灰之力就坐收渔翁之利。我要让他知道我的厉害,传令全军,随我去踏平外黄,活捉彭越!”

项羽怀着满腔的怒气率军向外黄火速进发,那彭越也是个懂得战略战术的军事家,他知道以自己的现在的兵力难以同项羽抗衡,为了避免与其正面交锋,他率军暂时撤出外黄。

项羽很快进驻外黄。

他余怒不息,把一股怨恨发泄到外黄的百姓身上,于是下了一道让人震惊的命令:凡是外黄城里15岁以上的男丁,全部集中到城东活埋。

命令一出,外黄城里传出一派凄凉号哭的声音。有一些人想尽一切办法,辗转相托,请求项羽取消这个命令,可是依然不起作用。

这时,外黄县令的门客有个13岁的孩子,自告奋勇地叫道:“这件事就交给我吧,我有办法说服楚王!”

门客急忙把儿子一把拉住道:“这怎么行呢,你去只有死路一条?”

儿子劝慰父亲道:“你尽管放心,我这次去一定会成功的,绝无灾祸!”父亲劝不住儿子,只得放开了手。

孩子跑到项羽所在的房子前,神秘地对哨兵说:“赶快通知大王,我有要事相报。”

哨兵进去通报,项羽马上传令召见他。

孩子见了项羽,朗声说道:“彭越这家伙想来侵吞我们的财产,全城军民怕他毁坏城池,所以为了安全起见,我们暂时向他投降。其实,我们早就盼望着大王您来接收啊。现在您来了却要活埋我们,请问,外黄往东的老百姓知道了这件事,怎么还肯乖乖地归顺您呢?”

项羽听了连连点头,立即取消了那条残酷的命令。

于是,从外黄往东到睢阳广大地区的老百姓,都称赞项羽的英明抉择,纷纷投奔他。

审时度势投靠明主

荀彧出身于名门望族,祖父荀淑曾任朗陵县令。父亲荀绲曾做过济南相。叔父荀爽后来官至司空,在“荀家八龙”中才学最高。在这样的环境下,荀彧自幼便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和熏陶。他少年时代就出类拔萃。在同龄人中特别突出。他年龄虽小。但已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再加上品行端正,深得乡邻赞誉。南阳何颐善于识别人才,一见荀彧,连声称奇,说他不同凡响,将来必定能成为王佐之才。

公元189年,荀彧被推举为孝廉,送至京城洛阳,经过考试,成绩优秀,又被授予守宫令之职。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不久,董卓兵变,荀见洛阳日益混乱,便要求赴外地为地方官,于是朝廷任命荀为亢父(今山东济宁市南)县令。董卓作乱以后,荀彧知道天下即将大乱,担心自己和亲属的安全,便弃官返回故乡颍川。他劝家乡的父老乡亲应该迅速离开,以躲避战乱。但乡邻难舍故土,不愿背井离乡,四处流落。此时,同郡人冀州(今河北临漳县)牧韩馥,因仰慕荀或,派人前来接荀彧及众乡亲到冀州。由于颍川乡亲仍不愿前往,荀彧便耐心动员本宗族的人迁往冀州。后来董卓派部将李催领兵出关。所过之处掳掠烧杀,荀彧的众乡邻很多被杀掠,他们才后悔当初没有听从荀彧的劝告。

荀彧率本族人到冀州后,韩馥见其中有不少饱学之士,很是高兴,都被委以重任。荀彧也深得韩馥信赖。后来,袁绍夺取冀州,灭了韩馥。他久闻苟彧的弟弟荀堪以及同郡人辛评、郭图等,都受到礼遇,并被袁绍委以重任。

荀彧虽久闻袁绍大名,但他发现袁绍外宽内忌,不善用人,治军不严、多谋寡断,他预料袁绍终难成就大事。智者择主而事之,荀彧觉得冀州非久居之地,打算另觅英主。更换门庭,不久奋武将军曹操领军击败黑山农民起义军白绕部,朝廷命他为东郡(今河南濮阳市)太守。荀彧知道曹操有雄才大略,通晓兵法,思贤若渴,多谋善断,虽然目前实力不强,但断定他日后终成大业,于是便把自己匡扶汉室的希望寄托在曹操身上。荀彧毅然离开袁绍,于191年前往东郡投靠了曹操。曹操见荀彧来投奔军中,十分高兴,同荀彧谈话后,对他评价很高,把他比作汉高祖刘邦的谋士张良。当时荀彧才29岁,被拜为奋武司马,帮助曹操管理军务,并参与军事策划。

荀彧虽得袁绍器重,但发现袁绍外宽内忌、不善于用人等许多重大问题,预料其难成大事。而曹操有雄才大略,善于用人,断定他能成大事。他适时地运用忤合术,毅然离袁投曹,深得曹操的重视,得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

在这里,荀彧适时地运用忤合术来审时度势,投靠明主,对他的一生影响重大。

同类推荐
  • 存在·真理·语言(海德格尔美学思想研究)

    存在·真理·语言(海德格尔美学思想研究)

    现代思想大师海德格尔思想的巨大震撼力,一直浸透在作者研究与写作的始终,不得不令人折服。这不仅改变了作者自己的许多观点,也动摇了作者原先对海德格尔研究的一些盲目自信,更使作者开始怀疑国内美学与哲学研究中许多“鸿篇巨制”的价值和意义。在通往海德格尔的小路上,时常会发现许多激动人心的东西,但“海德格尔的著作是作者们还没有能力攀登的高山”。登不上高山,不能说高山的存在没有意义,也不能说攀登者的努力没有价值。愿本博士论文成为一个攀登者的一次努力,尽管山顶还遥不可测、难以企及。
  • 方圆道:快意人生的美丽谎言

    方圆道:快意人生的美丽谎言

    本书主要讲述了人物的价值观、处理哲学,是很有教育意义的书籍。
  • 中国人的生活哲学:菜根谭人生解读

    中国人的生活哲学:菜根谭人生解读

    《菜根谭》可以为大家清清火气,降降压力。菜根味苦,苦后有回甜。菜叶菜秆我们天天吃,其实菜之精华在于根,人之精华在于性。我们做人把先天本性巩固好,好比一棵青菜根肥苗壮,自然生命就旺盛。《菜根谭》内含格言,每天一段格言,每天提升一点境界。为方便讲述,《中国人的生活哲学:菜根谭人生解读》分为三卷,中问经历苦、涩、甜,是为“菜根三味”,每味都是药,每味都是缘,每味都是道,每味都是福,请君自品之。
  • 走近歌德

    走近歌德

    《走近歌德》一书系统地总结了前人对歌德及其作品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拓展了认识歌德的范围和视野,推进了对歌德的进一步的认识,尤其是论述了歌德与中国的关系,探讨了歌德对中国的认识,具体而生动地回顾了中国对歌德的接受过程,说明了中国人在什么时候和怎样的情况下开始认识歌德,分析了歌德的作品和思想在我国的不同历史时期所得到的评价和所产生的影响,展现了中国现当代作家在各自的创作以及推进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过程中从歌德作品和思想那里所获得的启迪和思想源泉。
  • 中国文化名人谈治学

    中国文化名人谈治学

    科学之事,困难最多。如古来科学家,往往因试验科学致丧失其性命,如南北极及海底探险之类。又如新发明之学理,有与旧传之说不相容者,往往遭社会之迫害,如哥白尼之惨祸。可见研究学问,亦非有勇敢性质不可;而勇敢性质,即可于科学中养成之。纵观中外几千年的学术史,在学问中,真正杂而精的人极少。这种人往往出在学艺昌明繁荣的时期,比如古希腊的亚里士多、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以及后来德国古典哲学家中的几个大哲学家。
热门推荐
  • 狂魔弑神

    狂魔弑神

    主角刘星是一个大学生,在一次偶然的机遇下得到了魔门第一高手的内丹,从此打开了他的修真大门,无意中救下一个老和尚得到了一本秘籍。这个老和尚到底是谁他的出现对于刘星来说到底是好是坏?莫名其妙的救了女人,然后又被学校开除。在潦倒的时候又遇到了这个女人。然后那个女的让他到自己姐姐的学校去当保安。又因为机缘巧合下进入了修真学院遇上了,打闹修真学院后遇到了魔界的人,然后又继续回去当保安
  • 重生四小姐:异世彼岸

    重生四小姐:异世彼岸

    穿越到了一个不知名的大陆,重新有了一个跟自己一样的身体,可原主竟然是个废物?!不能修炼也就算了,还不受宠,不受宠也没关系,还是个灾星,可那也没关系,反正她也不是福星,但是要不要这么多渣来找麻烦呢?凤凰涅槃,劫后重生,看女主虐渣女踩渣男,废渣爹,毁渣国,跨级晋升,能人成群闯世界
  • 记忆中我们青春的约定

    记忆中我们青春的约定

    从小就深爱着对方,从小就照顾着彼此,他们之间,曾经一起哭过,一起笑过,一起傻过,一起疯过,有时也会赌气,吵架,孩子气的互不理睬,但那只是蔚蓝天空中偶尔飘过的一丝乌云,很快就会被风吹散再也看不到阴霾,他们从未想过会有那样可爱的对方出现在自己的生命里,好像是一次不经意的偶遇,又像是命中注定的邂逅。或许岁月真的会改变许多,当月圆月缺,花开花谢的轮回过后,当沧海桑田,斗转星移的历经过后,或许已不再记得他们的名字。但那些往事,是没有什么可以改变的,会铭记住他们,铭记记住在自己的生命里,有你们。最终的结局到底是分是合?最终的我们到底是悲是喜?爱情到底是不忘初心,还是始乱终弃?接下来作者忘情带揭晓答案。
  • 废材逆天腹黑召唤师

    废材逆天腹黑召唤师

    我若成佛,天下无魔;我若成魔,佛奈我何!她,林萧13岁便立下次言,从此一步步走向大陆巅峰。天生废材?她一招便秒你!生性纨绔?她分分钟虐死你!竟然敢欺负到她头上!召唤玄兽,分分钟玩死你!
  • 无猎

    无猎

    地球的隐秘之处有一个神秘的组织,组织里培养了无数精英战士,为的就是与世界的罪恶以及宇宙里的其他文明作抗衡,守卫自己的家园。
  • 废墟猫鼠游戏

    废墟猫鼠游戏

    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席卷了A市,一个学校在这场地震中消失,荒芜的空间,真假难辨的情谊,在这场猫鼠游戏中是生存大于一切?还是感情战胜一切?预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看我正文).........
  • 第七宇宙空间

    第七宇宙空间

    《交界点》番外---一个少年加入了一个神奇的组织。面对这生离死别他该怎样选择……
  • 御境破天

    御境破天

    我非盘古,却也可破天,我无圣躯,却亦能化地,离奇异地,便是我崛起的契机,万古妖魔,只堪为我奠基。昔日弃我,待我回归,已是御尊,卿何以待我?曾经一夜一梦,而今一世一梦,梦回心间,往事何留巨鲸现,两界灭,扁舟一叶,两界分天,降临他界,是天意操纵,还是自我拯救,御境破天跟随一起走进一个全新的修行世界。。。。。
  • 大学生必读的100本书

    大学生必读的100本书

    本书是对世界的历史,人类文明成果的一次回顾和检阅。世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人类文明将会开出更加灿烂多彩的思想之花,结出更加丰富的文化科学硕果。如果您阅读此书,实际上是对文化的一种选择,是一次对人类文明的礼拜,更是一次撷取知识信息的大好良机。
  • 重生之不败神王

    重生之不败神王

    神魔对立,千百种修炼法门,孰强孰弱?百族林立,无数天骄与人杰,谁能称雄!?下轴小位面,一名少年从微末之中崛起,一段热血沸腾的传奇,徐徐拉开帷幕。——神魔大战,唯我独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