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65500000048

第48章 性与爱(3)

(三)黑格尔的理念爱情黑格尔对于爱情的研究,着重从伦理学和美学入手。黑格尔认为,爱情就是意识到我和另一个异性的统一。因而,构成爱情具有两个“环节”:,作为爱情主体必须“不欲成为独立的、孤单的人”,①而是希望寻找自己的那个“半球”,实现自我对象化。因为一个“独立的、孤单的人”是一个残缺不全的人,是一个不充实的人。与此相联系,第二个环是“我在别的一个人身上找到了自己,即获得了他人对自己的承认,而别一个人反过来对我亦同。”这样,爱情主体的情感得以对象化、客观化,在对立统一中实现了自我肯定,达到了两性双方的相互交融。于是,“在这种情况下,对方就只在我身上生活着,我也就只在对方身上生活着;双方在这个充实的统一体里才实现各自的目的自为存在,双方都把各自的整个灵魂和世界纳入到这种同一里”。③这种爱情在黑格尔看来是与单纯的性欲相区别的一种伦理性规定。爱情首先表现为两性之间的一种情感和感觉,当然与性欲有关。“性别既然在这里起作用,所以同时也是建立在两性自然欲求的基础之上的,但它并不等同于性欲,它在本质上是两性间的一种①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第175页,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第175页,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③黑格尔:《美学》第2册,第326页,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伦理性的统一。”①因为,“从各方面看,这种爱情里确实有一种高尚的品质,因为它不只停留在性欲上,而是显出一种本身丰富优美的心灵,要求以生动活泼、勇敢和牺牲的精神和另一个人达到统一”。在爱情中,它除了包括人的自然需求外,还应当包括人类生存中的永恒旨趣和客观内容意蕴以及人类的高尚精神。“爱情要达到完满境界,就必须联系到全部意识,联系到全部见解和旨趣的高贵性。”③正是从这种出于自然本能又高于自然本能的爱情中,产生出一种令人心醉的美来,而“这里的美主要在于爱情这种情感并非始终都只是冲动和情感,想象围绕着爱情关系创造出整个世界,把一切其他事物,一切属于现实生活的旨趣,环境和目的都提升为这种情感的装饰,把一切都拉入爱情这个领域里,使一切都由于爱情的关系而获得价值”。④美创造了爱情,爱情又创造了美。

在黑格尔看来:爱情虽表现为两性间的一种强烈情感,本质上却是一种伦理关系,因而,相应的就有其伦理性规定:爱情是互爱的、爱情是排他的、爱情是无私的、爱情是适度的。爱情的伦理性规定,是爱情的伦理价值和美学价值的内在依据和根本保证。

黑格尔的爱情思想十分丰富,不愧为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其中含有许多可贵的认识:揭示了性欲与爱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指出了爱情虽以性欲为基础,但又不归结为性欲,实质上是一种伦理规定,从而猜测到了爱情的社会本质;揭示了爱情中互爱、排他、无私、适度的要求,指出了爱情与责任的统一,反对爱情至上主义。

(四)弗洛伊德的泛性论从性发展阶段论出发,弗洛伊德进一步提出了爱情的构成和本①黑格尔:《美学》第2册,第326页,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第175页,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③黑格尔:《美学》第1册,第267页,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④黑格尔:《美学》第2册,第327页,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质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爱情和性本能、肉欲是不同的。性本能表现为单纯的性冲动;肉欲则在性本能的基础上产生,仅仅追逐性的满足;爱情则是在性本能的基础之上,情感和肉欲的会合。所以弗洛伊德说:“健康正常的爱情,需依赖两种感情的结合---我们可以这么说,一方面是柔情的、挚爱的情,一方面是肉感的欲”①由于爱情是情感与肉欲的统一,因此,爱情对人生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1)给人以性的满足。(2)可以防止精神病的产生,因为“爱人本身亦是一种防卫机能,因其可避免被爱的失败”;而“太多的挫折则是造成精神病的重要因素”。(3)“可以因男女双方间的情感上的交流及相互关怀而打破人与人之间的孤独和疏离感。”③(4)有助于利他主义的发展,因为“假使爱情达到最高的强度,利他主义也可在客体上作比较多的投资”。④据此,弗洛伊德指出爱情是“人类追求幸福的一种较合理的方法”。但是,弗洛伊德又失望地指出,健康和正常的爱情只是一种理想,实际上,“世上没有多少人能把情和欲妥善地会合为一”。⑤因为在他看来,“伊德”(是充满动物式本能的潜意识,使人的心里充满活力)欲实现的性冲动永远有许多被“超我”严格禁止,从而造成了人们普遍的心理性无能,它使情和欲相互分离,“当他爱上了谁,他对她没有性欲,而能引发他性欲的女子,他却不爱”。⑥然而,更深刻的根源还在于---无论是情还是欲,都根植于性本能①弗洛伊德:《爱情心理学》,第134页,作家出版社1986年版。

弗洛伊德:《图腾与禁忌》,第10页,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③弗洛伊德:《图腾与禁忌》,第11页,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④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第336页,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⑤弗洛伊德:《爱情心理学》,第139页,作家出版社1986年版。

⑥弗洛伊德:《爱情心理学》,第136页,作家出版社1986年版。

之上。

弗洛伊德无限度地扩大了性的内涵,以致把一切友爱和亲密关系都视为性的表现和性的关系,从而否认了人们精神世界的丰富内容和复杂多样的社会关系。

弗洛伊德在勇敢地批判了他所处时代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双重标准的性道德的同时,又走上了另一个极端,即否定一切性道德规范,这样一来,他的泛性欲主义不能不具有明显的非道德主义和性自由主义倾向。

(五)马列主义爱情论马克思、恩格斯在探讨人类性爱时,首先把它与人的本质相联系。他们认为,人是自然和社会的复合物,但人的本质,不在于人的自然属性,而在于人的社会属性。正是人的社会本质,划出了人与万物的质的界限。在这种新质的基础上,人的一切活动都被赋予崭新的社会内容,就连“饮食男女”这一类自然属性,也具有了社会的意义。因此,人类两性的交往,与其说是自然的方式,不如说是社会的方式。人类两性交往的社会方式之一---爱情,正是人的社会本质的体现和确证。马克思指出:

“男女之间的关系是人和人之间的直接的、自然的、必然的关系是男女之间的关系。在这种自然的、类的关系中,人同自然界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是他自己的自然的规定。因此,这种关系通过感性的形式,作为一种显而易见的事实,表现出人的本质在何种程度上对人说来成了自然界,或者自然界在何种程度上成了人具有的人的本质。因而,从这种关系就可以判断人的整个教养程度。从这种关系的性质就可以看出,人在何种程度上成为并把自己理解为类存在物、人。男女之间的关系是人和人之间最自然的关系。因此,这种关系表明人的自然的行为在何种程度上成了人的行为,或者人的本质在何种程度上对人说来成了自然的本质,他的人的本性在何种程度上对他说来成了自然界。这种关系还表明,人具有的需要在何种程度上成了人的需要,也就是说,别人作为人在何种程度上对他说来成了需要,他作为个人的存在在何种程度上同时又是社会存在物。”①人类的爱情虽然是以性欲、性心理为自然基础,并由此发展而来的,但它不仅仅归结为单纯的性欲或性心理。爱情,是男女两性以互爱为基础,渴望在肉体上和精神上融为一体的强烈倾慕之情,其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是在性欲和性心理的自然基础上,以一定的道德观念和审美意识为指导,以强烈的道德情感和审美情趣为纽带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审美关系。它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人的社会本质的体现和确证。

爱情是一种自由、平等、强烈、持久、排他的倾慕之情。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现代的性爱,作为两性间的一种特有的社会精神关系,作为一种高级的情感,它同单纯的性欲,同古代的爱是根本不同的,它有其鲜明的社会特征:

第一,爱情具有自由性。爱情必须以当事人的自由意志为基础,只有男女双方自愿结合,才能建立真正的爱情。但是“在整个古代,婚姻的缔结都是由父母包办,当事人则安心顺从”。在这里,起决定作用的是家世的利益,而决不是个人的意愿。因而“古代所仅有的那一点夫妇之爱,并不是主观的爱好,而是客观的义务;不是婚姻的基础,而是婚姻的附加物”。③第二,爱情具有互等性。真正的爱情,必须以互爱为前提,一方爱上了另一方,同时又得到了另一方同样的爱,才能成为爱情关系。单方的爱恋不是真正的爱情,并常常带来不幸。马克思认为: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19页,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72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72~73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如果你在恋爱,但没有引起对方的反应,也就是说,如果你的爱作为爱没有引起对方的爱,如果你作为恋爱者通过你的生命表现没有使你成为被爱的人,那么你的爱就是无力的,就是不幸。①第三,爱情具有强烈性。在自由平等的基础上建立起的爱情是一种强烈的倾慕之情,男女双方这时如果不能结合并彼此分离,对双方来说即使不是一个最大的不幸,也是一个大不幸。这种强烈的爱情使人勇敢。马克思在给燕妮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诚然,世间有许多女人,而且有些非常美丽。但是哪里还能找到一副容颜,它的每一个线条,甚至每一处皱纹,能引起我的生命中的最强烈而美好的回忆?”第四,爱情具有持久性。爱情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不是一时的感情冲动。它是一种持久的炽情。因为这种感情是一种专一的感情,它能够经得起时间和空间的考验,经得起风与雨的冲击。

第五,爱情具有排他性。恩格斯认为:“性爱按其本性来说就是排他的。”③男女两人一旦形成了爱情关系,就不容许第三者插入,也不容许其中的任何一方同时涉足第三者。爱情所包含的为它所持有的情感和义务,只能存在于恋爱者两人之中。只有在这种前提下,男女双方才能建立起忠贞不渝的爱情。

第六,爱情具有崇高的道德价值。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建立在排他的、自由、互等基础上的强烈而持久的爱情,具有崇高的道德价值:

爱情“使一个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爱情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男女两性间的一种强烈倾慕之情,是人类两性关系发展的最高表现形式,是人的社会本质的体现和肯定。因此,当男女两性建立①参见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108~109页,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第516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78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起真正的爱情时,这种人的本质的实现就在自身中获得了充分而强烈的体验,他感到了自身精神世界的充实和丰富,感到了自我人格的独立和自由,感到了一种无与伦比的优美感和幸福感,这一切,使一个人第一次深切地感觉到自己这时才是一个真正的人。

爱情调动人的历史主动性。男女两性之间一旦建立起真正的爱情,它不仅能使青年男女在忠实履行爱情所包含的义务中,培养对他人、对社会履行义务的责任感,而且能直接激励他们克服重重困难去履行应尽的社会义务。

只有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才是合乎道德的。爱情、婚姻、家庭是人类两性生活的同一序列中的不同环节和不同部分,在这种两性生活序列中,爱情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因为家庭是存在于一定范围内的亲属之间的共同组织,这种亲属关系是基于婚姻关系和血缘关系而发生的,其范围大小也是由当时的社会制度决定的。婚姻是男女两性的结合,这种结合形成为当时的社会制度所确认的夫妻关系。因此,婚姻是产生家庭的前提和基础,家庭是缔结婚姻的必然结果,而婚姻的道德基础和幸福的保证,则是男女双方真挚的爱情。恩格斯明确指出:“当事人双方的相互爱慕应当高于其他一切而成为婚姻基础。”①“如果说只有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才是合乎道德的,那末也只有继续保持爱情的婚姻才合乎道德。”(六)弗洛姆爱的艺术爱是对人类生存问题的成熟回答,爱意味着人与人的结合。然而,在弗洛姆看来,并不是人与人之间所有形式的结合都可以称之为爱。那些屈从于他人,通过把自己变成其引导者、启示者、保护者的一部分来使自己摆脱孤独和与世隔绝感的受虐狂,那些统治他人、吞并他的崇拜者,通过把另一个人变成自己的附庸、变成自己的一部分的虐待狂,他们在与另一个人的结合过程中双方都失去了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75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同类推荐
  • 冲突与调适: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文化路向

    冲突与调适: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文化路向

    冲突与调适——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文化路向冲突与调适——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文化路向
  • 播音主持艺术10

    播音主持艺术10

    本书不仅是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对外进行学术交流的窗口,也是全国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学术交流的一个平台。编者虽对来稿有所选择,但书中论文作者的观点并不代表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或编委会的看法。我们将秉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欢迎全国高校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和其他相关专业的教师、研究人员来稿,对我国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学发表自己的看法。我们也欢迎全国各地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主持人来稿,就播音主持实践中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 传播学十年(1998-2008):阐释与建构

    传播学十年(1998-2008):阐释与建构

    充分关注时代主题,密切联系现实问题,在全球多元视野中寻求学术话题,传播学专家与您一起,阐释社会巨变,建构认同体系,寻找传播学的中国问题。
  • 教育,诗意地哲思

    教育,诗意地哲思

    本书是由多篇散文式的教育随笔编辑而成,以一线教师的视野审视教育,在行云流水般的笔触中倾注笔者对教育的理解。书稿主要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教育散文,第二部分是教育效应,第三部分是心理反思。书稿为随笔原创,随意洒脱,有别于一般的教育论文,有一定的可读性。
  •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问题研究》力图通过对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关争论内容的全面收集,并在对相关材料进行整理的基础上,对争论展开全面的审视和反思,以尝试弥补相关研究的这一缺失。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国民影后太嚣张

    重生之国民影后太嚣张

    她被未婚夫下药送上别人的床,逃跑时闯进他的房,被他吃干抹净。“他们接近你是为了和你上床,而我不一样,客厅,沙发,浴室,我都可以。”“你咋不上天呢。”“上天还不如上你。”他强势霸道,生人勿进,狂妄不可一世,是站在帝国顶端的王者,高冷禁欲却偏偏对她越来越禽兽。“睡都睡了,不如结婚吧,我第一眼看见你就想睡你,他们斯文人把这叫一见钟情。”“娶了我,你就不能有别的女人了。”“娶了你,我哪有‘精’力对别人?”
  • 游行战歌

    游行战歌

    一代年轻高手,一场旷古大战,受致命之伤却遇无上存在救助,留信一封却蕴含未来危机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复仇之女: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复仇之女: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上一世,她被最宠爱的妹妹亲手推下深渊,这一世,小三带着她的女儿还想虐她无度?笑话!看她怎么花样百出地虐回去!明明很有主见,为嘛碰上他这个外表一幅翩翩君子骨子是个无赖的人就头痛?
  • 至尊国师

    至尊国师

    血月吞噬虚空,混沌再现。玄黄再演开天传奇,而他的两位弟子也因此卷入了一场天地之争。同在浩劫中余生的玄门也趁此时机介入了四国之战,而主人公就是这两位玄黄弟子,究竟在这混沌乱世他们会有什么奇遇呢?敬请期待!!
  • 爱上薰衣草的王俊凯

    爱上薰衣草的王俊凯

    小凯养了一只白雪狐,结果没发现已经爱上它了。
  • 跳街舞的灰姑娘

    跳街舞的灰姑娘

    本书已出版。青春的战斗,原本就来的残酷些,那些对生活的渴望,对梦想的执着,对未来的憧憬,往往就湮灭在一个如梦幻般绚烂的泡沫中。什么时候我学会了竞争,才发现了生命的意义,成熟的意义。那些流过的汗,流过的泪,在它们翩翩坠地迸裂时,盛着多少无奈的回忆。我曾抱怨,我曾愤怒,我曾嘲笑这世界,当现实给了我一记重重的耳光后,我才恍然大悟。那些成功的人,都是努力着的。努力才有希望,努力才能看见彩虹。这是关于她们的故事,蜓羽的容忍,若夏的逃避,小妖的混账,三个B-girl的成长故事。因为孤独,才会想要在一起,因为不想寂寞,才会想要手牵着手,一路走下去。          
  • 龙潭之天龙五方

    龙潭之天龙五方

    我们的世界当中、充斥着无数的未知。在记下这些东西之前、我思量再三。曾有过犹豫和感慨。面对那些莫名的、未知的事物、我曾经选择了遗忘、但是最后那种对于故去之人的敬仰、还是促使我让我记下了它们。一个故事、不是用三言两语就能概括的,也请记牢,你所看见的,只是一个故事。幸存下来的人们,他们都在守口如瓶中度过了余生。或许今天一切都是错误或者正确的开始,但是既然开始了、便让他们延续下去吧……我不明白在如今这个世界当中、为什么以科技的力量对于那些奇异的、怪诞的、吸引人的事物尚不能够完全解答。也不明白是什么样的力量足以让人的欲望泯灭。但、我始终有一种信仰……
  • 封天罗盘

    封天罗盘

    一个上古罗盘,一个风水大师。当两者碰撞在一起,一段不同寻常的修仙之旅也随之展开。古罗盘一转,再捏指一算,任何宝物的藏身之所,都将展露在左易的眼前,藏无所藏,而且,古罗盘还拥有强大无匹的封镇炼化之力。别急,古罗盘还能升级呢!升级后,威力更强大!就在左易混得风生水起之时,才惊骇地发现,古罗盘竟然是主动找上他的……
  • 混沌至尊决

    混沌至尊决

    天衍大陆,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一个以实力为尊,强者主宰的世界。一个天赋为渣的少年得混沌至宝-混沌珠,至此脱胎换骨。且看少年如何踏破这天地!!
  • 有生之年,我只爱你

    有生之年,我只爱你

    沈倾颜,我在等你,等一个诺言的实现。——林淼林淼,我在等你,等一个可以和你相守白头的理由。——沈倾颜九年后的相遇,林淼一声“颜颜”让人心酸。而沈倾颜的固执的倔强却让人心疼。如果可以重来,我可不可以不放开你的手走到最后?如果可以重来,我可不可以不轻言许下诺言等你来?我们都曾爱过,我们都曾被爱过。我们都曾哭过,我们都曾笑过。我们都曾伤过,我们都曾痛过。我们都曾在一起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