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约翰·舍伦施密特
郊外一幢豪华的别墅内,星期一上午10点钟,一个身着浴衣的男人坐在壁炉前,津津有味地品尝着美味的食物,还时不时地往杯子里斟点葡萄酒。
他伸手拿起一张唱片,正想往电唱机上放时,门开了,一个上了年纪的男人走进来。
“请原谅,门没关。”来人说,“我是施密特兄弟公司的代表。认识您很高兴。您是格雷经理吧?”
壁炉前的男子转过身,明显流露出被打扰的不悦的表情。
“……是的,我就是。您有什么事?”
“经理先生。是这样的,我这里有一张您去年的账单,共200美元……”
“好的,我明天从办公室把钱给您转过去。”
“这样的说法您已经重复多次了。”那代表提醒道,“因此,我决定直接来找您,希望今天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请你出去!把账单直接寄到公司办公室。我现在没有钱,你懂吗?”
“是的,我懂。”那职员答道,“我也预料到了这点,尽管我曾想我俩最好能在私下解决这个问题,而用不着去麻烦执行法官。他也认识您,而且现在就等在门外。”壁炉前的汉子猛地站起身来,慌忙中酒瓶掉在了地毯上,名贵的葡萄酒在地毯上汩汩地浸染着。
“真无聊!”他大声嚷道,“得啦!这是你们要的钱,拿去吧!离开这里,永远别让我再看见你!”
原来,到郊外去的人并不都是为了休闲,去享受阳光和宁静,比如乔伊·斯托克就不是这样。他喜欢造访那些久无人住的别墅,然后再趁机得到点儿实惠,或者别的什么。
乔伊知道,一旦被抓住,钱包装满钱的人总是更容易找到借口,说走错了门,或者只想开个玩笑等等。他亲身体会到,对待身无分文的人,警察的态度会更严厉。
进入格雷经理的别墅对他来说如同儿戏一般。别墅里没有人,他的行动自然也就可以从容不迫。进去之后,他先按上等人的习惯,冲了个澡,把房子主人的浴衣穿好,再去查看整个住所。
因为早上有些凉意,所以他把壁炉生了火,然后舒舒服服地坐在沙发里,享受着美酒佳肴。他心情好极了,自然就想听段音乐。
“正在这时,”事后他对朋友们说,“进来了一个傻瓜,要我付一笔什么账。这着实吓了我一跳。我是一星期之前发现那幢偏僻的住所的。我连续监视了它一个星期,断定它没人居住。幸好,那人把我当成别墅的主人,还说门外的执行法官认识房子的主人。好在,当时我身上带着钱……噢,尽管这次行动使我蒙受了损失,但把它当成必要的生产成本,心里就平衡了许多。”斯托克说完,深深地叹了口气。
斯托克可没做过亏本的事情,所以尽管带着侥幸,他还是去光顾了一下施密特兄弟公司。斯托克想,也许,能挽回点儿成本。
斯托克到的时候,施密特兄弟公司正在开会,显然,格雷经理也在。
“您真是个天才,经理先生。”公司的职员们正在称赞格雷经理,“您竟然能把自己装成收账的人。”
“可我有什么办法呢?”格雷说,“我一拧门把子,门就开了。窃贼穿着我的浴衣,坐在我的壁炉前,还享受着美酒佳肴。那家伙是个大块头……并且,他可能带有凶器。我想抽身退出去时已经晚了,于是就把他当成别墅的主人。但最成功的一招还是我说执行法官就在门外,没想到这一招这么灵,那个坏蛋听说执行法官会认出他是冒牌的房主,吓坏了,赶紧掏钱包。到头来,在这桩买卖里,我也算小有赢利吧。”
“品味”
这篇小说的构思非常巧妙,给人一种一波三折,恍然大悟的感觉。在小说的开头,一切都显得那么平淡,俨然就是一个城里人到郊外的别墅去度周末,不巧碰上了一个前来收费的工作人员。在一番争论之后,别墅的主人终于将所欠的费用交给了工作人员。写到这里,作者笔锋一转,写道“原来,到郊外去的人并不都是为了休闲……”原来那个别墅的“主人”竟然是一个梁上君子。读到这里,读者才恍然大悟,小说结构安排的精彩之处。接下来,作者的笔锋又一转,原来那个收费的“工作人员”才是别墅真正的主人。读者更有恍然大悟之感,不得不佩服作者的巧妙构思了!
小说无情地讽刺了那些心术不正、自以为聪明的“聪明”人,赞扬了为了随机应变、大智若愚的聪明人。斯托克以为自己成功地避过了一次风险,并将别墅真正的主人格雷看做一个傻瓜,为自己的“聪明”得意洋洋。他真的聪明吗?正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他不但没有偷到任何东西,反而损失了200美元。格雷的随机应变和大智若愚才是真正的聪明,他不但保全了自己的生命财产,还小赚了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