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81000000006

第6章 古人对《易经》真的相信吗?

许许多多的事情都是有渊源的,《周易》算卦也是一样。并不是突如其来的某一天有哪位圣人写出来一部《周易》,然后就一下子风靡全国,人人都开始拿这东西来算命。

看过《孟子趣说》的读者应该还记得,商朝人是最信天命鬼神的,动不动就得占个卜,殷墟出土的那么多甲骨文大多都是他们算命的各种记录。而革了商朝命的周人却不一样,不大相信真有什么天命存在,更相信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但是,周朝的开国统治者很狡猾,他们对自己人一再叮嘱,说什么天命这玩意靠不住,要真有天命,也轮不到自己坐江山,所以,好好搞政治才是最要紧的;可是,他们对外人,尤其是对商朝的遗老遗少们却一再强调天命,这让后人怎么看怎么觉得像是愚民的政治手段。

所以,要真说周朝的开国巨头们搞出了什么《周易》,觉得靠这东西就能够预测吉凶、洞悉天命,遇事就得算算卦,这道理怎么讲都讲不通。

另外,有没有人会留心到一个问题:为什么商朝人是用甲骨来占卜,而到了周人这里就改成《周易》了呢?

答案很简单:就像上文刚刚讲的金钱卦取代了蓍草一样,《周易》算卦其实很有可能正是甲骨占卜的一种简化形式。(虽然蓍草的出现可能比甲骨要早,但至少在商代甲骨占卜才是上流社会普遍认可的东西。)而且,即便在周代,专业占卜师也还用的是龟甲,票友才用《易经》呢。

为什么会这样呢?

第一,古人认为乌龟是有灵性的,而且,占卜用的乌龟都是几乎成了精的那种,价值极高,不是大贵族玩不起这东西。玩不起大乌龟的人如果也想算算命,那怎么办呢,有没有什么价廉物美的替代品呢?就像我们现代人,想有个别墅,可又买不起真正贵族级别的传统意义上的那种别墅(硬件设施不说,单是用人就得一个排),怎么办呢?可以买联排别墅,虽然邻居家和你只有一墙之隔,但这好歹说出去也是别墅。古今人情都一样,古人玩不起大乌龟,就拿草棍来当替代品,但算命的形式和说辞还是模仿乌龟壳的。这也是一贯的人情,好比最近新闻经常报道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扫墓烧纸居然烧上了纸做的别墅和二奶。其实这很自然,无非是下层对上层的物美价廉式的模仿,难道不烧别墅还烧经济适用房不成?所以,如果我们稍微看看甲骨文,对理解《周易》就会大有帮助。后文我会提到一个例子,历朝历代没有甲骨文考古发现的时候,对《周易》的文字有过极其经典的误解,建立在误解上的哲学思想竟然影响了中国很多朝代!

再说大乌龟。大乌龟比草棍更有灵性,这应该不难理解吧?还别说大乌龟了,那时的古人认为动物比植物更有灵性,比如说,一只狗比一朵花更有灵性。嗯,这也不难理解吧?

第二点是,甲骨的占卜方法非常复杂,虽然具体方法现在也已经不可考了,但从相关记载里我们却也能够知道,甲骨的占卜方法比《易经》复杂很多很多,占断辞也比《易经》要多很多。甲骨占卜是由专门的官员负责的,这些人一辈子全在研究这个,专业得很,为别人进入这个职业设置了很高的技术壁垒。自然了,一般人达不到这么高的专业水平,在高耸的技术壁垒面前望而却步了。那么怎么办呢,难道就放弃了吗?当然不,找个物美价廉的替代品呗——这一找就找到了《易经》。

所以,周代社会的普遍认识是:

甲骨占卜是专业的,《易经》算卦是业余的;甲骨占卜更可靠,《易经》算卦是可信度比较低的。

好了,该铺垫的都铺垫完了,我们该进入一个个的具体案例了。

《左传·僖公四年》

初,晋献公欲以骊姬为夫人,卜之,不吉;筮之,吉。公曰:“从筮。”

卜人曰:“筮短龟长,不如从长。且其繇曰:‘专之渝,攘公之羭。一薰一莸,十年尚犹有臭。’必不可。”

弗听,立之。生奚齐,其娣生卓子。

及将立奚齐,既与中大夫成谋,姬谓大子曰:“君梦齐姜,必速祭之。”

大子祭于曲沃,归胙于公。公田,姬置诸宫六日。公至,毒而献之。公祭之地,地坟。与犬,犬毙。与小臣,小臣亦毙。姬泣曰:“贼由大子。”

大子奔新城。公杀其傅杜原款。

或谓大子:“子辞,君必辩焉。”大子曰:“君非姬氏,居不安,食不饱。我辞,姬必有罪。君老矣,吾又不乐。”

曰:“子其行乎!”大子曰:“君实不察其罪,被此名也以出,人谁纳我?”

十二月戊申,缢于新城。姬遂谮二公子曰:“皆知之。”重耳奔蒲。夷吾奔屈。

晋献公要立骊姬为夫人。这可是一件人生大事,必须慎重对待。

骊姬会成为一位了不起的国君的贤内助吗?唉,谁知道呢!

有人会说了:“排排晋献公和骊姬的生辰八字不就完了?”

可这是春秋时期,还没这套讲究呢。这时候还在流行大乌龟呢。

遇到这等大事,没得说,弄只乌龟来占卜吧。于是又是钻孔又是烧,好不容易占卜的结果出来了:“不吉!”

如果是你,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办?既然乌龟都说“不吉”了,那这事就免谈了呗。

可是,如果骊姬是个万里挑一的大美人呢?

晋献公现在遇到的恐怕就是这种情况:听乌龟的,还是听荷尔蒙的,这是个问题!

压力产生动力,晋献公有主意了:再来占卜一次,这次不用乌龟了,改用蓍草!

晋献公可能担心的是“一笔写不出两个‘龟’字”,乌龟都是一伙的,再来一次占卜的话必须换换家伙。

蓍草的占卜就是《易经》的算卦,这次结果让晋献公很满意:“吉!”

晋献公很高兴:“蓍草说得很有道理,比乌龟的话中听,咱们就听蓍草的!”

占卜官可不干了,一脸正气地说:“大王,专业问题您得听我们这些专家的,《易经》那东西不大灵光的,比乌龟可差远了!而且,乌龟的占辞说得非常明确:‘专宠会使人心生歹意,将要偷走您的公羊;香草和臭草放在一起,过了十年还有臭气。’大王您看看,乌龟都把话说得这么明白了,就差直接说骊姬要害您了。您可不能听《易经》的啊,一定得听乌龟的!”

可晋献公只听荷尔蒙的,到底还是立了骊姬。骊姬给晋献公生了个儿子,叫奚齐,骊姬的妹妹也给晋献公生了个儿子,叫卓子。而晋献公早已经立了太子,叫做申生,是个俊彦人物,为晋国立下过不少汗马功劳,申生已经过世的亲妈曾是晋献公的正印夫人。

事情讲到这儿,下边会发生什么,动动脚后跟都能想得出。通观中国历史,但凡宠姬生幼子,极有可能会搞阴谋夺权。在当时那种体制之下,这就是理性人最最符合理性的选择。

骊姬也不例外。她必须要借晋献公之手除掉太子申生,让自己的儿子奚齐顺利当上太子。

先把话题岔一岔:如果是你,你会这么做吗?

以前我读到这种场面的时候,总觉得骊姬之流丧心病狂,人心不古,后来年纪大了,却又感觉未必如此:在险恶的权力场中,几乎很少会有明哲保身的可能。我们设想一种情况:你和几个陌生人待在一间密闭的房间里,这房间里有一把手枪(只有一把),除此之外再无其他利器。这时候你会怎么办?

你不去抢这把枪吗?不错,你可以明哲保身,与人无争,谁也不得罪,可是,你出不了这个房间,如果枪掌握在别人的手里,那么……

我们想想刘邦那位著名的戚夫人,她当时也是宠姬幼子的情况,可即便她不和吕后发生冲突,等刘邦死后她就能有好果子吃吗?戚夫人是夺枪失败,下场凄惨,可是,夺枪毕竟是在夺那一线生机啊!

这就是环境使然,体制使然,从这点我们就能推知:凡是类似的政治体制里,能在最高权力场上立得住的,都不会是什么善茬儿。

话说回来,骊姬要害太子申生了。

骊姬一脸关怀地告诉申生:“大王做梦,梦见你亲妈了,你快去祭祀一下吧!”

骊姬这话好像有些莫名其妙啊,如果换了我们在申生的位置上,可能会说:“哦,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我爸一定是想我那死去的妈了。”——感叹一下也就完了。

可申生和我们不一样,听骊姬这么一说,马上动身前往曲沃祖庙,祭祀老妈。

这是当时社会的风俗,梦见死去的先人长辈了,就要祭祀人家一下。这又涉及当时另外的一个风俗传统了:祭祀的时候要弄不少好酒好肉,这都是献给被祭的死者的,可臣下在祭祀的时候还要把好酒好肉分出来一部分献给国君。申生作为太子,自然不会坏了规矩,等祭祀完毕就把酒肉带了回来献给老爸。

可是,巧得很,晋献公出门打猎去了。

那就把酒肉先放着好了,等晋献公回来再吃再喝。在那个没有电冰箱的年代里,这些酒肉一放就是六天。按说大肠杆菌什么的已经严重超标了,可骊姬还嫌不够,又偷偷下了毒。

晋献公一回来,知道这是祭祀用过的酒肉,先搞了个以酒祭地,也就是把酒洒在地上,结果很奇怪,沾了酒的地面竟然凭空堆起了一个小坟头来。晋献公很纳闷:“这是哪位大师在发功啊?”

骊姬赶紧提醒:“大王,酒有问题,肉您也得小心。”

晋献公心里一寒,多加了几分小心,先割了块肉给狗吃,狗死了;又割了块肉给手下一个宦官吃,宦官也死了。这场面可够吓人的,骊姬被吓哭了:“这酒肉都是太子送来的啊!”

后来的事情简短截说:太子申生上吊自杀了,他的两个兄弟夷吾和重耳也被骊姬诬为同谋,分头流亡国外,从此,晋国经历了多次重大的动乱,波诡云谲,而那位重耳在几十年之后终于成为了笑到最后的人,登上晋国君位,开创了一番霸业,跻身“春秋五霸”的行列,史称晋文公。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当初乌龟的话:“专宠会使人心生歹意,将要偷走您的公羊;香草和臭草放在一起,过了十年还有臭气。”(专之渝,攘公之羭。一薰一莸,十年尚犹有臭。)这分明就是预言骊姬将会受到晋献公的专宠,由此而心生歹意,“公羊”应该指的就是太子申生,被“偷走”也就是预言着申生被离间,最后被逼致死。

我们单看甲骨占卜这一占辞的语言风格,不是和《易经》的卦爻辞很像吗?

我前面说过,《易经》算卦很可能是对甲骨占卜的物美价廉的模仿,从这里是不是也能看出一些端倪?

在这个案例里,并没有展现出《易经》算卦的具体方法,不过别急,往下看。

同类推荐
  • 孟子(中华国学经典)

    孟子(中华国学经典)

    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之后,出世时,家道已衰落,是没落贵族的后裔。据说他的父亲名激,在孟轲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孟轲的主要由母亲抚养成人。孟母很重视对孟子的教育,历史上广泛流传着“孟母三迁”、“孟母断机杼”的故事,足见其良苦用心“。在母亲的精心教诲下,孟轲度过了充实的少年时代。 本书是继《论语》以后最重要的儒家经典,记述了孟轲一生的主要言行,突出地记述了孟轲主张仁义、反对暴政和武力兼并的政治思想,以及“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主义思想。全书语言生动,比喻深刻,论证有力,文章气势雄伟,在我国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
  • 鬼谷子全书(第六卷)

    鬼谷子全书(第六卷)

    《鬼谷子》作为一部谋略学的巨著,一直为中国古代军事家、政治家和外交家所研读,在今天,它的思想精髓仍被广泛应用于内政、外交、军事、商务及公关等领域,为当代政界、商界等领域人士所追捧的智慧法宝。
  • 西方思想史

    西方思想史

    全书始自希腊的古典时代,而膈追循西方思想发展的主脉展开叙述,最后归结到当代世界的重大现实问题及其前景的思想理论问题的深层根源。在横向展开上,一方面注意精英思想家和社会思潮并重,另一方面以政治、经济、法律、伦理思想为主,适当顾及其他思想,并在必要的地方指明思想发展的动力。可以相信,此书的出版有助于人们拓宽视野,推动对西方思想文化的深入研究。
  • 道德和宗教的两个来源

    道德和宗教的两个来源

    本书作者秉持其“创化论”观点,描述了在“生命冲力”推动之下的宇宙的产生、生物的出现、物种的分化直至道德与宗教最终产生的过程。
  • 李达唯物史观思想研究

    李达唯物史观思想研究

    本书主要论述了李达唯物史观思想的历史生成、中国第一个唯物史观思想的体系化、唯物史观与李达中国经济问题、唯物史观与李达社会主义理论等。
热门推荐
  • 归途繁华

    归途繁华

    穿越是偶然还是必然?好不容易回到现代为何还要回去?她是如何从一个普通少女历练为一代女侠?他和他又有着怎样的世代恩怨?那个共同的梦到底在呼唤什么?《归途繁华》细细讲述几对痴情男女的血泪成长彻底揭开不可告人的家族过往面对不同的命运,他们想要怎么样的结果,又会选择怎样的归途呢?
  • 新增才子九云记

    新增才子九云记

    《新增才子九云记》在我国久已失传,今年才得以发现。书叙湖广省武昌府咸宁县少年学子杨少游登科及第,官至丞相,其六子不辱门楣,皆登金榜,可谓光宗耀祖。本书在叙事、艺术手法上既承古小说之一统,又独辟世情描写之蹊径,算得上是一部较成熟的白话小说作品。
  • 无限综漫之灾厄与救赎

    无限综漫之灾厄与救赎

    没有永无止境的推妹,不会没有智商,不会是嚣张到极点的主角。主角所有旅程只为了得到救赎,前面为灾厄,在旅程中体验到了以往的快乐,摆脱了灾厄的枷锁,得到救赎,仅此而已......(新手写作,有诸多不好的习惯,文笔也不好,只是为了一种发泄......)
  • 掌上帝国之铁血北朝

    掌上帝国之铁血北朝

    北朝年间,朝廷连年更迭,诸侯混战。作者以幽默的语言逐一讲述北朝故事,带你见识不一样的北朝历史。
  • 金丹道

    金丹道

    叹叹叹,三千大道几磨难!为得金丹,红尘情丝尽斩断!苦苦苦,一壶浊酒对月沽!遥望逍遥,青锋布衣华发束!还你一本原汁原味的仙侠!
  • 漆黑的夜空不寂寞

    漆黑的夜空不寂寞

    讲述一位90后的心理历程,学业,工作,结婚,创业,似乎像一张大网一样,向他铺开,他在梦想成功,他有很多想法,他失败了很多次,最终会不会倒下,会不会成功,结果没人知道,因为一直都在路上!
  • 宫妃影后

    宫妃影后

    楚幽在卧室里收拾行李“明天我要去外省参加一个活动,不会回来”顾景润看着手中的文件头也不抬回了句“嗯,好,到了记得给我打电话”第二天楚幽参加完活动回到酒店,打开卧室的门一脸惊讶顾景润倚靠在床头嘴角含笑的说“阿致,昨天我发现你带漏了个人便亲自给你送过来了”
  • 阡陌之倾尽年华

    阡陌之倾尽年华

    梓墨,一个前世今生都是杀手,云陌,一个如同仙人般的冷面王爷,他,和她,本来没有交集,却不想,因为一次蓦然间的偶遇,让他认识到了,这个腹黑的小痞子,本以为他将和他共度余生,却不想,他竟是她。。。。
  • 邪王蠢萌妃:那一季风花雪月

    邪王蠢萌妃:那一季风花雪月

    一次任务,一朝穿越,却为她打造了一个与众不同的生活与世界。更遇到了......一只......畜生。记得她的名言‘我若成佛,天下无魔;我若成魔,佛奈我何!’恶毒姨娘,白莲花,这就让你们知道谁是真正的王者!什么叫做王者归来......
  • 雷杰多之宇宙至尊

    雷杰多之宇宙至尊

    执着少年继承雷杰多的光和力量,新一代大宇宙意识就此强势回归。“我来考虑一下,是帮赛罗调戏一下贝利亚,还是帮迪迦把卡密拉推倒。”戴着墨镜的骚包少年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