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是和与谐的宗教。
原始佛教的产生、生存、拓展和发扬,整个过程是一部和与谐的乐章。
佛教的理念基于因缘,这意味着联系,得到的启示是共生;其突出强调慈悲、智慧;慈悲意味着包容、和平,智慧意味着理性、隐忍。
进入中国以后,佛教继承并发扬了原始佛教的因缘及慈悲与智慧的理念,并且在2000多年来的传教实践中,这个理念始终处于核心地位。
即使是在非常时期,如印度佛教受到了外来的侵犯灭绝,中国佛教受到了三武一宗的抑制禁止,佛教也以无限的容忍之心、容忍之行,默默地承受,牺牲了不该有的牺牲。
与佛教形成对比的是这个社会。整体来说,战与乱频生。战因为乱,乱因为战;乱添战,战添乱。
战,需要和;乱,需要谐。
因此,世界需要佛教。起码,战与乱的社会不应排斥和与谐的佛教。
佛教认为,社会之战乱只是战乱之一环,我们更应重视的当是内心的战乱。内心的战乱不仅损了自身,更是社会战乱之源。因此,要解决社会战乱当解决自心战乱,使自心永处和谐之中。
近期,有报道说,某地区僧侣无端上街,不是展示和平而是展现暴力,露出了战与乱的端倪,这违背了佛教2500多年的优良传统,损害了佛教的和谐形象,也给社会带来了不安,甚至可能因此埋下了战与乱隐患的种子,这种作为僧侣而内心不和谐的负面事例,实在令全体佛教界四众同仁感到痛心与遗憾。
迷途知返,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是真理,也是末学——一个普通僧人的朴实祈望。