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丝坚决地说:“是的!没有什么比这更易挣钱的了。”菲德尔穆克沉默了一会儿,突然说:“苔丝,我就是里斯本的德国情报官。”苔丝的心猛地一跳,天啊,他终于承认了。但是,苔丝不肯轻易相信,决心进一步考证他。苔丝望着他,突然哈哈大笑起来:“菲德尔穆克,你也用不着这样来骗我。我会认为你很幼稚可笑的,你想骗我,但却那么拙劣……哈哈哈……”
“别笑了!我没骗你,没骗你。”菲德尔穆克急得不知说什么好。
“没骗我?”苔丝止住笑,认真地问,“那么我问你,既然你是情报官,为什么却又不需要我提供的情报,但又可以给我情报费?”
“唉!”菲德尔穆克叹了口气说,“我把什么都告诉你好啦!谁叫你是我的心肝宝贝呢?事情得从一个故事说起---”1935年3月20日,瓦尔特·尼古拉上校从瑞士把一个名叫伯尔托尔德·雅各布的人绑架到了德国,因为他出版了一本小册子,详尽地揭露了第三帝国重新武装部队的情况,描绘出德军的组织结构,公布了参谋部的人员部署、部队指挥官的名单,各个军区的情况,甚至谈到了最近成立的装甲师里的步兵小分队。文中还列出200名指挥官的姓名、职务、简历。
“元首看到这小册子后勃然大怒,认定雅各布是个无孔不入的间谍,对帝国的危害极大,所以非要把他抓回德国拷问不可。元首认为他肯定勾结了德国军队中的高级军官,所以才会这么详细、真实地了解德军情况。
“但事情真相却大出人们的意料之外,雅各布根本不是什么间谍!”
“啊!这是怎么一回事?”苔丝迷惑不解,急着追问。“雅各布一再声明,他绝不是什么间谍,在德国部队里也绝没有什么同谋者。他文中的材料全部来自德国公开发表的军事刊物和每日报刊消息,他只不过用一把剪刀、一罐浆糊、一个卡片盒和他那颗脑袋,把那小册子弄出来罢了!
“为了使尼古拉上校相信,他一一举出了小册子里资料的来源。比如哈济将军是第17师团指挥官并驻扎在纽伦堡的消息,是从纽伦堡报纸上剪下来的。这报上曾登了讣告,说新近调驻在纽伦堡的第17师团指挥官哈济少将也参加了葬礼。
“又比如,乌尔姆报纸的社会新闻栏里,登了菲罗夫上校的女儿和史太梅尔少校举行婚礼的消息,还提到菲罗夫上校是第25师团和第36联队的指挥官,而史太梅尔少校是信号官。此外,还有斯图加特的沙勒少将也前往参加婚礼,他是当地师团的指挥官……”“你就是雅各布这样的间谍?”苔丝终于领悟到了什么。“不!”菲德尔穆克得意地一笑,“我比他还要高明。”“你,你怎样更高明呢?”苔丝迷惘地望着他问。“唉!这场该死的战争,我真不明白它跟我有什么关系,”菲德尔穆克却满肚怨气地咒骂起来,“我为什么要冒险去做间谍呢?打胜仗与打败仗对我来说毫无区别。我得珍惜生命享受生活的快乐。所以我只凭丰富的想像力来虚构情报,我还虚构出庞大的情报网来骗取柏林的活动经费。苔丝,信不信由你。我是高明的搅拌器,把种种道听途说,包括报纸、电台的新闻、评论、时事综述,经过自己的分析、想像,给柏林发去一份份情报,他们还挺满意哩!哈哈哈……”
苔丝吃惊地望着他,心里说:“搅拌器先生,不但柏林满意,盟军还被你吓个半死呢!如果你知道的话,会很开心吧?”
“苔丝,你现在明白我为什么不让你去打听什么情报吧?”菲德尔穆克慷慨地说,“这场战争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呢?你不应把性命搭上去,我真的爱你,所以把真相告诉你。”
“你不害怕你的元首打败仗吗?到时你也是败军之将,要受惩罚的啊!”苔丝说。
“他妈的什么元首?疯子!战争疯子!”菲德尔穆克破口大骂,“他把全体德国人都累死了!我相信德国一定打败仗的,希特勒跟全世界作对,他胜了,没天理!”
苔丝望着菲德尔穆克,不知怎的有点同情甚至赞赏起这名德国情报官。
“菲德尔穆克的‘奥斯特罗’间谍网纯属子虚乌有,他光凭丰富的想像力去洞察盟国各军总参谋部的最大机密。”苔丝向保罗报告说,“他自称情报搅拌器。”
这真是匪夷所思的怪事。但经过深入调查了解,证实菲德尔穆克真真正正是如此的搅拌器间谍。伦敦情报总部接到保罗等人的汇报,瞠目结舌,哭笑不得。
英国特工训练大纲解密
英国人一向以“绅士”形象自居。就连第二次世界大战,也有许多英国人坚持说,他们进行的是一场“绅士战争”,因为“皇家军队”从来没有像法西斯那样残酷虐待战俘和被占领区的人民。然而,随着一套已经解密的特工培训教材的出版,这种说法恐怕很快就要被人们忘记了。
这套曾经被视为最高机密的英国特别行动处(SOE)训练教材,已于今年7月份被解密,由英国公共档案馆于8月15日出版。它披露了二战时英国训练特工时如何用“卑鄙手段”进行暗杀活动和“处置”俘虏。
书中透露,那些被招募进“特别行动处”的特工必须学习一系列破坏以及暗杀技能。其中最让人不寒而栗的是,特工们必须学会在不幸被德国盖世太保逮捕以及审讯的情况下求生甚至自杀的本领。
位于加拿大安大略湖北部的一个小镇上的“×”训练营曾把这套特工训练大纲用作教材。二战时,这座属英国所有的训练营不仅培训了大量的英国特工,就连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前身“战略后勤办公室”也派有大量特工在这里接受训练。
负责教授这些“肮脏”本领的是训练营的暗杀专家威廉·费贝恩少校。此人在二战前曾供职于旧上海的警察局,对东方的军事艺术颇有研究,对常规武器的非常规使用是他的专长。据说,以前特种兵所用的双刃匕首就是他和另外一个人发明的。
在训练徒手格斗方面,费贝恩有自己独特的训练方法。他告诉学员,不要拘泥于拳击的规则。有时候,规则规定了不许击打的部位,正是格斗的最佳目标,因为很少有人意识到这里需要防守。“你们的目标就是要尽可能快地把对手解决掉,”费贝恩说。
俘虏在这套教材里也成了累赘甚至是危险的东西。在“搜查俘虏”这一课,学员们被告知,要尽可能先干掉俘虏。如果不方便,也务必要让他面贴地、手朝前趴下,用枪卫星发射
托、枪柄甚至靴子“修理”他们。费贝恩说,尽管这听起来似乎有点儿残忍,但是,与其让他们生不如死,还不如趁早把他们解决了。所谓的“卑鄙手段”,正好能让你尽快“结果”他们。
在手枪训练上,则坚持“两发子弹”原则。第一枪也许已经是致命的,但最好还是补上第二枪。因为这样才能让对方的神经系统立即崩溃,确保不再醒来。
一旦被捕或者遭到审讯,特工们最严峻的考验也就来了。大纲告诉特工,在仅仅遭到讯问的时候,千万不要紧张。因为盖世太保并不是以情报准确而是以残忍恐怖而臭名昭著的。他们总是装出一副什么都知道的样子。但是也仅仅是假装,否则就不需要讯问而直接逮捕了。
然而,由于人们还并不知道盖世太保到底有多残忍,教材建议在非常时刻,被捕的特工还是自杀为好。否则,一旦被逼供出机密,将会有成百上千的人因此而被牵连。因此,特工们在执行任务的时候,也都随身携带一枚剧毒药片。特别行动处的教官们十分清楚,即便是最勇敢、最无私的人,在面对盖世太保的时候,都难免会有万一招供的可能。
摩萨德撩开神秘面妙
2001年的年初以色列人常常被一幅醒目的广告所吸引:天蓝色背景下,画有以色列国徽的深蓝色大门敞开着,广告词称,以色列情报局(简称摩萨德)的大门向你打开:发挥你的潜力,开发你的能力,前面是广阔的未来和崇高的贡献。
这是号称世界四大间谍组织之一的摩萨德首次公开刊登招聘广告。习惯于对国家安全和机密守口如瓶的老一辈犹太人,对于他们引为自豪的最隐秘的间谍机构居然公开露面,大作广告,实在难以接受。摩萨德前局长夏维特无奈地承认,时代不同了,如今谍报工作后继乏人。老一辈人可以毫无怨言地为复国理想奋斗,而当今的年轻人则注重个人价值的体现。虽然摩萨德现在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优秀的特工,但由于生活在和平环境中的年轻人国家安全观念淡薄,禁不住高科技企业优厚待遇的诱惑,根本不愿到国家安全机构工作,使摩萨德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摩萨德公开招聘特工的计划得到了以色列总理的支持和批准。总理府为此发表声明说,目前,情报部门已难招聘到一流人才,摩萨德必须适应人才市场竞争,效法美、英等国,采取公开的方法征召精英。
令犹太人骄傲的历史
在以色列特拉维夫市南端海滨,有一座很不起眼的陈旧的棕褐色小楼,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摩萨德总部。摩萨德的全称是以色列情报和特殊使命局,它正式成立于1951年初,前身原属外交部政治司。
实际上,以色列有多个情报组织。军队、警察、外交机构都有自己的情报系统,但最重要的当数摩萨德。虽然摩萨德的许多活动,都是借助与国防军突击队或西方大国情报机构的合作才成功的,但人们往往把功绩都算在摩萨德头上,这就更加大了它的神秘光环。
50多年来,中东5次大战,小小的以色列占尽上风,摩萨德功不可没。它的眼线遍布对方的中枢高层,知己知彼使以色列国防军如虎添翼。50年代,它首先搞到赫鲁晓夫反斯大林的秘密报告,美国公布后震动全球。60年代,摩萨德跨国跟踪,把二战中屠杀犹太人的战犯艾希曼从阿根廷抓回以色列受审。1966年,它又从伊拉克偷走最先进的米格21战机。摩萨德还组织突击队远程奔袭乌干达首都恩德培机场,成功解救100多名人质,自己只损失了1人---身先士卒的突击队长约尼上校、前总理内塔尼亚胡的哥哥。
虽然摩萨德的大部分活动都不为人所知,但仅媒体公开的部分,就足以令犹太人骄傲。摩萨德和美国中央情报局、英国军情5局、苏联克格勃被公认为全球谍海4强。
独特优势效率惊人
以色列国力有限,不可能维持庞大的情报机构的支出。精干、高效是摩萨德的最大特点。
首先,以色列所处的特殊环境,使摩萨德备受重视。它直属总理领导,其创建人哈雷尔得到总理古里安的绝对信任,决策迅速有力。其次,摩萨德人员的忠诚不靠重赏,主要靠信念。国家理想的感召和对纳粹法西斯的极度憎恨,使摩萨德麾下聚集了大批犹太民族的精英,他们的绝对忠诚加上对专业技巧的钻研,使摩萨德效率惊人。
三是独特的招募、培训体系。哈雷尔规定,不要凭兴趣的志愿者,不欢迎007那样的冒险家,而是要暗中考核选拔那些能力和气质俱佳,而又有非凡经历的人。
四是充分利用犹太民族的优势。以色列犹太人来自80多个国家,使用100多种语言,这使摩萨德能够拥有任何地区的“当地”特工。
还有,摩萨德充分信任自己的特工,千方百计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一旦有人被捕,以色列方面总是不惜代价进行营救。1967年以色列迅速攻占戈兰高地,是有赖于以色列超级间谍科恩的出色工作。摩萨德精心培养的这位奇才,曾是叙利亚总统的挚友、国防部长入选,他使得叙利亚几乎无军事秘密可言。1965年科恩因疏忽被捕后,以色列要用十几个叙利亚间谍和百万美元赎他,还动员教皇、英国女王、叙总统私人医生等为他说情。另一间谍奇才洛茨在埃及被捕后,摩萨德用9名将军战俘把他换了回来。正是因为此,摩萨德特工才个个拼死效力。
高技术手段无人比肩
摩萨德利用高技术进行情报收集,其水平之高,全球难有与其比肩者。美国白宫堪称壁垒森严,但对以色列电脑高手来说,钻进去也只是小菜一碟。摩萨德的“飞箭”特工队,目标是所有外国的机要部门。他们放言: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的使领馆“飞箭”不曾光顾过,白宫也不在话下。美国白宫、国务院的电话,甚至克林顿总统的电子邮件,摩萨德均能获取。
摩萨德还掌握了克林顿与莱温斯基长达30个小时情意绵绵的录音,并曾想以此要挟克林顿。在1998年斯塔尔向美国国会提交的对克林顿性丑闻的调查报告中,人们大多忽视了这样一段话:莱温斯基说,1997年3月29日,她和克林顿在总统办公室,拥抱时,克林顿对她说,他怀疑某国使馆一直在窃听他的电话。克林顿还对她说,如果有人问电话调情如何解释,就说他们为防范窃听,将计就计,用调情来迷惑对方。
而美国联邦调查局对这一段话高度警觉。当即跟踪一位在美国电话公司工作的以色列人,他的妻子是以色列使馆外交官,据说是摩萨德官员。特工搜查他时,发现了一份联邦调查局最敏感的电话号码清单,非常吃惊。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反情报部前主任梅杰称,以色列人搞情报就像打仗,永远处于战争状态,而且不惜任何手段。
白宫和以色列对此都矢口否认,称摩萨德早有定规,不准在美国从事非法谍报行动。然而,摩萨德的最高准则是,为了国家利益,没有什么不能干的。如此,谁能说清合法、非法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