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81800000047

第47章 利益才是永恒的

在商场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虽然说中国人喜欢先交朋友后做生意,但在特定的语境下,那个“先交朋友”的初始目的就是为了“后做生意”,所以,如果生意做不成,前面打下的朋友情谊,就可能会灰飞烟灭,双方甚至还会成为敌人。

实际上,商业的游戏规则就是利益。商场上的朋友,永远是以利益为前提的,而不是以情感为纽带。只要你不能给对方带来利益,今天还跟你推杯换盏的所谓朋友,明天就可能成为你的陌生人。

不要感叹世态炎凉,商业本就如此。如果一个创业者不明白此中道理,就很难适应商场的游戏规则,也就无法正确平衡朋友与利益之间的关系。

一个搞不清朋友和利益之间的关系的人,不适合创业。所谓朋友归朋友,生意归生意,当你正掏肝挖肺把对方视作朋友的时候,对方也许正琢磨着如何从你身上赚取最大的利润。你也许会在道德上批判对方过于奸诈,但从商业的角度来看,对方只是在做他应该做的事情,他并没有做错什么。

事实上,在商场上,为了利益,即便是朋友,也可以反目成仇。同样,为了利益,即便是敌人,也可以握手言和。这一点,任正非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1992 年,李一男以一名实习生的身份来到华为,当时他还只是华中理工大学二年级的硕士研究生。

李一男具有技术天分,而任正非也慧眼识珠,看到了李一男身上所具有的潜质。在任正非的支持下,还是实习生的李一男就被委任主持研究开发一个技术项目,任正非还为该项目掏钱购买了一套价值20 万美元的外国设备。这对还在创业阶段,财力并不雄厚的华为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数字。没想到,由于市场趋势急转直下,李一男主持的项目意外搁浅,买回来的设备也成了废品。但任正非没有说什么,更没有责备还在惴惴不安中的李一男。在他看来,年轻人搞技术研发碰壁是正常的,碰壁不要紧,关键是能不能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从头再来。

任正非的青睐有加让李一男心怀感激。硕士毕业以后,李一男义无反顾地正式加入了华为,而任正非也表现出了大胆的用人风格:入职后的两天时间里,李一男就被升任华为的总工程师;两个星期后,因解决了一项技术难题,李一男被破格聘为高级工程师;半年后,因工作出色,李一男开始出任华为最重要的中央研究部副总经理;两年后,因为在 C&;;amp;C08 的研发中贡献突出,李一男被提拔为华为中央研究部总裁以及华为总工程师;四年后,27 岁的李一男成为华为最年轻的副总裁。

在不断受到提拔的同时,李一男也表现出了他对未来技术发展趋势的惊人洞察力。华为内部有员工评价,“李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华为的发展方向”,他在华为的影响力,或者说在任正非心中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实际上,华为内部私下有种说法,称李一男在华为时的实际地位和权力仅次于“左非右芳”,不少人甚至猜测他将成为任正非的接班人。事实上,任正非与李一男之间的关系也确实更类似于师生或者父子的亲情。在华为,与李一男水平不相上下的还有四五位,但任正非对李一男另眼相待,这算是一种特殊的感情了。

但就是这种特殊的感情,最终却因为李一男出走华为并创立了和华为竞争的港湾公司而被打得粉碎。

李一男的出走实际上让任正非非常感伤。这从李一男离开之际,任正非专门在深圳五洲宾馆为他举办了一场场面隆重的欢送会即可看出。但在利益面前,任正非不会让这种感伤继续下去。当李一男创立的港湾公司在后来威胁到华为的发展时,任正非极为生气,甚至专门成立了“打港办”,专门负责和港湾抢订单。只要是港湾想要拿下的订单,华为即便是不赚钱,也必须抢过来。

从亲如父子到势若水火,任正非与李一男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天差地别。但这就是商业,在商业的世界里,只有利益才是永恒的。

在利益面前,华为不止一次经历过所谓“朋友”的背叛。2010 年,曾与华为有过多年良好合作关系的摩托罗拉,也用一纸诉状把华为告上了法庭,理由是,在过去的 10 年中,华为联合摩托罗拉多名员工,合谋窃取了公司的商业机密——据业内人士分析,摩托罗拉的这一起诉,其根本目的可能就是为了延缓华为在北美市场的进攻步伐。

其实,这种在利益面前反目成仇的案例并不少见。苹果和三星曾经是一对紧密的合作伙伴,但在 2011 年 4 月,苹果在美国起诉三星,称三星的 Galaxy 系列手机和平板电脑抄袭苹果的 iPhone 和 iPad。仅仅 6 天之后,三星就报复性地宣布在韩国、日本、德国起诉苹果,声称苹果侵犯了三星的手机传输技术专利。到 6 月,三星正式在美国向苹果公司提起专利侵权诉讼,指控苹果的 iPhone 和 iPad 侵犯了多处三星的专利权,并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投诉,要求禁止美国进口苹果涉嫌侵权技术的设备。

这种互相纠缠不清的专利诉讼,归根结底都是利益之争。

2010 年 3 月,苹果公司起诉 HTC(一家位于台湾桃园的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代工厂商),称其侵犯了与 iP ho ne 用户界面、基础架构和硬件相关的 20 项专利。几个月后,苹果又在威斯康星州地方法院提交两份针对摩托罗拉的诉讼,指控后者的智能手机和操作系统软件侵犯自己的知识产权。

由于摩托罗拉和 HTC是当前最主要的两家 Android智能手机厂商,所以摩托罗拉也于 2010 年 10 月起诉苹果,称苹果侵犯其 18 项技术专利。

与此同时,诺基亚公司也发布新闻公告称,该公司已在英国、德国和荷兰 3 国对苹果公司提起诉讼,理由是苹果旗下的 iPhone、iPad和 iPod 产品侵犯了诺基亚拥有的 13 项专利。

知识产权的专利官司在其他企业那里同样上演的如火如荼。2010年,与比尔?盖茨同为微软联合创始人的美国亿万富翁保罗?艾伦就对苹果、雅虎、谷歌、eBay、Facebook、YouTube 等十一家公司提出起诉,称这些公司侵犯了他所拥有的技术专利权。

上述这些企业为什么如此热衷于打专利官司?

答案其实很简单,就是打击竞争对手,保护自己的企业竞争力,保护自己的利益。

华为在向美国市场拓展时,就被竞争对手思科以知识产权侵权为由起诉。虽然双方最终以和解收场,但华为进军美国市场的战略,却因思科的起诉而受到极大影响。

南方汇通世华微硬盘有限公司曾经是国内唯一的微硬盘高科技企业。据说,该公司的微硬盘产品获得了美国 FCC 和欧盟 CE 认证。而且,该公司成立不久,就成为了日立之外全球第二家生产 1 英寸微硬盘、拥有知识产权的企业。辉煌的时候,坊间一度有“美国有微软,中国有微硬”的传言,可见这家公司在微硬盘领域的地位和分量。

但就是这样一家看似有着无限前景的企业,却因为其竞争对手日立环球存储科技公司的一纸专利侵权的诉状,最终陷入经营停滞的状态。

利益可以让朋友反目成仇,也可以让对手成为“朋友”。我们都知道麦当劳的竞争对手是肯德基,实际上,我们只看到了它们竞争的关系,而忽略了它们之间也有着共同的利益。比如,在进军中国市场时,它们就是盟友。这正应了那句老话: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美国的汉堡王和日本的摩登汉堡准备进入中国市场时,虽然考虑到麦当劳和肯德基的实力强大,但市场应该还会有些空隙和机会。但当它们真正进入中国市场,肯德基和麦当劳这对冤家为了继续垄断市场,竟然联手对汉堡王和摩登汉堡进行打压。最后摩登汉堡和汉堡王以失败告终。

不仅是麦当劳和肯德基,宝马和奔驰也曾在公开场合表明自己的立场:“在豪华车的市场上,我们是最大的竞争对手,但是,一旦有外敌入侵,我们就是最好的盟友。”这就意味着:谁要是试图撬开豪华车市场的门缝,都会遭到“宝奔盟”的反击。

因此,竞争对手在“保护共同利益”时就成了盟友。所以说,商场上既没有绝对的敌人,也没有绝对的盟友,它们都把“利益”当成共同的出发点。

华为的发展壮大,不可能只有喜欢我们的人,还有恨我们的人,因为我们可能导致了很多个小公司没饭吃。我们要改变这个现状,要开放、合作、实现共赢,不要一将功成万骨枯。

——任正非

同类推荐
  • 揭秘服装店赚钱的门道

    揭秘服装店赚钱的门道

    《揭秘服装店赚钱的门道》旨在启发和唤起广大服装店店主赚钱的潜能,用智慧巧妙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套经营模式。《揭秘服装店赚钱的门道》从服装行业的实情出发,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配合翔实的案例,揭秘多家成功服装店的经营绝招,多层次、多角度地解析服装店生意兴隆的门道和艺术。从特色服装店店址的选择,到进货渠道的奥妙;从服装定价的诀窍,到打折促销手段的运用:从服装店鲜为人知的潜规则,到如何跳出服装加盟的美丽陷阱等,囊括了服装经营多个领域的赚钱门道,系统而全面地展现了服装店轻松赚钱的多种技巧和方法。
  • 一对一企业:互动时代的竞争工具

    一对一企业:互动时代的竞争工具

    就在“一对一”系列即将与国内读者见面之时,我看到了一则这样的报道:位于北京的罗杰斯餐厅因一位顾客不符合店规而将其拒之门外,该顾客一纸诉状将餐厅推上了被告席,而判决的结果使这宗原本别样的消费者权益保护事件变得更是让许许多多的人士大跌眼镜:罗杰斯餐厅竟然赢了。罗杰斯餐厅并非一家“随意吃饭的地方”,她对顾客是有要求的:顾客的行为举止要合乎一定的规范。既然顾客无视这种店规,那么罗杰斯完全可以为了其“最有价值顾客”和“最具增长性顾客”的利益,而舍弃掉“负值顾客”。
  • 这样执行最高效:影响团队执行力的八大根源

    这样执行最高效:影响团队执行力的八大根源

    执行力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永远都是个变量,不但因人而异,而且因时而变。不同的管理者在执行同一件事情时会得出不同的结果。如果要想解决执行力的若干问题,就必须先剖析影响执行的根源,然后再找其方法,这样解决问题就自然变得清楚些,容易些。本书专注于深度剖析影响执行力的八个根源,从文化、定位、规划、心态、流程、沟通、考核、协作进行了分析解读,让读者真正理解是什么影响了执行力的发展,让读者正确理解为什么“宁愿要三流的战略、一流的执行,也不要三流的执行、一流的战略”。
  • 网络营销的6大关键策略

    网络营销的6大关键策略

    网络营销是借助计算机通讯以及数字交互媒体来达到营销目的的一种营销模式。互联网不但打破了时间、空间的局限性,更为我国的企业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从某种意义而言,网络营销不仅仅是WEB2.0技术的变革,更是一场史无前例的观念风暴。而揭秘这些网络营销的技术与市场发展趋势,就成了营销人员的责任。在这种情势下,本书随着网络营销的浪潮应运而生。
  • 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公司免疫系统,提升企业价值》适合企业管理人员、内部审计人员,以及相关研究者参考阅读。
热门推荐
  • 一不小心钓到总裁

    一不小心钓到总裁

    对不起,今天就让我睡一下,我保证会吃干抹净,不留一点痕迹的。你认错人啦!我不是那天晚上的那个女人,我没非礼你。究竟是我被吃干抹净还是你被吃干抹净啊!我分明是被你他妈的qiangjian啦!
  • 校花贴身修身强少

    校花贴身修身强少

    重生到地球的一个少年,从此生活天翻地覆!建立一个商业帝国,身手强大统治一片银河!!无尽精彩详情点击!!
  • 真情无价:陷入你的爱情陷阱

    真情无价:陷入你的爱情陷阱

    她是因为任务遇上了他,第一次见面被他拿球企图谋杀。她一次次失手,她有很多次可以杀他的机会,可是不知为什么到了那一刻,她后悔了,她不该接这个任务,最后心丢了……当他知道她接触他的目的之后,他们…该肿么办?
  • 土匪在异世

    土匪在异世

    马大壮是一名出生在民国年间的孤儿,在这个混乱的年代里,作为弃婴的他有幸得到神棍师傅的垂青,从一个只懂的拉屎撒尿的小屁孩,被师傅抚养成了一个十八岁的青年。十八年之后,师傅死了,马大壮迫于生活的无奈,入了绺子当起了土匪,但不幸的是在一次保安团的剿匪行动中,马大壮成功的被一颗香瓜雷,炸死了。从此穿越到一个神奇的世界,至此一个混迹在异界的大土匪头子在这里诞生了。
  • 女王游戏

    女王游戏

    特别行动组,一个禁忌的存在,一个只有世界核心高层才有资格知道的地方。那里面的人不是怪物就是怪胎(好像没啥区别..)外人看到的是他们孤傲的一面但是只有进入这里的人才会知道,特别行动组是个多么...令人感到无语的地方....每个曾经的组员在离开后都会对天大喊一句:“老天!你玩我!!”然后再比个中指..而此时,特别行动组内一个牌桌前,一个笑的很阴险的妖孽会很无辜的摊摊手:“别怪我,又不是我让你们来的,不过是克扣了点工资吗!真小气!”众人暗道:是哦!不过几十亿而已!本文女主就是出自这样一个盛产怪物的地方...--------------------------------------PS:本文非小白文,不喜者慎入。女主非小白,天然呆,女主很强大,但不是万能。而且貌似有点双重性格..再PS:男主也很强大...
  • 三姝

    三姝

    【1V1_女强_无套路_多主角_小虐怡情】曾经的我们是天之骄子,一朝穿越,回家无果,本想平淡了其一生,老天爷却偏不如我们的心愿。是那高高在上之人对我们的视如蝼蚁、或是那权贵们的不屑一顾、还是那清冷天外之人的压迫紧逼、亦或是他们的欺瞒?我们终究与初衷背道相驰,走上了开创属于我们的盛世的道路……【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
  • 逆神回天

    逆神回天

    魔法和斗气的异界大陆,一个接一个的阴谋迫使着他继续前行,为了自己,为了所爱的人,他披荆斩棘,度过了一个接一个难关,十几个种族的游离让他不仅收获了佳人的芳心,更担负起重要的责任,神魔大战一触即发,隐藏的敌人随时在窥探着自己,惊世阴谋下,看他如何保护自己的爱人,如何逍遥游异界。
  • 非酋在阴阳师

    非酋在阴阳师

    一个红色的勾玉带着一个灵魂进入了手游‘阴阳师’的世界。让人感到十分遗憾的是,这个人是一个偷渡的非酋...在这SR多如大天狗,SSR还是多如大天狗的绝望世界,百里三三白手起家,穷极一生,只为在房价爆高的魔都之中购置一张地皮协契...
  • 重生之厨女当家

    重生之厨女当家

    穿越了,原主竟是被饿死?破屋一间,侄儿一个是所有家当?吃不饱?穿不暖?不怕!咱有厨艺傍身,不愁吃,不愁喝,开店大把把钱捞,数钱数到手抽筋,小日子过的幸福又美满。清粥小菜有之,满汉全席亦有之,美食美色动人心,这相公咱可得好好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记者的感悟

    记者的感悟

    这么多年,我写了许多杂文、短评、述评、时评,也写了许多业务研究文章、采访体会、记下了自己的工作经历,还为各类培训班写过不少演讲稿。与采写消息通讯等本职业务相比,我对这类东西的重视程度并不低、所花精力并不小、所获的感悟并不少。因此,我一直希望将这些凝聚着我的心血、汗水的文字结集出版。现在,奉献给读者的,是继《记者的天空》之后又一部研究业务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