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67900000045

第45章 大学和大师:回忆林先生二三事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所 周海京

我曾在成电二系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就读十年,依次是87021(本科),91S5(硕士)和93B2(博士)班的学生。出于长期以来对林老师的仰慕,在二系阮颖铮教授的支持和鼓励下,我的博士论文工作有幸在林先生直接指导下进行。当时的研究题目是五边形波导族的电磁特性分析。五边形波导族的应用牵引是高功率微波传输,但其独特的几何性质使其具有能够保角变换为矩形的特点。这个研究题目是林先生独立提出的,并亲自完成了保角变换部分的解析推导。随后王秉中教授完成了采用有限差分法求解变换后亥姆霍兹方程的前期推导。我接手后的工作实际上就是在此基础上完成后续编程、模拟及分析工作。

林先生当时正致力于“若干经典几何曲线在微波技术中应用可行性分析”的研究,五边形波导还并不包含在其中。当时我经常去林先生在校行政楼二楼的办公室汇报或请教,而每次进门时林先生均无一例外地在纸上推导公式,记得当时桌边总是摆着一本已经被翻得十分陈旧的数学手册《CRC Standard Mathematical Tables and Formulae》,上面有林先生密密麻麻的钢笔批注痕迹。我曾经问林先生为什么做这项研究,他反问我难道不觉得数学手册上的经典几何曲线都十分优美吗?这样优美的曲线应当在微波技术中有所应用。我理解林先生的研究原动力是来自于自身对科学的本能追求或称学术直觉,并不以项目牵引或经费支持等作为第一考虑目标。这当然与林先生很强的数学背景有一定关系,但更主要的应是源于林先生对大学的使命及学术研究本身的理解。

林先生虽以理论功底深厚而著称学界,但他实际上对实验和应用也十分关注。在五边形波导及其他异形波导的研究过程中,在缺乏研究经费的情况下,林先生利用他的个人关系委托多家单位完成了新型波导的加工和测试,提出了利用谐振腔法测量异形波导传播常数的新方法,并鼓励我用这种方法去参加了当时的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科技发明竞赛。

林先生的学风极其严谨。在林先生七十大寿之际出版的《林为干微波场论及应用论文选集》中收录的所有文章几乎全是林先生独立完成的。林先生曾经表示,学生主要完成的工作就应归名于学生,不可以归于自己的贡献。1997年,林先生因意外摔倒而一度生命垂危。在医院的特别监护室内,林先生仍然询问我博士论文进展时的情形至今历历在目,令我终生难忘。

博士期间,我有幸陪同林先生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绵阳总部、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以及德阳等几个地方进行学术讲座,充分领略了林先生在讲台上的别样风采。我记得,林先生在德阳的演讲题目是“无线无光纤(Wireless and Fiberless)的新世界”,含义是电磁波应成为未来世界功率传输和信息传递的主要手段。我想这大约是所有电磁场专业人士的梦想吧。在中国物理研究院演讲时,我至今仍记得十分清楚,林先生以有关爱因斯坦的两个笑话作为开篇,寓意深远,发人深省。其一是关于爱因斯坦与司机的著名笑话,讲的是司机代替爱因斯坦成功完成了讲演并巧妙答问的故事;其二是:当参观天文台的爱因斯坦之妻得知其中那个极其庞大复杂的望远镜是为了了解宇宙构造时,不由略带怀疑地感叹道:我丈夫常在旧信封背面干同样的事。前者表示:站在讲台上的未必都是专家;后者则暗示出理论工作的巨大意义。

林先生这样的学者在当今中国已十分稀缺,有作为林先生学生的经历是幸运的。相信中国的大学终会回归本质,承担起“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陈寅恪语)的使命,而林先生也确可以当得“大学者,有大师之谓也,非有大楼之谓也”(梅贻琦语)中所指的大师。1997年住院之前,林先生每个工作日的上下班时间都会准时出现在东院与办公室之间,步行往返。当时在成电的很多学生都对林先生面对来去匆匆的青年学子时标志性的慈祥微笑记忆犹新。那种微笑所饱含的睿智、坦荡和慈爱真是令人过目难忘。

值此庆贺林先生九十大寿之际,凭我个人的点滴记忆及切身感受写成此短文,借以表达我对先生的敬意。

同类推荐
  • 释迦牟尼佛传

    释迦牟尼佛传

    佛陀当然是伟大的。他所创立的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他所产生的意义并不在是否真的找到了一种解决宇宙、人生乃至一切有情生命的绝对真理,而在他为了追求真理所付出的真诚的、勇猛的、执著的、永恒的生命,在他付出绝对牺牲的同时他所追求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人生的痛苦,为了解除众生的烦恼,这种精神在任何时代、任何环境下都具有着超越时空的价值和意义,他是带着利益众生的心愿而步入佛的殿堂的。
  • 绿之梦“全国十大绿化标兵”张万钧写真

    绿之梦“全国十大绿化标兵”张万钧写真

    本书记录了绿化英雄张万钧的真实事迹,共有7章,其中包括:“千里始于足下”、“春花秋实”等。
  • 超越百年的人生智慧:周有光自述

    超越百年的人生智慧:周有光自述

    本书是当代著名学者、语言学家、“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的自述文集。包括“百岁口述传记”、 “记忆的碎片”、“ 回顾语言学界往事”、“ 我和语文现代化”等几部分,自述性质的序言、后记、谈话等也都一一辑录,酌情编入。本书系周有光先生自述文章在海内外的第一次系统结集。
  • 品关羽

    品关羽

    “关公一生,唯义而行,为国勇武,为民德泽,信义素著,守诺不违。无论处于怎样的境地,无欺无诈,坦然而立。不可威凌,不能收买,不愿投机。“不弃旧从新,乐为之死”;“金银美女,不足以移之”;“高官厚禄,不足以动之”。平民百姓之敬奉关公,“仰之如日月,畏之如雷霆”,就在于义,在于忠,在于诺而不海。因为他生则有功于国,有德于民。死则有灵于世。有所求而得报应,洪泽自远于是,兵家尊为武圣,商界奉为财神,民间敬为护佑平安的至尊。关公代表着平民的心意,是平民的神灵,是老百姓美好愿望的寄托。于是关羽从历史后面走出,进入我们的视野,成为我们的神灵。本书从多个角度对关羽进行了品读,力求给读者一个最真实的感悟。”
  • 开国将帅从这里走来

    开国将帅从这里走来

    本书通过对十大元帅十大将军故乡的采访,生动地描写了他们回故乡的故事,揭示他们作为国之栋梁的成因,那就是故乡文化的熏陶、故乡人民的培育。
热门推荐
  • TFBOYS源来你在这

    TFBOYS源来你在这

    王源和一个女孩的故事。作者不太会写简介,请大家自己看吧注意!不喜勿喷!黑粉勿进!
  • tfboys之相约薰衣草

    tfboys之相约薰衣草

    他说:“莫雨兮,我,王俊凯会用一生的时间来对你好。”她说:“王俊凯,一辈子不长,不短,可是有你就好。”时间转变,他结婚了,结婚的对象不是她,可却在吻新娘时说了:“莫雨兮,我爱你!”“莫雨兮,如果重来一次,我还要爱上你。”“王俊凯,如果重来一次,我不要一个人孤独离场。”爱不重来,相约熏衣草,等待爱情的到来~这里是夕夏,我第一次写文,新人报道,请多指教~~
  • 人族之东山再起

    人族之东山再起

    外星人的降临,让地球的历史来了一次大跳跃,直接进入大宇宙时代,但落后的文明让人类无法跟上时代的变迁,只能被动承受历史车轮的倾轧。这是一首人类自强不息、英勇奋战的抗战血歌;这是一段自古英雄出少年的传世佳话;这是一条强者的崛起之路;这终是一部人族史诗........
  • 史上第一陷阱:冷少诱妻千千遍

    史上第一陷阱:冷少诱妻千千遍

    替男友做三年冤狱,未了出狱当天是他的盛世婚礼……同父异母的姐姐婚纱皎洁,面色嘲笑看着她,羞辱她……落魄之下,帝国只手遮天的萧少却给了她无尽的宠,哪怕摘心揽月;后来,也是他给了她无尽的痛……刻骨铭心!
  • 魂破联盟

    魂破联盟

    一剑夺人命,人称千面郎君!圣魂觉醒的前一年就被套路,圣魂觉醒的那一天就被算计进入帝国扛把子的学院学习。他,不是天才,不是鬼才,但他是异才!拥有一个垃圾得撞墙的圣魂和一个令人闻风丧胆的圣魂。院长语录:这小子缺根筋,别人学坏三天,这小子恐怕三十年都学不坏。看来还得对他继续磨炼!
  • 西界烽火

    西界烽火

    自盘古开天,混沌初开,分三千世界。莽莽洪荒,十万余载,一隅西界,人才辈出。古城有雨,少年有梦,踏碎繁华路,临众生之巅!
  • 破案:华夏守护者

    破案:华夏守护者

    出生时三胞胎只活一人,却不想是三魂一体。异于常人的灵魂,造就异于常人的能力,因此成为了华夏守护者。林平愿不愿意成为华夏守护者,为了华夏的荣誉而战;为了华夏的子民而努力;与我们并肩作战,无论发生什么,永不退缩,即使生命停止也不后退,守护着华夏。而我们的信条是不折手段的守护想要守护着华夏。林平:“我愿意,我会不折手段守护想要守护着自己在乎的东西。”
  • 夺谋

    夺谋

    浴火重生后,她是被贬充军的尚书嫡女林玉笙,七年韬光养晦,适逢冤案澄清,一纸婚书将她送往侯门。捻子落棋,她布下地网天罗,弹指浅笑,她染指半壁江山。
  • 叛逆少年成长史:跟谁较劲

    叛逆少年成长史:跟谁较劲

    何小兵20岁考入北京二流大学摆脱爸妈监管;21岁感觉学习无聊和大学说再见;22岁有了爱情又要追求孤独,觉得是在献身艺术;23岁觉得自找工作束缚的人都是傻×;24岁被现实修理得鼻青脸肿决定谋个工作;25岁一不小心混成了有产者,开始投资艺术梦想,梦想近了,却发现已经没有意义……这样直到而立之年,才算认清自己,长大成人。这么多年,何小兵一直在跟什么对抗着,较着劲,在步入30岁时他明白,自己较劲的其实不是制度、不是虚无、不是苦闷,而是他自己。至亲的离逝、好友的庸碌、青春的远去,更让他明白,脚踏实地地生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 世纪的约会

    世纪的约会

    面对世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生命感悟方式与生存审视态度。可以说,耿朝晖正是以诗歌作为载体,表达出自身主体意识对客观现实的心灵回答。读罢《世纪的约会》,掩卷沉思,感触颇深。凭心而论,近年来,受社会商业化无情冲击,缪斯堡垒坍塌,新诗队伍萎缩,像耿朝晖如此钟情于新诗的探索者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