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66400000008

第8章 解读萧乾(1)

萧乾是我父母半个多世纪的朋友,早在我出生前,就与我的双亲往还了。所以当我幼小的眼睛张开之际,他早就是不可摇撼的”当然存在“之一。对于这些”当然存在“,我在少年和青年时只看到现状的表面,却不懂得产生的原因、背景和路径。在那个求生都难的岁月,如我这样的晚辈很多,只求大了之后不再重蹈家长的覆辙,谁又想到要去解读父辈的人生奥秘呢?直到这几年,当我把工作重心放到研究京剧文化之后,才尝试用文化的眼光审视周围的每一个人和每一件事。于是,解读萧老人生和事业之路,并以之观照和推动自身的为人和为文,就作为一项任务提上日程。本文是我斗胆放言,说得不妥之处,还请萧老见谅。

他和我父亲走动最勤的时期,似乎是从60年代前期开始,一直延续到”文革“结束。这一段光阴,有人斗人忙,有人被斗忙,惟独1957年的”死老虎“相对轻闲一些。加上两家之间,正好有一条13路汽车可以直达,一来二去的,几天不见都闷得慌。有时父亲如果实在分不开身,就让我骑车担任”交通员“,给他送封信或什么吃的。去他家得先进东四十二条,进去向北一拐,又有一条平行的门楼胡同,其小其短,就像人的小拇指旁边生出的”六指儿“。里屋住的是文洁若的三姐和孩子,他们夫妇住外屋,是用一间门洞”改“出来的。萧每次来我家,只和我父亲低声儿”喋喋不休“。我母亲就在他俩面前走来走去,干她永远也干不完的家务。多年之后,萧在回忆文章中这样描绘”:子冈头上总是顶着一块毛巾,把原来屋里的一种无秩序,转变为另一种无秩序。“至于我母亲,也很看不惯他闻鼻烟,总说那东西”脏兮兮的“。我母亲是苏州人,从小在教会学校读书,从骨子里崇拜具有绅士派头的人。比如原法律学院院长钱端升,那一时期也常来串门。每次来都衣服笔挺,手中总拄着个文明棍儿,母亲也始终陪着说话;他走,母亲也要送出老远。在我的印象中,萧老从没在我家吃过饭,说完话拔腿就走。这一点和我父亲极其相似,交友只重视精神家园的相通,一在朋友家吃饭,就俗气了。与此相反,我母亲特爱吃,喜欢请人,更喜欢被请。”文革“后期艾青因治病回到北京,一度住得离我家很近,母亲时常遛弯遛到那儿,临到吃饭,人家客气一句说”添双筷子“,我母亲就喜滋滋”恭敬不如从命“。从对吃饭的态度恰可以反证萧和我父亲不属”酒肉朋友“,他们的友谊是高洁的。至于谈什么,我不甚了了。猜想之下,或许都有一点”不在其位,却谋其政“的痼疾吧。

“文革”前,我去了新疆,一走15年。回来后,萧已鸟枪换炮,先搬到天坛的南边,三居室,后来又搬到阜外大街,房子更多了些,但屋里的凌乱比我母亲的“无秩序”毫不逊色。这时,萧和我父亲的来往减少了,他比以往大忙了。当然,我父母也忙,先为失而复得的工作,后来就为疾病。一为后者奔忙,就是被动的了。这时的我,有时还充当父母和萧之间的“交通员”,因为我能骑(很远路途的)车,比起上山下乡,再远也不算远。这时的我,浪迹天涯的苦难岁月业已结束,已经“归口”回到了我热爱的京剧岗位。于是,我开始用历史的眼光打量周围的一切,当然也包含像萧老这样的“当然存在”--他是怎么穿越风雨而活到今天的呢?再后,当我逐渐把精力集中在京剧文化的研究,再打量这个世界时,也就不知不觉地力求用文化底蕴去破译那些历史和现实的谜。因为能面对萧老的时间毕竟有限,我便更多地从他的文章中“偷觑”。“偷觑”是京剧术语,是一个舞台人物暗自打量对方时,举起一只手挡住对方的视线,‘自己的视线却可以穿透手掌去观察对方,同时嘴里还可以“畅所欲言”而不被对方听到。从这时起,我特别关注的,不仅是萧为什么能够取得比《大公报》同辈记者更多的人生和事业上的成功,也包含他实现这些成功所采取的方法。

最初的“偷觑”是零碎和无计划的,碰到什么“偷觑”什么。

比如报上介绍,萧喜欢和青年人一块出去看足球。青年是去看球,以及球中所蕴涵的战略战术;萧则是出去看球场中的青年,看他们如何因球激动起来的过程,力求使自己的心态也年轻起来。稍后,我又“偷觑”了冰心和夏衍,他俩也喜欢从电视中看球,目的和萧也大体相似。我心窃喜,觉得三位老人喜欢足球并非偶然,但仿效时既不去球场也很少看电视,而是透过各地报纸中的球类评论,品评各地不同的地域文化。

还比如,细读萧写的书,学他的笔法,更学他进入“状态”的那种方式。比如在《一本褪色的相册》中,他为了“逗”起全篇,先把一个微观镜头放大:

我喜欢凝神注视窗台上爬着的蚂蚁,自己恍若其中的一员。幼年的蚂蚁,浑身是娇嫩浅黄,后来身子逐渐变黑了,硬了起来。无论是在草丛间,还是在路旁,它们像煞有介事地、紧张而认真地横冲直撞。遇到土坡就使劲爬,碰上一滩水也不顾一切地趟。有时抓住一块饽饽渣子,似乎就喜形于色,有时也会拽起一个受伤的伙伴一瘸一拐地前进。它每移动一步,俨然都有个目的,然而从生命的全程看,却又那么盲目。

显然,他用的是“高倍电子显微镜”,放大也不是纯客观的“冷冰冰”,而是坦诚地把自己也摆了进去。他以蚂蚁自况,蚂蚁那种勇敢而又盲目的行进方式,恰好是他这个“不带地图的旅人”的一种象征。他的感觉能够如此到位,文笔能把感觉如此传神地表现出来,这样的本事也确是一般记者所难企及的。

还需要充分把握和他短暂接触的机会进行“偷觑”。一次,奉命把父亲的一封信送到萧家,他一边拆信一边对我讲话,眼皮抬也不抬,专注看我父亲的信,但嘴上却连续地讲“:你这几年很不错,有纵有横。纵,是你的京剧研究;横,是你的东伸胳膊西伸腿,什么都来,什么来得还都行。人生一辈子,什么时候该纵,什么时候该横,是得琢磨一下。这不仅要受到客观环境的制约,还应当发挥主观的作用……”

我闻言大惊,原以为只有我在“偷觑”他,没想到他老先生在百忙中也在“偷觑”年轻人,一“偷”一个准儿,把我这些年的基本做法,就这么轻描淡写给说了个“底儿掉”(俗语“,透彻”之意)。

当然,他对我全是一片善意,有时还抓分夺秒暗授天机:一次在某饭店的电梯里,我和妻子与他不期而遇。妻子很会抓紧,当即请他给她编的刊物写稿。难得的是他一口答应。他看到我们困惑的表情,走得近了些,小声说道:“我现在的小稿子,都是从很长的书稿中分割出来的,这在动笔写作之前,就要有个统一规划……”我听到后,立竿见影仿效起来,于是“产量大增”。

不久前,我和妻子又收到他托人送来的他和洁若老师的合集《旅人的绿洲》(江苏文艺版)。我俩急忙从头向后翻阅起来。比如首篇《关于死的反思》:

这十二年,我同洁若真是马不停蹄地爬格子。就连死亡边缘徘徊的那八个月,肾部插着根橡皮管子,我也没歇手,还是把《培尔·金特》赶译了出来。

我已经好久没进百货公司了,却热衷于函购药物及医疗器械。我想尽可能延年益寿。每逢出访或去开会,能直直地躺在宾馆大洋瓷澡盆里痛痛快快洗个热水澡,固然是一种有益于健康的享受,我却不愿意为此而搬家,改变目前的平民生活。

我酷爱音乐,但只愿守着我的双卡收录机,无意再添置一套音乐设备。奇怪,人一老,对什么用过多年的东西都产生了执著的感情。

既然儿女都不急于结婚,我膝下至今还没有第三代。但我身边有一簇喊我“萧爷爷”的年轻人。他们不时来看我,我从他们天真无邪的言谈笑语中,照样也得到温馨的快乐。

死亡的必然性还使我心胸豁达,懂得分辨生活中各种事物的性质和分量,因而对身外之物越看越轻。倒是每听到一支古老而优美的曲子就想:哪怕一生只创作出一宗悦耳、悦目或悦心的什么,能经得起时间的磨损,也就不枉此生。

在跑最后一圈时,死亡这个必将使我与家人永别的前景,还促进了家庭中的和睦。由于习惯或对事物想法的差异,紧密生活在一起的家人有时难免会产生一瞬间的不和谐。遇到这种时刻和场合,最有力的提醒就是“咱们还能再相处几年啦!”

死亡神通广大,它能促使人奋勇前进,又能看透事物本质。我想来想去,唯一的解释就是:死亡的前景最能使人成为唯物主义者,因而也就无所畏惧了。

同类推荐
  • 和一座城市谈一场恋爱

    和一座城市谈一场恋爱

    《和一座城市谈一场恋爱》一书涉猎美食、散文、游记、小品文等。无论写景、状物、抒情或随笔皆是真实情感的表达。人生的起承转合都在文字中透着禅意。文字的脉络充实着真、善、美的人性的光泽,浸透着女性的柔美与理性。
  • 深处

    深处

    本书主要内容为:爱情蓝调,八月的某个下午,长沙,城市在雕塑脚下蠕动等。
  • 历史的光点

    历史的光点

    本书中的大部分文章,或被中央有关部门收藏,或被有关纪念馆收藏,或在有关报纸、刊物、专辑中刊登发表过。文集中的主要文章,记述了重要历史过程、事件和人物 。
  • 三国名人传说

    三国名人传说

    人们都知道刘备三请诸葛亮的故事,其实,诸葛亮出山之前,还试过刘备三次哩!徐庶走马推荐诸葛以后,怕诸葛亮不肯出山辅佐刘备,专程绕道隆中对诸葛亮说:“刘备是当今首屈一指的英雄,既宽厚仁义,又礼贤下士,只要诸葛先生出山辅佐,定能施展抱负,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
  • 孟浩然集

    孟浩然集

    说起孟浩然(689—740),许多人首先想起的是他著名的五言绝句《春晓》(按,题应作《春晚绝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确,这首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落英缤纷的图画的小诗,几乎我们呀呀学语时便牢牢地定格在了记忆中,成为我们许多人启蒙教育中接受的第一首诗。因而,对于这位写出了伴随我们许多人成长的诗歌的诗人,我们没有理由不进入他的诗世界,在对他作进一步了解的同时,继续从他的诗中汲取更多的精神营养——这其实也是我们评解孟浩然诗的目的所在。既然如此,还请先允许我们对孟浩然其人其诗作一概括的介绍,作为前言,弁于其首,权当是我们立足自己的理解为读者所描绘的孟浩然的画像吧!
热门推荐
  • 娱乐大反派

    娱乐大反派

    好不容易搭上穿越的末班车,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时空之中,却发现自己并不是这个故事的男猪脚,而是一个大反派,江南顿时一脸的懵逼。是认命服输等着男猪脚来打脸上位,还是奋起反抗和命运抗争到底,这令他感到十分的为难。
  • 秦月楼

    秦月楼

    天下的分裂该由谁结束?万国的王究竟谁是天下的王?谁又能建立一个大一统的天下?千秋万代…
  • 黑色启示录

    黑色启示录

    世界充斥着虚妄腐坏,人性流淌出野蛮肮脏。一切早已扭曲,如何触及真实。凡人,汝等生而碌碌,死而平庸,被世界所奴役,被现实所桎梏。放下无谓的戒备,直面自我的灵魂,服从才能获得解放,信仰方可得以救赎。我已紧握至高王权,即将革新整个世界,认知将被颠覆,依靠已化为乌有,臣服或死亡,坦然面对这神圣的抉择。领主,旧王,异物编织的陈腐秩序已然,失败者的尸骨中诞生出美好的新世界。
  • 不灭战记

    不灭战记

    我只是想要成为一个强大的猎人,却是因为出现在一个可怕而又祥和的小镇中,让我和战神挂上了勾。我是战神,也是杀神,是战是杀,唯我而定。只有战死的战神,没有死亡的战神,因为战神是不灭的。万法皆破,且看我不灭战神,无限战记。
  • 幻魔次元

    幻魔次元

    通往魔界与妖界的大门已经敞开,世界的反面即将到来,等待人类的,是绝望还是那潘多拉魔盒中的希望?先者的终极武器-次元,带给人类的,究竟是拯救还是毁灭?没人知道,我们只知道希望在我们自己手中……
  • 医弦华年

    医弦华年

    浮华一生,淡忘一世。空有回忆,打乱思绪。笑容不见,落寞万千。弦,思华年。那些年华,恍然如梦。亦如,流水,一去不返。不泣离别,不诉终殇。弹指流年间,一晃二十年,回首从前,回忆无限!梦里,是谁对谁在倾诉,又是谁对谁许下的誓言。梦外,是谁在留恋,又是谁给谁留下了期待!竹音与莲韵注定为伴侣,又是谁阻拦了他们的相遇,又是谁在暗处默默守护,一个是倾城冰山,一个是腹黑冰山,是谁先入了谁的心房,又是谁融化了谁的心,又是谁为了谁付出一切并甘之如饴。
  • 鳖有洞天

    鳖有洞天

    怎样才能获得自由?“我”提出疑问。即将毕业,身处异乡,经历过两段与纯粹自由者的爱情后,“我”却发现自己与自由渐行渐远。一直以来都成长在别人的目光中,并在独木桥上努力奔跑,当“我”接触到一个更为广阔的世界后,发现自己竟然失去了获得自由的能力。“我”游走于边界之上,在理想与规则中间苦闷地挣扎。穿插于梦境与现实,过去与现在,“我”被人引领着发现,原来这样的挣扎并非“我”一个人在经历。“我”发现自己竟从未曾孤独过。这样的发现令“我”感动,也让“我”明白如何能够通向自由。怎样才能获得自由?爱别人吧。什么是爱?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别人身上,就是“我”能想到最好的爱。
  • 隔岸风尘

    隔岸风尘

    本套书是女作家张廷珍的散文随笔集,分为《张廷珍散文随笔集·倒挂的玫瑰》《张廷珍散文随笔集·隔岸风尘》两本。作者以女性的视角从人性入手,发现人性之美,歌颂爱情,并用今天的视野,看历史人物情爱世界。作者行文流畅,语言个性突出。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