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95600000007

第7章 圈养的村庄

对于我,宅和院不是同属一个物义。

我是先认识宅,而后认识院。在我生活的赣中地区,农宅无院,就是明朝早期的老宅也无院。我17岁以前的生活半径不超过50华里,所以,我只认得赣中的宅,却不识别的地方农村的院,更无法把宅和院在脑海中链接。

我曾经懵懂,以为院是独立的建筑物。读书的时候,学校是砖墙围住的城,却关不住如我一般的孩子,甚至县城的中学也是。那时候,安全意识没现在这般强,但印象中同学们都活得好好的,只是大都出息不大。后来,到大学读书,才感觉有院的存在。因为学校的院门口有人把守,陌生人进入需要登记,这才知道院的作用。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江西南部山区县城工作。单位有院,院门的压顶下方悬挂国徽,庄严而肃穆。1980年代中后期,老百姓对于人民政府远不如今天的觉悟,那时候,老百姓对于自己的政府不敢贸然进入,心里怵着哩!这才明白院的深浅。在乡镇工作,进老表的院子如入自家的门,虽有犬吠,但进院无妨,无须通报,无须敲门,进去便是,自己还以为亲民,后来悟出何为柴门。

宅院成为一个物义并最终成形于脑海是在赣南工作之后。赣南村庄的房屋大多有院,这或许是因了客家人的传统,或许是由于村落松散,出于安全的考虑。也有不少相对大的村落,房屋无院。有院的村落,一户人家,一栋房屋连着一个院,有的还是前后院,院比房大,厨房、猪栏、牛栏和晒场都在院子里边,一个院除了没有厕所,其他基本齐全,关起门就是名副其实的一家子,住着安全,也很方便。院子有朝南的,也有朝北的,几乎朝什么方向的都有。

看得多了,对于赣南一带的院子居然有了一些“发现”:房屋朝南,院门非朝东南即朝西南;房屋朝东,院门非朝东北即朝东南;房屋朝西,院门非朝西北即朝西南。这好像与风水有关,却似乎难以领略风水的真谛。房和院连在一起,密匝匝拥挤在村庄不大的土地上,很多村庄找不到一块稍大点的空地。好在村庄不大,不然开会都找不到地方。因为院子挤占的空间原本属于道路,而弯弯曲曲的道路只能允许小推车通过,所以村庄像是被揉成了一团,有如蚁动时的乱象。

这样的村庄,在赣南山区很典型。它伴随着北方迁徙的脚步,蹒跚着走过来,几百年,几千年,虽然村庄没有老古的痕迹,但是,这不正好说明客家人居无定所不断迁徙的历史吗?客家人的苦难在迁徙的步履中延长,也在迁徙的脚下踩出了一条披荆斩棘的繁衍纪元,这是多么宏大的一部历史,又是多么感人的一卷巨制。

对于生活在大山中的人们,营造一种既避外人也避野兽的环境,给自己也给家畜一种安全感,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但是,这种情结是否也贯穿着客家人处世的哲学呢?客家人极其谨慎,外表极其顺从,然而,在这谦恭的外表之下,却有着极其丰富的内心世界。这种涵养,如果不是一种积淀深厚的文化浸润,依靠的又是怎样的一种方式传承?否则,怎么可能如此之深远和广泛?

也许客家村庄里的院便是这种文化的元素吧?对于每一个客家人来说,无论他们走到哪里,院便是他们心中温馨的家园。尽管这种存在更为广泛和普通的农家院落,不如客家围屋那样典型,但是它的文化精神也许是一致的。我在客家人生活的乡镇工作了四年多,不管是作为一乡之长,还是作为乡党委书记,我愿意去理解和尊重客家人,而客家人对于我的回报,则是对于我工作的支持和鼓励。

其实,对于现在的客家人,他们已经是生活着的土地的主人,迁徙的历史已经翻过,回乡的梦想早已不复存在,他们是否需要对自己的传统作一些必要的调整?或者更直白地说,对于他们居住的环境作一些适时的改造,而把这种改造建立在并不伤害他们固有的文化精神上?如果需要,是否存在这样一种路径?在我心里,最早对于他们居住环境的忧心,也粘连着我对赣中故乡的回忆,所有这些情结,在后来热闹登场的整村实践中,不断地加强我对村庄审美的思考,在某种意义上,它似乎强迫我改变什么,包括观念和意志。

在村庄的形态上,我的故乡有着与赣南村庄迥然不同的风格,而这种风格给予我的感受和知识,奠定了我对于村庄审美的基调。我不是传统的护卫者,也无力护卫传统,但我作为村庄的子孙,有权利告诉村庄里的人们起码的是与非。

印象中,赣中村庄的房屋无院。房屋一排排地展开,排与排的间距很窄,只有几米的巷道。虽然对于土地的吝啬,让房屋显得拥挤,但是人与人的亲密,却昭示在无言的建筑之中。从古至今,小巷逝去的光华,流进一代代人的心里,沉淀为一种让人无法忘怀的文化。尽管这些文化的元素过于简单,它可以弥漫在炊烟里,穿梭在出入人家时粗俗的礼仪中,热闹在无拘束的乡场上,张扬在村树上鸟的鸣叫中,但是这种贴近原始的民居风俗,却在村里人的心里烙印质朴。

似乎,这种文化并不开放,然而,却是生成村庄内力的源泉。它既然能够生长在一个村庄的土地,就一定可以在乡间弥漫,而弥漫就是博大。在我的身体里,在我的思想中,它始终是一种可爱的亲密,一种不需要言语的倾诉,靠近它,就能感受安全的抚慰;拥抱它,就会萌生熨帖的温馨。也许正是因为简单,这些文化的细节更能让人记忆,它所表现的内在品质,更能让人开怀。浸润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有一股甜的泉水流进心间,有一束美的浪花灵动在脑海。

从赣中到赣南,从北方到南方,谁能说村庄里没有文化?我去过不少古村,这些古村不在赣中,可我的感觉犹如在赣中。古村的建筑能够让我记忆自己的故乡,这足以让我慰藉。可是,许多古村也让我黯然。它可以让人依稀识得传统,却无法让人亲近传统。古村被遗弃的破落,是否意味着和传统决裂的力量普遍存在?一种村庄范式,传承数千年,总有它存在的理由,如果没有一种行政的力量,如果没有一种反传统的误导,怎么可能说消失就消失了呢?自然,传统不是都好,也并非永久适用,但改造传统应该有一个健康的方向,它应该有一种更为成熟的思想主导其中,它应该有一种更为坚强的力量主宰扬弃。在村庄的问题上,不要随意地离开传统,有时候,传统就是经验。村庄形态,不仅需要满足外在审美,而且更应该合乎村庄内力的生成,这也是村庄内在审美的需要。

古村被遗弃,是村庄财富多了之后,人们对于居住条件的更高追求,这似乎无可非议。我说的是村庄形态,过去没院的房屋,现在围起了院墙,一家一户散落在无序的土地上,充满着个人意志。房屋在一种概念的躯壳下砖混、装饰,不仅不如城市房屋富足的华贵,而且也丢失了传统村庄美好的元素,如果再论上风水,无论如何都算不上明智。可是,这已经漫延成村庄的风尚。谁能料想,这种风尚将给未来农村社会带来怎样的后果?深层次分析,对于传统的反叛和决裂,以及对于新的村庄形态的重新选择,必将导致村庄文化精神的断裂。传统村庄社会不复存在,用什么样的文化精神给现代村庄社会奠基?如果村庄能够如城市一样,可以把家庭强调到一个单位,那么村庄组织存在的基础就会日益遭到削弱,而村庄公共领域就会处在无秩序的纷扰中,甚至连村庄成员共同拥有的土地所有权也会被肢解。以这样的眼光看待,村庄的变迁还不仅是审美的需要,更严重的,可能还是村庄社会的管理。

在村庄范式上,强调家庭中心论,忽略院子外面的感受,这是传统贵胄文化的精髓,并非普遍意义上传统文化的全部,而且,更不能成为现代开放社会应该有的伦理范式。在考虑写作本书的时候,笔者偶然读到一篇题为《圈养的中国》的文章,说的是中国的民居围院,单位也围院,故称为圈养的中国。“圈养”二字引发我更深的思考,在编写本书提纲的时候,“圈养的村庄”居然跳将出来,跃然纸上。看来,院子这玩意在我的潜意识里藏了很久,只是这会儿被激活了。在考虑是否以此为题对村庄审美进行个性化分析的时候,我还是有些动摇。因为我视觉中的村庄并不都是有院的,无论是生养我的村庄,还是我治理过的村庄,以及南来北往看到的村庄。但是,院子这玩意儿在中国农村正在普及之中,我没有理由不把它拿来分析。

其实,圈养的形态并非源自农村,它是传统和非传统的蘖生。城市的民居比农村的住宅更热衷这一样式,而且使用更早。城墙或许可以作为物证,古代城墙的普遍使用与村庄的开放形成鲜明的对比。然而,无论是城市的贵族,还是农村的豪绅,深宅大院都是身份的象征,应该无疑,这与客家院落文化或许不可同日而语。但是,围院的心态可能存在某些共同的地方。总之,院子里边的学问正如深宅大院,不可能让人一眼望穿。如果请专家来论,可以著书立说,我没有这方面的学识,也没有这方面的兴趣,我关注的是村庄,关注的是在开放的现代为什么热衷围院?而非传统的村庄也围了起来,这到底说明了什么?是否需要引起人们的深入思考呢?

那么,又如何让村庄走出圈养?

同类推荐
  • 热情、魅力、责任:班主任工作漫谈(创建和谐校园16本)

    热情、魅力、责任:班主任工作漫谈(创建和谐校园16本)

    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一个班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也是一个班中全体任课教师教学、教育工作的协调者。所以,作为班主任,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真正的关怀、鼓励和赞美学生,并且尽可能多地营造师生互动的机会,以增进师生的关系。有些话语或行为适宜私底下进行,有些教师会和同学约定特定的时间,和学生一一单独地谈话,这样既可增加对学生的了解和认识,也增加了师生间沟通的渠道和情感。可借由联络簿或写信给学生,聊聊班上的学习近况及教师的期望。班级活动或班级比赛,是凝聚班级师生向心力、和谐融洽班级气氛的绝佳机会。教师一定要主动参加,以表达对班级和学生的关心。
  • 传播与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分析

    传播与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分析

    《传播与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分析》收录了作者十余年来论及传播与社会问题的大量倾心之作。这些论文不仅展现了跨文化传播政治经济研究的广阔知识视野,更提供了一种将文化传播放在“外部”社会权力关系中考察的理论路径。通过讨论“帝国时代”世界传播的新自由主义逻辑和中国媒介商业转型的历史困境,作者不仅在传播研究中清晰地确立了“权力”与“社会”这两个富有解释力的柱心范畴而且用一种整体性的历史视野覆盖了全球化、主权、民主平等、公共性、多样性等现代政治中最重娶的议题。
  • 大学生社会实践研究

    大学生社会实践研究

    本书主要以甘肃高校(兰州商学院为主)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为例,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进行了比较理性的解读,分为社会实践概论、社会实践的组织和管理、社会实践基地的建立和完善、社会调查的方法和基本程序、社会实践活动范文、附录共6大部分,旨在确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操作规范,提高它的可操作性,使这项活动能够顺利地开展。
  • 康奈尔的精神

    康奈尔的精神

    《康奈尔的精神》是“纸上常春藤”系列之一,本书通过解读康奈尔大学的历史,发掘其古老建筑和街巷,庭院和绿地,感受其师生在学习生活中的疯狂与浪漫,欣赏这里丰富的文化艺术及其独特的个性,追踪那些曾经生活在这里的著名的以及平凡的人物,同时也为有志于入读该校的学生提供一些有用的技术支持,为大家构建一个了解、熟悉该校的崭新视角。
  • 角色论:个人与社会的互动

    角色论:个人与社会的互动

    本书是一本探讨角色理论的学术专著性教材。全书的基本框架分为三编:第一编角色总论,第二编角色分论,第三编角色建设,每编由若干章内容所构成。本书对就读社会学、心理学等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以及有志于探讨角色问题的读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热门推荐
  • 汉代琅华照寒烟

    汉代琅华照寒烟

    汉赋和乐府诗就像古老的情书,至美、深邃、感伤;汉赋和乐府诗就像一个王朝的情感库藏,她的美不可言说,情至酣处,浓烈得让人不忍回眸。提笔吟咏,细品个中滋味,诗赋里的帝王情、酒仙乐便溢满胸口,几番言辞足裁成一尺华美,三寸忧伤,织成那年夜未央。
  • 仙途漫漫之我本妖孽

    仙途漫漫之我本妖孽

    在现代,骄阳是个能看见鬼的女孩。莫名奇妙的穿越到修仙世界,夫君?师娘?这是闹哪样?!好吧,这些都可以接受,但是灵根都毁了还修毛仙阿!!!
  • 佣兵狂妃:王爷太腹黑

    佣兵狂妃:王爷太腹黑

    穿越前,她是元帅府懦弱无能的废物嫡女,亲眼看到庶姐与未婚夫行房却不敢反抗!穿越后,她是来自现代的金牌雇佣兵,欺她者别想好过——青楼醒来,想要玷污她?一刀下去,让你断子绝孙变女人!心机婊庶姐居心叵测?那就将庶姐私通之事闹得人人皆知!恶毒侧妃对她处处挑衅,想要取而代之?只要我活着你想也别想!姐姐狠毒,侧妃猖狂,歹人陷害,奸人嚣张?女雇佣兵仰首狂笑,人敬我一尺,我还她一丈!【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侯门闺秀:嫡女重生记

    侯门闺秀:嫡女重生记

    前世,岳清脂的儿子被害死了,父母兄弟也被害死了,就连自己也被深爱的夫君与亲爱的妹妹连手送上的一碗砒霜索了命,勾了魂。重活一世,岳清脂向上天祈求:平安顺遂,远离渣男与贱女。可惜偏偏来了个厚脸皮,这厚脸皮还是个王爷,打不得骂不得。为了自己的平安顺遂,岳清脂决定,嫁了!
  • 首席Kiss会过敏

    首席Kiss会过敏

    传闻薄少不进烟酒,不近女色。要和薄少谈恋爱,下雨天不能约会,约会不能喝水,更重要的是接吻还会过敏!第一次见面,他绑架了她,让她去前男友的婚礼上砸场。第二次见面,她泼了他一盆脏水,并且毫不客气地睡了他。第三次见面,他通知她结婚日期,用一座豪宅囚禁了她。
  • 魅惑系列:妃洛舞Ⅰ

    魅惑系列:妃洛舞Ⅰ

    【原创作者社团『未央』出品】一个月儿高挂的夜晚却莫名的出现了一种叫做彗星的不明物体。一个满天繁星的夜空却突然劈下一道诡异的雷,直接打中了她,让她直接从现代穿越到了古代,就连买车票的钱都省掉了。一次莫名的穿越,让她尝遍了人世间的情,爱,恨与痛。虽然是以狼狈的的出场方式现身,但却以绝对精彩的方式退场。她的第一愿望是以寻找回家之路为目地,却在无意之间混了个山寨大王,此寨名为‘七星寨’。咱也不是吃素的.小样的,咱出来混的时候,你还在哪里吃奶呢?噢!貌似错了,这些古人好像比咱还多活了好几百年了吧!你是神医?我看更像是捡破烂的吧!什么鬼才神医?什么在世菩萨,我看是神棍才更贴切吧!简直就是死马当成活马医.小心咱揍的你真的见上帝.哇!鬼啊!去、去、去,这孩子怎么说话的,你有见过这么帅的鬼吗?我可是京城四大美男之一,什么鬼不鬼的.在几个男人之中玩转的如鱼得水。她虽身在古代,但她还是那个她,那个在现代混黑道的她。
  • 不凡逆天

    不凡逆天

    一个从小父母双亡的孤儿,喜欢家世显赫的校花,英雄救美后,遭遇陷害。大难不死获得奇宝,穿越洪荒。请看他如何,逆天斗地,修为站在洪荒顶峰。
  • 万古仙决

    万古仙决

    仙路浩渺,缘劫自掌走过大世沉浮的仙与古流过杀伐情殇的血与泪越过传说长生的封仙天再回首,已是仙凡两隔,万古苍茫
  • 点燃头脑火把(人生高起点:卓越人生素质培养文库)

    点燃头脑火把(人生高起点:卓越人生素质培养文库)

    创新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词。在英语里,创新(innovation)一词起源于拉丁语里的“innovare”,意思是更新、制造新的东西或改变。美国总统华盛顿在其1796年的告别演讲中,告诫美国人民要“保持创新精神”。《汉语·叙传下》中也有“礼仪是创”;颜师古注为“创,始造之也。”
  • 魔尊宠妃:妃常惹人爱

    魔尊宠妃:妃常惹人爱

    她不过是个普通现代女孩子,谁知道,一场莫明其妙的穿越,来到远古时代,有魔,有妖,有神,有鬼,还有佛等……她不过无意间救了无心魔尊,而某魔尊答应为她做三件事情,可素,就是因为这三件事情,某女就被贴上魔尊的女人?不过看在某男帅的掉渣的份上,她也就不说什么了。可素,为毛事情发展越来越脱离轨道了?“魔尊,人家乱说的,你怎么也跟着胡来?你不是没有心吗?怎么可能懂爱?”某魔尊挑眉:“谁告诉你本尊无心?本尊只不过把心封印起来,谁知道被你这小东西无意间打开封印,所以你要负责!”某魔尊无耻道。某妖王一脸无害道:“既然是魔尊的女人,我当然也得来凑热闹啊!”谁知道魔尊封印的不仅仅是他的心,还有魔尊的魔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