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则二?故意刁难面试者
在面试过程中,我会多次故意刁难面试者,例如批评他们以前的工作。当然,事先我会看一些相关资料,了解他们之前的工作情况。我会批评他们的工作,令他们心烦意乱:“你的工作毫无价值,你为什么要从事那项工作呢……”我想看看他们如何应对我的批评,他们感受到压力时会有何反应,他们会屈服还是据理力争,他们是否具有坚定的信仰,是否为自己曾经做过的事感到自豪。
——乔布斯谈他的面试策略
如何为公司寻找到一名精明强干的员工?乔布斯有自己独特的选人智慧。有这样一个故事:《太阳报》一名高级人力资源经理参加苹果公司的面试,此前,她已经通过了长达十个多星期的面试,最后,由乔布斯亲自面试她。乔布斯一见到她,就毫不客气地说以她的工作经历无法胜任这个职位。“《太阳报》是个好地方,但《太阳报》与苹果公司不同。”乔布斯冷冷地说。接着,乔布斯告诉这位女士,他一开始就没有打算聘用她,如果她没有什么要说的话,就可以离开了。女士问苹果公司未来的发展计划,乔布斯拒绝回答这个问题。在短短的面试过程中,乔布斯很快就发现这位应聘者不是他所需要的人才。尽管这样的考验对应聘者来说有点残酷,但却有效地帮助乔布斯做出了正确判断。如果这位女士在此次压力测试中,敢于据理力争,让乔布斯感受到她的信心和信念,那么,她或许就不会在这次面试中落马了。
这就是乔布斯的面试风格:有意对面试者施加压力,使其焦虑不安,以探究应聘者在这种压力状况下,到底如何来应付。这种面试方式特别适合于高压力、高风险的电脑行业。
法则三?全力争取A级人才
拥有出色的才人,是公司的一大竞争优势。这一优势能让公司超越竞争对手。
这或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如果能够找到顶尖高手,对我们而言就轻而易举了。因此,接下来,我开始打听当时最优秀的零售经理是谁。许多人向我推荐米勒德?德雷克斯勒,他当时正负责经营美国品牌时装Gap。
——乔布斯在2001年开设苹果专卖店时接受《财富》杂志的采访
乔布斯在网罗优秀人才上,似乎有非凡的力量。他一直在积极寻找世上最优秀的人才,并使他们成为公司的员工。如果乔布斯认为某个人非常重要的话,他就会千方百计地邀请对方加入。布鲁斯?霍恩就是这么一个例子。
某个星期五的晚上,当时非常优秀的程序设计员布鲁斯?霍恩接到了乔布斯的电话,“布鲁斯,我是乔布斯,你觉得苹果怎样?”“非常棒!但是很抱歉,我已经接受了其他公司的工作。”布鲁斯回答道。“别管它!明早你来我们公司,我们有很多东西要给你看。就在早上九点,你一定要来!”当时,布鲁斯刚刚接受了另一家公司的聘请,所以他并未认真对待乔布斯的邀请。他心里想的是:“乔布斯或许只是心血来潮,但我应该去一趟苹果公司,应付一下。我会漫不经心地听他讲完,然后坚定地告诉他,我不能毁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