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64000000003

第3章 元素(3)

门捷列夫年过七旬后,积劳成疾,竟双目半盲。他每天从清晨工作到下午5:30,吃完饭后继续工作到深夜。1907年1月20日凌晨5时门捷列夫不幸与世长辞。他是在书桌前死去的,去世时手里还握着笔。送葬那天,队伍前面抬着一张巨大的元素周期表。自发参加送葬的群众达几万人。

第一号元素——氢

早在16世纪就有人注意到了氢。曾经接触过氢气的人也不止一个,但当时人们把所有接触到的气体都笼统地称作“空气”,因此,氢气并没有引起人们注意。直到1766年,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卡文迪许用6种相似的反应制出了氢气。这些反应包括锌、铁、锡分别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同年,他在一篇名为《人造空气的实验》的研究报告中谈到这种气体与其他气体性质不同,但由于他相信燃素学说,不认为这是一种新的气体,而认为这是金属中含有的燃素在金属溶于酸后放出的“可燃空气”。事实上,法国杰出的化学家拉瓦锡于1785年首次明确地指出:水是氢和氧的化合物,氢是一种元素。并将“可燃空气”命名为“Hydrogen”。这里的“Hydro”是希腊文中的“水”,“gene”是“源”,“Hydrogen”就是“水之源”的意思。它的化学符号为H。我们的“氢”字是采用“轻”的一边,并把它放进“气”里面,表示“轻气”。

氢元素的原子序数是1,排在元素周期表第一号位置上。它也是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只有1。

在自然界中氢是非常丰富的元素,氢在自然界多以化合物形态出现。在地壳10千米范围内(包括海洋和大气)化合态氢的重量组成约占1%,原子组成占15.4%。化合态的氢的最常见的形式是水和有机物。自然界游离态的氢却数量极少。在空气中,氢气的含量不多,约占总体积的5‰。所以想要得到大量的氢气只能人工制取。天然气、煤炭、石油、生物质能等,都是氢气的有效来源。氢气的主要来源是水,而氢气燃烧后的产物还是水,因此,氢是可再生而有无任何污染的最佳能源。

氢气是所有气体中最轻的气体。在0℃、1个大气压下,每升氢气重0.09克——仅相当于同体积空气重量的1/14.5。氢气的这种特性很早就引起人们的注意。18世纪,法国化学就把氢气灌入猪的膀胱中,制得了世界上第一个氢气球。在航空技术不发达的那个时期,人们正是利用这些氢气球来实现人们的飞天的梦想的。现在,人们大量利用氢气球进行高空探测。在气象台,人们差不多每天都要放几个氢气球,探测高空的风云。

随着对氢的逐步深入研究,人们发现氢不是单独存在的,它存在着同位素。自然界中氢存在着三种同位素:氢也叫氕,符号为“H”;氘,符号为“D”;氚,符号为“T”。它们的性质相同而质量完全不同,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1、2、3。通常所说的氢(氕),在氢的同位素中占98%~99%,氘占0.02%,氚极少。普通氢原子原子核内只含有一个质子,而氘原子原子核内除了含一个质子外,还含有一个中子。氘俗称重氢。在原子工业中,氘和氚有着重要的作用,氘和氧形成的重水是重要的中子减速剂,氘也是氢弹的主要原料。氘和氚还能进行热核反应,放出巨大的核能。我国1967年爆炸成功的氢弹,其中就有氘和氚。氘和重水还是很重要的示踪材料。

氢的性质很活泼,能和大多数元素反应,形成氢的化合物。氢涉及的领域很多,如化工、有机合成、空间技术、原子能、冶金和半导体材料生产等工业技术。

氢气还是合成氨的重要的材料,氨是重要的化学肥料。

氢是很强的还原剂,它能从许多金属的氧化物、氯化物中夺取氧和氯,使金属游离出来。钨、锗、硅就是用这种方法制取的。

原则上,凡是破坏碳键的都可以用氢。色泽、气味不好的低劣油脂经过氢化就会变成制皂的合格原料——硬化油。植物性油脂氢化以后,可以变成美味可口的营养丰富的人造黄油。

氢是很好的染料,燃烧1克氢,可释放16千焦热量,大约是航空汽油热值的3倍;氢是一种无污染的燃料,它燃烧后的产物是水蒸气,不会像煤炭和石油那样,因燃烧产生大量的废气而污染自然环境;氢燃料重量轻,用作航天、航空等高速运输工具的燃料,是最适宜不过的了,可以使载重和自重比成倍地提高;氢用途广泛,适用性强,除了用于普通飞机和地面交通工具以外,还可以利用管道输送给家庭作为做饭、取暖和空调的能源;氢在运输和储存方面都很方便,用管道输送损失小。根据测算,用管道保存和输送氢气的费用,还不到电力输配费用的1/2。

氢是一种高密度能源,一般说来,生产氢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因此,必须寻找一种低能耗、高效率制氢方法。安全、高效、高密度、低成本的储氢技术,是将氢能利用推向实用化、规模化的关键。目前研究较多的是电解法、光解法、热化学法、光催化法等。

制取氢最好用分解水的方法取得,因为整个地球上水的储藏量极为丰富。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氢的源泉。

电解法是广泛采用的方法。每制取1立方米的氢约消耗0.9升水,纯度可达99.99%~99.999%。缺点是原料要纯水,而海水中含大量的氯离子和钙离子,需要预先将海水纯制。另外,效率低,要消耗大量电力,投资和生产费用高,经济上不合算等。

光催化法是利用太阳能将水分解。太阳能以1353瓦/平方米的固定常数射到地球,由于大气层的吸收,实际能量比这要小。但只要设法集中使用,已经足够大了。

事实上,两周****到地球上的太阳能就相当于全世界现有有机燃料的储量。除约0.03%从光合作用转化为化学能外,绝大部分用以加热大陆和海洋的表面。光催化法需要辅以无机材料如TiO2、S2TiO3等。氢虽然是一种理想的燃料,但实践起来还有不少困难,用它来取代现有燃料还有个过程,因此我们说它是未来的新型燃料。

火焰空气——氧

氧气是空气的组成成分之一,无色无味。氧气比空气重,在标准状况(0℃和大气压强101.3千帕)下密度为1.429克/升,能溶于水,但溶解度很小。

氧气能与很多元素直接化合,生成氧化物。

氧气是人和动植物维持生命所必需的气体。氧气的用途非常广泛,它可用于医疗和高空飞行,纯氧可用于炼钢和切割、焊接金属,液氧用作火箭发动机的氧化剂。

生产上应用的氧气由液态空气分馏得来。实验室借含氧盐类(******、********等)受热分解来制取氧气。

氧气的发现经历过一段曲折的过程。18世纪初,德国化学家施塔尔(1660~1734年)等人提出“燃素理论”,认为一切可以燃烧的物质由灰和“燃素”组成,物质燃烧后剩下来的是灰,而燃素本身变成了光和热,溢散到空间去了。这样一来,燃烧后物质的质量应当减轻,但人们发现,在潮湿的空气中放置的铁块的质量不是减轻,而是增加了,锡、汞等燃烧后,也都比原来重。为什么燃素跑掉后,物质反而会增加呢?随着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金属的冶炼和煅烧在生产实践中给化学提出了许多新问题,冲击着燃素理论。

舍勒是氧气的最早发现者,他在1773年就用两种方法制得了比较纯净的氧气。第一种方法是将硝酸钾、硝酸镁、碳酸银、碳酸汞、******加热,就会放出氧气。第二种方法是将黑锰矿(二氧化锰)与浓硫酸共热,产生氧气。接着,他对氧气的性质作了研究,他发现,当一种物体在这种气体中燃烧后,这种气体便消失了,所以他把这种气体叫做“火焰空气”。舍勒的研究成果发表在《论空气和火的化学》中,但这本书被出版商延误,直到1777年才出版。而英国化学家普里斯特利于1774年发现氧气后,很快就发表了论文,时间比舍勒还要早。现在,化学史上都认为舍勒和普里斯特利各自独立地发现了氧气。由于舍勒是燃素学说的信奉者,所以他认为燃烧是空气中的“火焰空气”与燃烧物体中的燃素相结合的过程,火是“火焰空气”与燃素形成的化合物,因此,舍勒与普里斯特利一样,虽然发现了氧气,但是都未能对燃烧现象作出正确的解释。

舍勒的生命是短暂的,但他所取得的成果却相当多,他一生发现的新物质有30多种,这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在舍勒一生的发现中,最为突出的贡献是发现氧气和氯气。

瑞典科学家卡尔·威廉·舍勒出生于斯特拉尔松城,地处当时瑞典王国波美尼亚境内。他的父亲是瑞典商人,在城内有一家商店。父亲认为他有开药店的才能,14岁就送他到药房当学徒。

舍勒早年曾在哥德堡、马尔默、乌普萨拉、斯德哥尔摩等地的药房短期工作过,大部分时间是在小城镇彻平的药房工作,大量实验研究也是在彻平进行的。舍勒经常处于穷困之中,大量的实验工作是用简陋的仪器在寒冷的实验室中进行的。他还经常在夜里工作,这大大损害了他的健康,他得了哮喘病,并在1786年5月21日病故,终年仅44岁。

舍勒去世后,瑞典人十分怀念他,在他150周年和200周年诞辰时,给他举行了隆重的纪念会。在科平城和斯德哥尔摩都为他建立了纪年塑像,在他墓地前方有方形墓碑。碑上的浮雕是一个健美男子高举着一把燃烧的火炬。

一、为什么火会灭

一天夜里,舍勒在药店的实验室里,做自己已经安排好的实验。

药店里非常寂静,店门早就关了,店主和店里的小伙计们也早就睡着了。舍勒一个人兴致勃勃地拿着那些瓶瓶罐罐做试验。

他把上次做试验的密闭容器放在水槽里,水涌入了容器到其1/4处停下来了。这个密闭容器是前几天他放入湿铁屑的容器。现在铁屑生锈,空气减少了1/5。他又把一支蜡烛在容器中剩下的4/5空气中点燃,怎么回事,蜡烛居然不能燃烧。难道剩下的空气和那1/5空气不一样吗?

这是为什么?带着这样的思考,他又开始了另一个试验:他从一只盛满了水的大罐子中,取出一小块蜡状的磷。磷这种物质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如果把它暴露在空气中它很快就会自己燃烧起来。所以化学家们一般会把它保存在水里,而且每次取用时也都是在水里切割。

舍勒拿刀插进罐里切下一小块磷。他把这一小块磷放进空烧瓶里,塞上瓶塞,然后把烧瓶在一支蜡烛上加热。烧瓶中的磷很快熔化,在瓶底摊成一片。又过了一会儿,磷开始燃烧起来,发出一阵明亮的火焰,放出白色的浓烟。很快,这些浓烟沉积在瓶壁上变成了一层白霜。整个试验过程很快就完成了。磷立即烧尽变成了磷酸。

这个试验变化很明显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可是舍勒似乎并没在意。因为使磷燃烧,观察燃烧的现象,这在很久以前对于他来说就已经不是第一次。现在他感兴趣的不是燃烧的现象,而是烧瓶中的空气在磷燃烧时有什么变化。

烧瓶冷却后,舍勒立刻将瓶口的一端没入水槽中,然后拔去瓶塞。这时候,奇怪的事情又发生了:水槽里的水进入瓶中只填充了烧瓶体积的1/5。

“又是一样!”舍勒喃喃地说,“还是1/5的空气不知道去哪了,水涌进来补充了这些空气剩下的位置……”

奇怪!无论舍勒把什么东西放在密闭的容器里燃烧,总会看见一种相同的现象,即容器内的空气会在燃烧中少掉1/5。烧瓶是用塞子塞严的,瓶里的空气怎么能够跑掉呢?它会跑到哪里去呢?

为了弄清这些,舍勒又开始了另一个试验。他这次想在密闭的容器中燃烧另一种易燃物质——金属溶解在酸中时发生的那种易燃的气体。

舍勒很早就掌握了这种易燃气体的制取方法,所以他能很快就制取到这种气体。舍勒把一些铁屑放进一个小瓶里,然后往铁屑上浇了些稀硫酸溶液。然后他用一个带孔的软木塞把瓶口塞住,并且通过这个孔插上了根长长的玻璃管。瓶里开始反应铁屑吱吱地响,酸也开始沸腾,冒出银色的气泡来。

舍勒用一支蜡烛点燃玻璃管冒出的气体,气体燃烧起来形成一个苍白色火舌。

接着,舍勒把小瓶放进一只盛水的玻璃缸里,又用一只空烧瓶倒扣在火舌上面。烧瓶的口直插进水里,这就使瓶外的空气无法进入瓶中,而那气体就在密闭状态下燃烧。

烧瓶刚一罩到火焰上,玻璃缸里的水立刻往瓶里涌。上面的气体燃烧着,下面的水不断地向上升。水越升越高,那气体所生的火焰也越来越暗。最后,火焰完全熄灭了。这时候,舍勒发现涌入瓶中的水也只占烧瓶体积的1/5左右。

“这样,”他想,“假定由于我不知道的某种原因,而致使空气在燃烧的过程中消失了。可是,为什么消失的只是一部分空气,而不是全部所有的空气?那剩余的气体不是还够燃烧很久吗?铁屑还在响,小瓶里的酸还在沸腾,反应也还在进行着。现在我只要在通畅的地方,把那易燃气体点着,它肯定还会开始燃烧起来。那么,在烧瓶里面,它为什么就要熄灭呢?烧瓶里还剩下4/5的空气呀?”

舍勒心中常常产生的一种模糊的疑念,此时又在他脑海里闪现了一下“这么说,瓶里剩下的空气和那在燃烧中从瓶里消失的空气肯定是完全不同。”

舍勒想再准备进行几种新试验,把自己的想法彻底检验一下。可是看了看钟,时间已经不允许了,他叹了口气,停止了工作,开始动手收拾试验用的仪器和药品。

同类推荐
  • 播音创作基础训练教程

    播音创作基础训练教程

    播音主持专业教学自20世纪60年代滥觞于北京广播学院,得益于一代代播音教学岗位巨擘、大师、前辈、同侪的矻矻致力,薪火相传,而今已迈入枝繁叶茂、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盛年。现如今,播音主持学术理论大架已然形成,同业人在科学承继中前瞻、出新与发展,一批又一批播音主持人才走出象牙塔,在广播电视一线挥洒着智慧和才情。这是广播电视事业兴旺发达之兆迹,也是播音主持后备人才培养之方略。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正未有穷期;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亦跨越常往,继续抒写着一代风流。瞻前顾后,于今天在播音主持岗位上奋争了35个春秋的我辈,欣然中自是慨当以慷。
  • 滋润教师心灵的情感美文

    滋润教师心灵的情感美文

    本套丛书共四本,在原书的基础上进行修订、补充,从提高教师人文素质入手,力求在心灵情感、育人智慧、教育艺术等方面,对千万教师进行由表及里、层层深入的滋养和浇灌,希望借此培育出一批彰显人格魅力的知名教师和教育专家。《中外教育名家的教育智慧(修订本)》:编者放眼人类教育进程,遴选出对教育产生重大影响的近百位教育名家,对其生平、教育思想、学术成果等进行介绍评说。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数不清的教育大家,手擎着大旗,浓书着历史,描绘着蓝图,才有了今日教育的巨大进步。他们站在教育的殿堂里,发出的宏音,留下的足印,历史永远都不应该忘记,也不会忘记。
  • 青少年最想知道的100个著名人物

    青少年最想知道的100个著名人物

    从佛祖在菩提树下人生的意义,到达尔文用毕生心血造就进化论,区别人猿;从呼唤知识的第一人培根,到现代哲学之父笛卡儿;从边走边唱的盲人诗人荷马,到倾倒东西方的爱国诗人泰戈尔……人类的精英们总是走在探索与追求的奋争前沿,他们是全人类的脊梁,是最顶级的精英人物。
  • 苏培锦诗文杂抄

    苏培锦诗文杂抄

    本书分为学术篇;寄语篇;人生篇;情谊篇;诗歌篇;电视篇。内容包括:从社会需要出发,改革语文教学、涓涓春水浇心田、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思维、改进作文批改方法实验报告、语文教学二题等。
  • 广播电视写作教程

    广播电视写作教程

    《广播电视写作教程》得到湖南省特色专业建设专项资助,为培养广播电视专业学生和实务工作者的“笔头功夫”量身定做。详细阐述广播电视新闻、广播文艺文本、电视综艺节目文本、电视纪录片台本.广播电视短剧、广播电视主持人节目台本、广播电视策划文本、广播电视经营文本,以及广播电视公务文书、事务文书,公关文书等文章的基本原理和写作要诀,内容全面,理论深刻,举例精当,条分缕析,行文流畅,可读性强。高校相关专业的理想教材,亦适合业界人士使用。
热门推荐
  • 如墨似香:好久不见

    如墨似香:好久不见

    “我们回到从前好不好?”,“不,我们回不去了,如墨,你还小吗?我们真的回不去了。”,相信我,只要你愿意,我还是从前的我,我们重新开始好不好”,她笑了笑:“你怎么还是那么小孩子啊,你怎么还是那么幼稚啊,你快走啊,永远不要在出现了……”她强忍着眼泪,他终于沉默了,他转身,一小步一小步的迈着,忽然他停下来“如果你累了,别忘了还有我。”说完这句话,他很快的跑开了,风吹落了落叶,吹落了他的眼泪,她在原地苦笑着说:“如果我现在就说我累了呢?如墨,对不起…"【姐弟恋,微虐文】
  • 穿越之仙尊女帝

    穿越之仙尊女帝

    她曾经血战杀场如同死神,意外死去的她居然穿越了?灵力什么的,全新世界观,不受宠的五小姐!?为什么还有修仙?她表示她的三观已经崩坏,努力变强的同时,收获了纯情小王爷一只,不错不错~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初夏,你是本大爷的

    初夏,你是本大爷的

    我说过,你是本大爷的,想跑也没用!我还会回来的!
  • 封天王座

    封天王座

    一张王座,镇压千古,沉沦万世!无人能过的远古之灾,王座沉沦,是毁灭还是希望。解开尘封的记忆,登临巅峰之路,一代天骄的崛起,见证强者的诞生。“以吾血,洗青天;以吾身,镇千古。”这是强者的呼声。一拳天地尽可灭,一指点出浩瀚天。神王像下三叩首,生死门前莫忘归!新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拜谢。
  • 龙家主母:我是情报科大BOSS

    龙家主母:我是情报科大BOSS

    龙小小本是懒惰成性的高智商人才,大学专业人力资源,人生目标复合型高级打杂小妹——文员。最喜欢的事,躺着不动,最大的理想,躺着不动还有人送饭。一朝穿越,龙小小奸诈狡猾,头脑灵活善用,手段高端毒辣,日常工作龙堡丫鬟,爱好装疯卖傻,口蜜腹剑。副业,盾国商甲之首——代号:金陵,微风情报所的幕后老板——代号:笑容,龙堡的头号竞争对手。
  • 少年曾爱你

    少年曾爱你

    你在的地方,便是我的心之所向。少年,我曾爱你。以后,也会一直爱。
  • 第12夜之天方夜谭

    第12夜之天方夜谭

    侦探程启思的表弟在伊朗博物馆工作,却突然传出失踪。受姨妈托付,程启思前往伊朗寻找下落不明的表弟,“巧遇”神秘心理学家钟辰轩。两人目睹了博物馆老馆长的离奇死亡,随即卷入一连串杀人事件,死者都被剖开胸膛,取走内脏。神秘沙漠中海市蜃楼的华美宫殿、染血的羊皮纸、人头鸟身的黄金首饰、装着人体内脏的银盘……众多线索注定勾勒出一个诡异而凄美的《天方夜谭》!
  • 迷失战纪

    迷失战纪

    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人类是渺小的,我们被迫卷入了很多事,可我们一直无知无觉。不过这个世界上没有永恒,有的只有变化。进化开始了,不仅在肉体上,也在精神上。而迷失也开始了,这个世界,实在是太复杂,太复杂……(长篇小说书群:559440058)
  • 篮球与少年

    篮球与少年

    50次出手,得到60分,科比用最科比的方式完美谢幕。伴随着我们无数青春岁月的科比退役了,一个时代就这么结束了。伤感之余,内心里也有种冲动想要抒发。谨以此文,来缅怀我们消逝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