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97500000069

第69章 元始天尊

1基本介绍

[2]元始天尊又名“玉清元始天尊”。在“三清”之中位为最尊,也是道教神仙中的第一位尊神。《历代神仙通鉴》称他为“主持天界之祖”。他的地位虽然高,但出现却比太上老君要晚。道教形成初期并无“元始天尊”的说法,《太平经》《想尔注》等均无记载。在中国神话传说中,也无来历可寻。根据道书的记载:最早出现“元始”之名的是晋葛洪的《枕中书》书中记载:棍沌未开之前,有天地之精,号“元始天王”,游于其中。后二仪化分,元始天王居天中心之上,仰吸天气,俯饮地泉。又经数劫,与太元玉女通气结精,生天皇西王母,天皇生地皇,地皇生人皇,其其后庖羲,神农皆苗裔也。并曰:“玄都玉京七宝山,在大罗之上,有上、中、下三宫。上宫是盘古真人、元始天王、太太圣母所牿。”此时,还只有有始天王的称呼。直到南朝时,梁陶弘景《真灵位业图》才始有“元始天尊”之号。该书第一阶中位神为“上台虚皇道君”,应号“元始天尊”,称“玉清境元始天尊”为主。但是书中又有一“元始天王”,列为第四中位左位第四神。《隋书。经籍志四》始喊予元始天尊以诸神特性,称他“生于太元之先”。认为“天尊之体,常存不灭,每到天地初开,授以秘道,谓开劫度人。然其开劫,非一度矣,故有延康、赤明、龙汉、开皇,是其年号,其问相距经四十亿万载,所度皆诸仙上品,有太上老君、太上丈人、天皇真人,五方五帝及诸仙官”。隋代道士为天尊取名为“乐静信”。隋唐之时,遂将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盘古真地位而掀起的说法。表明道教信徒对元始天尊的信仰。

关于元始天尊的名称,《初学记》卷二三引《太玄真一本际经》解释说:“无宗无上,而独能为万物之始,故名元始。运道一切为极尊,而常处二清,出诸天上,故称天尊。”《历代神仙通鉴》说:“元者,本也。始者,初也,先天之气也。”认为元始是最初的本源,为一切神仙之上,故称“天尊”。根据道经的描述,元始天尊禀自然之气,存在于宇宙万物之前。他的本体常存不灭,即使天地全部毁灭,也丝毫影响不了他的存在。每当新的天地形成时,天尊就会降临人世间,传授秘道,开劫度人。所度者都是天仙上品,包括太上老君、天真皇人、五方天帝等神仙。每当新的天地开辟时,都有其年号,曰延康、赤明、龙汉、开皇等等,年号之间相距长达41亿万年。并且,元始天尊位居三十六天的最上层“大罗天”中,所居仙府称为“玄都玉京”。玉京之中,黄金铺地,玉石为阶,宫中有七宝、珍玉,仙王、仙公、仙卿、仙伯、仙大夫等居于中央和两旁的仙殿中,这种气派显然被人间帝王所效仿。

纵观元始天尊的演变过程,可以发现“元始”一词原是道家舒述世界本源的哲学用语,后来被道教加以神化,逐渐演变成道教的最高尊神,居于三清之首。从历史角度上考察,这与道家演变成道教的历史完全相吻合。

据《历代神仙通鉴》记载,元始天尊“顶负圆光,身披七十二色”,故供奉在道教三清大殿中的元始天尊,一般都头罩神光,手执红色丹丸,或者左手虚拈,右手虚捧,象征“天地未形,混沌未开,万物未生”时的“无极状态”和“混沌之时,阴阳未判”的第一大世纪,故以阳生阴降、昼短夜长的冬至日为元始天尊的圣诞。长期以来,元始天尊受到了上至帝王圣贤,下至民间菩男信女的虔诚崇拜。

道教说法[3]

中国道教(新学术主义派)对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玉皇大帝的阐述:

1。元始天尊是无极的根源。道是无边无际的、无尽的、无法形象的,道包涵天宇太虚,成就万象,存在于无限之中,存在于人的心里。道藏《玄纲论》说:道是“虚无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元,万物以之生,五行以之成”。说明宇宙、阴阳、万物都是由“道”产生的。

2。元始天尊是宇宙诞生的源。宇宙有一个开始,开始以前还曾经有开始,宇宙最初的形态从无到有,在无以前还曾经发生过从无到有。这是人类思维无法逾越的时间观念,是人类知觉的临界点。

3。道教对现今宇宙起源的阐述。《清微三品大乘度劫真经》:现今宇宙生成之前,虚无之里寂寞无表。无晶无光无经无维。虚无的本源是道,道产生了物质的基本,道贯通物质的内外,本身就具有无限的创造力,在无限里永恒存在,他是道的基础,绝对的真实,生命之本,自然的灵魂。是一切物质的主宰和本源。在穆斯林的心中,他就是真主安拉。在旧约圣经里,他就是上帝耶和华。在印度教里,他就是梵天,在中国文化主流的思维里,他的形象就是元始天尊。在萨满教里,他就是长生天。元始造物立心,先天始兆。于空瀚之中,玄虚之处,消息化机,氤蕴融熔,阴阳五行造化其形,万神开始生于无极之中,时玄景未分,在空洞之际,天光冥远。浩漫太虚中,物化盈亏相生相克,若浮若况,五行分更,倘恍渺忽,汨没纷纭,先天神祇飘荡无凭。万物销铄咸灭。时无极圣众、真神仙佛、祖玄高真,一切不坏法身,遇此劫会,被混沌销铄,渐丧其神。如果神形互化,就会永失无存,拔尽本根。万众只有仰靠元始祖尊开创新宇,托付真身。

4。道教对宇宙形成过程的阐述。道的实现者-元始祖尊怜悯万世苦行,累劫良因的无极圣众,于是现运神通,摄众圣道,藏于万气祖根里,纳于粟米之中,于无极的收束之中,六电之气翼其真,祖气护养润其神,积七千余劫,太极经咸应度,新的宇宙形成,无极圣众始布满太极。

5。道教对元始天尊是造物主的阐述。《易经》:“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元始祖尊在宇宙万物产生以前就已经存在,他的本体是永恒的,不灭不坏的。即使现今宇宙毁灭,也丝毫不受到影响。元始祖尊宏威微妙,化虚无成万象,慈爱有情,运阴阳养万物。万物繁盛,始有盛衰的过程,推陈出新。因为他的演化,宇宙星空方能形成。六合之内,五行(金木水火土)元素相辅相成,万千世界千姿百态,我们这些生物,全靠他在天天牧养。他就是道,就是我们的根,亿万灵性最终的目标,就是回到元始祖尊的源,参与万千世界的共循环。现今宇宙是从无极中收缩后爆炸膨胀中来。光阴如梭,膨胀经过八表之外,渐渐始分。各种物质相斥相吸,逐渐成为奥瀚微妙的太极世界。

6。道教对什么是现今宇宙的阐述。现今的宇宙在大爆炸以后以临界速度膨胀,经过变化,宇宙内形成了无数的星系,在无穷维度的空间。现今的宇宙仍在膨胀,无极圣众领悟无限深奥的演化,成为宇宙中时空和物质的主宰,而他(她)们的力量已经能够渗透无穷的时空,随意构造变化任何物质,于是幻化成完美的神人形象,形成以玉皇至尊为主的团体,服从元始祖尊的意志,在浩瀚广漠的宇宙中创造生命,播种智慧,陶均万品。

7。道教对大罗天形成的阐述。天界的形成元始祖尊与不同时空的天尊,游历于现今宇宙,创造神祇最佳的存在环境“大罗天境”六合三十六天界乐园,元始祖尊与混沌宇宙的祖母,宇宙最奥妙美善的无极圣祖太元圣母用了约一百劫的时间,开创了新的时空,营建了天京乐园,以便氤氲智慧,度化天宇精华。道教谓天京乐园经十二个过程建成。

(一)是时无天无地,幽幽冥冥,灵文暗睦,运推自来,为万气之根,空洞结真,气清高澄,成天广覆,倏刹自玄。

(二)是时二象分仪,开张厚载,一时成型。

(三)是时三千六百日月,一时同明,照耀诸天,无幽不砌。

(四)是时上圣大神妙行天真,无鞅数众,朝礼玉庭,玄行太空,赞咏灵文。

(五)天发自然妙乐,百千万种,一时同作,激朗玄宫,上庆神真。

(六)百咏空生,十方宫商相和,皆成洞张。

(七)璇玑停关,星宿不行,天无昼夜,四运齐晨。

(八)紫云吐珲,流丽诸天,一切万物,普受光明。

(九)春夏秋冬,不暑不冰。气流柔和,神奇兴盛。

(十)五镇安立,玄教无穷。

(十一)是时玄下七宝神奇,以散诸地,资生兆民。

(十二)七宝奇林,一时空生,光明垂荫,弥覆十天。(见《无上秘要》卷二十四《天瑞品》引《洞玄赤书经》)玄景始分,化为九气,成为九真皇,居于三清境,三清境各置八帝,成为三天二十四帝。后来,东王公、西王母从气而化生,各置宫第,于是又有了营卫职官。

8。道教对于开天辟地的阐述。开天辟地的原因,元始天尊为了使智慧因子存在和流传,决心营造成宇宙中最美丽的星球。这是道教年轮中的洪元之时。元始天尊是宇宙之祖,神灵之宗。在大罗天形成之时,元始祖尊和太元圣母化育了东王公和西王母。西王母是宇宙西真清圣妙真善美精元衍化,使天地万物演炼而成的女神,未来人世中的女神能够学习宇宙万物运行变化的法则。升华到更完美的境界。东王公是大罗天仙之主。此时宇宙已建成三十六天,三十六天境之中分布有九天系。元始天尊在大罗天境分化九皇,治理浩瀚的宙宇。为了使宇宙智慧之灵得以流传,元始天尊于是在太初大纪里,与玉皇、斗母等神尊,实行开天辟地的伟大工程。混元之时,元始祖尊于虚无之中,基七耀三恒,秉天然之胤,结成未回之霞,运混沌合鸿蒙溟熔。博览执臻,过数劫,终成圆体天球。经三万度,由子入丑,大气初凝。玄风渐鼓,最初的地球大气层中充满尘埃,天水地火不相容。元宰陶钧,凝结浑灏,环转周旋,如是轮转,经三万度,无所停息,转转不已,渐次陶钧,阴阳初判,混沌始清。大气层中尘埃累落渐结为地。维重为浊,纲维八极,粗者为峙,清者为流。靡终靡极,或载或成,无疆之化,天地成能。

9。道教对天地生命起源的阐述。在开天辟地的过程中,天地的运行瞬息万变,扑朔迷离,元始祖尊与玉皇、斗母、东王公、西王母等祖尊显示出无穷的法威,无所不在的主宰力量,运驱阴阳二气,造就江河湖海。地球的磁力场、大气层、电离层、也在众神尊的衡制下,挡阻了宇宙射线的决大部分,地球两极开始定位,自转稳定。有利于产生和保护地球将有的生命。元始天尊于是在大罗天境玄都玉京里筹划生命存活的纲领。

10。道教对元始天尊分化成灵宝天尊的阐述。古时,元始祖尊在大罗天境,玄都玉京中。放无极光明。照无极界,聚集无极圣众,诰示无极圣灵:“将于太极世界成就真善美乐的智慧,孕育以众神为模体的生灵”众神无比欢喜,都以无比崇敬的心情颂咏天尊:“天地玄宗,宇宙本根,包罗天地,养育群生。万神朝礼,誓忠精诚。坚决拥护”。于是元始祖尊在太易大纪中于本体里分化大道根源,大道灵魂的九庆紫元,分化成灵宝天尊。

11。道教对生命形成过程的阐述。在太易大纪里,灵宝天尊御衡万物之生机,钧调配制,于万千无机分子内和成了有机分子。一切生物都起源于最初的有机分子。这种有机分子太小了,肉眼看不见,几乎没有,所以取名为几。几这种有机物飘进水中,得水而活,膨胀变长,然后断裂繁殖,所以起名为断。断是最初的微生物,经过几亿年的演变,形成了千姿百态的生物世界。

12。道教对人类的起源的阐述。生命要进步就要顺应大自然的规律,诸多古纪的生命形态因难以适应地板运动和气候的变迁而灭亡。直到晚三纪哺乳动物动物时代,五百万年前灵长目动物古猿出现。他们的大脑虽比猩猩大不了多少,但已是用后腿行走。古猿为适应生存而使用工具,最后发展到制造工具的猿人,语言的沟通使猿人从条件反射、本能生存进化到产生思维。思想使猿人进化成智人。根据物竟天择,适者生存的规律,聪明的动物有更多的机会活得长久,将他们的基因和生存本领传给下一代。到距今十万年时,人类大脑质层增加厚度,成为发挥天赋本能超越一切动物的半神。《灵宝经》:“天上混无分,天气归一身,善成自然人。”这都源于一点道的自然灵性。

13。道教对天地秩序形成的阐述。太极界秩序的开端,人为万物之灵的半神,累劫经生,灵魂不知何去何从,无由解脱。灵宝天尊悯咸忧测,于是五行聚精,化五方五老梵气天君建宰五方。阐演灵章运化乾坤,以拔度天人利济群品。燮理阴阳,化形十方救苦天尊传玄文心印,广布阎浮流传浊界,建筑冥刹,以挽救幽魂。设九狱护卫人道。

九狱分别是:

酆泉狱主摄天魔。

衙泉狱主摄不职典祠。

黄泉狱主摄山魈精魅。

寒泉狱主摄江湖水怪。

阴泉狱主摄血食邪神。

幽泉狱主摄山林毒恶。

下泉狱主摄古伏尸。

苦泉狱主摄师巫逆鬼。

溟泉狱主摄刑亡横死

以上源于道藏典籍《无上玄元三天玉堂大法》

开上清境益证神仙,以衍无疆,广被遐裔。《太上洞玄救苦拔罪经》

这伟大事物的存在全赖灵宝祖尊的开启。在这其间,灵宝祖尊几历坚辛,慈善有情,无怨无悔地关怀护爱着人类。这时,元始天尊考虑到人类要生存发展,必需正确运用智慧,有秩序系统地生存,以使生存环境不会枯竭,使人的灵魂最终可以快乐、安详、轻松、舒适、完善地回归时空之源,参与宇宙共循环。成为帮助玉皇天尊平衡六合的神明。于是元始天尊在太初大纪里分化,成为道德天尊。也就是说,灵宝天尊是太极秩序的创造者。

14。道教对道德天尊与人类文明伊始的阐述。道德天尊是大道在世间传播的始祖,他的慈爱化被万方,促进天地生机勃勃,他的本体就是元始祖尊。他的意志就是大自然变化的法则,规律。天地的秩序。大至宇宙天地,日月山河,小至花草树木,昆虫泥沙。无有不受他的恩泽的。他的恩惠网罗万象,无穷无尽,世间文明都是由他派生并发展演变而来。

《南华经》言:自然全体弥漫着生命,这种从盎然生意化为创造神力向前推进,即能巧运不穷,一体具化,恰如优雅的舞蹈,勃力内转而秀势外舒。自然是一个生生不已的创作历程,而人则是这一历程中参赞化育的共同创造者。所以自然与人可以二合为一,生命全体更能交融互摄,形成广大和谐。(流沙河所著《现代版庄子》)在道德世界中,古猿从自然世界进入人类世界。人类世界是思想和组织的世界,是储存起来的知识。肉体凡胎内寄托着魂魄。魄是气质、精力、体魄,动物属性,靠食物转化能量增强,产生欲望。魂是天宇大地灵气的结合,是父母精血,是人体内五行相生,相互运动产生之精华,情义属性,最终目的是茁壮升华,回归宇宙大一统的物质属性,魂魄相互影响制约。大自然造了人,人就是小自然。人体秉承魂魄运动生命,魂魄与大自然互相感应,同步循环。(以上出自《智圆行方》)当人的精神把灵魂引向无限美好的时候,我们的精神回归宇宙的整体,我们的灵魂与宇宙在一起运动。我的分子在宇宙的和谐中,我变成了千千万万的宇宙分子,这些分子有我的基因,我的存在,与广阔无限的宇宙结合,我的分子成了永恒的。凝聚时又成回舒适快乐的精神。依聚在宇宙的根源,大道的光明里。原始道教没有轮回一说。道的根源是无穷无尽的,他的本体智慧形象就是元始天尊。

15。道教关于道德天尊与人类秩序开始原因的阐述。人的行为自己决定,并为其后果负责。当欲望影响思想去实施丑恶时,就会在灵魂中形成恶执,使灵魂污秽暗浊,当肉体机能停止时,灵魂就会分解,在异时真空的压强里被渗透挫磨。直到灵魂浊坏因子消磨除尽。作恶越深所受挫磨越重,时间越长久,灵魂越痛苦。灵魂浊坏因子消磨除尽后,才可回到冥府学习上升天宇乐园的知识。灵魂从父母精血,母亲孕育,环境培养造就,代代相传。因此优生优育,善待孩子,正己复礼,孩子的未来才有光荣与幸福。自己的基因延续才有价值。道德祖尊揭开了文明的篇章,他使人类从个体生存转向社会生存,并使人类的动物原始性规范于社会伦理化。引导人类走向光明。他是宇宙三界的奠基者。但是在社会群体里,人与人的动物欲望在交织、碰撞甚至厮杀着。弱肉强食,幸福与痛苦并存,人在欲望斗争中走完人生。在这令人眩目的过程中,团体欲望的高度冲突随时可能毁灭社会。为了防止可怕的暴欲产生引发灾难,道德天尊与玉皇携手不同时空,玉皇成立太极界六合八表,三界十方,四生六道最高政权,管理太极境的运行,神仙佛圣,精灵神仙的走向。道德祖尊和祖尊使者则在世间流传下道德伦理,使人的性情欲望在道德的旗帜下逐渐聚集起来,将人的欲望进行社会善恶标准的划分。对哪些有害社会的思想与行为采取不同形式的压抑和监控。这样,一个三角形的稳定结构在社会上树立了起来,这就是天理、国法、人情。(部分抄袭圣人与凡人的对话丛书------四川人民出版社1《我能得到什么》2《人是什么》3《我想要什么》)

16。道教对玉皇大帝建立、管理三界秩序的阐述。三界秩序建立的形成原因是什么呢?因为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二仪于此分,三才于此定,万物于此生育。阴阳相生,万物顺应真常千变万化,成就三界。三界之中人为万物之灵,人生于宇宙之内,秉天地日月之精华,父母精血智慧而成形,无论贵贱,皆有灵明道性,为万物之最。三代之后,人性猥伪,性弱的人堕于悲苦,性强的人略斗于心。在这种陷坑迷障内性无法进步,无法挖掘真道本性,几易兽类,暴性孳生。为了三界无数生灵的修真有道,为了使阴阳五行有序,天地劫有终数,闪亮的道德不致于在黑暗的磨砺中消亡,玉皇大帝在太始大纪里建立起三界最高政权,接受了这个艰巨的任务。

17。道教对于玉皇大帝来源的阐述。玉皇大帝存在于始劫之先,本体是三清祖气。道藏《真诰》曰:阴阳待之以分,日月待之以明。早在太极方法之时,玉帝悯惜宇宙混沌不清,气机沿塞,化育难行。曾经化身盘古,成理之正,成气之清,成精之妙,成神之灵。法益三才,角立鼎分。玉帝形化人庄严之身。(光严妙乐国土)普光明心地。(普明香严山)经三千二百劫而证金仙位。初八百劫舍国,(化形)以示大道无为化育万物真恒最贵。次八百劫慈慧,示物灵人神仙圣得道修炼的法则。再八百劫精智,示大道神圣仙真司法行政之术。后八百劫舍身,示身法两忘,回归宇宙大一统的必然属性,与道同存的最高逍遥游的境界。三千二百劫又表示超出三界,了达三乘。生死圆通。又经亿劫化育有情,经纬天宇,无极圣众尊玉皇为太极三洞最高宗主。六合八表最高宗主。玉皇布化开玉匮科,布化行政。传五方诰命,秉教万象,检阅劫数,推运乾坤,主持真宰仙佛的黜陟超证,因缘果报,御摄提格,大荒落界。发无量光明十七种,光孕慈善喜舍,遍照无极世界,大道众生,普沾胜利。化无不化,养育适均。《高上玉皇本行集经》玉皇即是道体,是神明坚固不坏真空无上法身,在金阕利济群生超升彼岸,普垂教法,开悟后真。2典籍记载

先天尊神-玉清圣境元始天尊

元始天尊的由来:元始天尊是道教最高神灵「三清」尊神之一,生於太无之先,禀自然之气,初称元始天王。东晋葛洪的《枕中书》称,「昔二仪未分,溟滓鸿蒙,未有成形。天地日月未具,状如鸡子,混沌玄黄。已有盘古真人,天地之精,自号元始天王,游乎其中」。元始天王,开天辟地,治世成功以後,蜕去躯壳,一灵不昧,游行空中,见圣女太元,喜其贞洁,即化成青光投入其口。圣女怀孕十二年,始化生於背膂之间,言语行动常有彩云护体。因其前身是盘古、元始天王,就称为元始天尊。《历世神仙体道通鉴》称,「元者,本也;始者,初也,先天之气也。此气化为开辟世界之人,即为盘古;化为主持天界之祖,即为元始。」

居天最高:齐梁高道陶弘景编定之《真灵位业图》称,神灵所居之处是「玉清三元宫」,元始天尊居其「上第一中位」,即三十六天中之玉清境,元始天尊位在天之最高位,即三十五天之上。玉清境内,有紫云之阁,碧霞为城。众神仙按时上玉清境朝拜元始天尊。

秘道度仙:《隋书经籍志》称元始天尊以天尊之体,常存不灭,每至天地初开,即授以秘道,开劫度人。「所度皆诸天仙上品,有太上老君、太上丈人、天真皇人、五方天帝及诸仙官」。

3相关介绍

在庄严肃穆的道教三清大殿中,通常供奉着神态端庄的三位尊神,这就是道教的最高尊神“三清祖师”。站在三清大殿大门看,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神像在大殿居中间、上清灵宝天尊神像在大殿居右、太清道德天尊神像在大殿居左,三清为道家哲学“三一”学说的象征。《道德经》第四十二章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由无名大道化生混沌元气,由元气化生阴阳二气,阴阳之相和,生天下万物。第十四章又说:“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认为一化为三,三合为一,“用则分三,本则常一”。后来道教以此衍化出居于三清胜境的三位尊神。因此“三清”尊神在道教神仙体系中位为最尊,《道教义枢》卷七引《太真科》说:“大罗生玄元始三气,化为三清天也:一曰清微天玉清境,始气所成;二日禹余天上清境,元气所成;三曰大赤天太清境,玄气所成。从此三气各生,”据《云簋七籖》和《道法会元》等道书记载,清微天玉清境,混洞太无元,其气始青,真道升圣境,天宝尊(元始天尊)治之;禹余天上清境,其气元黄,仙道升真境,灵宝尊治之;大赤天太清境,其气玄白;人道升仙境,道天尊居之。文曰:“此四种民天,即三界之上,灾所不及四种民天上有三清境。三清之上即是大罗天,元始天尊居其中,施化敷教。天宝君治在玉清境,清微天也。灵宝君治在上清境,即禹余天也,神宝尊(道德天尊)治在太清境,即大赤天也。”(《云簋七籖》卷三《道教本始部》)又据《集说诠真》引《读书纪数略》云:“三清者玉清圣境,元始居之;上清圣境,道君居之;太清仙境,老君居之。”同时,道教的三清尊神还反映了道教“三洞真经”的神化。《云簋七籖》卷六《三洞经教部》说:“《道门大论》云三洞者,洞言洞也。通玄达妙,其统有三,故云‘三洞’。第一洞真,第二洞玄,第三洞神。乃三景之玄旨,八会之灵章。”根据《道法会元》卷一《清微道法枢纽》关于清微神位的记载;清微圣祖玉清元始妙道上帝代表洞真经部,太玄辅之,传道教清微派;清微玄祖上清灵福玉雇大道君,代表洞玄经部,太平辅之,传灵宝派;清微始祖太清道德五灵玄老君代表洞神经部,太清辅之,正一盟威之道通贯三洞,传道德派和正一派。

三清尊神的形象有一个历史过程。汉顺帝时(126—144年),张道陵鹤鸣山(今四川大邑县境内)创立无斗米道,尊“太上老君”为最高神。后来寇谦之改革天师道,亦以“太上老君”为最早最高尊神,但已经出现了“道德天尊”的名称,以今所见,“三清”的名称最早始见于南梁陶弘景所撰的《真灵位业图》。该书排列神仙序位,分为七个层次,每一层设一个中位。上第一中位,上合虚皇道君,应号元始天尊。第二中位,上清高圣太上玉晨元皇大道君(为万道之主)。第三中位,太极金阀帝君,姓李,(壬辰下教太平主)。第四中位,太清太上老君(为太清道主,下临万民)。上皇太上无上大道君。其中较为明显地提出了上清太清的名称,但“三清”之名位次序尚未确定,并且第三位为“金阀帝君”,太上老君却居于第四中位。以后“三清”神名逐渐流变发展,至唐代才成为定说。《道藏·太平部·三洞珠囊》卷七引《老君圣迹》云:“此即玉清境,元始天尊位,在三十五天之上也。此即上清境,太上大道君(灵宝天尊)位,在三十四天之上也。太清境太极目,即太上老君位,在三十三之上也。”于是“三清”遂成为道教的最高神。

4思想来源

天地初开,万物肇基化始之人为盘古氏,是天界之祖,在道教神仙谱系中地位最高。居玉清天元始天尊的观念产生于魏晋时期,其思想最早来源于战国荀子的“性恶”学说。人类初始之时,不知美丑、香臭、善恶、仁义、父兄、夫妇,也无伦理道德观念的约束,其实只是另一种野兽而已。

东晋葛洪的《枕中书》称,“昔二仪未分,溟滓鸿蒙,未有成形。天地日月未具,状如鸡子,混沌玄黄。”人类初始的状态如同一个混沌玄黄的鸡子,此时所谓的“人”就是一个“混蛋”。盘古真人自号元始天王,游乎原始人类之中,使人初备人伦,有了道德观念,人类由此开化,拥有了人性。据“性恶”学说,每个人都是以“混蛋”的身份来到这个世界,要使这个人不危害社会、危害他人,必须要使他接受教育,归于大化,要使他不断地学习、改造自己,这样才能使他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如果不对人类及时进行教育,“混蛋”终究是“混蛋”,人类将给这个世界带来无穷的祸患。

5名称由来

关于元始天尊的名称,《初学记》卷二三引《太玄真一本际经》解释说:“无宗无上,而独能为万物之始,故名元始。运道一切为极尊,而常处二清,出诸天上,故称天尊。”

《历代神仙通鉴》说:“元者,本也。始者,初也,先天之气也。”认为元始是最初的本源,为一切神仙之上,故称“天尊”。根据道经的描述,元始天尊禀自然之气,存在于宇宙万物之前。他的本体常存不灭,即使天地全部毁灭,也丝毫影响不了他的存在。每当新的天地形成时,天尊就会降临人世间,传授秘道,开劫度人。所度者都是天仙上品,包括太上老君、天真皇人、五方天帝等神仙。每当新的天地开辟时,都有其年号,曰延康、赤明、龙汉、开皇等等,年号之间相距长达41亿万年。并且,元始天尊位居三十六天的最上层“大罗天”中,所居仙府称为“玄都玉京”。玉京之中,黄金铺地,玉石为阶,宫中有七宝、珍玉,仙王、仙公、仙卿、仙伯、仙大夫等居于中央和两旁的仙殿中,这种气派显然被人间帝王所效仿。

6演变过程

纵观元始天尊的演变过程,可以发现“元始”一词原是道家舒述世界本源的哲学用语,后来被道教加以神化,逐渐演变成道教的最高尊神,居于三清之首。从历史角度上考察,这与道家演变成道教的历史完全相吻合。

据《历代神仙通鉴》记载,元始天尊“顶负圆光,身披七十二色”,故供奉在道教三清大殿中的元始天尊,一般都头罩神光,手执红色丹丸,或者左手虚拈,右手虚捧,象征“天地未形,混沌未开,万物未生”时的“无极状态”和“混沌之时,阴阳未判”的第一大世纪,故以阳生阴降、昼短夜长的冬至日为元始天尊的圣诞。长期以来,元始天尊受到了上至帝王圣贤,下至民间菩男信女的虔诚崇拜。

7最早记载

“元始天尊”首见於东晋葛洪的《枕中书》记载:“昔二仪未分,溟滓鸿蒙,未有成形。天地日月未具,状如鸡子,混沌玄黄。已有盘古真人,天地之精,自号元始天王,游乎其中”。元始天王,开天辟地,治世成功以後,蜕去躯壳,一灵不昧,游行空中,见圣女太元,喜其贞洁,即化成青光入其口。圣女怀孕十二年,始化生於背膂之间,言语行动常有彩云护体。因其前身是盘古、元始天王,就称为元始天尊。《历世神仙体道通鉴》称:“元者,本也;始者,初也,先天之气也。此气化为开辟世界之人,即为盘古;化为主持天界之祖,即为元始”。

居天最高:据齐梁高道陶弘景编定之《真灵位业图》称,神灵所居之处是“玉清三元宫”,元始天尊居其“上第一中位”,即三十六天中之玉清境,元始天尊位在天之最高位,即三十五天之上。玉清境内,有紫云之阁,碧霞为城。众神仙按时上玉清境朝元始天尊。

《隋书经籍志》称元始天尊以天尊之体,常存不灭,每至天地初开,即授以秘道,开劫度人。“所度皆诸天仙上品,有太上老君、太上丈人、天真皇人、五方天帝及诸仙官”。

奉祀:道教宫观大多设有“三清殿”。元始天尊常以手持混元珠像居於大殿神像之中位。在大型道教斋醮礼仪中,也多设有三清神位或神像,均以元始天尊为中位。元始天尊的神诞之日是正月初一。民间亦有在冬至日供奉元始天尊的。

8座下弟子

以下内容出自封神演义,真正的道教神话并无此说法

1。南海南极仙翁

2。九仙山桃源洞广成子。

3。二仙山麻姑洞黄龙真人。

4。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

5。五龙山云霄洞文殊广法天尊。(後成文殊菩萨)

6。普陀山落伽洞慈航道人。(後成观世音菩萨)

7。太华山云霄洞赤精子。

8。夹龙山飞云洞惧留孙。(後入释成佛)

9。九宫山白鹤洞普贤真人。(後成普贤菩萨)

10。玉泉山金霞洞玉鼎真人。

9天尊庙

元始天尊庙位于岱阳之西傲徕峰下,又名扇子崖石庙。东西长26米,南北宽16。35米。明代创建,历代重修,建国后倾圮。1988年重修,由元始天尊殿、卷棚、东西配殿与山门组成。元始天尊殿3间,面阔10。75米,进深7。3米,通高7。3米。条石筑,冰盘式出檐,板瓦硬山拱形顶。南向开一门两窗,石条雕成。殿内条石铺地,后神台供元始天尊像,四周有18尊立像。

殿前卷棚3间,面阔9。85米,进深4。25米,通高5。55米,二柱五架梁,重梁起架,卷棚硬山顶。正间前后开门,次间开窗。

东西配殿各3间,面阔7。5米,进深4。3米,六檩前廊式。

山门位于正殿东侧,东向,砖柱券石砌拱形门,门高2。45米、宽1。5米。

元始天尊殿西有地母宫3间、吕祖祠3间两层、太阳庙3间、太阴庙3间及圣贤洞等。

同类推荐
  • 恶霸小师叔

    恶霸小师叔

    天下五大宗门之一的白云宗有一小师叔,名曰:百里昕阳,宗门上下,对此人避之不及人族:天下正宗对此人谈之色变,魔门中人对此人深恶痛觉妖族:各大妖王闻风丧胆……:……………………
  • 梦幻之渊龙逆世

    梦幻之渊龙逆世

    一个从东海龙宫里跑出来的少年,为了掌握自己的生命而立志要登上强者的舞台,笑傲三界。一场梦,指引他走向无法回头的路。一枚玉,让他得到轮回的赐予。一杆枪,带着他在三界徜徉……轮回不灭,龙魂永生,枪尖所指,战意所向。以我手中长枪,书写三界兴亡……
  • 忆梦垂轮

    忆梦垂轮

    一个小少年从小就开始做各种奇怪的梦。然后连他都不知怎么的就进了一家高中学院。自此,稀里糊涂的多了个萝莉室友。更可恨的是多了个爱暴力的姐姐!
  • 灵修记

    灵修记

    《灵修记》写的是在真灵界,一个叫灵叶的恶人转变为侠圣的故事。他历尽磨难,悟神功,建大业,终成正果。
  • 无良女配萌萌哒

    无良女配萌萌哒

    不过是小说没填坑罢了,居然被罚到文中当女配,要改变她们的命运……
热门推荐
  • 阴阳神相

    阴阳神相

    大凡观人之相貌,先观骨格,次看五行;量三停之长短,察面部之盈亏,观眉目之清秀,看神气之荣枯,取手足之厚薄,观须发之疏浊;量身材之长短,取五官之有成,看六府之有就,取五岳之归朝。
  • 坎坷情

    坎坷情

    爱情是个微妙的感觉,看不见,摸不着。爱情又像个五味瓶,酸、甜、苦、辣、咸,只有品尝过,才知道其奇妙滋味。
  • 恋上迷之校花

    恋上迷之校花

    来自异世界的女主,在外人眼里是位暖心女神,实则冷漠至极。这一次,无意闯入学院禁地的女主,邂逅了一系列连科学都无法解释的灵异事件。明知道查下去会有绳命的危险,却还是忍不住心中的悸动……
  • 斗罗大陆之毁灭传说

    斗罗大陆之毁灭传说

    孩子出生,天地异象;武魂觉醒,惊动大陆;家门被屠,复仇''炼狱''......更多精彩让我们一起见证《斗罗大陆之毁灭传说》!!!本书为作者处女作,希望大家喜欢.
  • 都市九尾狐:灵魂交易站

    都市九尾狐:灵魂交易站

    何谓灵魂交易?就是往生者出卖自己的灵魂,弥补生前的遗憾。她是潜藏在都市里的最后一只上古九尾狐妖。她的确是妖,但准确的说,她还是一个高大上的妖——上古妖兽九尾妖狐!她以人类的身份,居住在这个城市。但,她同时,以多个身份,穿梭在各个平行空间,弥补尚且活着的,已经死去的和一些妖物的遗憾,同时获取他们的灵魂,以得永生不灭。她在人群里行走,在历史里行走,甚至在未来行走,看别人的故事,尝别人的辛酸,兀自淡漠如风,殊不知故事的最终,她也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ps:这是由多个故事组成,每一个故事都可能戳中你的泪点,笑点,爽点,萌点!女主妖狐身份,力量强大,性情淡漠。男主保密!亲们赶紧跳坑!一起和作者君yy吧!
  • 未济之城

    未济之城

    曾经有人问我:你有没有觉得现在的世界过于平凡?世界是否应该有着另外的法则,在那里可以有魔法,异能,或者道术……你有没有觉得存在的意义过于渺茫?生命是否应该有着天生的使命,这使命可以是救世,征服,或者进化……你有没有觉得人类的一生过于无趣?人类是否应该有着非凡的活法,这活法可以是热血,疯狂,或者开挂……三年前,我陷入了低谷,然后开始认真思考这几个问题;三年后,当那个被我杀死的男人重新回到我的面前时,我觉得我终于找到了答案。我叫周夬(jué),我将为自己的人生做出属于自己的选择。——————————————————————————火水未济,日昃末城。
  • 南城慢

    南城慢

    表哥桐桦性情大变,朱雀得知是遭其女友林美颜欺压所致。她想,这世间惯有一种女人最擅摧毁男人的自我,于是去了南城想“拯救”桐桦。此后桐桦的南城开始不一样了。在那里,朱雀也发生了自己的故事。
  • 穹顶极巅

    穹顶极巅

    强者怒,山河破。父母,家人,红颜,怒发冲冠。武道,天道,圣道,最终大乘。天地人神鬼,神佛仙魔妖,万族来朝。大千世界,吾为主宰。
  • 凤游九霄

    凤游九霄

    曾经自以为完美的爱情,到头来不过是一场骗局,害的她受尽折磨悲惨死去,他却怀抱佳人享受荣华。然而命运无常,大梦初醒时已是二百年后,曾经的爱恨已变成史书上干枯的墨痕。就当她放下一切重新开始时,周围的人或事又变得似曾相识,这一次,陆雁薇又该何去何从。
  • 守护甜心之背叛后的恨

    守护甜心之背叛后的恨

    为什么你们没有一个人相信我,你们宁可相信刚认识一天的人,也不愿意相信认识几年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