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作用机制
1)抑制髁突生长与下颌体伸长,使下颌骨生长缓慢。
2)改变下颌生长方向,对于高角病例使下颌向上旋转,对于低角病例使下颌向前下旋转。
3)促进上牙弓前移和上颌生长发育,使上下颌骨形态位置发生改变或代偿性移位。
4、牵引的3种形式
(1)垂直高位牵引主要牵引方向位于髁状突的前方,使下颌生长方向由前下改为前上,产生旋转(主要针对高角病例)。
(2)水平低位牵引主要牵引方向位于髁状突的后方,下颌向前下旋转(主要针对低角例)。
(3)斜向牵引主要牵引方向通过髁状突的中心,主要作用是限制下颌生长。如果颏兜的牵引力指向髁突下方,其矫治力将使下颌骨向下后方转动。如果不需要增大下颌平面角,则应当使矫治力通过髁突中,从而限制下颌骨的生长。如果不需要增加前下面高,可选用垂直牵引式颏觉。使用垂直牵引式颏兜可以减小下颌平面角和下颌角,并使后面高有所增加,这种类型的口外牵引适用于III类错颌患者和那些不需要增加前部垂直距离的患者。
5、矫治方法 颏兜矫治方法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以联合固定矫治器矫治反颌,而后者在临床上十分常用。
1)颏兜牵引方向:根据不同的矫治目的选用不同的方向。
2)颏兜牵引的力值:垂直高位牵引一般为300~1000g/侧,水平方向牵引800g/侧,斜向牵引大于500g/侧。牵引力值调节通过牵引皮筋的长短控制,定时更换皮筋。睡觉时使用8-10h。
6、颏兜矫治下颌过度生长 下颌生长过度型m类错鸦|分两种亚型:第一种是下颌向前过度生长、低角或平均值角面型。治疗以内收下牙列,展开上牙列矫正前牙反颌;促进后牙齿槽骨生长,使下颌骨产生向下向后旋转,矫正下颌前突。第二种是下颌向前向下过度生长,高角型,前牙开於,面下1/3较长。治疗应配合颏兜垂直高位牵引,并以颌垫压低磨牙,使下颌向前上旋转,拔牙病例较多见。对于这种错颌有时单纯正畸治疗是不能达到解除反颌的目的,而必须进行正颌手术。
(1)下颌生长过度型III类错颌矫治的观点
1)恒牙齡I初期的下颌前突型III类错颌不应急于治疗,因其生长发育尚未停止,还有许多不稳定因素,应等到生长发育结束后全面评价牙龄颌面形态,如能单纯正畸治疗解决的则以拔牙治疗,即以牙齿移动掩饰颌骨间不调问题;若是颌骨畸形严重则采用正畸与外科联合治疗的方法。
2)在恒牙列初期后开始治疗,正畸治疗有利于颌骨的进一步发育。首先对于骨性下颌前突不严重且预计下颌进一步前突的可能性不大的患者,应积极进行综合治疗。其次对于处于掩饰性矫治与外科正畸之间的边缘病例,则应进行诊断性治疗,那不急于拔牙设计,视不拔牙矫治一段时间后的牙颌反应再做进一步的矫治方案,再则,对于严重骨性下颌前突的患者则应等到生长发育完全停止后,进行正畸与外科联合治疗。
(2)颏兜矫治下领前突的评价
戴用颏兜后是否能延缓下颌骨的生长?研究证明领觉治疗过程中,下颌骨生长减慢。混合牙列期接受治疗的III类错颌患者时,下颌骨长度减少1/3。但是在青春期后接受治疗的III类错颌患者其下颌骨长度无明显变化。
年轻III类错颌患者下颌水平向生长占优势的患者在使用颏兜治疗后,其垂直方向高度有所调整,也就是说使用矫形额觉有助于增加前下面高。
7、注意事项
1)颏兜牵引有严格的适应证,只适用于轻中度的下颌前突错颌,且无明显的颞颌关节症状。
2)枕部牵引式和垂直牵引式颏兜都会对颞下颌关节区域产生一定压力。留心观察使用颏兜(或使用面具)的患者有无不断进展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症状和迹象,一旦发现,矫形治疗应立即停止,以免发生意外,另外应注意颈部有无不适。
3)颏兜牵引最佳年龄为7-9岁,一般6岁的儿童使用头帽3-6个月即有效果,变化较大,3-6个月后应考虑髁突的发育受到影响。
4)颏兜对患者的合作要求较大,需要家长配合。
5)对于年龄小的严重骨性前突也应等到成年后手术治疗。
(二)矫形面具前方牵引治疗骨性反颌
上颌骨发育不足一般可引起前牙反颌或前、后牙均反_,往往釆用前方牵引器治疗,使用口外的牵引方法使上颌骨、上牙弓向前生长发育,前牵上颌的同时抑制了下颌的生长发育,使上下颌的生长发育协调一致,这是一种积极的治疗方法。若患者有一定的生长潜力,则应使用前方牵引装置前移上颌骨或上牙列,若无生长潜力只能前移上牙列,内收下牙列来解除前牙反颌,掩饰上下颌骨的长度不调,若上颌后缩非常严重,则只能正颌手术治疗。前方牵引器最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它能在最短时间内产生最显著的疗效,因此在对大多数混合牙列早期和乳牙列晚期的骨性错颌冶疗中,采用矫形面具已成为常规方法。
1、适应证
1)适用于乳牙期或替牙期,有时亦用于恒牙早期病例。
2)上颌发育差的反颌,其尚有生长潜力的病例。
3)下颌无前突或略前突。
4)唇腭裂患者的上颌发育不足、前后牙均反颌者,需配合上颌扩弓治疗。
5)成人骨性反颌多考虑外科治疗。
2、前方牵引器的构成
矫形面具由3个基本部分组成:面具、上颌活动或固定矫治器、弹力圈。矫形面具是一种口外装置,由额托、颏兜以及连接它们的一根或两根牢固的钢制支撑杆所组成,另有一个卄字弓(橡皮圈即附着其上,对上颌骨产生一个向前下方的弹性牵引力)与支撑杆相连,呈"卄"字形。额托和卄字弓的位置可通过螺丝钮调节。
3、上颌前方牵引的作用机制 利用口内活动或固定矫治器将上颌牙弓连为一体,使用橡皮筋与口外前方牵引器连接,通过上颌前方牵引剌激上颌骨及其周围骨缝发生改建,促进上颌骨的发育,由于骨缝的方向为前上至后下,引起上颌骨向前下增生,骨缝分开增宽,缝间新骨沉积。随着上颌骨牵引方向的改变,上颌骨可以旋转。如下颌平面角较小,反覆颌较深,可在上颌磨牙区牵引,使后牙槽突垂直生长,增加高度;反之,如下颌平面角较大,反覆颌较浅,可将牵引力点移至上颌尖牙的近中,使上颌前移,上颌平面向前下倾斜。也可前移上牙列,纠正磨牙关系。同时,由于上颌前方牵引以额部和领部为支抗,下颌受巨作用力可向后向下顺时针旋转生长,使前下面高有所增加,下切牙舌向倾斜。面具能产生以下一种或多种疗效。
1)矫治正中颌位和正中关系位的不一致,通常对于假性m类错颌患者,耀关系能迅速得以调整。
2)上颌骨前移:常常比原来前移1-2mm。
3)上颌牙列的前移。
4)下切牙舌向倾斜,有前牙反_的患者更是如此。
5)促进下颌骨向下后方生长,使前下面高有所增加。
上颌恒中切牙萌出时所处的牙齿发育阶段是最适合进行面具治疗的时期,此时,下颌切牙已萌出。通过治疗使切牙在水平和垂直方向建立正确的咬合关系。对于轻度到中度的III类错颌患者,在建立了4-5mm的正常覆盖关系后,才能停止使用面具。在治疗后的早期阶段,覆盖关系不太稳定,会有一些复发,因此,在整个保持阶段,我们将尽一切努力使这种正确的覆盖和覆颌关系得以维持稳定。对于开始治疗时即有前下面高不足的病例,这种变化常是有利的,而对于开始治疗时前下面高本就过大的患者,这种治疗效果就不理想。目前还没有临床研究显示长时期的使用面具治疗对下颌生长有抑制作用。
4、前方牵引器的使用方法
(1)前方牵引的时机
上颌前方牵引的最佳年龄是6-8岁,治疗时间应愈早愈好。一般男孩子14岁之前均有机会将上颌牵出,女孩在13岁之前也有机会将上颌牵出,超过此年限的多数是将上颌牙弓牵出,以此恢复前牙的覆颌、覆盖。
(2)前方牵引的方向
因为上颌矢状向生长方向为向前向下(与崎平面呈37°),所以前方牵引的方向为向前、向下,与上颌生长方向一致。对于反覆盖较大的患者方向应与開平面一致。但由于某些畸形特征不同,牵引的方向及着力点应适当改变,其目的是使作用力线与上颌阻力中心构成不同的位置关系,可使上颌骨向前移动或在向前移动的同时产生一定的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旋转,以达到矫治目的。从尖牙斜向下与颌平面呈37°,牵引线既经过上颌牙弓的阻力线也经过上颌复合体的阻力中线,沿此方向牵引上颌牙弓和上颌复合体将沿牵引线平动而无旋转,牵引线经过上颌复合体的阻力中线,位于上颌牙弓阻力中心的前方,牵引角度小于37°,沿此方向牵引上颌牙弓和上颌复合体将沿牵引线平动并且向前方旋转,牵引线经过上颌复合体的阻力中线,位于上颌牙弓阻力中心的后方,牵引角度大于37°,沿此方向牵引上颌牙弓和上颌复合体将沿牵引线平动并且向后方旋转,所以应根据矫治的目标调节牵引线和阻力中心的位置关系。
(3)前方牵引的力值单侧300-1500g不等,乳牙列一般为300-500g,混合牙列为500-1000g,恒牙早期为1000-1500/。
(4)前方牵引的时间开始的4-6个月中几乎需要全天戴(每天约20h),此后可以仅在晚间戴作为辅助治疗。一般来说,每天12-16h。每日牵引的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牵引的效果。
(5)前方牵引的周期3-6个月。可配合扩弓如螺旋扩弓器、四眼簧扩弓器等,应用于方丝弓一般加舌弓以保持牙弓形态。
5、注意事项
1)前方牵引解决颌骨异常,前牵结束后再行牙齿的矫正。有时也可以同时进行。
2)下颌的反作用力对于低角病例和平均角病例比较有利,而对于高角病例则需使用高位头帽#觉牵引,控制其旋转,以避免成为长面型。
3)乳牙列注意前牵的方向以及着力,并适当减小牵引力。
4)面具持续地使用9-12个月以上是不妥当的。
5)反覆辑较深的反颌要配合颌垫(多为非解剖式颌垫或半解剖颌垫)。
6)替牙期若有乳牙松动则以第1磨牙和恒切牙固定牙弓,进行前方牵引。
7)恒牙列固定矫治器的方丝应加上切牙的冠舌向转距,以控制切牙的唇倾。
8)前牵结束后应继续戴前方牵引器保持一段时间,保持的方法有简易的保持器,FR(型矫治器或颏兜。
第三节 前牙深覆盖
一、概述
前牙深覆盖是指上前牙切缘至下前牙唇面的水平距离超过3mm者。前牙深覆盖是一种常见的错颌症状。前牙深覆盖时磨牙关系多为远中关系,并常伴有前牙深覆颌。前牙深覆盖、磨牙关系中性的情况较为少见。
(一)病因
造成前牙深覆盖的原因是上下颌(牙弓)矢状关系不调,上颌(牙弓)过大或位置向前,下颌(牙弓)过小或位置向后。上下颌骨(牙弓)关系不调,常受遗传与环境两方面因素的影响。
1、遗传因素 前牙深覆盖与其他错颌类似,一般与遗传因素有关。牙的大小、数目、位置受遗传因素的控制较强。严重的骨骼畸形,如上颌发育过大,下颌发育过小也受遗传因素的。
2、环境因素
(1)局部因素!包括口腔不良习惯和替牙期障碍。
某些口腔不良习惯:如长期吮拇指、咬下唇及舔上前牙都可给上前牙长期施以唇向压力,导致上前牙唇向倾斜;同时使下前牙舌向倾斜、拥挤,从而造成前牙深覆盖。
下颌乳磨牙早失:可使下牙弓前段变小,导致前牙覆盖增大。
萌出顺序异常:如上颌第一恒磨牙早于下颌第一恒磨牙萌出,或上额第二恒磨牙早于下颌第二恒磨牙萌出,或上颌第二恒磨牙早于上颌尖牙萌出,均可能造成远中陽,使前牙呈深覆盖。
下前牙先天缺失:可造成下颌牙弓前段变小,下颌牙弓后缩,前牙深覆盖。
上颌前牙区多生牙:可使牙弓变大或引起上颌切牙唇向错位,导致前牙深覆盖。
(2)全身因素:鼻咽部疾病造成上气道部分阻塞而形成口呼吸,口呼吸时头部前伸,下颌连同舌下垂、后退,久之形成下颌后缩畸形。口呼吸时,由于上前牙唇侧和上后牙腭侧失去了正常压力,两侧颊肌被拉长压迫牙弓,可形成上牙弓狭窄、前牙前突、腭盖高拱,最终表现出前牙深覆盖,磨牙呈远中关系。
全身性疾病:如徇偻病、钙磷代谢障碍等,可使肌张力和韧带张力减弱,引起上牙弓狭窄,上前牙前突,磨牙远中关系。
(二)临床表现
前牙深覆盖由于病因,机制不同,临床表现也有所不同。单纯性前牙深覆盖,上颌无前突,磨牙关系为中性。上颌前突不明显,下颌后缩,前牙深覆盖。上前牙唇向倾斜、突出,后牙为轻度远中開关系,前牙深覆盖。上颌明显前突,后牙为完全远中颌关系,前牙深覆盖过大。前牙深覆盖常伴有前牙深覆颌。畸形较轻的患者表现为上牙弓前突,口唇闭拢困难;畸形较重的患者表现上唇翻卷、短缩并出现开唇露齿。
(三) 诊断
1、前牙深覆盖的分度 前牙深覆盖根据其深覆盖量的多少可将其分为三度。
I度深覆盖:上前牙切缘至下前牙唇面的水平距离在3~5mm。
II度深覆盖:上前牙切缘至下前牙唇面的水平距离在5~8mm。
III度深覆盖:上前牙切缘至下前牙唇面的水平距离大于8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