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75200000001

第1章 序一

许多画面,无须多言

小野

在台北的颁奖典礼上,我遇到了这次得了首奖来自北京的常小琥。他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很亲切朴实,没有那种想象中的孤傲或沉默,不像他小说里的主角那样“独”。他蓄了点胡子却难掩一种年轻的气息,刚刚当上爸爸的他,每次要完成一件作品前,总要很认真地,花上很长的时间去他想要描写的行业现场蹲点,和那些人一起生活,并且做个别的拜访。这在今天,实属难得。

其实常小琥还有个更大的优点,可以令他成为文坛的明日之星,那就是他对人情世故有着极其敏锐的观察力,还有非常强的驾驭文字的能力,收放自如,自成一格。这是一种极髙的天分,再多的认真也没有用。就像在这部令我们所有人都感到惊艳的小说里,他对京剧戏班梨园里非常专业的种种技艺的描述,以及对每个重要角色内心深处心思的掌握,让人以为作者必然是故事中的某个人,正在说着自己的故事。

小说作为一种借由知识、生活、感受、经验交织而成的文类,《琴腔》成为这种小说的典范当之无愧。

在台湾,连续四届的全球华人电影小说比赛,有三届的首奖得主都落在内地作家手里。总有记者追问我为什么,其实没有为什么,如果硬要给个答案,那就是台湾社会对于各种文化上的竞赛不再受商业或政治的影响,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共识,那就是就作品论作品,类似这几年电影金马奖的评审一样,这应该是进步的台湾社会值得尊敬的地方。台湾人都能理解,当一个奖项在评选机制上越超然越公正,得奖人的荣誉感就越高。

每逢在评审会议上或是颁奖典礼上,每个发言的人都会忍不住要试图先给电影小说这个全新的文类下个定义,也就是“给个说法”。如果没有先搞清楚比赛的规则,争议和争吵必然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主办单位的说法很简单明白,那就是希望这些得奖的,或入围决赛的,或入围初赛的,甚至为了参赛却落选的这些小说作品,可以提供给电影编导或制片人一个可以改编成电影剧本的原著。这个简单的目的原来无关乎电影中的文学性,或是文学中的电影感,但是在一次又一次的评审过程中,我们也不知不觉地将这样更深刻的命题加了进来。因此从这样的角度来思考,已经连续四年的征稿和评审过程,本身便是一项极具探索性和实验性的集体的心智活动,尤其是这些参与的人都是对文字和影像深具兴趣和专业的,因此用“挑战”和“刺激”来形容这四年的三段式评审过程并不为过。每一次的评审过程对每个参赛者和评审者来说都是“挑战”,挑战他们对电影的见解和对文学的认知,难怪这一届才加入评审团的作家骆以军说,这样的辩证过程相当“刺激”。比如我们会在评审过程中听到这样的见解:“这篇小说本身的节奏和段落充满了电影感,简直就像剧本。”“这篇小说虽然文字不够成熟,但是角色鲜活、情节饱满,很容易改编成电影。”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甚至相反的评审标准,但是辩论到最终,还是会回归小说本身的分析,毕竟这个奖,电影是形容词,小说是名词。

在我过去从事的电影工作中最常做的一件事,便是代表台湾的“中央电影公司”向某个作家购买某篇小说作为改编电影的原著,在和作家交换意见的过程中,通常我都希望作家能够同意一件事,那就是不要过问电影编导将小说改编成电影的态度。简单地说,小说是小说,电影是电影,它们各有自己的特点。对我个人而言,将现成的小说改编成电影的理由有好几个,包括现成的思想主题、故事情节、人物角色和社会背景,包括在文学领域中可能已经拥有的知名度等。

还有一个特殊的理由,那就是,我相信任何一个社会的文化累积都是从一个领域进展到另一个领域的,就像当许多漫画作品被人们喜欢和熟识后,就有发展成动画作品的潜力,文学之于电影也一样。20世纪80年代之后,台湾电影转向从文学作品中挑选的理由,正是因为一些电影工作者来自文学界,他们企图借由改编六七十年代的经典小说,来累积整体社会的文化深度。许多台湾当代名作家如黄春明、王祯和、白先勇、萧丽红、萧飒、李昂、七等生的作品因为被改编成为电影,对社会文化有了更加深远的影响。从这样的特殊角度来思考《当年事》(《琴腔》)成为第四届华人电影小说奖首奖的意义就更清楚了。因为当前大陆的社会趋势和发展状况极类似于台湾20世纪80年代,一个经济起飞、消费主义挂帅的狂飙年代,在电影工业和电影市场上也进入了一种无人可以预测的狂飙状态。过去的人文传统和作为人的美好价值,在一切以消费巿场为主的狂飙状态下,快速地流失。《当年事》(《琴腔》)这部作品来自大陆,却在台湾这个重要文学比赛中脱颖而出,发光发热,这样的结果,其实是非常值得深思的。

或许,你会说你还是没有太明白“电影小说”的定义,那么就试着阅读常小琥的首奖作品《当年事》(《琴腔》)吧。

在阅读时试着用自己过去看电影的经验,想象着这部小说如果改编成电影会是怎样的面貌?

(作者为中国台湾小说家、电影编剧。曾获金鼎奖最佳著作奖、金马奖最佳原著剧本奖、亚太影展最佳编剧奖。)

同类推荐
  • 西域东来

    西域东来

    《西域东来》讲述的是发生在1220-1234年的故事。它以札兰丁被成吉思汗的西征大军掳掠到蒙古,进而被编为探马赤军灭西夏、征大金,最后驻屯于中原的经历为经,以他和两个女性的情感纠葛为纬,给我们编织了这样一段画面:一个在中亚锡尔河草原长大的少年穆斯林几经辗转,最终成了中原地区的回回人。小说通过对这批来自中亚穆斯林的生存状况、思想文化的变迁,以及他们不幸遭遇的细致入微地描写,让我们理解了这个民族激情澎湃、坚忍不拔、不轻言放弃精神的真正源泉。
  • 蓝裙子杀人事件

    蓝裙子杀人事件

    犯罪心理师麦涛的导师艾莲犯罪伏法自杀后,留下了一个奇怪的遗嘱。遗嘱涉及两位继承人,但奇怪的是,两位继承人似乎都对充满诱惑力的遗产无动于衷。遗产的继承问题悬而未决,B市再现连环杀手,恰值青春年华的少女接连遇害——最让麦涛头疼的是,此案竟与3年前的悬案如出一辙!是凶杀再次作案,还是有人模仿杀人?而最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另一继承人唐彼得居然也与本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是不是精明的犯罪人艾莲玩弄的又一个心理游戏?
  •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第9卷)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第9卷)

    微型小说,在我国虽然自古有之,如《世说新语》《唐元话本》《聊斋志异》等,但一直属于短篇小说的范畴,未能从短篇小说中独立出来。 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人们生活节奏加快,读者没时间看长篇大论,喜欢看短小精悍的小说。微型小说便很快盛兴繁荣起来,受到读者的喜爱。因而一些报刊纷纷开辟微型小说栏目,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发表微型小说的报刊有两千家左右,每年发表的微型小说达七八万篇。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以微型小说是一种独立的文体的眼光,重新审视了过去混杂在短篇小说中的微型作品,精心筛选了一个世纪以来的微型小说经典佳作。较之近来出版的一些标榜微型小说经典选集,更具有综合性、经典性和权威性。
  • 飘动的白幡

    飘动的白幡

    在徐淮市工作的侯大川和妻子李素梅回乡探望年迈的父母,谁曾想次日吃早饭的时候,父亲侯继续突发脑益血病故,侯大川夫妇让儿子侯思源先拿出十万块钱垫付丧事费用。在整个治丧期间,侯家弟兄之间、姊妹之间、婆媳之间、妯娌之间、舅甥之间矛盾迭出,演绎出现代人不同的品德,复杂的秉性,尽显人生百态……侯大川决定退休后回家乡支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把剩余的六万元钱全部捐献给了家乡。
  • 晚菊

    晚菊

    本卷收录了十余篇林芙美子不同时期的中短篇小说代表作。这些作品质朴真实地反映了下层民众的疾苦。其中《风琴与鱼町》以少女的视角,描写了一家人走街串巷、以卖药为生的艰难生活。《牡蛎》的主角为谋生从四国的高知跑到东京,辛勤劳作,却被现实所逼,精神分裂。《杜鹃》中女性追求金钱与幸福的坎坷命运,《晚菊》中年老色衰的旧日艺伎的心理活动,都引人唏嘘。《河虾虎》则通过一位因战争与丈夫分离四年的女人令人同情的遭遇,从侧面揭示了战争的残酷。而在《作家手记》中,作者大声疾呼“我们不能忘记这场战争”,表现了鲜明的反战思想。
热门推荐
  • 神能异案

    神能异案

    这是3012年,人类文明发展到了极高的高度,许多的人类都有了超乎常理的能力,但也依然存在着杀人案件...一件件凶杀案编制着网,能否将主角束缚呢?(查吧查吧,掌握一切的证据,等你死亡之后,便可以知道凶手了!——暗月集团致上)
  • 白色的蔷薇花与红色的玫瑰花

    白色的蔷薇花与红色的玫瑰花

    白染,是温室里的一株白色的蔷薇花,江思珙,是温室外的一株红色的玫瑰花,我们当初许下承诺,不知至今还能否实现。可是,因为一场爱恋纠纷,白色的蔷薇花被染得鲜红,我想守护,她却逃避,命运将如何转折。。。
  • 混沌武仙

    混沌武仙

    在老师眼里,他是好学生,好孩子,在同学眼里,他是学霸福利,在小混混眼里;他是眼中钉,终于,江叶忍无可忍,失手杀了小混混,但害怕法律制裁,最终选择只杀,却没想到穿越了,这一世,他是选择继续懦弱,还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呢?....
  • 我家隔壁是赤世代

    我家隔壁是赤世代

    今天我家隔壁入住了新的房客,听妈妈说他们是玩乐团的!叫赤世代。
  • 宠佞天下

    宠佞天下

    他是人人痛恨的九千岁,心狠手辣,圣上宠信他,妃嫔讨好他,太子殿下誓要除掉他,群臣恨不得噬其骨啖其肉。奸佞拉拢他,贤臣要杀他,百姓看不起他他就是别人口中的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然而即使这样他却依旧得到了一份想都不敢想的情感,那抹冷香依旧不离不弃,隐隐约约,始终围绕着他,像解药却又好像带着毒,让他疯狂。若你不离不弃,那我便倾其所有,为你百岁无忧!当赵子慕为林庆摘下第一根白头发的时候,他抿着唇崩着脸问道:“你嫌弃我了吗?”赵子慕用唇碰了碰他的额头笑道:“怎么嫌弃?你是我想要一起变老的人,如今,只是比我更勤快了一步而已。”哪怕血雨腥风刀林剑雨此世必陪着你,看花开花谢,雪化春成。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实习土地爷

    实习土地爷

    土地爷是神职中等级最低的一位,也是最接地气的一位,同样也是劳苦大众最信任和尊敬的一位。别看他的神职不高,但却坚守着一份巨大的责任,守护一方百姓,劝诫孤魂野鬼。人、鬼、神,无不敬重。卫平安因从八达岭长城上意外被人推倒滚下以致命断于此,机缘下与土地奶奶李香茅结下了师徒情缘,从此他的身边围绕着不再是人类,而是阴魂鬼魅、阴阳术法。
  • 爱月之芽

    爱月之芽

    在17岁的花季中,古灵精怪的她遇上了邪魅张扬的,她有点小笨,有点小二有事却又聪明的要死,他是名副其实的霸道却在遇见了她时百般宠溺,千般纵容,他与她的相遇来自于在机场发生的一件恶性泼水事件,当他们满心欢喜时却发现,事实,并不如意,时光荏苒,岁月静好,她们的爱是否会生根发芽!!!
  • 韩愈文集2

    韩愈文集2

    韩愈,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西)。郡望昌黎,称"韩昌黎";曾任吏部侍郞,称"韩吏部";又谥曰"文",称"韩文公"。韩愈一生追求仕进,早年求举不利,仕途生涯曲折、坎壈。陈寅恪先生《论韩愈》一文认为韩愈"卒开后来赵宋新儒学新古文之文化运动",成了"唐代文化学术史上承前启后转旧为新关捩点之人物"。倡导"古文",起八代之衰而取八代之髓,从理论到实践,全面实现了文体、文风和文学语言的根本革新。以文为诗,奇崛高古,独创新境,"山立霆碎,自成一法"(蔡绦《西清诗话》),与孟郊诗一起创中唐诗坛的韩孟诗派;从诗歌的发展历史看,与杜甫、白居易、孟郊等一并被认为"实唐人之开宋调者"
  • 傲世女王萌萌哒i

    傲世女王萌萌哒i

    “唔,咳咳,可恶,不行了”拥有瀑布般的银发女孩说道,“呵,还想跑么?乖乖投降吧!法力都消失了,没用的废物,组织要你还干嘛?”没错,世界上令人闻风丧胆的最强组织“冷血”。。而她便是组织幕后的青梅竹马。。。。。
  • 英雄联盟之继承者

    英雄联盟之继承者

    林云,普通大学生,喜欢玩英雄联盟。一觉醒来,他到了瓦罗兰大陆,然而这里却不是他熟悉的游戏世界。这里高楼林立,科技发达,十足的现代化都市。这里没有游戏中的英雄,只有身负英雄之名的继承者。唯一不变的是英雄技能,继承者口中的魔法或武技。玩游戏,要凯瑞队友,亮翻全场!穿越了,要名震四方,拯救世界!--林云书友(撸友)群:522578476,欢迎加入,聊聊书,开开黑,R闪空大恭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