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眉尚①彩②,彩者,杪③处反光④也。贵人有三层彩,有一二层者。所谓“文明气象”,宜疏爽⑤不宜凝滞⑥。一望有乘风翔舞之势,上也;如泼墨者,最下。倒竖⑦者,上也;下垂⑧者,最下。长有起伏,短有神气;浓忌浮光⑨,淡忌枯索⑩。如剑者掌兵权,如帚者赴法常个中亦有征范,不可不辨。但如压眼不利,散乱多忧,细而带媚,粗而无文,是最下乘。
①尚:崇尚。
②彩:光。
③杪:指眉毛的梢部。
④反光:是指鸟兽,特别是珍禽异兽羽毛末梢浮现的一层绚丽鲜艳的光彩。
⑤疏爽:疏密有致,清秀润朗。
⑥凝滞:指凝结厚重,呆滞浓密。
⑦倒竖:就是“倒八字眉”。
⑧下垂:即“八字眉”。古人认为,这种眉相无势无神,猥琐丑陋,主人性格怯懦,为人卑鄙低下,故为“最下”。
⑨浮光:就是虚浮之光,古人认为,眉毛浓了却虚浮泛光,缺少生气,是阴气太盛的缘故,是带杀之相。
⑩枯索:即枯干的绳子。古人认为,这种眉无势、无神、无光、无气,是火将化为余烬,将熄灭之象,主贫寒早天。
征范:迹象,预兆。
眉崇尚光彩,而所谓的光彩,就是眉毛梢部闪现出的亮光。富贵的人,他眉毛的根处、中处、梢处共有三层光彩,当然有的只有两层,有的只有一层,通常所说的“文明之象”指的就是眉毛要疏密有致、清秀润朗,不要厚重呆板,又浓又密。远远望去,像两只凤在乘风翱翔,如一对龙在乘风飞舞,这就是上佳的眉相。如果像一团散浸的墨汁,则是最下等的眉相。双眉倒竖,呈倒八字形,是好的眉相。双眉下垂,呈八字形,是下等的相,眉毛如果比较长,就得有起伏;如果比较短,就应该昂然有神。眉毛如果浓,不应该有虚浮的光;眉毛如果淡,切忌形状像一条干枯的绳子。双眉如果像两把锋利的宝剑,必将成为统领三军的将帅,而双眉如果像两把破旧的扫帚,则会有杀身之祸。另外,这里面还有各种其他的迹象和征兆,不可不认真地加以辨识。但是,如果眉毛过长并压迫着双眼,使目光显得迟滞不利,眉毛散乱无序,使目光显得忧劳无神,眉形过于纤细并带有媚态,眉形过于粗阔,使其没有文秀之气,这些都是属于最下等的眉相。
“智慧解读”
古人对眉毛有四条要求:有势,即“弯长有势”;有神,即“昂扬有神”;有气,即“疏爽有气”;有光,即“秀润有光”。一个人的眉毛如果符合这几项要求,那当然是属好的眉相。这样的眉毛既反映了其人身体健康,看上去也很漂亮,在以上四个条件中以“光”最为重要。一个人的眉毛若能有光彩,就如同珠宝熠熠生辉,如果暗然失色,好比珠宝年久无辉。而所谓“光”就是本章所强调的彩,所以作者在本章开门见山地提出“眉尚彩”。
毛发有亮光,是一个人生命力的显现和标志,年轻人的毛发通常都很光润明亮;老年人的毛发,却多是干枯无光,原因就是前者的生命力比后者的生命力要旺盛得多。鸟兽的羽毛在末梢处都能显示其光亮,特别是珍禽异兽,比如虎豹、孔雀之类,更是光彩照人,鲜艳夺目。似乎动物皮毛的光亮,也能显示其在动物中的位置和层次。
“彩”有三层,就是根处一层,中处一层,梢处一层,层数是富贵的等级标志。“贵人有三层彩,有一二层者”,这句话是在强调富贵也有等级之分。最高贵者其眉毛共有三层彩,有二层彩和只有一层彩的分别为中贵和小贵。
人体毛发的蜕变,即由多变少,由浊变清,这是人类由茹毛饮血的野蛮时代进化到文明阶段的标志。也是所谓文明气象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既为文明时代的人,就应该有颇具文明气象的双眉。其眉毛就要像作者所说那样,“宜疏爽不宜凝滞”。这里的“疏爽”就是“清秀”的表征,而“凝滞”则是“俗浊”的表征。人的相(无论是眉相,还是面相、体相)贵“清”而忌“浊”。所以,人的眉毛要有文明气象,首先,就要“疏爽”。
疏爽和凝滞有两种情况,一是眉自身或为疏爽或为凝滞。二是两眉之间的关系或为疏爽或为凝滞,前者如龙眉、轻清眉、柳叶眉、卧蚕眉、新月眉、清秀眉等,为疏爽;而扫帚眉、小扫帚眉、鬼眉等则为凝滞,后者如龙眉、剑眉、轻清眉、清秀眉等为两眉之间关系疏爽,而交加眉、八字眉等,则是两眉之间关系凝滞。
“一望有乘风翔舞之势”,这种眉,乃是势、光、神、气四美兼具之眉。疏爽之至,清秀之极。即便不能富贵福寿俱全,至少也能占其一二。即使不能“立德,立功,立言”这三“不朽”全占完,也能据其一项,所以这种眉毛才是上佳的眉相。远远望去,如龙风在乘风翱翔飞舞。所以,有此眉相的人大富大贵,禄厚寿长。如龙眉、剑眉、新月眉就属于此上等眉相。
泼墨,就是形同倒在地上的墨迹,其形当然是乱七八糟,丑陋不堪的。鬼眉、尖刀眉、扫帚眉的表象也是涣漫散乱的,就如同“泼墨”般难看,而这些眉的本质是血旺贪淫,主人生性凶狠、愚昧、鲁莽,并有杀身之祸。当然,是为“最下”。
“倒竖”之眉,指眉相成倒八字,主人性格坚毅,有理想有抱负,勇于进取,具备了成就大业的所有心理品质。当然容易成功,所以属“上也”。但万物都有其限度,过则不美。这种眉如过于飞扬无度,使眼显得低陷无气,则多为好高骛远,心比天高之徒。小事不愿做,大事又做不了,终无成就。
“下垂”之眉,就是眉相形同“八”字,这种人性格懦弱,为人卑劣,多是行为猥琐、贫贱低下之人。所以谓之“最下”。
“长有起伏”,指眉粗清秀有起伏。主人性格稳健,清贵高雅。有这种眉相的人,既能享受富贵,而且寿命也长。相反,如果眉毛过长却没有起伏,直得像箭一样,则为人脾气火暴、逞强斗狠,有这种眉相的人,最终不得好死。
“短有神气”,这“短”是指眉毛相对于面部显得较短,前面的“长”也是指眉毛相对于面部显得较长,眉毛短又缺乏神气,就使眉相显得急促又露肉,丑陋又单薄,是一副孤寒贫穷之相,主人早早夭折。相反,如果“短有神气”,那么,眉毛短的缺陷就可以由神气来补救,这就是常说的以神补形。
(这里做一点说明:古代汉语常将句子的成分省略许多。当时的人习以为常就不以为然,但今天看来,有些成分不能省略,否则,整个语句就令人费解了。如“长有起伏,短有神气”这两句中,均省略了一个“宜”字。应该是“长宜有起伏,短宜有神气”。因为从上下文分析来看,“长有起伏”并非说只要长就必定有起伏,而是眉毛长了,要有起伏才好。“短有神气”与这一样。)
“智慧应用”
魏舒晚年成大器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指的是三国时末期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有夺曹魏政权为己的野心。司马昭这个人很厉害,识人也有一手。他有一个得力内助,叫魏舒。魏舒年少时,迟钝质朴,不爱讲话,乡里人都不看好他。他叔叔魏衡,闻名当世,也不看好他,让他去守水磨房。魏舒口不能言,但不以为意,也不因此自弃或报复,心怀别念。到40岁,仍不得显扬才华,只为别人做点参谋工作。后因机缘,他以凑数的身份参加一个会议,魏舒容范闲雅,娓娓而论,举座皆惊。时人推荐他到司马昭处,一谈,司马昭“深器重之”,拜为相国参军,里外小事,还不见其才华;凡有兴废大事,众人不能决的,魏舒却能理得清清楚楚,断得明明白白,见解多出众人之上。于是时人共服。据传,魏舒的胡须就不多,但是有“光、奖的特点。在他40岁开外时,还给人当参谋,如非大气在胸中,大器晚成,也许早已心灰意冷、聊度一生了。这与“二战”前的艾森豪威尔有共同之处,都是大器晚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