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人谈话时,开个得体的玩笑,相互取乐,说话不受拘束,原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不但可以松弛神经,活跃气氛,还能够创造出一个适于交流的轻松愉快的环境。不过有些人却自以为聪明,因开玩笑而使朋友或同事不快。
不是任何人、任何事都是可以公开谈论的,也不是什么玩笑都可以开的,更不能想说多少就说多少、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为了和谐的人际关系,我们必须要懂得适可而止。要让说话不失分寸,除了注意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思想修养外,还必须时刻提醒自己认清状况,勤于思考,与人为善,诚恳客观,这样才能避免出大错。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想通过开玩笑来调节气氛,但弄不好会适得其反,因此,开玩笑要讲究一点分寸。
内容健康
笑料的内容取决于开玩笑者的思想情趣与文化修养。内容健康、格调高雅的笑料,不仅给对方以启迪和精神的享受,也是对自己美好形象的有力塑造。钢琴家波奇在一次演出时,发现全场有一半座位是空着的,他对听众们说:“朋友们,我发现这个城市的人们都很有钱,我看到你们每个人都买了两三个座的票。”于是这半屋子听众放声大笑。波奇无伤大雅的玩笑使他吸引了更多的听众。
分清场合
开玩笑要分清场合、地点,不可太随意。王凤的父亲去世了,追悼会上,她的一个密友想逗她开心一下,便说:“你不要再伤心了,希望你不要坐坛子放屁———响(想)不开!”一语既出,众皆哗然,王凤大为生气,这个密友在错误的场合、错误的时间里,开了一个极为荒唐的玩笑。为此,王凤生气地把她赶走了。总的来说,在庄重严肃的场合不宜开玩笑。
分清对象
开玩笑之前,要先了解听者是否能接受你的玩笑。同样一个玩笑,能对甲开,不一定能对乙开。人的身份、性格、心情不同,对玩笑的承受能力也不同。
一般来说,晚辈不宜同前辈开玩笑;下级不宜同上级开玩笑;男性不宜同女性开玩笑。
在同辈人之间开玩笑,则要掌握对方的性格、情绪信息。对方性格外向,能宽容忍耐,玩笑稍微过大也能得到谅解;对方性格内向,喜欢琢磨言外之意,开玩笑就应该慎重;对方尽管平时生性开朗,但近期正好碰上不愉快的事,就不能随便与之开玩笑;相反,对方性格内向,但正好喜事临门,此时与他开个玩笑,效果会出乎意料地好。
玩笑固然好,也要有分寸
一天,在外地出差的王先生接到好友电话称:“你爱人掉进下水道了,被我送进了省医,你赶快回来。”王先生接到电话后,急急忙忙赶回。回到家中,见爱人正在看电视,才知道自己被骗。
“太气人,玩笑开得太过分。”张先生告诉妻子,接到好朋友的电话后,根本没有想到他是在骗人。于是他找到朋友,朋友不但不对自己的行为道歉,反而说“愚人节开玩笑很正常”。他听后十分生气,于是俩人在街上大动拳脚。
无独有偶,另一位先生在办公室接到一位朋友打来的电话,电话那端语气急促地说:“你快点到某某商城来!你儿子在乘坐电梯时手指被弄断了。”闻听此言,他急忙跑出办公室,等不及电梯,一口气从七楼跑到了一楼。途中,他的手机又响了,朋友对他说:“老兄,你现在哪里?”“我在2楼,马上就打车过来。”“你回去上班吧,不用来了。”他忙问:“不去医院行吗?”对方回答:“不用了,今天是愚人节,拿你开开心!”这位先生马上火冒三丈,他从七楼跑到一楼,全身衣服都湿透了,这都还是小事,关键是心急如焚的滋味太痛苦。
熟悉的朋友之间,大家相互取乐,说话不受约束,是朋友间相处至深的表现,也是人生的一件快事。不过,凡事有利也有弊,乐极生悲,因开玩笑而使朋友不欢而散的事也常有,有的甚至因为几句玩笑话而伤感情,断交情。事实上,善意的欺骗和愚弄,能让周围人的生活变得轻松愉快,但一定要掌握火候。像这种拿亲人的人身安全开玩笑的做法就实在太过火。
人际交往中,开个得体的玩笑,可以松弛神经,活跃气氛,创造出一个适于交际的轻松愉快的氛围,因而诙谐的人常能受到人们的欢迎与喜爱。但是开玩笑开得不好,则会适得其反。
开玩笑的时候,一定要想一想开玩笑的场合、开玩笑的对象以及玩笑的内容是否健康。只有做到了这些,玩笑才能成为轻松愉悦环境的芳香剂。
80后男生的小智慧
不是任何人、任何事都是可以公开谈论的,也不是什么玩笑都可以开的,更不能想说多少就说多少、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为了和谐的人际关系,我们必须要懂得适可而止。
美国著名作家爱默生说:“有史以来,没有任何一项伟大的事业不是因为热忱而成功的。”成功的事业需要全身心地投入,而全身心的投入,则需要依靠发自内心的激情。对成功而言,热忱或激情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