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67900000030

第30章 山高为峰

2008年,林为干90岁。90岁的林先生,用略显颤抖的手,每天拿着放大镜、笔,仔细地研读最新的外文文献,在书角页末写下心得,在纸上进行公式推导。朱建华在客厅看电视,但是眼睛总要不时地瞄着书桌前的林为干,看着到了晚上 10 点,就夺过他手中的放大镜帮他洗脸、洗脚,送他上床休息。

摔伤疗养后,林先生的身体就不如以前那么好。但是,坚强的林为干却在这段时间里做出了不凡的成绩。用学生王秉中的话说:“林先生的学术生命已经长达60年了,他在学术上的坚持让人动容;同时,他的成绩,他的努力,都说明他是一个真正的学者!”

1999年11月11日出版的《科技日报》更是为我们作了一个很好的总结,当天的报纸以大标题“共和国科技丰碑”、中标题“50年重大贡献科学家”、小标题“电磁理论科学开拓者林为干”刊登新闻稿,文中写道:林为干对中国电磁科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50年来在此领域耕耘至今,其主要科技成就为闭合场理论、开放场理论、镜像理论。在闭合场理论方面,他发表了“一腔多模微波滤波器”的观点,奠定了一腔多模的作用;在开放场理论方面,他提出了“传输线阻抗计算方法”、“三角波理论”等观点,对静电场理论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发现了有介质平面的双镜现象,解决了电磁学理论中的一个经典问题。

1892年,麦克斯韦的《电磁学》(第三版)流传下来,但是点电荷在介质球中能够形成多大的镜像,位于何处,至今还是个未知数。从此之后,这个镜像问题就成为电磁学历代学者关注的对象。但是,十年过去了,二十年过去了,半个世纪也过去了,始终没有人能够给学界一个满意的答案。这就是上文《科学日报》所说的电磁学理论中的经典问题。

林为干从1951年就开始研究这个问题。寒窗苦读八年,1959年他迎来了希望的曙光。当年他在美国《物理学报》发表了三篇论文,第三篇题为《格林函数在计算部分电容中的应用》,专注于计算一个静电点电荷的作用——这就是麦克斯韦提到的那个介质球中的点电荷的某部分性质。时间走到这个时候,解决难题的基础已经初具模型,成功似乎只有咫尺之遥。但是当时中国正处于历史上比较混乱的一个时期,先是三年大饥荒,紧接着是“十年浩劫”;于是,一切都只能在静默中蛰伏,蓄积着力量,孕育着希望……

古希腊哲人德谟克利特说:具有成熟人格的人不仅和环境抗争能取得胜利,而且和自己抗争也能获胜。林为干在跟恶劣的时代环境抗争,也在跟自己抗争。

终于,历史的车轮来到了 1991 年,中国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一个发展时期,到处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林为干经过将近40年的求索,终于来到了距离皇冠一步之遥的地方。他发表在当年美国《静电学》学报的论文,建立了一个“旋转退化双极坐标系(α,β)”,求出了在这个坐标系中一个球的表示式是 α=1/2.林为干的这个表示式是他解决麦克斯韦提到的这个百年难题的基础。

命运总是垂青那些奋斗在路上的行者。四年磨一剑,1995年12月,发表在美国著名的《静电学》学报上的《一个介质球的静电镜像群》一文宣告一道百年难题被攻克!

在电磁学中,给出一个点电荷在一个介质球中所产生的镜像的位置及大小,计算球外的电场要考虑外电荷及两个镜像的影响,计算球内的电位分布时只考虑两个镜像的影响。林为干用一个介质球的静电镜像方法求解1968年Smythe在静电学与电动力学(第三版)中给平面分界面的两个不同介质中,任意一介质中的点电荷所产生的双镜像现象来验证他的结果,证明了林为干的方法是正确无误的。在电磁学科学中,这是一个原创性的创新,可以用来建立一个新雷达系统:球外是一点电荷,是小电源,球是一个大物体的理想化。此点电荷可以作为一个静电雷达,大物体可能是机场、航空母舰、矿床、稻田或者大部队群;对静电雷达的建立而言,外加电荷就是一个探测器,介质球就是一个入侵者;后者把探测器的镜像建立起来,产生的影响做出警告信号。

林为干的这篇论文解决了电磁学上的百年未解的难题!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杨建宇教授对林为干先生的论文评价说:1995年12月发表在美国著名的《静电学》学报上的《一个介质球的静电镜像群》是电磁学领域一个原创性的创新。求得这个问题的解具有很大的科学、社会经济和国防意义。我们的机电设备,比如三峡电站、二滩电站,用丰富的电能发出强大的点电荷来发现任何入侵者,可以起到防卫的作用;同时,利用这个镜像群(工作原理),我们还可以发现地下资源等。

《一个介质球的静电镜像群》这篇论文只是林为干最重要的科研成果之一。

林为干的博士论文“一腔多膜微波滤波器”,1951 年 8月发表在美国《应用物理》杂志上的第1页,关于《一腔多模的微波滤波器理论》奠定了一腔多模的作用,首先发现一个圆柱谐振腔中有5个同谐振频率的简并模可资利用,即用一个金属谐振腔起到三个、四个,甚至五个谐振腔的作用,大大节省了通信器材和负载。现在已被用于许多微波系统中,并在卫星通信、航空航天事业中得到推广及应用,这一理论47年来,至今无人超过,受到同行们的重视,仍被广泛引用。

在他发表的百篇科学论文中,保角变换应用方面的研究尤为重要。《英国马可尼丛书》第二卷大量引用他的外圆内矩的特种截面的数据和公式,认为其特性抗阻的公式和数据是当时最准确的。

对等边三角形波导的研究,发现在等边三角形内“存在着三个同频率的最低TE波形”,该理论至今仍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对经典椭圆函数问题进行研究,是将现在常用的矩形波导发展成为连续曲线以避免矩形中的四个90?内角的低场强区,这是前人未能完成的工作。

英、美高水平的学术期刊也对他的学术研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的博士论文“一腔多膜微波滤波器”,1951 年 8月发表在美国《应用物理》杂志上的第1页;论文《大功率微波滤波器》1979年发表在美国《电磁波与应用》学报上的第1页;论文《不均匀介质波导理论》1981年发表在美国《应用物理》杂志上的第1页;他的镜像理论1995年12月发表在美国《静电学》学报上的第1页……1999年8月的《电磁波及应用》学报第1页上刊出了他的关于新型五边形的大功率波导理论与实验,冲破波导只能是四边形以下的禁区,这是一个大创新。这一个个第1页,孕育着无数的影响力与创新力。

20世纪80年代初毫米波技术是我国才开展研究的前沿课题,林为干教授率领他的研究班子,开展了从8mm~3mm频段前端接收技术的全面研究,以及有源无源的关键电路的研究。到 1987 年已有四项研究获得部级成果鉴定,特别是宽带毫米波源已达到 1986 年世界先进水平,被国内同行广泛应用,为开拓我国毫米波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的《静电子新研究与混合颗粒煤质电磁波理论》被国内外专家看好,丰富和发展了电磁理论,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广泛的影响力。1987年他的学术著作《微波场理论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

一位中国台湾学者评价中国大陆在经济、科技等各方面的飞速发展时说:“新中国一辈人吃了几辈子的苦。”对于新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来说,他们的工作更是如此,一代代学者前赴后继,用一腔热血浇灌出新中国灿烂的科技之花,他们心里装的是国家的繁荣富强,除了工作没有别的爱好,坚守清贫的生活不求更大的回报,以燃烧生命的方式点燃科学研究的燎原大火。林为干就是他们中的一个典型,要求自己的学生“要做一辈子的研究生”,而他自己最大的特点就是勤奋。为电磁科学的发展作出了如此巨大的贡献,与他的勤奋探索分不开;多年的勤奋,多年的探索,他为电磁科学、为中国微波电子学留下了等身著作。

从1951年开始发表第一篇学术论文以来,50多年的时间中,他在电磁学领域深耕细作,成就非凡;而 1986 年之后,是他的学术生命的高峰期、收获期。

1986~2005年的20年时间里面,林为干一共在国内外的学术刊物上发表了163篇论文,这些刊物多数属于国内外著名的学术刊物,比如美国的《应用物理学报》、《静电学》学报、《物理学报》、《电磁波及应用学报》以及英国的《电子快报》等。这些学报代表电磁学发展的最高水平。上百篇的科学论文大多数都发表在国外学术杂志上,炳耀着他事业的领空。他说,在中国,很难找到他论文的审稿人。

与此同时,林为干还获得了国家级、省部级的多项大奖。

1986年,与自己的研究生杨淑雯、博士生陈跃华一起设计的“光纤定向耦合器”获得了国家专利;

1988年,《微波场论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1989年,凭借《40-120GHz宽带振荡器及信号源系列》和王子宇、阮成礼、曹康白一起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1986~1994年,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共17项,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4项,合作者有阮成礼、文舸一、王子宇、万长华、贾宝富等人;

“九五”期间获得各等级共计8个奖项,其中1999年获得了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个人奖(国家级)。

最让人敬佩的是,步入20世纪90年代,林先生70岁后迎来了他 1992~1994 连续三年发表论文的高峰期,1992年、1993 年两年就发表了 14 篇论文,1994 年则发表了 21篇论文,是他发表论文最多的一年。

1997年,林先生78岁,严重摔伤住院,但是他凭借坚强的毅力又挺过来了——1999年,他已是80岁高龄,也发表了17篇论文!

古人云,人生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能够为后世留下一些有用的东西,是最欣慰的事。林为干多年的辛劳,为我们留下了等身著作,这是一笔享用不尽的财富。

同类推荐
  • 黄飞鸿传略

    黄飞鸿传略

    本书对黄飞鸿的生平逸事、武学武德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记述。凡喜爱武术的人,多会对以七十二项绝艺名扬天下的少林派及武艺超群的张三丰真人产生兴趣。其实,少林武当之享有盛誉,除了历来本派门人弟子竭智殚虑地研究去光大武术和修德行仁外,还得拜妙笔生花、栩栩如生、绘影绘声的小说家所赐呢。
  • 巅峰造诣的科学家(1)

    巅峰造诣的科学家(1)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未来无限可能:林书豪给你的10堂人生启示课

    未来无限可能:林书豪给你的10堂人生启示课

    “林书豪的崛起是一个伟大的传奇故事,这甚至已经超越了体育本身的意义”。美国总统奥巴马这样评价林书豪的疯狂表现所带来的“linsanity”。林书豪的崛起当代最好的励志故事,我们可以从他身上看到很多成功人士的特质,从他的身上发现值得自己效仿的闪光点,每一个年轻人都可以从他的经历中看到自己成功的希望。
  • 乱世风华爱成殇:萧红

    乱世风华爱成殇:萧红

    本书是“倾城才女系列”丛书中的一册,传主萧红,现代著名作家,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她以柔弱多病的身躯面对极端的苦难与坎坷,唱响了搏击与抗争的强音。本书笔触细腻,感情充沛,对萧红境遇的记述让人唏嘘不已,读后使人同情,但更多的是崇敬。
  • 人文俄罗斯故事:从伊戈尔到普京

    人文俄罗斯故事:从伊戈尔到普京

    本书从古到今,以政治、历史、文化、科技等各界名人为本,讲述了121个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有趣故事,使人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全面了解俄罗斯大国千百年来逐渐发祥、繁衍,相互对立、统一,盛衰兴亡、日益演进的复杂历史。
热门推荐
  • 恶魔忆事录

    恶魔忆事录

    天空的屏障触手可及,海上的迷雾渐渐褪去,世界的答案越来越近——人类的探索看似走到了尽头,探索的激情渐渐降低。但在大地上,却有一个生命,热情高涨的问着他遇见的每一个东西:“你知道怎样才能有心吗?”
  • 极品宠妻:爆笑夫妻耍无赖

    极品宠妻:爆笑夫妻耍无赖

    [全文完]有便宜不沾是傻帽,所以她沾了他的便宜。“沾完便宜就想跑?没门!”某男很跋扈。“便宜都沾完了不跑等什么?”某女理所当然耍无赖。“不行,沾完还得沾!”某男这是被沾便宜沾上瘾来了?不就那点小事吗?他居然赖上了她。“你到底想干什么?”某女无奈了。“嫁给我!让你沾一辈子便宜!”某男居然还自以为很大气的道。某女直接下巴掉一地,亲,你的节操呢?腹黑女配蔫坏男?哎吆喂,无风要起浪咯~~~
  • 长歌明月

    长歌明月

    新书名预定。大家先收藏,发布时间待定。新书名预定。大家先收藏,发布时间待定。
  • 路过红尘

    路过红尘

    文子默是凌氏培养的杀手,杀手的天性必定无情,而文子默成为最出色的杀手,却只因他有情。最大的缺点也成为他成功的优点,却也成了他最大的悲哀,只为那点施舍的温暖,他如同献祭般奉上了自己的所有。人的感情一旦用尽,还有什么可以留恋?
  • 萨天锡逸诗永和本

    萨天锡逸诗永和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牛虻

    牛虻

    主人公亚瑟出生在意大利富商家,是富商后妻与神父蒙太尼里的私生子。亚瑟受异母兄嫂的歧视,却不知道真相。亚瑟崇敬蒙太尼里神父,把他当作良师慈父。当时意大利正遭到奥地利的侵略,亚瑟决定参与青年意大利党争取民族独立事业。蒙太尼里调走后,新神父卡迪诱骗亚瑟,使他在忏悔中透露了他们的行动和战友们的名字,他连同战友一起被捕入狱。女友詹玛误以为亚瑟告密,打了他耳光。同时亚瑟得知自己竟然是私生子,陷入极度痛苦中,于是流亡南美洲。十三年后,他重回意大利,已经成为一个坚定不移的革命者,文武双全的“牛虻”。一次行动中,他被捕入狱。蒙太尼里......
  • 崩坏江湖

    崩坏江湖

    这是一个主角在游戏世界叱咤风云左拥右抱,现实世界蹬三轮收破烂依然顽强地给菜市场大妈当男神的故事。
  • 六月生

    六月生

    突然间到来的遭遇,让我的人生发生了彻底的改变。一件件奇奇怪怪,惊除万分的故事接踵而来……
  • 小神驾到

    小神驾到

    我叫墨浅羽,本来依靠自己的家世,我应该等几年走上霸道总裁的角色,偶尔调戏调戏小姑娘,听不靠谱老爹的话娶个门当户对的小娇妻,可是。Txx,Wx,Nx,xxxx我本来不想说脏话的,我不就在自家床上好好睡这么,怎么就冒出来个存在感那么低的系统了!还自称是神,神经病吧,一点福利都没有。还有!我爸!我知道你大脑一向是无解的,可是我在韩国的未婚妻是什么鬼?!连小时候的好友都成了她队友,我还怎么下手,啊呸,你是想我留在韩国么。小爷的主场是中国啊!
  • 凡人之躯

    凡人之躯

    1626年明代都城北京,发生一起爆炸,爆炸范围半径大约750米,面积达到2.25平方公里,共造成约2万余人死伤。1908年6月前苏联通古斯河畔,一位不属于这个世界的外来者降临,引发了另一起爆炸,超过2150平方公里内的6千万棵树焚毁倒下,方圆9000英里的天空,被一种阴森的桔黄色所笼罩!1945年8月6日凌晨,一架美国轰炸机飞临广岛,投下一颗叫做‘小男孩’的原子弹。故事由此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