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齐景公①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注解”
①齐景公:名杵臼,音CHǔJIù,齐国国君,公元前547年-公元前490年在位。
“译文”
齐景公向孔子请教如何治理国家。孔子说:“做君主的要像君主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子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齐景公说:“很好呀!如果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即使有粮食,我能吃得下吗?”
“边读边悟”
春秋时期的社会变动,使当时的等级名分受到破坏,弑君杀父之事屡有发生,孔子认为这是国家动乱的主要原因。所以孔子主张要“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恢复这样的等级秩序,巩固君臣父子之间的道德伦理关系,全社会成员都树立起正常的道德伦理观念,这样,社会的结构秩序才能得到维护,国家才可以得到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