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62600000029

第29章 至死不渝 尼克索

作者简介

马丁·安德生·尼克索(1869—1954),出生于哥本哈根的一个工人家庭,很小时便开始做工谋生,当过牧童、雇工、鞋匠、泥瓦匠。中学毕业后当教师,同时开始文学创作。一九六年代表作长篇小说《征服者贝莱》发表,反映丹麦的工人运动。一九一七年开始发表长篇小说《狄蒂—人类的孩子》。曾数次访问苏联。德寇占领丹麦时期,被捕入狱,狱中开始创作长篇小说《红莫尔顿》。一九四三年越狱逃到瑞典,后又流亡苏联,二战后回到丹麦。

我们常常听说,在我们的时代,一个人只要有才能,就能为自己开辟道路,天才是不会埋没的,它可以获得一切发展的机会。说这种话的通常是那种人,他们想要证明我们的社会已经这样完善,以致每一个人在这个社会里都是各得其所的。

我每逢听到这种话的时候,不由回忆起许多在为了生存的殊死斗争中不幸牺牲的人。假使有一小部分埋没在民间的卓越天才能够充分发挥出来,那么整个世界今天也就不会是这个样子了。

昔日的谚语说得对,哀悼没有生出来的孩子是毫无意义的。但是,看到天才出现以后,虽然他为了保存自己进行了英勇的斗争,仍旧不得不牺牲在最平淡的日常生活的残酷压迫下,难道这不令人悲痛吗?

在幼年时代,我不止一次听到成年人讲到天才的音乐家,包恩。他是一个普通农民,住在博恩霍姆岛的北部。岛上的居民几乎人人都知道他的命运。包恩善于演奏任何一种乐器,他能用完全不是乐器的东西,例如普通的木板,窗上的玻璃以及空瓶,奏出种种的曲调。他自学了记谱法,能把听到的曲调当时记下来。包恩创作了不少乐曲,并且改编了其中的一些曲子供乐队演奏。他组织了一个大型乐队,自己担任指挥,不久这个乐队就闻名于全岛。但他同时又当农民,辛勤地耕种着自己的小小一块土地。

包恩并不埋怨自己的命运,但当然也希望他的音乐作品能够问世。所以当牧师把他的某些作品送到首都专家手里去的时候,包恩并不反对,反而焦急地等待着回音。然而回音始终也没有等到。大概是人家认为他的作品没有什么了不起吧。包恩也就渐渐地不把这事放在心上了。

但过了几年之后,包恩有一天到城里去,看到一本新创作的乐谱,他发现就是他自己送到首都去的那些曲子,著名的作曲家只是稍稍把它们改头换面就冒充是自己的作品了。

包恩回到家中,把他所有的一切乐器抓起来摔得粉碎,焚毁了所有的乐谱和草稿,并且任何时候都不准他的儿子想到音乐上面去。如果可能的话,他恨不得从他们身上把他所教的一切都挖出来。

从这天起,包恩对音乐恨透了。只要听到音乐的声音,他的脸立刻就会变得不可辨认。他看到有乐师从他家门口经过,就要大发脾气,摔毁手边的一切东西。从前包恩是个极其虔信上帝的人,但现在不再到教堂去了。他听不得歌声,只要风琴声一响起来,他就会像有病的狗一样哀号。

包恩有八个儿子,一个比一个矮一点,就跟管风琴上竖立着的管子一样。他们都有高度的音乐天赋,特别是最小的一个,雅奴斯。这个四岁的小男孩真是个音乐天才。农民包思和他的儿子们常在盛大的节日或纪念日演出,成绩很不错,所以包恩梦想着建立一个世界上从来不曾有过的乐队。

现在,孩子们遇到了困难时期。仿佛自然界本身反对毁灭这样的天才似的。父亲在音乐事业上的挫折,使孩子们对音乐产生了更加强烈的愿望,这种愿望在他们身上以不同方式表现了出来。但是孩子无论用什么巧妙办法来掩盖,父亲总还是能捉住他,并且常常用棍子无情地惩治这个罪犯。小雅奴斯曾经从父亲手中抢救出一管长笛,藏在一个偏僻的地方,只有当他确信附近连一个人都没有的时候,才把它取出来。他在小山坡上掘了一个地洞,他想要吹奏的时候就躲到里面去,他觉得这里十分安全。可是有一天父亲到底在洞里找到了儿子。他夺过儿子的长笛,用木屐踏得粉碎,并在盛怒之下狠狠地揍了雅奴斯一顿。

包恩开始饮酒了,在家里变成一个十分令人讨厌的人。只有醉得很厉害的时候,他才恢复到以前那个包恩的样子,那时他就会夸耀自己,卖弄音乐上的种种技能。

儿子们一有机会,就一个个地离开了家。他们有的去当雇农,有的去当石匠,但仍然都迷恋着音乐。他们谁也不敢再回到家里来了。

弟兄中间最小的雅奴斯刚刚长大,他们就成立了一个乐队。这个乐队由雅奴斯担任指挥,很快他们就在全岛闻名了;不仅博恩霍姆北部,连南部的居民也在节日和举行宴会时邀请他们弟兄演奏,我就是幼年时在南部遇到他们的。他们总是徒步去演奏。他们一边走,一边奏着快活的乐曲,精神焕发地踏着拍子行军似地前进。一个孤单单的小牧童,忽然听到传来绝妙的音乐声,地平线上闪出年轻的八个弟兄,这对他是一种多么高兴的事情啊。

一天早晨,人们发现老头子包恩在一所大房子窗前的草地上死了,头天夜里他的儿子们在这所房子里为了庆祝一个节日演奏过,包恩是偷偷到那里去听他们演奏的。有些人认为老头子是在盛怒之下中风死的,有些人认为他是由于剧烈的精神激动而死的。

我几乎已经忘记这段故事了。它像地层一样埋在我的意识深处,上面覆盖了无数后来的事件和体验。

去年冬天的一个星期日,我到一个全家已在瑞士侨居很久的同胞家里去作客。我们先是吃午饭:吃的是绝妙的丹麦式肉丸子汤,洋姜浇汁的两种肉(为了招待客人嘛!)。饭后我们坐在主人的工作室里,吸着瑞士烟,心情非常舒畅,觉得跟在家里一样。

“能听听我们祖国的消息倒不错,”主人一边说,一边开始转动收音机。“可惜白天不太容易听到我们小小丹麦的电台。这真是怪事,我们丹麦人似乎用不着害怕白天的亮光啊。”

他用那么伤心的语调说话,惹得我不由得笑起来了。

“你试一试短波吧,”女主人以逗他的口气建议说。“也许那里比较容易听到你们那农民的丹麦。”

他把收音机的指针一会儿转到这台,一会儿转到那台,来寻找所需要的波长,这时往往会突然发出一些意外的怪声音来:从伦敦传来爵士音乐的声音,从肯尼古捷豪森传来鼻音很重的哀号声;有时还会猛然发出那来一种片断的音乐声,使我听了浑身起鸡皮疙瘩……后来忽然听到沁人心脾的悦耳的舞曲节拍,但立刻又中断了……

“丹麦在这儿哩!”主人兴奋地嚷起来,并且开始仔细地寻找播送刚才那个乐曲的电台。

我们又有好几次听到这支委婉动听的华尔兹舞曲,可惜几拍过去之后又消失了……这种美妙圆滑的声音再不出现,我们的主人白白地继续寻找了半天,嘴里拼命骂着———这种骂法只有我们的同胞才擅长的。

我所听到的华尔兹节拍,使我回忆起许多年前我在博恩霍姆岛的童年生活……那是一个丰收节的晚上。我贴着墙,躲在谷物干燥室里,免得人们发现我这个小小的牧童,赶我去睡觉。谷物干燥室变成了舞场。桌子上坐着一个年轻的石匠在拉提琴,一对又一对的舞伴围绕着他飞也似的狂舞。主人和那个脸上总带着迷人酒窝,体格丰满的女工卡罗丽娜跳舞。工头陪着主人的年轻老婆跳舞,只同她一个人跳(真不要脸!)。小伙子跳得满身大汗,跳完之后只好把上衣脱掉。

“喂,给我们拉一个爱情华尔兹吧!”有个人喊。

“给我们拉一个你自己编的华尔兹吧!我们大家请求你广人人都喊起来,彼此抢着说,并且还鼓起掌来。

于是石匠把提琴放在下巴颏底下,重又演奏起来。他闭着眼睛拉着,左右摇晃着,仿佛在梦中拉出了这种婉转的,热情的琴声。主人同年轻的女主人跳着,她把头垂在他肩上,这样就解除了我的儿童心理上的沉重负担,可见她仍旧是爱他的。工头现在跟自己的意中人卡罗丽娜跳了。这本来是爱情华尔兹嘛!这样一来,一切就归于正常了。这两对舞伴以及别的人的步法都惊人地平稳而美妙。

妇女们带着悠然自得的神气旋转着,男人们兴奋地顿着他们的鞋后跟。

那一夜我几乎没有睡,第二天在牧场上的一簇刺花李下坐了一整天。从早到晚令人生厌地下着毛毛雨,牲口停留在附近,仿佛向我要找避雨的地方。它们背着风掉过头来,无精打采地咀嚼着反刍的食物,蒙蒙的细雨不断地落在它们身上。

我把东家的旧雨衣披在头顶上。刺花李灌木丛虽然滴着雨水,但我遮掩得很好。这一整天我都在迷迷糊糊半睡状态中度过,间或勉强微微睁开眼睛看一看畜群。我的思想乱成一团,脑子里仿佛有木马在旋转;舞场和一对对旋转的舞伴忽隐忽现,充满了华尔兹的美妙声音……这支华尔兹曲仿佛在血液里引起了乱哄哄的回声,它和一夜未睡而疲倦了的心房的哆哆跳动节奏一致地响着,它把鞋后跟的踏步声,女人尖声的欢笑,以及灯火周围一股股发亮的灰尘糅合在一起了……后来,我害怕了,喉咙好像被掐住了似的,我想象头天夜里那样喊叫起来,因为那时,不知谁用两只有力的大手把我这个小孩子从长凳下的地上拉起来,放到了床上去……

此刻,我听到我的朋友不再寻找波长,关上了收音机的时候,我才清醒过来,沉重地叹息了一声,几乎也要喊叫起来。我回到遥远童年时代的时间并没有多久。但也跟当年一样,我周身都被汗湿透了,很不舒服,身上的一切都燃烧着,嘴里有一股怪味,仿佛是热血的味道。现在我都想起来了!在那个难忘的夜里,雇农瑞典人安杰斯为了卡罗丽娜戳了工头一刀。这是因为爱情华尔兹使这个年轻的短工太激动了。所以当时我才从长凳上跌了下来!……我仿佛做了一场恶梦一样很不舒服,拿起桌上的广播节目报,发现刚才的节目是农民雅奴斯·包恩的华尔兹舞曲。

这样看来,包思最小的儿子比包恩自己有了更大的成就。无论如何,节目报上登载着华尔兹舞曲的作者是雅奴斯·包恩啊。但他后来的情况怎样呢?我向我的朋友要了这张节目报,决定无论如何要探明关于雅奴斯·包恩的一切详情。

所以,今年夏天我访问了博恩霍姆岛,探听到雅奴斯的如下的情况:

他跟他的父亲一样,是天才的音乐家;在许多方面都是他父亲的再现。当然,他什么乐器都能演奏,能作曲,还为乐队改编他所创作的曲子。此外,他还学会了制造乐器,他专长制作手风琴和为钢琴校音。雅奴斯在博恩霍姆是掌握这种专门技能的第一个人,在这以前,一直需要到首都去请为钢琴校音的技师,而且他一年只来一次。现在就没有这种必要了,虽然,人们只好迁就他在夜里来修理乐器,因为雅奴斯·包恩白天还要做他石匠的本行工作。他横穿全岛步行四里路,为了两克朗去修理乐器,而第二天早晨他在工作开始以前已经回到家里了。如果有人要跟他讲价钱,他根本分文不要。

雅奴斯渐渐做了十二个孩子的爸爸,在这方面他很像父亲。

当他活到四十岁的时候,他决定放弃原先的工作,当了邮差。这时,雅奴斯同时做着两件事情。他一边背着邮件走,一边作曲,然后坐到路旁的沟沿上,用邮袋垫着纸把谱记下来。他永远随身带着一种乐器,以便校正各种声音。

也就是在这个时期,雅奴斯为本教区的教堂制作了第一架管风琴,并且由他亲自来演奏。他的演奏博得极大的好评,以致邻近教区的居民也要求在他们的教堂里设置这样一架风琴。一位上年纪的妇女谈到雅奴斯的演奏时说:“好像上帝亲自来参加祈祷了。”雅奴斯·包恩每逢星期日和节日都要在两处弹琴。因此他一年有二十五个克朗的收入,他认为自己是十分幸运的。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是有职务的,拿薪金的人呀!弟兄们把他当做老大哥看待,所有的人都认为他是天才,钦佩他……

这样,他就平常日子递送邮件,每逢星期日到教堂去弹琴,每天夜里制作风琴。近六十岁的时候,他一共制作了十七架风琴。这些风琴摆在岛上的各个教堂和传教士的家里,令人想起雅奴斯的勤奋,对音乐的热忱和高超的手艺。雅奴斯·包恩是个幸运的人。父亲没有成功的事情,在儿子手上有了很好的结果。雅奴斯认为他的成就不应当仅仅归功于自己:“咱们若是没有这样一个父亲,咱们能有什么成就呢?”雅奴斯对自己的弟兄们说。“他给咱们开辟了道路。”

是的,雅奴斯·包恩的生活过得不坏!当他满六十岁时,人们把他弹钢琴的薪水提高了一倍。人们已经在说,他可以得到照顾,不必天天背着邮袋跋涉四五里路———那时,他就可以专心从事艺术了。据说有一位议员很关心这个问题,他正在为雅奴斯争取少数的国家津贴———本来也应该采取点措施了。不过命运对雅奴斯作了另外的安排。

教区的教堂夏天动工安设暖气装置,等到装好使用时,雅奴斯的风琴出了毛病,不听它的专家的话了。情况变得越来越坏,雅奴斯最后断定,风琴需要重新调音。这位老音乐家大胆地动手了。白天他照常递送邮件,夜里睡在教堂冰冷的阁楼上,修理他心爱的乐器。

那是十二月里,风雪交加,严寒透骨。大家为年老的雅奴斯担心,怕他在教堂的阁楼上冻坏。但另一方面呢,圣诞节就快到来,教徒们又不愿意在过节的时候听不到美妙的琴声。

老头子答应在圣诞节前夕完工,而且实现了他的诺言。他一连三个星期每天夜里都在风琴旁边忙碌着,一到天明又背起邮袋,走上那遍地积雪的小路。人们问他在阁楼上是不是会冻坏,他总是回答:“没什么,我不冷。”

可是当风琴完工的时候,雅奴斯发起高烧来了。他不得不离开教堂回家,躺在床上。他得了肺炎。

他心爱的风琴弹出来的声音比以前更美妙了。从雅奴斯的眼睛里可以看出,他感到胜利的快乐,但不久,他就说起呓语来了,眼神也模糊了。他在谵语中好像还在不断地工作。

临终的一天,雅奴斯的神志清醒过来了。他想起床去检查一下凤琴的声音调整得好不好。

“用不着了,老爷子,”他的老婆说,“教堂里的新牧师已经试过琴了。他答应在你安葬时弹奏……”

这时雅奴斯·包恩才安了心,永远闭上了眼睛。

品味

作者讲述了天才音乐家包恩的悲剧,这是个令人愤怒和痛惜的故事。但他只是平静地叙述,没有一句评论,不发半点感慨,甚至连包恩的死好像也不能使他激动,仅仅转述别人的议论而已。

难道作者麻木不仁吗?当然不是,他将自已深沉的感情隐在精心挑选的事实之后,让事实本身强烈震撼读者。是恨是悲,读者自己品味体会,才有切肤之痛,而作者的欲哭无泪、长歌当哭更是有一股无形的力量。

包恩由无比热爱音乐到恨透音乐,前后判若两人的事实,比什么言辞都更有力地表现了包恩巨大的痛苦和至深的绝望。面对这个事实,谁能不痛恨“著名作曲家”的卑鄙无耻,又有谁能不痛悼一个天才音乐家的毁灭?

事实本身所具有的内在力量,在作者的调度安排、组织剪接下,显得十分凝重深厚。平静的叙述和不公平的现实之间,形成一种感情落差,它产生强大的力量,促使人们去认识、思索生活。

同类推荐
  • 低于海平面:荷兰生活手记

    低于海平面:荷兰生活手记

    这是一本随笔集子,是一本作者的出国手记。作者跟随丈夫来到荷兰,用一个最平凡普通的中国人的眼睛看西方,从吃饭穿衣,点点滴滴中感受东西方的差异,经历了好奇、感叹、敬佩和反思,从中看到了差距,感受到了冲击,也不乏忧虑和感慨,同时也学会了如何敬重生命,珍爱生活。
  • 草庐漫话

    草庐漫话

    本书写了甲子七月之初,爱子溺水亡命。他用十二岁的稚嫩身躯,在我心上划了一道血泪奔流的新台湾海峡。顿失骨肉的巨大哀伤与痛楚,似一场无法预期的山洪爆发,将我身心吞没。老辈人用“是儿不死”这些老话儿一遍遍为我的心灵的创伤包扎止疼。好不容易,我才从泪眼模糊中回过神来,我清楚,为了雪压双鬓,垂垂暮年的双亲,还有早已木偶般发呆的妻子,自己必须要振作起来。我咬咬牙,把爱儿往昔影像,一股脑压进了深深的记忆底层,决心不再想他。在人生最难熬的一段岁月里,我拼命读书,试图从书籍中寻找我灵魂的寄托与安慰。
  • 陈迹·清欢

    陈迹·清欢

    自古以来,无论是淡酒、清茶、疏梅、幽兰,还是老巷、石桥、山水、花鸟……都如诗般浸润在传统文化的漫漫长河中,也都出现在我们触手可及的生活各处。无论文人骚客,还是市井小民,都或多或少地沾染着这风雅的趣味。白落梅以其优美典雅的文笔,将这其中的闲情逸致娓娓道来,点缀以诗词典故,向读者铺张开了一卷美好的画轴,其中的风华,读者自知。
  • 新的一天

    新的一天

    本书汇集了许立志2010年以来所写的近200首诗,其中大部分诗作是在富士康打工期间内完成的。在艰辛的打工生活中,在劳碌的流水线生产操作之余,他一直坚持颇具水准的诗歌创作。他的诗朴素、斩截而又强烈,兼具抒情性与批判性,常以荒诞的或令人震惊的笔触书写悲辛的底层生活与幽深的死亡诗意,以此来为两亿多命运的同路人立言,为底层的生存作证。
  • 一生必读名家精品:生活情趣

    一生必读名家精品:生活情趣

    集中外名家美文之精粹,好书是来自伟大心灵的宝贵血脉,让我们的精神生命得以延续更生。在人生无以反复的过程中,只有那些历史上最具天赋的作家才能使我们的灵魂受到一次又一次的震撼,只有那些超越了时空的经典文字才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我们,指引着我们远离浮华虚空。
热门推荐
  • 天乾之云光

    天乾之云光

    “寒阳残金鼎,云天现雾影。万妖迎始祖,诸法拜空灵。”因一则预言引发的三界大乱,巫尊率群魔攻上天界,太阳金鼎严重受损,太阳神一脉几乎全军覆灭!眼看着万妖之王即将苏醒,最终是否能够阻止?
  • 神二代战记

    神二代战记

    一个机智的少年带领一群逗比小伙伴冒险,结果一不小心有了逆天的神展开。本书有萌点有槽点有爽点,最重要的是各、种、属、性、的、妹、子、都、有,机智的小伙伴一定会马上收藏,机智又帅的小伙伴一定会推荐本书,机智又帅又有才华的小伙伴还会打赏本书~
  • 楼兰遗梦来生之爱

    楼兰遗梦来生之爱

    李采薇一个天生对历史狂热女生,安平泰,望岳大酒店的董事长,子于归,李采薇爸爸最喜欢的爱徒。一次意外的考古发现,改变了三个人的命运!殊不知,这场意外的考古发现背后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被卷入这场阴谋之前,惊奇的是三人梦中都出了现同一位女子,这个将暗示着什么?一个个的谜题将等着他们去解开···
  • 颙若集

    颙若集

    一晚离奇艳遇,一个只发短信却不接听的神秘号码,昔日的情侣,今天陪伴在身边的明媚少女,究竟会是怎样的辗转悱恻?一个草根,一块方便面,一群住在超级廉价出租房的蚁族群落,从此将会创造怎么样的奇迹?一切,尽在本书。只是,一切都不是人们所想象。PS:书名申请修改中...不过两个月内不能修改...55...文不对题,见谅。
  • 十七岁的天空不下雨

    十七岁的天空不下雨

    5年的青梅竹马,却已经被尘封,17岁时,他们再度相遇。能否再续前缘。神秘的身份,他,到底是不是我记忆中的那个他呢?
  • The Art of Writing

    The Art of Writing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地狱减负临时工

    地狱减负临时工

    随着时移世易,人类所犯罪孽林林总总,恶德恶行渐多,冥界十八层地狱现已人满为患。根据冥界领导阎王的指示精神,为了缓解十八层地狱人员拥挤的情况。决定创建“地狱减负委员会”,由十殿阎罗担任委员,成立领导小组,尽快制订具体实施方案,积极开展工作。——《关于创建“地狱减负委员会”的通知》离奇死亡,却成了地狱减负委员会的一名临时工!…………好像也不错呀!(本书非严肃的灵异文,请耐心读下前几章!不会让你失望哦)
  • 追男到古代:白菜别跑

    追男到古代:白菜别跑

    三年前方然:王爷,我老稀罕你了,你就让我追一下你呗。秦慕白(不屑的眼神):我一点都不稀罕你,你别老缠着我。三年后方然:我已经不稀罕你了,你别在我跟前碍眼。秦慕白(不屑的眼神):谁让你以前稀罕我来着,现在想甩我?没门!
  • 冰沧

    冰沧

    无聊的人生,无奈的选择。星空之外,古道之边,会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岔路?苍天之外,星宇之中,又会有哪些令人惊叹的传奇?我来叙述,你来欣赏,如何?宁静而又致远,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让我们睡在摇椅上,静静地聆听……让那一份宁静,安抚你的心灵。让那几则故事,摇动你的春天……星空之外的故事,我期待……
  • 诡墓探宝

    诡墓探宝

    一张神秘信件,一栋废弃建筑,凭空出现的门窗……种种线索把陈剑和老张带到了建筑下的古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