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85700000052

第52章 善恶分明的小说的人性基础

中国古代小说中的一些成熟之作,比如像《金瓶梅》、《红楼梦》和《儒林外史》等,它们的兴趣始终在于复杂人性的刻画上,所以并不着意将人物分成好人或坏人。这一类着眼于刻画复杂人性的小说,容易博得那些头脑复杂的读者的喜爱,却不易于征服广大的普通读者。

但是另一类小说,比如像《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它们更为关注的却是人性的“善”、“恶”问题,而不是复杂的人性本身。所以在这类小说中,人物大都被明确地分成“好人”与“坏人”。比起前一类小说来,这一类小说往往更受广大普通读者的欢迎,尽管不容易取悦那些头脑复杂的读者。

如果摆脱小说具体评价的狭窄眼界,而从人性的角度来观察这两种小说的区别,则我们可以发现,这两种小说分别满足了人们两种不同的需要:一种是追求真实的需要,一种是追求价值的需要。前一类小说满足的主要是前一种需要,后一类小说满足的主要是后一种需要。在头脑复杂的读者身上,前一种需要更为强烈一些(但这决不是说他们没有后一种需要);而在广大的普通读者身上,后一种需要更为强烈一些(当然也不是说他们没有前一种需要)。

人们对于生活,不仅想要知道什么是真实的(科学的兴趣主要由此发生),还想要知道什么是有价值的(宗教的兴趣主要由此发生);对于人性也是如此,不仅想知道人性的真相,也想对人性作出褒贬。上面所说的两种小说的区别,大概正是这两种不同的要求的产物。

像《三国演义》这样的小说,尊刘抑曹,把刘备写成好人,把曹操写成坏人,稍有历史常识的读者,都知道这是历史的歪曲,或至少是艺术的虚构。但尽管这样,人们却还是能从这种轩轾中得到很大的满足,而且得到满足的还不仅是那些胸无点墨的里中小儿,还包括那些满腹经纶的文人学者。这正是因为除了真实以外,人们还有追求价值的需要。正如刘若愚所指出的:“这种对历史的歪曲在艺术上却是无可非议的,因为正义力量的代表应当作尽善尽美的人物来看待。如果作者对三个国家的统治者平等看待,那么他们之间的斗争就显得毫无意义了。” 他的话正指出了追求价值的需要在人们的阅读活动中的重要意义。

不过相反的倾向也是完全可能成立的。如果小说家们对三个国家的统治者平等看待,那么他也许可以写出一部表现历史的真相的小说。但那将是类似于《金瓶梅》那样的小说(《金瓶梅》中众妻妾之间的斗争毫无是非可言,但是同样能够引起许多读者的浓厚兴趣),满足的将是人们追求真实的需要,其效果与现在的样子当然不会完全一样。

在有些小说家身上,追求真实的需要有时会超过追求价值的需要,于是在写作的过程中,他们常会不知不觉地违背初衷,本想写后一类小说,结果却写成了前一类小说。比如像《金瓶梅》的作者,从《金瓶梅》开头的那些话来看,原来也许并非不想把西门庆和潘金莲写成完全的恶人,但是写着写着,便越来越受他们身上人性的复杂性的吸引,结果写出的是难以用简单的善恶标准来衡量的复杂人物。正如托尔斯泰起初想把安娜·卡列尼娜写成一个道德堕落的女人,但结果写出的却是一个令人同情的具有人性的复杂性的女人一样。

当然,相反的现象也大量存在。有些小说家开始想写具有人性的复杂性的人物,但由于阅历、才能与悟性方面的种种限制,或者由于迎合传统和读者的愿望过于强烈,结果最终写出的却是一些痛快的善恶分明的故事。

但是,即使是人性越来越趋于复杂,追求真实的需要越来越趋于强烈的时候,追求价值的需要也将是永远存在的。所以对于那些将人物明确分成好人与坏人的小说,对于那些痛快的善恶分明的小说,也就是对于那些体现了人们的价值观的小说,人们仍然会抱有浓厚的兴趣。问题只在于其故事与人物本身是否能言之有趣而已。

§§代结语

人们有限的活动是一种悲剧,但是我们往往相信,小说却是照亮这种悲剧的一盏明灯,因为它把其他式样的人生带到我们面前,把人性的种种表现展现在我们面前,使我们能够超越我们有限的活动的限制,对人生与人性获得更为广泛而深刻的了解。我们大体上相信,无论是中国小说还是外国小说,是现代小说还是古典小说,一般来说都能起到这样的作用。

然而我们越是对于生活静观默察,我们越是大量地阅读小说,我们便越是能够发现,没有什么固定不变的原则或信条,可以用来指导我们的生活,使之只是走向完善而不是失败。“世上有多少个人,就有多少条生活的道路。”(索尔仁尼琴《癌病房》)生活具有无限的可能性,可我们却只能走出一条轨迹。“如果你朝西走,你就失去了东、南、北面;如果你承认一种协调,你就失去了所有其他乱无秩序的可能性。”(劳伦斯《恋爱中的女人》)我们过了这种生活,便无法过那种生活;走了这条路,便无法走那条路。因为生活本身并没有什么先验的绝对的目标,因而有时甚至不同的生活道路之间都无从比较。

舍伍德·安德森的《小城畸人》中有一则故事,讲某人的朋友想要结婚,于是来征求他的意见。他作为一个过来人,想要对他的朋友说说结婚的缺点,可是没好意思说出口。当他的朋友离开以后,他又拚命地追赶他的朋友,因为他还是想要劝告他的朋友不要结婚。但是他的朋友已经决定结婚了,于是他想道:“这样也好。无论我告诉他什么话,都会是谎言。”(《没有说出口的谎言》)显而易见,这个家伙其实并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因为每一种生活方式都有其固有的局限性。这个故事象征性地说明了生活的无穷无尽的可能性,没有什么固定的原则和信条可以完全说明整个的生活。

吉川幸次郎认为,早在《史记》中便存在着这种想法:“《史记》也是对文学之形成所必须的那种怀疑的提出者。那是这样的怀疑:推翻以前的各种哲学的乐观(它们认为人类依靠某种思想体系就能得到幸福),以为无论依靠什么思想体系都不能完成对于人生的说明。” 所谓思想体系,在这里也就意味着人生观。无论我们采取什么样的人生观,人生的实际总是大于人生观,总是会留下它们无法涵盖的空白。在《诗歌:智慧的水珠》一书中,我们曾经指出过中国诗人的人生困惑,他们向四面八方寻找着解脱之道,结果却发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使人获得完全的解脱。然而这种困惑却是文学的形成所必须的前提,怪不得文学常被人说成是苦闷的艺术。

我们看到,许多富于悟性的小说家也具有同样的想法,他们喜欢把人生作为无法完全说明的事实来加以表现。刘若愚指出,《红楼梦》中便存在着这样的想法:“另一些矛盾也在小说中表现出来:感情与理智,个性解放与循规蹈矩,天真与世故。作者指出不管你在两者之中选择哪一个,都不能使得你快乐或智慧。黛玉完全由自己的感情所支配,但她的含恨而死在某种程度上是由她自己的行为所致;而宝钗一直遵循理智,其结局也未必好多少。宝玉声称个性解放,与传统的道德观念背道而驰,常常遭到指责;但他的父亲和其他的亲戚恪守传统观念却也与他同样遭受不幸,事实上比他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他们缺乏他那种精神上的彻悟和超脱的能力。至于天真与世故的矛盾,可以由宝玉及其表姐妹们在富有象征意义的大观园中无忧无虑的生活与当他们长大成人之后不得不离开大观园去接受各自不幸的命运之间的强烈对照而表现出来。” 这也反映了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困惑,无论我们采取什么生活方式,我们都无法获得完满无憾的人生。

我们为了超脱有限的活动的悲剧,而去向小说寻求救助,但是我们寻求的结果,却发现小说所能告诉我们的,恰恰是人生只能是有限的活动这样一种事实。我们听从了这一小说家的意见,便无法听从那一小说家的意见;我们接受了这一主人公的生活信念,便无法接受那一主人公的生活信念;我们试图避免这一种人性的弱点,却又带上了另一种人性的弱点;我们想要使自己不断趋于完善,却发现同时又有新的毛病出现;我们每作出一种新的选择,就必须同时作出一种新的放弃……鱼与熊掌不可得兼,“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的美梦也实在难圆。于是我们只能过有限的生活,做有限的事情,度有限的人生,有有限的思想。没有什么东西能够完成对于人生的说明,小说所能告诉我们的恰恰是这么一条令人悲观的结论。

然而正是这条令人悲观的结论,却是小说的根本智慧之所在。这是一种不是智慧的智慧,超越智慧的智慧。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我们这本旨在探求古典小说洞达人性的智慧的小书,却想以如下一段否定书本里存在着智慧的话作结;为了不做我们所喜欢的古典小说的俘虏,也许我们愿意一听这个不太入耳的劝告:

读书不能增添智慧,你尽管去读,不过自己心里要记住,智慧不在其中。智慧在哪里?生活。你要相信自己的眼睛,可不要相信耳朵。(索尔仁尼琴《癌病房》)

重版后记

本书自收入顾晓鸣教授主编的《中国的智慧》丛书,由浙江人民出版社于1992年初版以来,已经整整过去十五六个年头了。在这段时间里,大陆版早已脱销、绝版,只有台湾版还在由各家出版社(大部分未经我授权)常销,且被岛内有些大学的相关课程列为教材或参考书。但大陆的读者也并未忘怀本书,常有读者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来打听如何可以得到本书,或表达他们对于本书的错爱。我自己也曾一再动过重版的念头,但都因忙于杂事而耽搁了下来。现承蒙复旦大学出版社贺圣遂社长和宋文涛博士的美意,终于把重版提上了议事日程,使我有机会了却对于读者的一段“债务”,自然是让我十分高兴而感激的事情。

乘这次重版的机会,我又核对了一遍引文,改正了若干错字,调整了部分段落的划分。但也仅此而已,于全书的结构、内容、观点等,均一仍其旧。

这次重版,将原有之两种与将撰之两种合在一起,纳入自设的《智慧中国文学》“四季”套书中。原有关于诗歌与小说之两种,分别为“春卷”与“夏卷”,先行出版;将撰关于戏曲与散文之两种,分别为“秋卷”与“冬卷”,嗣后出版。全部四种互相配合,形成“体系”,庶几能反映我对于中国古典文学四大文体的一孔之见。本书是为“夏卷”。

“在此,我要感谢顾晓鸣先生,因了他的信任和美意,我才能有机会再次向这套丛书(毅平按:指本书初版所收入的《中国的智慧》丛书)的读者献上这本小书;还要感谢傅铿君等朋友们,他们的不懈支持,增添了我写作此书的信心。”这段话本来在本书初版的前言中,因改版的关系现在移入后记,但我的感激之意仍一如往昔。

感谢宋文涛博士的精心编辑,使本书文质彬彬,可以取悦关爱本书的读者。

岁月不居,本书初版时我刚过“而立”,可重版时却已“知天命”,马齿徒增,而学无寸进,惟有叹息而已!

邵毅平

2007年12月13日识于复旦大学光华楼

同类推荐
  • 热风(鲁迅作品精选)

    热风(鲁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名家经典散文选:宏论博天下·议论卷

    名家经典散文选:宏论博天下·议论卷

    “名家经典散文选”,包括 《万事融笔端·叙事卷》 《挥笔如传神·写人卷》 《情动于心中·抒情卷》 《情景两依依·情景卷》 《滴水见阳光·哲理卷》 《闲情说理趣·随笔卷》 《提笔如出鞘·杂文卷》 《宏论博天下·议论卷》共8册。本套散文所选文章除了当代我国的名家精品之外,还选择了一些当代外国名家经典散文,诸如法国作家雨果、大仲马,英国哲学家罗素,印度文豪泰戈尔等。这些中外文学大家的作品,知识丰富,思想深刻,对于我们开阔眼界、提升素养都有极大的帮助。这些散文大多以一种轻松随意的文笔,朴实自然地展现出了名家散文的基本状况,并以这些名家生卒时间为顺序进行编排,充分体现了这些名家散文的个性魅力和风格特色。
  • 双重声音 双重语意:译介学视角下的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双重声音 双重语意:译介学视角下的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本书从译介学的视角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进行研究,阐明西方女性主义在中国译介和应用过程中的“原件失真”现象如何反映了中西的文化差异。
  • 轻逸与沉重之间:“现代性”问题视野中的“新浪漫派”文学

    轻逸与沉重之间:“现代性”问题视野中的“新浪漫派”文学

    本书对中国现代的“新浪漫主义”文学流派进行研究,作者对徐訏、无名氏两位作为浪漫派的代表、置身于其时代的现实主义文学主潮之外的两位作家的创作、作品进行解析。
  • 人一生不可不读的120篇哲理美文

    人一生不可不读的120篇哲理美文

    许多人为领悟人生哲理费尽心机,殊不知一滴水里蕴涵着大海,一句话中蕴藏着博大的智慧。一本好书可以滋润你的心田,一篇美文也可以让你感受到阳光的温暖。
热门推荐
  • 魔法试炼之旅

    魔法试炼之旅

    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过这样一个说法: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些不同于人类的种族,他们都有各自奇特的能力,例如,吸血鬼(血族),占星师一族,木偶师(摄灵师)一族,兽人一族等等。而我们,则来自魔法一族。
  • 说一万句我爱你,不如好好在一起

    说一万句我爱你,不如好好在一起

    本书精选多篇关于爱情、婚姻、生活的情感美文结集,有磕磕绊绊的陪伴,有错过一生的遗憾,有幡然悔悟的悔恨,有初恋的美好情结,全书以不同的视角来呈现出各种爱情的模样。是一部用故事诠释关于爱情的心灵读物。
  • 案记实录

    案记实录

    本书是一本典型的社会系推理小说,吴昂是春江市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由于在本市的房地产开发领域,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因而使得同行纪林的嫉妒。纪林采取欲擒故纵的手法,先拉拢吴昂,取得吴昂的信赖,继而使用狠毒的手段,杀死吴昂。在侦破此案中,干警梁平卧底吴昂的公司,了解内情,掌握了纪林的动态,在极短的时间内破了这宗错综迷离的疑案。
  • 至强妖孽

    至强妖孽

    高三学生云萧在暑假帮家里割谷子的一个中午,意外的捡到一枚神奇的戒指。从此,内心有点小叛逆的云萧开始了传奇的一生。美女同桌、御姐、萝莉、古武世家、传说中的仙山“蓬莱”、“方丈”、“瀛洲”......一一出现。脚踢恶少,拳打泼皮,迎娶白富美,出任CEO,走上人生巅峰!
  • 指剑八荒

    指剑八荒

    陆子明,身世孤苦的孤儿,因为奇遇而来到纳兰小镇,从此踏上武修一途,恩怨情仇,最后解开自己身世之谜,回到水蓝星,解开蜀山封印,打开通往仙界大门
  • 情殇:身世之谜

    情殇:身世之谜

    一场大火,夺取了我的记忆。但是也给了我新生,我叫黎念,我的额头上刺青着曼珠沙华的标志,双眸可以看见鬼,身边的鬼魂,总是一个又一个的讲述着他们那哀怨的故事,我也默默的聆听着。我也伴随着鬼魂,寻找我的身世之谜。。踏入幽魂的路途正式开始!
  • 舍与得人生经营课

    舍与得人生经营课

    舍得既是一种生活的哲学,更是一种处世与做人的艺术,是东方禅意中的超然状态。舍与得就如水与火、天与地、阴与阳一样,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体,相生相克,相辅相成,存于天地,存于人生,存于心间,存于微妙的细节,囊括了万物运行的所有机理。万事万物均在舍得之中达到和谐,达到统一。要得便须舍,有舍才有得。
  • 冷帝的倾城宠妃

    冷帝的倾城宠妃

    他与她本是青梅竹马,拥有别人都羡慕的真挚感情,可为何..传说圣武帝专宠倾妃,为她一人,散尽后宫佳丽三千,令天下女子无不羡慕,嫉妒。可只有她一人知道,这一切不过是为了另一个,女子。那个冷情的男子一生挚爱的女子。而她?不过是个可悲的笑话..........终有一日,她那样绝代风华的立于城墙之上,问了一句:”阿尘,你可有爱过我?哪怕一分?”换来男子淡漠一视。她倾城一笑,罢了,终究是她痴心妄想的缠了他那么多年,如今该放下了...阿尘,我多想与你相守到白头,可你,是否在意过我?......如若不在那桃花树下相逢,你我是不是就不会走到这一步?
  • 恐怖秩序

    恐怖秩序

    一张羊皮纸,揭开了一名强者的崛起之路。争一线天机,夺万物造化。男儿唯有自强不息。本故事纯属虚构,希望大家多多支持!ps:书友群479180869,另外第一次写书求评论点击收藏等。
  • 穿越之冷情太子妃

    穿越之冷情太子妃

    她,是来自21世纪的一略孤魂。为报母仇献出了一世轮回。自在一具六岁孩童身上复活之后一直以这世界的事外人活着。岂料遇到了那个他,那个让她在这世界上有了除师傅和师兄外想珍惜的人。为此斗皇族,灭皇朝,生死相随。他,是众人口中强大冷血,杀人如麻的一国太子,无人知晓他内心的脆弱和孤独。直到遇到那个明艳冷情的女子,从此付出一生至死不渝的爱。为她,他可以执魔刀杀尽天下人,也可洗手执厨勺为她做一生的佳肴.....本文男强女强,一对一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