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年轻人在给自己定位时,无论是低估自己还是高估自己,都不是重视自己的正确方法,都会给自己带来危害,正确的做法是肯定自己,重视自己,正确看待自己的价值。
年轻人的潜力再大,但能力毕竟有限。有些年轻人精力旺盛,认为没有自己做不到的事。其实,精力再充沛,个人的能力还是有一个限度的,超过这个限度,就是人所不能及的,也就是你的短处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同时也有自己的不足,这就要选择一项适合自己的工作,充分发挥长处,既保证自己能够胜任,又不会大材小用。
人的性格和能力是有差别的,这些差别是长期养成的,不能说哪一种类型就一定好,哪一种类型就一定坏。正是这些不同,所能从事的工作性质就不一样。要想有所作为,首先得明白自己的性格和能力,然后选定一个适合于自己的工作目标。
而且每个人最好能从事与自己个性相切合的工作,这样就一定会全心全意做好这项工作。世界上最大的悲剧,也是最大的浪费,就是大多数人都在从事不适合自己个性的工作。过去的社会体制限制着个人,使他们没有选择的权利;现在的社会,选择余地越来越大,很多80后男生却仍然只是选择或从事从金钱角度看来最为有利可图的事业或工作,根本没有去考虑自己的个性和能力。
选择自己能胜任的工作包含三层含义:
第一,这是一份符合自己性格特点的工作,也就是说工作适合你。找到这样一份工作的前提是你充分了解自己的性格等各方面特点,并明确地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和怎样去做,即有个明确的目标并有达到目标的具体方案。
若按人与目标的关系分类,则可将80后男生分为:
(1)确切知道自己在生活中想做什么,并且会去做。
(2)不知道也不想知道自己想做什么的80后男生。他们害怕自己有目标,他们说:“我实际想要的东西,从来没得到过。所以我干脆也不去想了。”他们宁愿想别人也想的东西和不会给他们带来任何风险的东西。这些人实际上并不知道他们想要做什么,还没等一个愿望出现在他们的意识中,就已被他们扼杀在摇篮里。“我能做到吗?我有资格做吗?别人将会怎么说呢?如果我不能胜任它,结果会怎样呢?”如果说这些人也想做些什么的话,那也只是做些别人想做的而不是他们自己想做的。
(3)看起来非常清楚自己想做什么,而实际上对此却一无所知的80后。他们与上面提到的两类人的区别只在于:
他们非常重视给别人留下一种印象,那就是好像他们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这使得他们比较自信,看起来也比别人略高一筹。
(4)还有一类年轻人在现实生活中是常见的,就是什么都知道的人,至少他们对什么都了解得比较清楚。
年轻人要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锻炼自己,让自己知道该做什么,该怎样做,这对你的成长很有好处。
第二,自己能做这份工作,也就是说你适合这份工作。这需要你对自己的各方面能力有个正确的认识,既不过分低估自己的能力,也不过分高估自己的能力。
很多80后男生过低估计自己,而且又不尝试做些事情去发挥自己被忽略的能力,这绝非偶然。他们早就认识到,适应社会是件很惬意的事情。他们的行为准则是中庸的,他们追求平稳,而且不想全部发挥出他们的实际能力。
1981年,在美国西雅图的一所学校,教师对学生作了一项调查:50个学生中只有一个具有天赋。按照他们对天赋的理解,他们承认孩子们具有潜在的超常能力。但拥有这些超常的能力又能怎样呢?教师必须承认:他们压制了它们,在教学上一味地搞平均主义,一味地折中,直至大多数具有天赋的学生也渐渐适应了中庸。学生们深信:只有我得了高分才会得到承认,而当我致力于我的兴趣爱好并继续发展时,我就得不到承认。所以,他们从来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
如果说,这是教育体制的一个弊端,那么学生本身是否一点责任都没有呢?恐怕并不是这样的。人会在安逸的生活中开始变得懒惰,在自由的氛围中思想却像上了一把大锁,不能有独立的思维能力。
第三,这份工作自己能够做好。这是一个自身能力与目标和现实相互协调、相互统一的过程,也是“胜任工作”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和最终目标。“做”与“做好”是不同的,“做好”是“做”的延伸和结果,中间要加入你自己的主观努力和对客观事物的把握。
“做”一件事不难,但“做好”一件事并不容易。这需要80后的你既了解自己的能力范围,又了解工作对能力的要求程度,随后适时地调整自己,以便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
80后男生的小智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同时也有自己的不足,这就要选择一项适合自己的工作,充分发挥长处,既保证自己能够胜任,又不会大材小用。
自信是成功的秘诀,是人性最大的优点之一。但是自信过头,就变成了自负、自大,优点转瞬之间就会变成了缺点,让人反感、讨厌。李开复的十句箴言中第一条就是:“自信不失谦虚,谦虚不失自信。”它告诉我们,人可以自信,但绝对不能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