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85700000036

第36章 父母的悲哀

在中国人所重视的各种人伦关系中,亲子关系无疑是最为重要的一种。中国人极为重视子嗣,在他们身上寄托了三大重任:“世间子嗣一节,是人生第一桩大事:祖宗血食要他绵,自己终身要他养,一生挣来的家业要他承受。”(《无声戏》第十一回《儿孙弃骸骨僮仆奔丧》)也许没有什么民族是不重视子嗣的,但是像中国人这样重视的却也少见。

但是一面是对于子嗣的极度重视,另一面却是对于子嗣的强烈失望,这种看起来不可思议的对立,却并存于中国人的心目之中。《红楼梦》里著名的《好了歌》唱道:“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小说家也曾经失望地指出:“至于生子生孙,就是下一辈事,十分周全不得了。常言道得好:‘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与儿孙作马牛。’”(《警世通言》第二卷《庄子休鼓盆成大道》)这两句“常言”不知起于何时,却无疑是被引用得最多的“常言”之一。这表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即对于子嗣的失望,与对于子嗣的重视一样,乃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

在中国古代的小说中,经常可以看到对于子嗣感到失望的主题。正如其标题便已显示出来的那样,《儿孙弃骸骨僮仆奔丧》讲述了一个颠倒的故事:在一个商人重病垂危之际,他的子孙只顾抢夺遗产,相反倒是僮仆为他安排后事。这是古今东西的文学中屡见不鲜的主题,它表明了在一个金钱世界里,子嗣对于金钱的兴趣往往要远过于对于父母的感情。这当然是人们对于子嗣感到失望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这篇小说的入话中,作者以一个颇具象征性的故事,点明了如上所述的主题。有两个老者是好朋友,其中一个老者把家业尽数分给两个儿子,希望他们能够轮流供养他。“不想两位令郎都不孝,一味要做人家,不顾爷娘死活,成年不动酒,论月不开荤,那老儿不上几月,熬得骨瘦如柴。”而另一个老者虽然没有子息,可是却每日吃得好好的。他的养老之道是:“银子就是儿子了,天下的儿子,那里还有孝顺似他的?要酒就是酒,要肉就是肉,不用心焦,不消催促,何等体心!”在儿子与银子这种貌似滑稽的对比中,流露出了小说家那对于子嗣的强烈的失望之感。

然而如果把父母对于子嗣的失望之感仅仅理解为经济利害的冲突,则还是没有完全说明这种失望的深度。在亲子关系中,无疑存在着两个非常不同而又互相联系的侧面。亲子关系是以血缘为纽带的,正如人们常说的,“血浓于水”,在人们的心目中,这种关系应是最亲密的;但是与此同时,即使是以血缘为纽带的亲子关系,也一如其他的人际关系那样,在亲子之间仍然横亘着一条人际的鸿沟,使得父母与子嗣成为各自独立的个人。父母对于子嗣的重视,往往是出于血缘纽带的联结;而父母对于子嗣的失望,则恰恰是来源于人际鸿沟的隔绝。父母越是对于血缘纽带信之过深,便越是会对人际鸿沟失望加甚。

进一步说,由于父母经历了养育子嗣的全部过程,而子嗣则对于自己人生的最早同时也是最重要阶段一无所知,所以也许血缘纽带在父母的心目中要比在子嗣的心目中强韧得多。这种不对等的感情关系,也是促成父母对于子嗣易感失望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亲子关系中常见的那种一边倒式的不平衡,也就是父母对子嗣一往情深,而子嗣对父母却未必如此的情形,便正是这种不对等的感情关系的表现之一。都德的《老人》,便令人心碎地表现了这种不对等的感情关系(尽管其中所写为祖父母与孙儿的关系)。

由于至少是以上两种因素的作用,父母对于子嗣的失望,几乎是亲子关系中一种必然的现象。从上述小说中的那种极端的失望,到一般人潜伏在心底的隐隐的失望,其实都起源于同样的原因,而构成了同一链条上的不同环节。

这种父母对于子嗣的失望,也可以说是一种寄托者对于被寄托者的失望。“假如你要把自己寄托在另一个人的身上,那么不管你们之间联系是如何牢固,他的感觉总不能跟你相同。于是你这个把生命寄托于别人的人就会经历一种状态,古代的日本人称之为‘心灵的黑暗’,而日本人原来用以描述父母之爱的悲哀。”(斯诺《新人》)相反地,子嗣对父母未必有什么寄托,所以他们也就不容易产生类似父母对子嗣的那种失望。

传统观念对于“孝道”的强调,其实正是为了修正亲子关系中感情关系的不平衡不对等状态;而“孝道”的重视父亲甚于母亲,除了是父权制社会的必然现象外,似乎也与比起父亲来,母亲较容易受到感情的回报这一点不无关系。

但是“孝道”的强调同时也暗示了其勉强性(凡是需要提倡的东西总是具有某种程度的勉强性,正如《老子》第十八章所说的,“六亲不和,有孝慈”),而且它也过分依赖于子嗣方面的道德意识,所以在实际的亲子关系中,它仍不足以减轻父母的悲哀。

于是小说家们转而乞灵于个人主义哲学,开出了另一帖“莫与儿孙做马牛”的药方。这帖药方听上去不大顺耳,颇具利己主义色彩,但是对于预先控制父母对于子嗣的失望,或者稍稍慰藉父母对于子嗣的悲哀,也许要比一厢情愿地相信“孝道”更有用一些。

然而即使这样,父母要在亲子之爱与个人主义之间保持平衡,却也并非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这也就是小说家们时而这么说,时而那么说的原因之所在。这也从一个侧面,显示了亲子关系的复杂的实态。

同类推荐
  • 烈士重生

    烈士重生

    《烈士重生》的作者以真人真事为原型,从开掘、塑造“一个湮没在历史烟云中的河西马倌”着笔,艺术地再现了一群来自河西的铁血男儿,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参加新中国建设创造出的可歌可泣的历史功绩,以文学形式为河西人民树碑立传,使作品有了浓郁的地域特色。
  • 思念随风

    思念随风

    《思念随风》为聂世奇自选诗集,收录了他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至今创作的诗歌共计一百余首,作者为天津大港油田职工。他最熟悉的、日常生活接触的就是石油人的生活,石油人的生涯以及其间的磨难,使他饱获生活之赐;红蓼滩头的一草一木,使他葆有足够的淳朴,他的诗,是真诚的,是真实的。其描写的诗歌意象和内容也来自于最朴实的基层生活和朴素的情感,这也就足以使他的诗在诗国占有一席之地。
  • 最受读者喜爱的美文(3册)(选题报告1)

    最受读者喜爱的美文(3册)(选题报告1)

    美文是文学中的一枝奇葩,是在纸上跳跃的心灵文字。阅读古今中外的经典美文,不仅能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更能够在精神上获得启迪和昭示。作家以自身的生活经历和对人生的感悟创作了无数优秀的美文经典,在人类灿烂的文明史上描绘了一幅幅耀眼夺目的篇章,是人类永恒的印迹。
  • 雨声不断

    雨声不断

    《雨声不断》散发出一股清肃的正气,饱含着世道人心里的坚硬与柔软、沉重与轻盈、虚伪与真实,语言老道而实在,不矫饰、不夸耀。于寻常处见光亮,从日常里书抒性灵,笔触细腻。内心丰富。《雨声不断》分为真实生活、往事如烟两辑,主要收录了悬崖上的舞蹈、凝望、那人、光头、倚窗而立、面对石头、我身体的伤疤、夜的体验等作品。
  • 大雅久不作

    大雅久不作

    《大雅久不作》系当代著名作家李国文先生自选杂文集。每一篇杂文均以一种独特的视角,直指社会及人性的“病症”。这些短小的文艺性社会评论,呈现作者幽默、讽刺的文笔,鞭挞丑恶,针砭时弊,求索真理,剖析人生。
热门推荐
  • 朱鸟于归

    朱鸟于归

    朱鸟于归,江山为媒,似是应了这传承之言,丞相之女华晨鸢身陷朝廷纷争,平白丧魂。二十一世纪的历史学者异世来魂,重新点燃朱鸟的命运。负心王爷痴情太子,究竟谁是她的命中注定?朝廷政乱宫宅之斗,怎能让她为之动容!一盏清酒入喉,一扇春花绽放,儿女情长抛掷脑后,且护这天下百姓一世太平!
  • 空白年华

    空白年华

    介绍了一个女孩从高一开始的悲惨经历,家庭变故,自身因素,朋友和爱情之间的发展,和青春必须经历的成长的过程,叙述了一个悲惨的青春过程
  • 风云三兄弟

    风云三兄弟

    三个出生于70年代中国北方某城市的年轻人,从小一块玩到大的三兄弟却各自走着三条完全不同的路,面对利益、诱惑、爱情、原则之间三人情谊将如何抉择……
  • 天道之舟

    天道之舟

    舰船是移动的国土,那么天道之舟就是移动的天道,我的地盘我做主,什么法术,什么法器,上了我的船,你还想下船,哪有这么容易的事情啊,那什么!你的船费交了没有?没有钱?没事,你有什么啊,知识啊,法器啊,灵兽啊,丹药啊,都行,实在没有你就买身好了,我还缺几个船员啊,看到没,那个光明神是我的探照灯,那个剑仙是我防空导弹!让我看看还有没有你的位置!!
  • 杨子西游记

    杨子西游记

    <杨子西游记>共八卷,今将第一卷<杨子收徒>上传,希望大家喜欢。<杨子收徒>讲的是杨子为了去西方无极之地寻找真经,于是收徒张孙,孙二,小卢等,经历千辛万苦,终于走过百树窟,乱坟岗,祖家庄,时空山,完满完成任务。<杨子西游记>是一部集幽默,搞笑,穿越,正义于一身的虚拟小说,以飨大家。
  • 混元星君

    混元星君

    茫茫宇宙,万物有灵,凡人感天地,通灵修行,逆生死,化阴阳,追求大道欲永生不灭。原界青年白辰,偶获奇遇,从而掌控天地万灵,成就永恒不朽,且看他如何持剑跨星河,成乱世王者。
  • 都市之永恒神话

    都市之永恒神话

    不一样的异能用途,不一样的发展方向,一样的都市爽文元素!喜欢都市异能爽文的请进!这里有喜闻乐见的装逼打脸!这里有铁血忠诚的军人!这里有能交出后背的生死兄弟!这里……
  • 弱水剑君

    弱水剑君

    天生白发,性格冷酷,一言不合,血溅五步。
  • 新飓风战魂

    新飓风战魂

    此书模仿了动画《飓风战魂》,同样是陀螺,不同的人物,而她有着神秘的身份、背负着重要的使命,会发生什么呢?让我们来看一看吧!
  • 我和我的总裁欧巴

    我和我的总裁欧巴

    目睹男友出轨,遭遇父母抛弃,在她最落魄的时候,他的出现,让她爱上了这个腹黑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