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66400000032

第32章 跨世纪的葬仪(忆张君秋)(5)

1966年8月23日,首都文化界二三百位名人在太庙受辱--将京剧戏衣集堆点燃,再令名人面火而跪,红卫兵则高举皮带及戏台上的刀枪,肆意抽打其背。苟受辱归来,背上血污一片,碎成丝缕的衬衣难揭难脱。苟止住妻女泣涕,谓日:“每当小将棍棒将下未下之际,我都运气以对,皮肉虽伤,内脏无碍。独怜老舍一介文人,体弱心刚偏又受辱最重,我怕他一时想不开……”(果然,老舍次日便去太平湖自沉)。苟说毕黯然神伤,偶一回首,见东窗外新植之小桃树,也被日前抄家的小将折断一干。长叹一声,半晌无语。苟最后叮嘱令莱“:去找一些小布条,和着泥水将折断处接好缠紧,或许还能活转。”

桃树活了,苟却在1968年底去世。次春三月,一场罕见的冰雹,夹着风刀雨剑砸将下来。院中一株小海棠,枝叶虽伤,但很快复苏,当年还结了果。而同遭厄运的许多老树,却从此一蹶不振。伟君睹此心中感慨“:小树如年轻人,还能抗住灾难活过来;老树则似慧生,一去而不复返……”如今,正院仅存树五株--三枣二柿,伟君遵照当年做法,每秋都将果实分赠苟门弟子及梨园友善。她已无闲情养花,惟独玉簪例外。这玉簪在“文革”中也曾扫地出门,然而移至他处,或死或萎。后有不忍心者,将病残玉簪悄悄送还苟宅,伟君喜接,重植阶下,未曾经意照拂,便于无声无息中还阳转旺,蔚然烂漫。伟君逝后,苟宅一锁封门,准备筹建“苟慧生故居”。正院平时空空荡荡,但玉簪在四个花畦之中,依然郁郁葱葱、青翠可人。每当花发之日,总有苟宅后人开锁而入,将一捧花朵并几枝绿叶,一同供奉于正室慧生遗像之下。

东外外墙(代后记)

父母离开了人世,我不免有些孤独,常常想念自己的来处,自己的老家。父母早年当记者,几年就搬一次家,或者一年就搬几次家。像抗日战争到重庆,日本轰炸一次就搬一回,一点点由城市外围搬向市中心,最后我出世了,家也安定了,好像此后日本也没再炸,家也没再搬。不久前我去了重庆,那所房子居然还在。

解放后,父母定居北京,除了“文革”那些年,其他时间基本在市区,不过从东城搬到了西城。最后,他俩先后又从西城搬到八宝山。是母亲先搬去的,搬进革命公墓的西十三室;八年后父亲跟了去,考虑到要有个永久归宿,便把母亲迁出来,一块儿上了(骨灰)墙。在早,墙是个松快的地界,逝者都不愿挨那个风吹日晒;可如今已经人挤人,层层队队,密密麻麻了。

徐盈、子冈与儿子徐城北在北平合影(1946年)很难再找方向和层次同佳之所,几经权衡,就找了新开辟的位置--东外外墙。于是,这儿就成了我最新的老家。

我时常来,但说不准什么时候来。每年清明那几天我绝不凑热闹。经常是遇到八宝山有活动(比如举行某某人的葬仪)时,我稍微早到半小时,先进公墓缅怀一阵儿,就算尽了心。

我从不宿命,但面对这样的一个事实--母亲在73岁去世,父亲又在84岁去世,只能长久无言。他俩如今一切画上了句号,已然入列。

他俩相识于《中学生》杂志,一南一北通过投稿而开始通信。一位在春节去到苏州看另一位,带去几串北平的糖葫芦,车厢温度高,北边这位的手就一直伸出车厢。这引得南边这位芳心一动--他们结合了,成为后来的我的父亲和母亲。

母亲年轻时很有文学天分,曾在苏州“振华女中”参加《中学生》的全国命题征文。两年三投皆中,第一次得第二,后两次得第一。到北平上大学只读了半年就毅然退学,住在单身女子公寓,当起“文学单干户”,以稿费为生。这显然是很艰难,但她干得虎虎有生气《,中学生》发表过万字长文《子冈论》,评价这个二十刚出头的“公寓作家”。不久,抗战烽火骤起,她再也无法安心去写“公寓文学”,遂进入《大公报》当了记者。

父亲出身北平一个中产家庭,高中一毕业就跑到南京勤工俭学,利用这点收入进入金陵大学专修农林。实习时,曾去陇海铁路两侧的农场和林场做毕业论文。论文都是从很现实的问题出发,带有研究意味,思路清楚,文笔扎实。将毕业时,《大公报》发现了他,要他“一毕业就进报馆”。

《大公报》老板对记者颇“放任自流”,只要大方针不违背报社宗旨,只要不给报社捅漏子,尽管撒开手干。干好了提职加薪,干不好卷铺盖走人。

母亲是做政治和文化新闻采访,兼写一点社会新闻。她曾对“陪都”民生百态做了真实描绘,但重庆的新闻检查厉害,于是就把这些篇章寄到桂林《大公报》发表,后来新闻界称之为“重庆百笺”。还有一篇《毛泽东先生到重庆》,那是在1945年的重庆九龙坡机场,一百多名中外记者都在“抢”共产党领袖来渝参与重庆谈判的“镜头”。母亲凭着一颗地下共产党员的炽热心情,凭着她那支生花妙笔,直觉地写出毛“像一名来自乡野的书生”,更跟踪到张治中家的客厅,披露出毛“不习惯这里的广漆地板,不小心打碎了一只盖碗茶杯”的细节。

父亲走的则是另一条记者之路。他在十多年的采访生涯中,几乎跑遍了整个国统区。他广泛而有计划地报道了若干领域(石油、机械、化工)的实业家的艰苦劳作,按照三轨并行(一轨写实业后的国计民生大背景,一轨具体写实业,一轨写干实业的人)的原则,使自己的采访形成为一个严密而周详的系统。他特别敬仰那些学者型的实业家,访问前要阅读对方的全部著作,采访中单刀直入,头一句话就触到对方正在做的事情。对方惊讶他的诚恳和他的功夫,大多和他保持了终生友谊。父亲还在这种充满友谊的气氛中,为党做了一些统战工作。

父母都成了名,但并不孤立。当时《大公报》内外有许多记者都干得十分出色,并各有特色。比如范长江、徐铸成、萧乾、杨刚、浦熙修、赵超构、陆诒、孟秋江……这种从新闻界“爆”出的文化现象,值得做进一步的研究。

我把目光凝聚在骨灰墙上。人生经历真是不能预料,他俩的后半生一晃即逝。历史和后人能够记住他们的,仅是他们的前半生。那是一个风云际会的年月,更是一个严峻和艰苦的时代。父亲挨过国民党的抓,母亲敢于也乐于面对面和国民党上层人物“斗”口舌。他俩在地下党的领导下,心气儿也高,结果一昂然一进取,不仅事业有成,人也“出来”了。他们勇敢“向前看”,就果真“看”出了结果。与他俩同期的那一批记者,大多也都入列--进入到自己应该占有的历史位置。

金克木先生对我说过“:你母亲是个作家(诗人)型记者,你父亲则是学者型记者。”金先生是在闲聊中评说的,却顿时揭开我久久迷漫着的心理迷雾。我曾用心研究过母亲,也涉及到对父亲资料的占有。我很想以一个“后(来的文化)人”的角度,写一部《大公报畅想》。把父亲的研究功夫用在前边,然后用母亲那种随意的笔触挥洒开来。我实在敬仰三四十年代的那批记者,他们年轻时很勇敢很灵巧地那么“一机灵”加“一奋斗”,结果就出来了,一批人纷纷入列--入到历史之列。所以,我作为这个系列集体的一名后人,也时常思考如何才能继承他们最宝贵的精神遗产?

三思后我认为,似乎就是要在自己还有劲头、同时外界也给这种劲头以可能的时候,猛“一机灵”再猛“一奋斗”,好让青壮年的年华迸发出属于历史的宝贵光芒!如果每个人都这样做,那么国家和民族的事业就会大成,人们也纷纷入列--同样是入历史之列。这样,岂不是一切都太美好了?我为之高兴得不知所措。对比之下,世俗的金钱、级别、房产什么的,就实在没什么意思了。

大写的人的后代,第一重要的,就是要竭尽一切努力,使自己也成为大写的人。实现大写,是有经验和条件的。前辈的经验值得后辈借鉴,但由于条件不同,未必能在同一个环境“出来”。这无所谓,只要努力到了,也就算是完成了“大写”。我每去一次东外外墙,归来就要做一次“大写”的梦。直到如今,这梦也还没醒。

东外外墙,不仅是我父母一辈人的归宿,也是我这辈儿人的最终老家。

同类推荐
  • 游思无轨

    游思无轨

    凸凹散文集,有的是研磨历史,有的是冶炼哲理。有的是对现实生活的多工序蒸馏,有的是对人生真谛的多层面思考。作者将身边发生的平凡故事,用质朴的文字,娓娓道来,同时也把自己的人生感悟融入其中。
  • 寒庐秉穗:郭宇一散文随笔自选集

    寒庐秉穗:郭宇一散文随笔自选集

    本丛书是太原市老作家协会组织多位老作家编撰的合集或个人选集。该书稿作者均为太原市文艺创作园地的优秀作家,此合集选自他们近年的作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太原市文艺创作繁荣的新局面。本书作者有丰富的创作经验,并发表过多部作品,本书有气势,旗帜鲜明,充满激情,有揭示生活真理的“机智”。语言有文采,却不做作。
  • 凤凰城

    凤凰城

    《凤凰城》为回族风物传说类民间故事专辑。出自民间,滋养着一代又一代回族民众淳朴、善良的民性:它浓浓的泥土的芳香,更是带给人一种悠长纯美的回味……透过这些故事,不仅可以感受浓郁的地方风情,也可以体悟回族民间故事与多民族民间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 被审判的爱神

    被审判的爱神

    被审判的爱神-- 报告文学集(写“妇女回家”“优化组合”后女性的命运)。
  • 萧红作品集(2)(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萧红作品集(2)(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实质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热门推荐
  • 晴天最阳光

    晴天最阳光

    曾经的承诺是不是还未实现?曾经的美好是不是还会重演?每一个人都一份埋藏心间的往事,不随风。
  • 最新企业商务礼仪实用全书

    最新企业商务礼仪实用全书

    本书通过对商务生活中的工作、社交、会客、谈话、宴请、着装等方面的商务礼仪知识的详细解说,传播和普及商务礼仪知识,扩大和提升商务礼仪的实用价值,以塑造企业和个人的商务形象,避免礼仪方面的失误。
  • 凤逆天下:倾世废柴三小姐

    凤逆天下:倾世废柴三小姐

    前世,她因单纯而死亡,这一世,她废柴逆袭,却因年少轻狂遭人算计而坠入悬崖。现在她再次逆袭而来。。。。。。Whocanstop(谁能阻挡)
  • 苍茫颂歌

    苍茫颂歌

    苍茫宇宙的诸多世界里,栖息着强大如人族,精灵和妖族等等,弱小如鱼鸟走兽的无数生灵。这里冰冷的权力争夺,血与铁的战争,隐藏了无数亿年的辛秘,在一个个莫测的、翻腾着的命运中逐渐展开......或者是某种结束......
  • 英雄无主

    英雄无主

    书中通过一群立体人物刻画,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揭示人性的善良与凶残,功名与罪孽,正义与邪恶,忠诚与背叛,荣华与沉沦,显赫与贪婪,演绎出一段亲情、友情、爱情感人至深的影像。“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 相同的名字让我们相遇

    相同的名字让我们相遇

    因为名字的读音相同,所以我们的青春开始了......
  • 废材崛起要逆天

    废材崛起要逆天

    一场谋杀,让国际特工的她穿越到云大路第一废材蓝风落雪身上,凤目再睁,她已不是原先那个任人宰割的她了,废材?这从来都不可能是她的称号,毫无灵力?那又怎样,且看她如何在异世崛起。可是,谁来告诉她,这个一直缠着她的妖孽是怎么回事啊!!!
  • 暗璘

    暗璘

    国家首级特工:白枫被神秘人投放到名为:福特的无人小岛上,必须杀满100人,才能获释。白枫会怎么做?
  • 血屠传说

    血屠传说

    一场流星雨过后,周聪面前多了一只会说话的赤练蛇。“血屠大人,我是从两百年之后传送回来,救你的!”这是赤练对他说的第一句话,周聪默默无语,看着遥远的星星,心里想着:这蛇从那么高的地方摔下来是不是傻了?“明日午时,您就知道答案了!”这是赤练给他所有疑问的回答,周聪再次无语,心里想着:难不成明天要在我家现场直播黑客帝国?书友群感谢支持243653006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惊世医女:不做帝王妃

    惊世医女:不做帝王妃

    她是丞相府的嫡长女,前世因为心善而处处忍让,最后落得被火焚烧的凄凉下场!浴火重生后,她誓不再做那帝王妃!今世欺她之人她必还之!“江山为聘,天地为媒!我只愿你做我唯一的皇后,可好?”她笑得凄凉:“对不起,这一世,我不愿再入宫墙!”狼烟四起,烽火连年,百姓过的民不聊生与她又有何干!她只不过是一介小小女子,何德何能帮他指点江山,败退敌国?“如此也好,我也可以了无牵挂的离去!”鲜血染红了一地的风霜,看的她触目惊心!百里麒!我不准你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