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89200000003

第3章 三十二年艰难 赐同进士出身

道光二十五年(1845),魏源终于考上了进士。

这年,他已五十二岁。功名何姗姗来迟?可据魏氏族谱和他家乡的方志说,他曾是“神童”。嘉庆七年(1802),九岁的魏源第一次到县里参加童试,知县指着茶杯中画着的太极图,出上联说:“杯中含太极。”魏源此时正揣着两个做中餐的荞麦饼,立即对下联道:“怀中孕乾坤。”考官大惊。——这些,是他的后人传出来的,可信,也不一定可信,无非说明他“少年聪颖”。

他十五岁时,即嘉庆十三年(1808),农历二月,第二次参加县里的童试。知县王承启将他与同县人石昌化“拔置魏耆:《邵阳魏府君事略》,附录。前茅,赞为双璧”。

同年四月,魏源参加宝庆府的府试,与同县人石昌化、何上咸同进入前五名,因而被时人称为“邵阳三神童”,得到湖南学政李宗瀚的赏识。

嘉庆十八年(1813),刚满二十岁的魏源,正好碰上十二年一次的拔贡考试,全湖南取八十九人,他是其中一个,算是顺利的。

可是,往后的道路便很艰难了。

在封建社会里,一个读书人的社会地位的高低,以及随着社会地位的高低而变化着的金银拥有的多与少,取决于他在科举考试中的成败。《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从二十多岁开始应考,考了二十多次,到五十四岁才勉强中了个秀才,又经过多次乡试,到六十岁才中了举人。他如此执着,便是因为科举考试紧密联系着功名富贵。卧闲草堂本《儒林外史》载有闲斋老人写的《序》,序中说:“其书以功名富贵为一篇之骨。”这话不仅是对《儒林外史》的最准确的评析,也是对“儒林”中人物心理的最准确的概括。

青年魏源自然也免不了要走这条“儒林”老路。他于贫中力学,就是因为“饥寒还与名利牵”,总希望于秋闱后“还家慰母慈”。

可是,他在科举考试中的遭遇,虽然比范进好得多,没李伯荣《魏源师友记》“宋大荣”条云:“县试得默深及石昌化文,欣赏之,拔置前茅,赞为双璧。”按:同条称,宋大荣“嘉庆十四年三月任邵阳县知县”,而魏源参加童试在嘉庆十三年,故李伯荣所记有误。而王承启“于嘉庆十年来知县事,连任五年”。

有范进那样典型,但是,他的入仕之途以及入仕后的道路,却跟范进一样,很不平坦。

嘉庆十九年(1814),他上北京求学,便是要去捞取功名富贵。可是,嘉庆二十一年(1816),丙子,不知为什么他没有参加奉天乡试。

到嘉庆二十四年(1819),己卯,参加顺天乡试,却只中了个副贡生,没有被正式取录。

道光元年(1821),新登基的皇帝旻宁举行恩科考试,魏源又只中了个副贡生。第二年春天,他的朋友、湖南道州人何绍基写诗为他叹惜道:

蕙抱兰怀只自怜,美人遥在碧云边。

东风不救红颜老,恐误青春又一年。

魏源虽有蕙兰般的怀抱,但是,科举考试却使他只能遥看碧云天的“美人”,可望而不可即。科举考试阻碍着他的入仕之途,又耽搁了他的一年青春。

道光二年(1822),壬午,又是三年一次的乡试之期。

魏源这回中了奉天乡试第二名,当上了举人,可已是二十九岁了。据记载,道光帝看了他的试卷,手批“嘉赏”二字,因此他一时“名籍甚”。他的朋友们自然为他高兴。他第一次上北京的同行者邓显鹤在《寄赠唐镜海太守鉴兼简陶元汀方伯、魏默深孝廉》的诗中歌颂道:“魏子举京兆,褒然《柬魏默深》。《清史稿·文苑传》及《清史列传·儒林传下》。作南元。”在这首寄给湖南前辈唐鉴和陶澍的诗中,邓显鹤特别提到魏源中举,用意是友好而深长的。消息传到魏源的父亲那里,父亲更加高兴,立即把这一消息告诉他的同事、湖北松滋人谢元淮。谢元淮兴起,作一诗相赠。

举世轻小吏,科名重出身。

多君有令子,使我忘风尘。

楚泽储材大,京华旅食频。

淮留青眼待,望此眼中人。

诗写得不怎么样,却道出了“举世轻小吏,科名重出身”的世俗。他希望自己的“眼中人”魏源会成为从科举考试中涌现的“大材”。这,后来的事实表明,只能使他失望了。

经过多次乡试,虽然魏源获得了一个举人头衔,但距走完科举考试的全部路途并得到一官半职还很远,而且他此时对“书小楷、诗八韵,将相文武此中进”的制度,已开始产生怀疑。他在道光初年写的论文《默觚》中,已明确指出,这种制度使养人与用人严重脱节:“其造之试之也,专以无益之画饼、无用之雕虫,不识兵、农、礼、乐、工、虞、士师为何事。及一旦用之也,则又一人而遍责以六宦之职,或一岁而遍历四方民夷之风俗。”概括地说,就是“所用非所养,所养非所用”。他用“无益”且“无用”四字彻底否定了科举考试。魏源第一次参加奉天乡试的考题为:

“君君臣臣”二句,“君子素其”二句,“是故试者”一节;赋得“心清闻妙香”,得“心”字。第二次的考题为:“上长长而民兴弟”,“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夫仁人之安宅也”;赋得“谦受益”,得“谦”字。第三次的考题为:“居之无倦”二句,“是故君子戒慎”二句,“国君进贤”一节;赋得“询于刍荛”,得“询”字。这种以四书五经文句为题,以程朱理学家的注疏为根据,以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末股为固定格式的制艺文章,不正是魏源所说的“无益之画饼、无用之雕虫”吗?让被这些思想禁锢的“书蠹”去掌管国计民生,不正是魏源所说的“所养非所用”吗?后来,魏源进一步揭露清代官僚的情状说:“释褐登朝十馀年,而试文衡,试言职,试枢密,无非衡书艺之工敏,声律骈偶之巧丽,罔知朝章国故为何物;其部曹观政,无非胥吏文例是求,罔知漕、盐、河、兵得失何在;有奋志讲求、抱负宏远之人,反群笑为迂阔。此造士储才大巽于昔者也。”这种情况,不正是“所用非所养”吗?

况且,清代文网甚密,忌讳甚多,科考中有很多极不合情理的规则和潜规则。试卷中稍有不慎,违反了这些规则和潜规则,重则下狱,轻则落选。魏源第二次参加奉天乡试时的同考官光聪谐,有段记述魏源落选的文章,很具体。文章说:“道光辛巳(元年),余与胶州张曹霭铁桥为奉天乡试同《默觚下·治篇一》。考官。首题《上长长而民兴弟》,张得一卷,卓荦奇肆,荐之戴可亭相国,极为推赏。旋因内用‘尺布之谣’四字,嫌系汉事,抑置副榜。逮填榜,知为湖南名士魏源,大为懊惋。”魏源的试卷既“卓荦奇肆”,主考官又“极为推赏”,却因为试卷中的四个字,成了“备取生”![按:《史记·淮南衡山列传》载,淮南厉王刘长自以为与文帝最亲,“骄蹇,数不奉法”,后文帝听从张仓的进谏,将刘长囚禁于辎车中,发配到蜀郡的严道邙楚山去,路上,刘长绝食而死。后来有民谣歌唱这件事说:“一尺布,尚可逢;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汉书音义》解释这段民谣说:“尺布斗粟犹尚不弃,况于兄弟而更相逐乎!”魏源在试卷中用了这个典故,考官惧怕有影射皇室之嫌,而把他“抑置副榜”。]一位已有多种学术着作的人,就因为在一篇制艺文中犯了忌讳,被排斥在仕途之外,有志不得伸,有才不得展。后来,魏源对科举考试抱消极态度,是有他在情感上和理性认识上的多方面的原因的。但是,魏源毕竟生活在科举时代,他厌恶这个制度,却又不能摆脱这个制度,依然要屈从这个制度,想由举人进而成进士。

道光三年(1823),癸末,京城举行会试,魏源是否参加了,各种资料都无明确的记载。

道光六年(1826),丙戌,魏源入京参加会试,不第。

道光九年(1829),己丑,参加会试,不第。

道光十二年(1832),壬辰,参加会试,不第。

道光十五年(1835),乙末,参加会试,不第。

道光十二年的会试,魏源是否参加了,黄丽镛的《魏源年谱》未载。先年(道光十一年),魏源因父魏邦鲁去世,正在守制。按礼制,魏源似不能参加。但李瑚《魏源事迹系年》道光十二年篇云:“至北京应礼部试,未中。”道光十五年的会试,魏源是否参加了,《魏源年谱》亦未载;《魏源事迹系年》云:“至北京,应礼部试,未中。”魏源之婿陈善圻于《重刊〈海国图志〉序》中,明确说:“壬辰、乙未,外舅应礼部试,皆馆于余家。”可证魏源参加了道光十二年和十五年的会试。

魏源由于多次参加会试不第,甚为灰心,绝意仕进,故道光十八年、二十一年的会试,他没有参加。

道光二十四年(1844),五十一岁的魏源,已做了多年的幕僚,编着有《皇朝经世文编》、《圣武记》、《海国图志》多部着作,赫赫名世,突然接受友人的劝告,又去北京参加会试。可是,考官认为他的试卷字迹潦草模糊,罚他停殿试一年。山东曲阜人孔宪彝就此事作诗叹曰:

晚达遇仍穷,着述良堪补。

一个着作等身的思想家,连个进士也不及第、起码官也捞不上。早在道光六年,刘逢禄任奉天乡试分校时,见“邻房有浙江、湖南二卷,经策奥博,曰:‘此必仁和龚君自珍、邵孔宪彝:《怀人》,《对岳楼诗续录》卷二。阳魏君源也。’亟劝力荐,不售。于是,有伤湖南、浙江二遗卷之诗”。诗名《题浙江、湖南遗卷》,共二十八句,寄托自己“路见不平”的情思。中云:“更有无双国士长沙子,孕育汉魏真经神。尤精选理跞鲍谢,暗中剑气腾龙鳞。侍御披沙豁双眼,手持示我咨嗟频。(自注:湖南九四五策冠场,文更高妙,予绝其为魏君源。)翩然双凤冥空碧,会见应运翔丹宸。萍踪紧影亦偶尔,且看明日走马填城!”正是在这首诗中,魏源被戴上了“无双国士”的桂冠。

可是,从获得“无双国士”的美誉之后,又过去了十八年,魏源于道光二十五年参加殿试,才中了第三甲第九十三名(第三甲共一百一十六名),赐同进士出身。

这时,鸦片战争已经过去,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方略,已使国人振聋发聩,而自己仍处在科举的樊笼中,无能展翅!这年,他已五十二岁了,家中人口不少,连孙子魏玺也出生了,家庭负担使他不得不重新踏上极其厌恶的科举老路。他在致老友邓显鹤的信中凄苦地说:“自海警以来,江淮大扰,源之生计亦万分苦匮。同人皆劝其出山,夏间当入京师,或就彭泽一令,或作柳州司马矣。中年老女,重作新妇,世事逼人至此,奈何!”“老女新妇”,是这位“无双国士”为五斗米而折腰的自我嘲讽。

总计魏源自嘉庆十八年(1813)获拔贡生开始,到道光刘承宽:《先府君行述》。承宽,刘逢禄之子。

二十五年(1845),花了三十二年才“走马填城”,走完科举考试的漫漫长途。如果把拔贡前的求学时间,包括县试、府试计算在内,魏源的这条通过科举而入仕之路,便走得更长了!

同类推荐
  • 我先祖的故事

    我先祖的故事

    本书的作者是利玛窦、徐光启与熊三拔的后代。四百年前,利玛窦、熊三拔跋山涉水从意大利来到中国,与徐光启相遇,共同致力于中西文化交流。四百年之后他们的后人也走到了一起,追溯古时,谈论当下。本书主体部分共分为三章,由三位后人分别叙述他们祖先的生平故事、历史贡献及迄今的家族发展史。在2010利玛窦逝世四百周年纪念之际,本书有着更为特殊的价值。书稿中文后附意大利文。
  • 红楼绝唱:曹雪芹

    红楼绝唱:曹雪芹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红楼绝唱:曹雪芹》对曹雪芹这个人物本身进行系统深入探讨,从曹雪芹这个“圆心”出发,不断伸出半径,延伸到他的整个家族和他所处的整个时代背景,浓化对曹雪芹思想、人格和艺术追求的渲染。
  • 扶棺谏君:海瑞

    扶棺谏君:海瑞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马尔萨斯(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马尔萨斯(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世界上名人千千万万 出“名”的原因各不相同。有的因新发明、新理论造福于人类而英名远播、流芳百世;有的因地位显耀、政绩卓著、战功赫赫而威震四海、世人敬仰;有的则因暴殄、反动而臭名昭著、遗臭万年 等等 不一而足。
  • 毛泽东和他的父老乡亲(上册)

    毛泽东和他的父老乡亲(上册)

    本书是一部描述毛主席人际关系,反映毛主席与湖南家乡父老交往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我曾读过一部分,感到富有深刻的教育意义。作者通过长期深入采访和研究,掌握了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并以庄重的笔触描写了一代伟人毛主席与父老乡亲水乳交融的关系,歌颂了毛主席深入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体察民情、大公无私、情系桑梓、,忧天下的高尚品质和伟人风范。我曾在毛主席身边工作,1959年随毛主席回过韶山,亲身感受到毛主席浓郁的乡情亲情友情。
热门推荐
  • 灵巫录

    灵巫录

    这是一个灵巫的世界,灵巫是拥有特殊力量的人类,灵巫的少年,你的力量,将效命于何物?其实一直有朋友说这部小说主角名字太中二,好吧,其实我也这么觉得
  • 茶花女

    茶花女

    传说有一个王国,以种茶,品茶,沏茶为至尊,九千年前,只有一人达到全精,九千年后,又会发生什么样的传奇呢?
  • 黎少专宠:BOSS大人请节制

    黎少专宠:BOSS大人请节制

    “今晚,我乐悠然,就任你处置!”黎夜勾起嘴角,挑起乐悠然好看的下巴,“这么美好的一件事,怎么从你嘴里说出来,就这么悲壮?”两天后,乐悠然莫名地就入了黎家的大门,成了黎夜的妻子。夜里,黎夜用魅惑的语气说着,“小悠然,今后你的时间,你的身体,都任我处置了。”【全文甜宠!无虐!欢迎跳坑!】
  • 纵嗜魔女

    纵嗜魔女

    ‘丫头,你要我金虎族,我给你便是’金厦笑着说。‘我要荆魔大陆’笑话,小小的金虎族她可看不起。‘要不要为夫帮你夺取天下’‘不需要’她要凭自己的实力报仇,她要以自己的实力证明她,不是杂种的废物。
  • 桃花剑至尊

    桃花剑至尊

    习剑之人拥有了《桃花剑谱》就拥有了绝世奇功,因此,一些武林败类不择手段夺取《桃花剑谱》,制造了一桩桩血腥惨案!陶氏家族因为拥有剑谱遭受了血腥磨难,桃花三剑客遇难,几乎惨遭灭门,少年英雄陶云贵跌落悬崖,急死一生,遭遇奇遇,终于学得了绝世奇功,打败了浮山二妖,清扫了观音神风教,灭绝了巫山魔鬼,成为了真正仙剑至尊……
  • 猎鹰高原

    猎鹰高原

    两千年前,遥远而繁华的原大陆,经历了一场灭世浩劫。面对破坏神基里奥斯大军惨无人道的杀戮,诺伊女神以冥界为桥梁将原大陆的居民送往了新大陆。但,人们重返原大陆的执念不灭。秣兵立马,重建家园,时刻准备着重归故土。两千年后,随着封印原大陆的力量日渐薄弱,人们架起自己的战船向着原大陆进发!
  • 某综漫的剑神白手

    某综漫的剑神白手

    作品简介……这是一部努力,友情,胜利(啥事不干,从不搞基,被人插了无数次的男主。)的热血小说!力量这种东西,当你获得的时候同样也必须去承当相对的责任。当你用他毁灭世界或者拯救世界时,恭喜你。已经学会如何去承当相对的责任!战争这种东西是不可能被完全消除的,世界永远不会平等。只有这样人们才会懂得渴望力量这种东西。纪念老奶粉。
  • 宆渊大陆

    宆渊大陆

    宆渊大陆,意为无尽的苍穹和深渊,这里环境非常恶劣,万米高的海啸,山崩地裂般的地震,屡见不鲜,更有凭空出现的小型黑洞,将一切归于虚无,而在这里的生物,也因为恶劣的环境,进化的极其凶残...欢迎加入宆渊大陆,群号码:147652699,欢迎来斗图,呸,水群,提供人名
  • 旅游手册(现代生活百科)

    旅游手册(现代生活百科)

    人们外出旅游观光或走亲访友,最担心的是“钱”丢失或被盗。那么旅行途中应怎样藏钱呢?要找准“藏”钱的地点。钱的存放要化整为零,大票面的放在贴身的内衣内裤外面的几个口袋里,并至少应分在两处。元和角票是旅行中最频繁使用的,对这笔钱宜分散放在上衣和裤子外面的几个口袋里,每处总数三五元而已。钱包和背包里原则上不应放钱。在公共车辆上,更切忌背在背上,而夹克、西装也应拉上拉锁或扣上扣子。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怕失窃而一直“攥紧”或“抱住”钱袋,那狡猾的小偷就会紧紧地盯上你乘机下手,因此,对藏钱处既要时时小心,又不能太显眼。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